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iceGZH

[项目进度] 一期投资不低于300亿!港科大(广州)校长首次介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9 13:01:17 |
港科大(广州)创校校长倪明选:今年8月校园主体封顶,明年启动招生宣讲
2021-05-18 19:39 来源:南方+

5月18日、19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下称“港科大(广州)”〕创校校长倪明选上任后举行首次媒体见面会,分别向内地和香港媒体通报港科大(广州)最新建设进展和教职员招聘情况。倪明选教授说,两校是平等的,无论是教师的薪资还是学生的奖学金都是一样的标准,“明年港科大(广州)计划在内地主要城市做宣讲招生。”


记者从会上获悉,港科大(广州)一期主体工程将在今年8月30日全部封顶,并如期于2022年9月正式开学。办学第一阶段将在全球招聘专职教师400人,2022年9月开学前规划到岗150人。学校一期计划招收4000名研究生,未来招生总数将达到1万人,其中本科生4000人,研究生6000人。2019年,港科大(广州)已按照融合学科规划开展“先导计划”,这两年已招收266位研究生,今年计划再招150人,报名招生比例为10:1。


明年招收4000名研究生


今年先导计划扩招至150人


今年4月被聘任为港科大(广州)创校校长的倪明选正式亮相。事实上,倪明选是南沙的老熟人,2002年加入港科大担任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系主任后,他在2010年至2014年间晋升为霍英东研究院院长和校长特别助理,长期驻南沙办公。饶是如此,倪明选仍认为,港科大(广州)的建设可谓“湾区速度”!


“港科大(广州)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学科规划、教职工招聘都在进行中,预计今年8月封顶,明年5月交付,明年9月1日正式开学,速度惊人!”倪明选向记者介绍道,与硬件工程相得益彰,港科大(广州)教职工招聘和招生上的速度也令人惊叹。自去年开始,港科大(广州)面向全球招募师资。办学第一阶段(2022-2027)将在全球招聘专职教师400人,博士后研究员规划为200人,行政管理和教辅人员800人。倪明选透露,截至2021年5月,学校已招聘约160名教职工,其中学术人员约60名,当中有1/3资深教师是由香港清水湾参与创校工作;2022年9月开学前,规划到岗教师150人。


倪明选介绍,港科大(广州)第一期计划招收4000名研究生,包括3000名博士生和1000名硕士生。按计划,港科大(广州)前6年将在重点交叉学科领域先行招收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到2026年时在校研究生达到4000人;约在正式设立6年后,视情况开展本科生教育,最终达到1万名在校生规模,其中研究型研究生6000人,本科生4000人。


记者了解到,在学生培养方面,港科大(广州)从2019年开始就实施了学术先导计划招生。该计划在广州校园建成之前,在港科大清水湾校园对广州校园将要采用的跨学科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港科大(广州)学术先导计划课程包括功能、信息、系统、社会四个学术枢纽,将提供15个前沿研究领域哲学硕士/哲学博士课程(研究式课程)。所有学术先导计划学生均注册为港科大学生,符合毕业条件将获发港科大学位。


倪明选介绍,“先导计划2019年计划招收100个学生,最后招收了106个学生,其中2/3是博士生,1/3是硕士生。2020年目标是150个学生,结果我们招了将近160个学生。今年的先导计划招生正在进行中,大概也是10个里面选1个,我们计划再招生150人。”


为大湾区培育英才


港科大(广州)与港科大独立互补

港科大(广州)选址南沙,面积多达1.1平方公里,毗邻庆盛高铁站,从香港西九龙到庆盛高铁站只需半小时,预计明年9月正式开学。在明年投入后,港科大(广州)在招生数量、校园面积、实用面积、学科设置上都有自身优势。据介绍,从招生数量上看,港科大(广州)一二期将总共招收1万名研究生(其中一期4000名),4000名本科生;港科大招收本科生1.1万人,研究生约6000人。从校园面积上,港科大为0.57平方公里,港科大(广州)为1.1平方公里。从实用面积上,港科大为55万平方米,港科大(广州)一期为53万平方米,二期为110万平方米。从学术架构上,港科大为4个学院与跨学科课程事务处,下设16个学系、6个学部;港科大(广州)一期为4个枢纽,16个学域。


港科大(广州)与港科大将实现独立财务、独立法人、双校平等。财务独立方面,港科大(广州)正式运营后参照香港教资会资助模式。


“这两所校园是平等关系,不是主从关系。”倪明选表示:“我们提出‘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观念。港科大和港科大(广州)不应该有竞争的关系,我们希望在财务独立和法人独立的方向下,在学术、行政、知识成果转移等方面实现1+1大于2的效果,推动香港科技大学整体迅速发展,为大湾区、为国家培养更多元化的高端人才。”


两校学科将不会重叠。倪明选表示,假设两校都设置计算机系,那不可避免就会被互相比较谁做得更好。港科大(广州)将主要致力于交叉学科建设,“实现港科大传统学科学院架构和港科大(广州)交叉学科枢纽架构错位发展。”


交叉学科要做好,面临很多挑战。据透露,港科大(广州)将做交叉学科的先行者,在很多方面实现创新。未来在教学上,港科大(广州)将由学生被动教学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在科研上,力推交叉学科实现新突破。在知识转移上,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未来港科大(广州)和港科大的毕业证一样吗?倪明选表示,未来两校的毕业证含金量是一样的:“所有的学位都经过港科大学术委员会认可,将来港科大(广州)和港科大会成立联合学术委员会,双校学位证含金量一样。”他表示,希望港科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大湾区参与大湾区蓬勃发展。


据介绍,港科大(广州)将在学术架构上设置四大枢纽,分别是功能枢纽、信息枢纽、系统枢纽、社会枢纽。其中四大枢纽下各设4个学域,共有16大学域,均为交叉学科。功能枢纽下设:先进材料、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微电子、可持续能源与环境。信息枢纽下设:人工智能、数字媒体与艺术、数据科学与分析、物联网。系统枢纽下设: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智能制造。社会枢纽下设:金融科技、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MBA+、城市治理与设计。


16大学域可能随着未来学科发展进行相应调整。据介绍,港科大一直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在大湾区有多个科研平台,包括位于广州南沙的霍英东研究院,位于深圳的港科大深圳研究院,位于佛山的港科大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

 楼主| 发表于 2021-5-19 17:19:21 |
发表于 2021-5-20 10:08:50 |
虽然我已经没机会读了,希望大湾区有世界一流的学府。
发表于 2021-5-20 13:08:59 |
最好把香港的优秀人才迁移并定居在南沙才有用
 楼主| 发表于 2021-5-20 20:33:32 |
独家专访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解码港科大崛起的基因 广州分校搭上大湾区发展“顺风车”
2021年05月18日 20:27 21世纪经济报道

  新冠病毒疫情的大流行,对全球的留学产业带来了沉重一击。

  “疫情给全世界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危机。但是,有危也有机。从香港的情况看非常明显,比如2020年的申报人数是明显降低了,但是,今年出现很大的反弹,”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根据香港科技大学的统计数据,2019-2020学年,该校的非本地生人数达到6358名,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人数为4576名,占比近72%。

  香港科技大学坐落于清水湾海滨,在短短30年间,从无到有,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被公认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奇迹”。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顶尖400所年轻大学排名第一,2021年度《QS全球大学排名》在全球顶尖1000所大学中排名第二十七。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高水平大学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已是不争的事实。去年12月,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 府联合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产出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成果,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先进典范。

  近年来,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在内的多所香港高校纷纷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分校。在汪扬看来,“大湾区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引擎之一。目前香港各所高校,实际上发展空间是相当有限的,如果想要更上一层楼的话,在大湾区建立分校已经成为一个趋势,香港所有高校看的都非常明确。”

  汪扬向21记者表示,香港高校纷纷“进军”大湾区内地设分校的另一重要因素在于科研经费以及人才、相关产业链的配套,可以真正实现粤港两地的优势互补,“做一些真正的前沿科学研究的话,有时候经费还是不够的,内地的平台要大很多。比如做量子计算机,真正牵涉到整个量子计算机的产业链,在香港做是有一定困难的,内地的平台更合适。”

  2019年9月获国家教育部批准筹建以來,港科大(广州)在学科规划、组织架构及校园设计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据了解,港科大(广州)采用独特的枢纽架构模式,以促进融合学科教育、研究及知识转移的发展,涵盖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数据科学与分析、先进材料、微电子等多个新兴领域,有效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及界限。

  香港高校发展空间有限

  21世纪:我们了解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分校明年就会正式开学,想了解一下首阶段招生的情况怎么样?

  汪扬:2022年我们广州分校开学以后,第一阶段,前几年只是以研究生为主,后面我们再开始本科的招生,我们希望能够有大概4000名左右的研究生。其实我们的招生是两年前就开始了,第一期学员我们招了大概100多名,第二期我们又招了150名,今年会招的更多一点。目前看来,招生的数量和质量都是相当不错的。

  4000人其实是包括了我们的授课型的研究生,授课型的研究生通常要远远多于研究型的。但研究型的研究生我想未来有1000多名我们是可以做到的,跟港科大本校目前的规模差不多。这是我们的计划。

  21世纪:广州分校的学术特色预计是有哪些?

  汪扬: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跟别的学校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也是我们非常独特的一个地方。就是在广州分校,现在我们的 Moto就是, Unified System Complimentary Campuses(统一体系校园互补)。清水湾校园和广州分校,尽管是两个独 立的法人,但是我们是把它作为一个一体的大学,而且两边设的学科是互补的。所以,广州分校那边侧重点是跨学科的。举个例子,我们清水湾校园这边有传统的学科比如说数学、计算机或者物理化学,这些学位在广州分校是没有的;广州分校的学位是一些跨学科的,比如大数据、AI等。学生可以修双学位,就可以在广州那边拿个学位,同时也在清水湾校园拿个学位。

  21世纪:您刚提到了港科大在广州分校设置的专业,比如说大数据,这跟广东省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方面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契合?

  汪扬:这是一定的。从广东省,从大湾区来看,我刚才提到的这些包括材料、大数据、AI、机器人(9.500, -0.10, -1.04%)和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无人驾驶,这些都是在广东省的战略发展计划里面的,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中的很大的一部分。当然还有其他的学科,比如生物科技,实际上也是广州市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布局,广州市邀请我们过去,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了我们这方面的实力。

  21世纪:大湾区未来是否可以打造成一个高等教育的高地,或者你刚提到的双轨制的试验区?

  汪扬:如果中国要有一个地方开始实验这种双轨制的话,那就是大湾区,一定会走这条路的。中国内地会意识到,高考可能不应该是唯一的一个通道,应该有另外一个通道。高考可以说是一个主流的通道,而且主流通道我想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它会允许一些独立的和自主的通道。比如我们广州分校在招生的时候,就是一部分高考一部分自主,混合型的,我觉得完全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科研是港科大核心优势

  21世纪:港科大是一所非常年轻的高校,1991年才建校,在短短30年间的成绩可以说是有目共睹。你怎么看港科大的核心竞争优势?

  汪扬: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1990年,当时我在美国毕业了以后去找工作,发现那时候美国工作是挺难找的,然后就听说港科大在招人,我其实也是有点动心的。我知道当时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人才,真的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像物理专业的。

  港科大作为当时香港的第一所或者唯一的科研型的大学,实际上我们建校的模式是根据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建立起来的,所以港科大能够得到迅速的腾飞,这也是当时的一个机遇。创立港科大的这些领导的确是很有远见的,他们做了很多事情,因此港科大能在近30年实现腾飞,被认为是高等教育里面的一个奇迹。我们的主要竞争优势是科研。现在香港的所有高校都在谈科研,甚至内地的所有高校也都在谈科研。

  我相信港科大有一些地方跟别的学校是不一样的,港科大有创业的企业,在香港是绝对排名是第一的,而且在整个大中 华地区排名也是名列前茅的。我记得有这么一个数据,就是在(香港)科学园的大概是有8000名员工,里面有3000名是港科大的,然后像大疆、云洲科技,这些企业都是港科大的老师、校友们创建起来的。

  21世纪:港科大已经培育有一批在国际上都比较知名的科创企业。您觉得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可以发挥什么样的角色?

  汪扬:大学的创业创新的能力,如果你不去真正去鼓励他的话,实际上是非常难的。从评估标准来看,或者从大学老师的科研方向来看,基本上很多是属于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部分,即使有也是偏前瞻性的一些应用研究,真正到落地的这部分还是不多的。

  从我观察看,应用的那部分科研很多并不是非常前沿的。现在所有的比较成功的企业看,像美团、抖音,你不能说它没有科技,它里面应该是有很强的人工智能的技术,但这些技术你要让教授从科研的角度看,可能并不一定是一个很值得追求的技术,就是在论文方面没有什么值得发表的价值。

  21世纪:大疆这些高科技的龙头企业,往往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可能会进入大湾区内地市场,所以你觉得我们在未来要培育更多这样的企业,如何发挥香港跟大湾区内地其他城市的协同效应?

  汪扬:必须的,因为就从大疆的发展也可以看得出来,大疆是在港科大孵化的,然后到了科技园,但是很快就意识到市场必须是在内地,因为香港总共才700多万人口,市场是非常有限的。一个公司要成功,必须有一个所谓的经济规模效应。量必须是要大到一定程度,在香港一定是受到局限的,要想发展,必须去开发内地或国际市场。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给香港大学的创新创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这条路我觉得是很快的,就是更容易被打通。

  教育“内卷”十分严重

  21世纪:聊到教育容易想到的词就是“内卷”,还有就是焦虑。作为港科大的副校长,您怎么看教育内卷这样一个现象,它背后有哪些因素?

  汪扬:内卷是肯定的,因为现在就是,我们考试是一层一层的上来。内地和香港,其实整个亚洲的这种教育系统就是内卷非常非常大的。因为这种应试制导致小孩基本上是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学习不只是学习书本,不只是考试,还有一些别的学习过程,比如说跟人打交道,这些方面不是从书本上可以学的,而必须是在互动中。但事实上,我们的每一步,从起跑线就要开始短跑冲刺。归根到底是整个入学的机制没有改变。

  21世纪:这样子培养出来的人才,比如这些孩子进入高校或者进入大学之后,是不是能培养出我们想要的那种人才?

  汪扬:我觉得你要从整个中国的教育体系来看,其实还是不能说是失败,对吧?我们培养了大批的工程师,大批的有一定能力的科技、工程人才。我们培养了这么多这么好的学生,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顶尖的学生是吧?在很大意义上说,中国目前的系统对顶尖的人才会有一定的约束,因为他们必须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在书本上,而创造的时间就少了,对这些顶尖人才最重要是要给他们创造的空间。我们现在整个在大学前的教育里面创造的空间是非常少的。我希望看到内地从中小学开始,逐渐能够给学生们更多的空间去创造。


  
 楼主| 发表于 2021-5-26 19:24:07 |
广州南沙港科大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开赛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 05-2123:27

中新社广州5月21日电 (王坚)“2021广州南沙香港科大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下称“广州赛”)启动仪式21日举行,此次比赛总奖金逾百万元人民币,以“向未来发问”为主题,致力于为广州挖掘更多优秀的科创项目及团队,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的交流和融合。


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吴景深介绍,广州赛涵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信息科技、生物医疗、先进材料、能源环保等各创新领域,该大赛正逐渐发展成推动大湾区青年创业文化的赛事。


吴景深表示,此次大赛愿当大湾区硬科技未来之窗,看未来细分行业趋势、看未来科创投资机遇;同时,也希望此次比赛成为港澳青年看未来大湾区发展的窗口,陪伴港澳青年在广州闯出新路、创出机遇。


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此次大赛于5月21日正式启动,6月3日至7月3日对创业团队开放线上报名和创业训练,7月23日公布24强入围结果,8月6日举行半决赛及决赛现场路演。


据大赛组委会介绍,此次大赛设有多个奖项,总奖金逾百万元,包括一等奖1名,奖金30万元/名;二等奖2名,奖金20万元/名;三等奖3名,奖金10万元/名;优胜奖6名,奖金5万元/名等。


此次大赛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局指导,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主办,将以“1+1+n”为特色,一个香港科技大学+一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n个创新创业的种子,致力成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绿洲。


吴景深指出,港科大(广州)将挑起科技创新的重担,升级成为港科大2.0,通过交叉学科融合,实现教育范式创新。在融合学科教育基础上,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知识转移、服务社会。(完)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17:22:30 |
https://www.baidu.com/link?url=r ... 52f0000000660b5f635
营建创新生态 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试验田落户粤港澳大湾区

5月31日,西浦创教院(大湾区)暨西浦3.0大湾区示范园(南沙)在广州成立。西浦创教院(大湾区)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与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共建,致力于营造兴趣驱动、终身学习、企业研发和行业升级的教育与创新生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穗苏双城连线启动仪式上,西浦创教院(大湾区)发布首期四大建设项目,即西浦未来教育学院(大湾区)、西浦和谐创新生态研究院(大湾区)、西浦现代产业研究院(大湾区)、西浦-IPwe知识产权研究院(大湾区)。


据悉,西浦创教院(大湾区)致力于营造终身学习与创新创业生态,将整合大学、**、企业资源,构建学习超市、技术中心、导师中心、大师群落、创客/极客乐园和产业集群六大生态平台,最终形成一个高度融合的教育、产业和创新生态。


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广州南沙区副区长阮晓红,科技部高新技术司特聘专家劳永革,西浦现代产业研究院(大湾区)执行院长田鹍等嘉宾在广州出席了启动仪式。


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西浦党委书 记、副校长钞秋玲教授,西浦副校长Chris Harris教授,西浦副校长丁忆民博士,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副校长Stuart Perrin教授,西浦未来教育学院(大湾区)院长张晓军博士,西浦和谐创新生态研究院(大湾区)院长刘鹏博士,西浦-IPwe知识产权研究院(大湾区)执行院长王志涛,西浦创教院(大湾区)执行院长高镇光博士等嘉宾,分别在苏州和香港以线上形式参加了启动仪式。


打破时空局限 擘画未来教育和大学蓝图


席酉民校长在启动仪式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主攻方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等实施路径。大湾区更高水平的发展与西浦3.0模式营造教育、研究、创新、创业生态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因此西浦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撬动各方资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西浦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代表了教育模式的最新探索和创新,希望西浦在南沙取得硕果累累的创新成果,西浦3.0大湾区示范园(南沙)将成为广州南沙建设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的助推器。


成立前十年,西浦通过其国际化的学术环境、独特定位优势、先进的教育理念、研究导向型的教学和学习,已经搭建了涵盖理、工、管、文、艺等多个学科集群,形成了高质量国际化专业精英的培养模式,被誉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标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近年来,西浦前瞻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创新,于2017年启动2.0模式,联合企业资源、创建行业导向的融合式教育,在苏州市太仓建设的融合式教育基地——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即将在2022年9月投入使用。2020年以来,西浦持续升级开启3.0模式,在强化产教研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抓住地方和区域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相继成立西浦慧湖药学院、西浦-集萃学院、未来教育学院、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其支持线上线下、终身学习的西浦学习超市亦已全球上线。


“西浦3.0模式要进一步开放大学的边界、融入社会,发挥大学粘合剂和发酵剂的作用,撬动多方资源,营造教育、研究、创新和创业的新生态,探索未来大学扁平化、多元化、网络化、分布式的新形态。”席酉民校长说,“西浦创教院(大湾区)不仅是西浦3.0模式的试验田,更要成为西浦3.0的示范区。”


大学撬动资源 营建大湾区终身学习与创新创业新生态


两年前,全球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平台IPwe与西浦结缘,随着双方了解和合作的逐步深入,此次IPwe随西浦南下,共建西浦-IPwe知识产权研究院(大湾区)。


该院执行院长、IPwe中国公司总裁王志涛看来,西浦是非常优质的合作伙伴。他介绍说:“作为一家知识产权运营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历经21年持续研发,IPwe构建了一个围绕专利价值挖掘与评估、分级分类、转化和运用等核心解决方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因此IPwe能第一时间发现前沿技术和创新企业。西浦-IPwe知识产权研究院(大湾区)通过西浦3.0创造出的生态模式,既可以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通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环节,也可以帮助当地**,引入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的创新企业。”


在西浦的3.0模式下,大学不仅为大湾区注入生态建设的外部资源,更大的期待是发挥粘合剂和发酵剂的作用,促进当地资源的整合提升。


在西浦未来教育学院(大湾区)长张晓军博士看来,他们最核心的优势和竞争力来源于西浦的理念和模式。“这是真正四两拨千斤的东西。”他说。


张晓军博士亦坦言,即使有先进的理念,要把模式跑出来、要孵化一个生态仍然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西浦的教育探索经历了1.0模式、2.0模式、现在进化到3.0的形态,我们一路摸爬滚打、不断试错,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给予了我们足够的底气。”


他介绍,西浦未来教育学院(大湾区)将陆续与当地的教育资源方开展务实合作,通过基地示范、师资发展和教育教学研究,为当地营建一种终身学习、兴趣导向、支持创新创业的教育生态。


据悉,西浦创教院(大湾区)首批引入的学位教育项目包括国际化教育硕士、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学硕士、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硕士等。


“与传统的线下或在线学位教育不同,这些学习者将获得并享有西浦学习超市的支持和资源,成为西浦学习生态的成员。”西浦学习超市主任毕新博士说。


西浦学习超市于5月22日全球上线,是西浦倾力打造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平台。它以“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兴趣导向学习”为理念,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课程内容,为学习者提供数智化时代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随着西浦3.0模式的迅速发展,西浦学习超市也将开展线下学习社区的建设和布局,以线上资源和线下学习中心空间为支撑,组织和构建学习者和研究者社区。”他说。


在首期项目中还包括西浦和谐创新生态研究院(大湾区)和西浦现代产业研究院(大湾区),前者将聚焦于应用和谐管理理论,研究创新生态建设、赋能行业精英和**者成长、聚集专家学者与创业导师;后者则侧重创新创业,引进港澳青年来粤创业,促进三地青年创新创业交流,搭建创业导师联盟,为创业青年提供指导,建设和发展创新港和创客空间以及提供产业政策咨询服务。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该发展方向,在西浦创教院(大湾区)这个平台上,西浦未来教育学院(大湾区)、西浦和谐创新生态研究院(大湾区)、西浦现代产业研究院(大湾区)、西浦-IPwe知识产权研究院(大湾区)研究院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整合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重点相契合的企业和科研平台,引入创新孵化器,提供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政策咨询等专业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构建‘教研产社融合’的生态圈。”西浦现代产业研究院(大湾区)执行院长田鹍总结说。


西浦创教院(大湾区)启动周系列活动于5月25日开始持续一周,期间在广州、苏州、香港分别举办多个线上线下活动,包括西浦现代产业研究院(大湾区)与香港管理专业协会合办得“健康大湾区,医疗新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论坛,西浦和谐创新生态研究院(大湾区)与AMT集团合办得“首届中国产业创新生态论坛”,西浦-IPwe知识产权研究院(大湾区)举办得“首届大湾区国际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峰会”等。



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加强港科大(广州)、西安交大、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合作,乃至推动广州与英国、香港、苏州、西安方面的科教、科创合作
发表于 2021-6-2 13:02:49 来自手机 |
niceGZH 发表于 2021-6-1 17:22
https://www.baidu.com/link?url=rVRQBpk8ks-Q73iYefulCjL7n4KyJPjZ3Jt_65Zo7TMQMPaLrK7oSaqzmjIxGvD_8-cUU ...

西安和广州的科教交流不少,西电广研院不说,琶洲实验室主任就是西安交大原副校长徐宗本院士,实验室的很多研究员来自西安交大。
 楼主| 发表于 2021-6-2 18:05:40 |
港科大(广州)迎重要科研合作伙伴,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2021-06-02 12:45:1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记者董晓妍 通讯员黄茜 南都记者获悉,6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下简称港科大(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International Digital Economy Academy,下简称“IDEA”)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校长倪明选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创始人及理事长沈向洋院士代表合作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表示:“目前正在筹建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IDEA一样,强调交叉学科融合,推动主动教学模式和积极的知识转移,将为国家输送具有融合学科思维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倪明选表示,沈向洋院士去年在深圳成立了IDEA,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以及前沿科技创新融为一体,力图搭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我们非常高兴,IDEA成为首批与港科大(广州)达成战略合作的伙伴之一。”倪明选说。
  沈向洋院士表示:“本次合作协议签署是广深港三地合作典范,IDEA非常期待与港科大(广州)的合作。IDEA将充分发挥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产业优势和全球顶尖科研团队的人才优势,与港科大(广州)在教、研、工、投、产等多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务实合作。双方将共享科研资源,共育优秀人才,共创技术成果,共同为大湾区带来人才增量、技术增量、产业增量,推动大湾区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共同构建大湾区协同创新生态”。
  据介绍,港科大(广州)和IDEA将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开展协同创新。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人才聘用、学生培养、项目合作、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等领域展开深度战略性合作。据悉,在人才聘用方面,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吸引全球人才聚集大湾区、建设大湾区,在教职聘用等方面充分发挥大湾区与国际接轨和深圳先行先试的优势,探索更开放、更全面的合作模式。此外,双方还将在科研平台、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项目协作、交叉学科共建等方面展开探讨,持续挖掘合作潜力,全方位落实合作。
发表于 2021-6-2 20:21:50 |
很期待   很不错
发表于 2021-6-4 20:57:36 来自手机 |
牛逼    广州未赢够
发表于 2021-6-5 12:00:43 |
港科大广州必定成为大湾区的斯坦福,引领大湾区成为全球硅谷。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20:30:54 |
港科大一期工程项目部核心建筑地下室顺利封顶
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 06-01 20:23
《广州日报》官方帐号

5月31日,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园建设指挥部管理,中铁广州工程局承建的港科大项目部核心建筑地下室顺利封顶。这也意味着,核心建筑全面冲出正负零,有效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新基建建设。


港科大一期工程(核心建筑)项目用地面积为 48 万㎡(约 716 亩),包含行政办公组团、会议和学术交流组团、教学科研组团、图书馆和学生中心组团、食堂及相关配套工程。总建筑面积为 27.2913 万㎡。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23.8985 万㎡,地下建筑面积 3.3928 万㎡。地下室总体完工后,可提供1594个地下停车位,以及人防、机电设备用处。其中最主要是能使大型货车通行,及时解决后勤、试验垃圾处理等作用。


为确保本次节点顺利完成,指挥部精心组织、全力协调资源,中铁广州工程局以最快速度调集施工队伍,合理配置施工力量,组织突击施工,“大干快上”,近1800 名劳动者 24 小时两班倒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地上,项目部平均每天投入大小机械60余台,不断掀起施工大干高潮;在面对雨季天气、土方外运、环保管控、以及场地局促等难题时,指挥部带领全线参建人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不断冲刺,干出粤港奥大湾区建设的“湾区速度”,抢抓一个又一个节点“小目标”。79天完成支护桩1391根、锚索563根、三轴桩1031套、冠梁1230米,63天完成工程桩4651根,36 天完成25.4万方土方开挖外运施工,29天完成地下室底板浇筑施工,39天完成地下室顶板封顶施工。


目前,港科大一期工程(核心建筑)地下室部分西侧科研楼同步进入主体结构施工。由中铁广州工程局、中铁一局分别承建。该主体结构具有大跨度、层高超高的特点,在地基基础施工阶段,指挥部便有针对性的对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案提前策划,其中高大模板施工方案提前做好专家论证等相关手续,为主体结构施工保驾护航。


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总体采用平行施工的方法,每个单体建筑配备一台塔式起重机以及吊车,并配置相应的加工场、材料堆场,确保施工作业面垂直水平运输高效运转。其中,教学科研楼体量大、容积率小,高峰时段劳动力达到1000余人,安装预埋专业有序穿插,全天候三班作业,施工流水节奏可达9天一层,现阶段部分主体已建造到三层结构,预计今年9月30日迎来主体结构封顶。




发表于 2021-6-6 17:33:34 |
港科大直接可以对标清华、北大,为广州输送大量科技人才资源,影响深远。
发表于 2021-6-8 13:30:54 |
最大的诉求,尽早开始本科招生吧,广东人民久旱盼甘霖啊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19 13:12 , Processed in 0.07011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