导 航
查看: 28924|回复: 140

[坛友互动] 【楼迷原创】为什么会是保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3 13: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BU_David 于 2014-3-27 13:27 编辑

19号忽然出现保定将成为政治副中心的消息,憧憬、质疑,网友们聊得都够多,不说了。我们先假设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那就得问个为什么——河北这么多城市,为什么会是保定?为什么不是廊坊、唐山、石家庄?
所以这几天写了点东西,转到高楼迷,算是一点个人看法。其实无论这次的消息是不是真的,我都愿意相信它是真的,不光因为我生于斯张于斯,这里面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3: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大保定帝国最近彻底火了一把,上有天堂下有保定!感谢郭德纲先生……这个消息从上午忽然冒出来,然后迅速被N多网络媒体转发,到下午官方出来澄清,不到一天时间,给俺的小钱钱增光添彩不少……呃,扯远了,笔者长期关注京津冀,所以特想马后炮的说一句:其实这个消息吧,等它好久了。不论真假,出现这种消息俺并不意外。而且不用教,俺也编得出来。

至于怎么编,以下纯属脑补,其中还会涉及一些个人对京津冀的基本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3: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偶然性,但隐藏着深刻的必然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3: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kobukson

呵呵,看来你一定有的赚了,快招,是不是你是幕后大佬。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3: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2月25号,习总在帝都考察,“就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首都更好发展特别是破解特大城市发展难题进行考察调研。”

话说习总在经略浙江时写了本《之江新语》,内容中只浙江城镇规划方面在232篇文章中比重就已不小,可见很早以前,他就已对城镇化和区域协同发展着意。此次考察调研中特别强调“破解大城市发展难题”。而帝都已经单打独斗多年,大城市病愈演愈烈。好,这样很容易就联想到,习总的思路非常可能是从区域协调入手——这个时候,消息方向已经具备,就是2000年代开始热潮的京津冀协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3: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obukson

呵呵,看来你一定有的赚了,快招,是不是你是幕后大佬。哈哈
btpp 发表于 2014-3-23 13:57


真心不是但俺关注京津冀地区超过十年了,怎么着也得有点小看法吧,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4: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obukson 于 2014-3-23 14:05 编辑

消息方向已经确定,接下来要搜集更多的“证据”,使这个消息方向看起来更像是真的。毕竟,习总是怎么想的谁能知道?

而进一步的“证据”马上就跟着来了。

2014年2月26号,习总在帝都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三地的一把手全数到场。大老板就区域经济发展亲自调度并听取汇报,自太祖以来,这是头一遭。大凡领导要听专门汇报的,肯定是他关心的;领导亲自调度的,往往是他不满意的。习总会上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其规格之高前所未有,调门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现在基本可以肯定,习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上,是有想法的,是真要下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4: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在新宋吧拜读,写得很有水平,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3 14: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kobukson

你真是有独到眼光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4: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在新宋吧拜读,写得很有水平,推荐
1662 发表于 2014-3-23 14:01


多谢捧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4: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obukson 于 2014-3-23 16:27 编辑

那么,习总准备从哪里下手呢?

容俺先用普通人的眼光,来看看京津冀的问题所在。虽然眼光差的太远,但普通人都能看到的,习总必然也能看到吧……所以对三地比较熟悉的接下来可以略过不看,俺说的大多数也是大路货。

其实经过这么多年,京津冀三地相处并不愉快,各有各难处,也各有各的嘚瑟。先看看基本情况:帝都挟各种资源优势不断膨胀,名副其实的N个中心复合体。其强则强矣,但人口资源压力也非常突出。天津是直辖市,地位并不低,可因为紧贴着帝都,在资源聚集上未免吃了暗亏,实力和影响力总体上是被帝都压一头的。河北最惨,三地中几乎是各种指标都在最末。
概况先说这些吧,下来说说三个地区的当然想法:

1、帝都想要瘦身减负,但不想失去各种中心和优势地位。不消说,帝都超2000万人,控制人口不是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从近期动批搬迁可以看出,帝都要赶出去的,是所谓“低端产业”和相关从业人员,高端产业核心竞争力帝都绝对不会撒手,可以理解。

2、天津想要强筋健骨。天津早年间就是北方数得着的工业城市和重要港口,本朝定鼎以来,其实是衰落了好一阵子,原因复杂,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但作为直辖市,架子既然已经搭起来了,必然想要名副其实。自滨海新区设立,天津的确是有些蒸蒸日上的气象了,但还不够,特别是和紧邻帝都相比,发展压力和动力只会更大。

3、河北要固本培元。一句话,河北太穷,穷得不像是京津的亲戚,解决全省特别是环京津的贫困人口就是个大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河北不是没有工业,相反以钢铁为代表的重工业体量相当惊人,但貌似并没有让河北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均收入有什么亮眼表现。河北要解决发展问题,也要解决吃饭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4: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以后,京津冀几次分合。邓公以后,各地实际上搞得是诸侯经济,效果不说了,但至少在京津冀,三家竞争多于合作。三十年的斗争说明了一个道理:只靠自身,京津冀谁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想法。

1、只靠帝都自己,只能不断“摊大饼”。这里回应一下普遍的疑问:北京的副中心连般到通州还没做到,还保定……在笔者看来,帝都为了解决城市功能区过度集中而采取的措施,从思路上就是错的。或者说是囿于本位主义,而不得不采取的“瘸腿方案”。

帝都人口数量庞大且在不断激增,居住范围也逐渐向外拓展,住到六环乃至直到河北也不是新鲜事儿。但这些人还是要进城工作的,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必须搭配价廉物美的公共交通。帝都的地铁非常好,到哪儿都两块,爽呆了,每天大量人口借此做潮汐流动。本撸认为,这样产生的最大负面效果,就是赋予中心城区过于巨大的优势,其严重抑制了周边小城镇的发展。

举例来说,撸撸到过帝都所有的郊区区县城关镇,当地建设的非常之好,只看得俺这种从穷乡僻壤来的直流口水。是,必须承认它们都很美丽、富饶、现代化,但这些都是形容词,都是用来修饰“县城”这个中心语的。帝都的郊区区县,几乎无一例外的在城市规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商业环境上和城六区存在显著差异。很简单,城市规模上不去,其他一切都免谈,便利价廉的公共交通过分放大了城六区的优势——郊区区县有没有能怎么样,两块钱就到中心城区,一切都能找到。反过来,郊区区县也就没有动力和条件发展处足以匹敌中心城区的规模、设施以及环境,无从升级扩张。

如果一个人从不加班每天五点半正点走人,不堵车不排队一个半小时回到位于城市边缘的家中,除了接孩子做饭吃饭收拾家务睡觉之外,还能有多少时间贡献给当地消费呢?休息日是可以的,但不能过分装13,因为这个县城没有足够装13的地方。包括通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大树底下不长草”。组团发展是超级城市的必然选择,但不是帝都这么个搞法。大力兴建卫星城,然后用地铁等轨道交通连起来,再降低地铁票价,对帝都来说,实际上是个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最后手抽不出来的恶性循环,饼只能越摊越大。

在主城区周边建设相对独立,并能够分担主城区部分功能的卫星城,必须选址在与主城区之间存在必要空间距离的地方,以便给卫星城留足发展空间。空间间隔的存在,使得卫星城不可能事事依赖主城区,其独立发展才存在可能。主城区规模越大,级别越高,这个“必要距离”也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帝都建设卫星城的想法不能说错,麻烦在于在以帝都的城市级别和规模,其卫星城和主城区之间的“必要距离”,已经远远超过北京市行政辖区的范围,而帝都又不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把自己的卫星城建设在他人的一亩三分地上——天津距离倒是合适,只是贵为直辖市,能否够屈尊降贵?所以帝都一直费尽心思的在避免摊大饼的道路上继续摊大饼,建设一个又一个阉割版的卫星城,这么下去,通州依然只能是个建设的无比美丽富饶的县城。

在习总的座谈会上,他说,”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
这句话是有所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4: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2、说说天津。天津面临的是两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即在天津和河北构成直接发展竞争关系,所以在若干重大问题上,河北对天津都持消极态度。天津发展程度更高一些,发展步子更快一些,但两地基本上还都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与后工业化的帝都不一样,这是两地在各个领域构成全方位竞争的主要原因。既然是竞争关系,那就不能指望能好说话。

比如天津作为北方重要海港,港口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从来都是地方的重中之重,港口建设尚且好说,自家说了算,但后方疏港通道怎么办,港口腹地规模直接影响港口竞争力,又不可能不过别人家的地。天津号称要建设欧亚大陆最佳桥头堡,但到目前为止,除了经过帝都,独立的大容量西向疏港铁路通道一直缺乏。打开地图,只消将天津和保定在一望无际的冀中平原上划一条直线,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还顺便贯通京广、京九、京沪三条干线,从河北中南部至东北部不再绕行帝都,节省里程100公里以上。全线长度大约120公里,刨去已经建设的霸州至天津段,保定至霸州段也就80公里。而这平原上的80公里,拖了差不多25年。

河北和天津,港口之间的激烈竞争有目共睹。河北的黄骅港和天津港定位类似,但前者后起,承载了河北对海洋经济的蓝色梦想,是规划中省会石家庄最为直接便捷的自家出海通道,为了让这棵幼苗茁壮成长,河北也不得不对天津港出手。是以(保)定(霸)州铁路被降格定位地方铁路,年年听到楼梯响,却年年不见人下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直拖到2010年。对这条铁路,天津有心无力,因全线在河北境内;河北有力无心,因要保黄骅港。直到天津拿下了滨海新区,朝中又有人撑腰,胆粗气壮,绕过河北省,与铁道部当时在位的刘跨越直接签了协议,把整条津保铁路以客运专线的名义塞进了国铁规划建设,但注明:保定至霸州段以国铁一级标准建设(客货混跑!)绕了一个大弯才搞定梦寐以求的后方疏港通道,苦心可见一斑。

想想看,一个直辖市,一个铁道部,两个在前者家里商量了一通,定好了要在隔壁家院子里开一条路,签合同时也没隔壁人家户主在场,什么心态?

天津和河北的梁子并不止这一桩,因为是实打实的利益纠葛,想两家彻底和睦,协同发展,难度非常之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4: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obukson 于 2014-3-23 14:17 编辑

接下来是河北。一个字,穷。在全国各省排名中,河北的GDP总量是居前的,大概和河南差相仿佛,第六的样子(凭记忆,记错了随便拍死),但是人均指标低,特别是人均收入大大落后京津地区,以前的说法叫经济效益低。这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重厚长大的采掘业、黑色金属冶炼,水泥、玻璃制造异常发达,但现代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有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询河北百强企业名单,看主业就可以。

这一局面带来两个后果。第一,产业结构太重,和京津之间产业协作缺乏基础。京津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或是后工业化时期,需要的是成果转化和产品生产基地,而河北主要能提供的只是原材料,是以帝都的企业宁可将生产基地放在天津甚至浙江安徽,也不会考虑人员技术设备都乏善可陈的河北。产业协作链条上缺了关键一环。

第二,造成河北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民众生活水平不高。话说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都发生在当时的纺织业中心并非偶然。轻工业吸纳人口的能力,至少在初始阶段要远远高于重工业——给你一百万,或者可以运作起一个三四十人的服装加工作坊,同样的钱能买到几台普通车床?有了人口聚集,才有规模效应。返观河北的优势产业,多数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带动就业能力差。同时由于税收政策,这些产业税负更重,最后留给企业的可分配利润就少,工人工资收入更少。兜里没钱,城市商业服务业也跟着受拖累,河北像样的城市并不多见。


所以河北的发展愿望同样强烈。既然自身力量不足,肯定想到借力京津。多年来河北对两个邻居的态度始终存在微妙不同:对帝都,河北始终低姿态,说是扒舔也不为过,服务北京,融入北京叫得山响;对天津,河北也笑脸相迎,但因为存在竞争关系,台面下拳脚往来也没少过。局面复杂结果却很简单,这么多年过去了,借力京津更多仍然只是个概念和口号。原因除了上述产业结构和三地矛盾,还有河北内部的深层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20 02:50 , Processed in 0.08698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