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楚之游侠

[经济论道] 2021年长江新城建设进展汇总贴 | 交投·长江国际绿创中心奠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8 15: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1-7-28 15:01
湖北省水利厅河道处组织召开推进武湖蓄滞洪区调整工作会议

落实得真快,不错!
希望这次北边的特大暴雨对蓄洪区调整不会有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8 15: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1-7-28 15:01
湖北省水利厅河道处组织召开推进武湖蓄滞洪区调整工作会议

长江设计公司即原来的长江设计院,前期已完成长江中下游超额洪量研究、长江上中游控制性水库建成后蓄滞洪区布局调整研究。


本月7日,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改制,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企业名称变更为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经水利部DZ决定,任命钮新强同志为长江设计集团DWSJ、董事长,任命石伯勋同志为长江设计集团DW副SJ、总经理。经长江委DZ研究,并报水利部同意,原长江设计院LD班子的其他同志担任改制后的相应职务。


此次LD班子的调整,是水利部、长江委DZ根据DZYGWY深化国企改革精神,着眼于工作大局,结合新时代治江兴委高质量发展以及长江设计集团改革发展需要,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充分体现了部DZ、委DZ对长江设计集团各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未来长江设计集团LD班子将不负重托、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带领企业再创新辉煌,为治江事业和长江委改革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8 16: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载水之舟 发表于 2021-1-19 10:55
我只关心什么时候批
昨天官媒大篇幅报道 武汉第四城

大汉口片区太大了,再分出一块来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8 16: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scorpion555 发表于 2021-7-25 13:34
发生这么大事,死了这么多人,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武汉当初短时看海就被黑几年,一言难尽。

那些年正式发展低谷,一大帮小兄弟不服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8 16: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城市| “大考”背后的思考:治水与城市发展


本文讲述了武汉拥有166个湖泊,年平均降雨量远高于我国年平均降雨量,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被水域覆盖,长江汉水在这里交汇,城区大部分地面常年低于长江平均洪水位,整个城市犹如一个“大水凼”的大江大湖之城,近年来是如何理水营城抗洪排涝、与水共融共生的。借此,给城市水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在某种角度看来,武汉的自然禀赋是让人艳羡的: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年雨量充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尤其是武汉的水资源,堪称举世一绝: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携它的第一大支流汉江,在武汉交汇;境内共有163条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总长2166公里,水面面积达471平方公里;166个大小不一的湖泊点缀在武汉全境,水域总面积78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有40个湖泊,是名副其实的“百湖之市“。


虽然拥有独一无二的水资源,但长久以来水为武汉带来的内忧外患却并不少,在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芳看来,"如果武汉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将为全国其他城市创造一个治水营城很好的模板"。



一、江湖锁大城  大城迎大考




众所周知,武汉独特的两江隔三镇的城市格局,是由长江和汉江在此交汇而形成;武汉,尤其是汉口在不同时期繁盛的商贸和城市的扩张,是沿两江北岸逐渐向北拓展的。



然而每年5至10月汛期,从上游奔涌而来的江水叠加不停的暴雨,让海拔高程在20至24米的武汉市主城区,一年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需要顶着这穿城而过流向天际的一汪江水过活——曾几何时,这是大自然为武汉制造的一年一度的大考。



首当其冲的考验来自于猛涨的河流。长江从洪湖新滩口进入武汉市,浩荡向东167.1公里,在新洲区大埠街出境,这些奔涌的江水,包含着上游各支流水系、洞庭湖水系和汉江水系的江水。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自蔡甸区谢八家进入武汉市,到南岸嘴汇入长江,在武汉的流程为62公里;还有6条与周围湖泊水系交错的支流金水河、通顺河、府河、湿水、倒水、举水,在武汉汇入长江。



发源于南岭一带的洞庭湖水系5月来洪水,汛期为4月至7月;长江干流6月是梅雨季节;四川盆地河流7、8两个月来洪水,汛期为6月至10月;汉江洪水发生在6月至10月,9月水量最大——每年从5月开始到10月结束,武汉的汛期持续时间长达6个月之久。



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武汉汛期的洪水呈现出流量大、汛期时间长、水位偏高且发生频次越来越密的特点,往往几江洪水齐发,洪峰交错叠至,上压下顶,外洪内涝。



自1865年有水文记录以来,截至2010年这146年间,有97年洪水超过武汉市区的设防水位25.00米(吴淞高程,下同),40年超过警戒水位26.30米,19年超过27.00米,最大洪峰流量超过60000立方米/秒的达15次。



与汛期同时来到武汉的,是梅雨季节。据武汉市气象台1951年至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武汉市年降雨量在700至2100毫米之间波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80.9毫米。雨量集中的初夏梅雨季节,汛期5月至10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3%。



武汉市近十年间经历了多次大暴雨的侵袭。一场暴雨后让“来东湖看海”火遍全网的2011年6月18日,单日降雨量达到200.5毫米;2013年7月7日,日降雨量为258.5毫米;2016年6月1日至7月6日,武汉的总降雨量高达932.6毫米,比1998年6月至8月的总降雨量还多出了64.6毫米。2020年7月6日,江夏乌龙泉气象站更是录得24小时降雨量420毫米,成为武汉有气象记录以来史上最大单日降雨量。让我们来做一个直观一点的对比,根据中国天气网显示的数据,北京市年均降雨量仅为644毫米。



地处江汉平原的武汉,整体地势比较低平,尤其是汉口,原本就是汉江改道冲击而成的洼地。一连数天甚至数周暴雨过后,内涝成为武汉的夏天最被关注的城市病。2020年防汛形势尤其严重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媒体再次集结武汉,继新冠疫情之后,因为防汛防涝,武汉又成为全国的焦点。



“百湖之市”武汉的中心城区有40个湖泊,其中包括水域面积3362.7公顷,大小是杭州西湖6倍的东湖;还有面积为4762公顷,在2014年因为武汉中心城区扩大,取代东湖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大城中湖的汤逊湖。



在湖泊众多的武汉,排涝原则本是以湖泊调蓄后外排为主,直接排江为辅。除了汉口主城区和部分沿江地区的雨水是直接抽排入江,武汉大部分地区的雨水会先就近进入湖泊调蓄后再排入长江、汉江。



虽然利用湖泊进行调蓄是武汉排水防涝系统的基本原则,而由于湖泊权属、养殖功能、雨污混流截污等实际问题,以及湖泊水位对景观和生态的影响在专业领域还存在争议,导致湖泊水位难以按照规划和防涝需求进行调控。尽管拥有数量和容量巨大的天然海绵体,但是长久以来湖泊在武汉防涝方面起到的作用,却难以充分发挥。



在接受本刊采访的时候,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芳坦言道,从自然条件的角度看,水既是武汉这座城市的禀赋,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除了在汛期江水泛滥、湖水暴涨、持续降雨为城市带来安全威胁,大江大湖在某种程度上, 也割裂了武汉作为整体的格局。




这样的城市禀赋和格局,同样为武汉的城市规划师带来了相当的挑战。武汉三镇本来就在地理条件上各有差异,长江汉水和市内像海一样大的湖,再次把城市切割成了更小的碎片,对城市的均衡发展,甚至交通格局都来带了不一样的考验。所以这里的人对过江跨湖早已习以为常,为了连通交道这里必须桥隧发达,而所有的城市规划,都要非常细致地考虑到托起城市的江湖之水。




二、从被动到主动的治水思路之变



有三个年份,会被永远写在武汉的抗洪史上:1931年、1954年、1998年。



1931年长江流域降雨近一个月,武汉降雨超常年同期两倍,江水暴涨冲垮堤坝,三镇被倒灌的江水淹成一片泽国,地势低洼的汉口在水里泡了4个多月。



1954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中部重镇武汉又遭遇了一场洪水的考验,举全国之力和30万抗洪大军的血肉之躯,完成了一场艰难的“武汉保卫战”。 29.73米,1954年的大洪水为武汉水文史留下了至今未被打破的最高水位纪录,这个水位也是今天武汉防洪的保证水位。



在1954年的特大洪水之后,长江中下游的治理问题被GWY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由当时的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也就是现在的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统筹整个长江流域的防洪建设和规划。



王芳介绍说,当时长江委系统性盘整了一下长江流域,将全流域划分成了几个小的子区,各个区域里面要建哪些防洪设施、超过行洪量要设置哪些分泄洪区,在这份规划里面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各地就按照规定来建设。



在1998年之前,武汉市基本上是按照长江委的规划,来建设长江两岸以及支流的堤防。因为1954年之后没有发过比较大的洪水,所以堤防的建设速度并没有那么快。1998年,在又一次全流域的大洪水形成之后,武汉再一次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现了抗洪的成功。



整个20世纪,面对数次大洪水,武汉尽显被动。



西谚有云,永远不要浪费一次好的危机。98抗洪胜利之后,即将进入新世纪,城市发展也迎来新阶段的武汉,开始转变思路,思考与为城市带来危机的洪水相处的新手段和新方式。



1998年之后,武汉市迅速加大了投入,在3年之内把汉口、汉阳、武昌的堤防全部加高了1到1.5米,同时加固了堤防。完成这个工作之后,武汉的堤防体系就建立了。



武汉中心城区适合居住的区域都比较平坦低洼,远城区黄陂和江夏南边是山,高于30米的区域是不会被淹的,有可能被淹的地区是长江洪水位30米以下的区域。在1996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里,我们能看到,汉口、武昌、汉阳形成了不到1367.3平方公里的防洪圈,把低于长江最高水位的区域保护起来。到2000年左右,武汉基本的防洪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了。




从2000年到现在,武汉的防洪工作变得越来越主动。除了不断加固提升核心干堤,还加强了一些中小河流堤坝的建设——因为武汉有两江八水,长江的水位波动对这些流域的影响都非常大,例如2020年,府河、滠水的水位,因为长江水位的上涨都跳涨了几米,河流的升涨速度太快,所以这些连江支堤的整治和整体河道堤防的加固也很重要。



在东西湖、杜家台、西凉湖、武湖、 涨渡湖,以及和黄冈市共用的白潭湖这6个蓄滞洪区的建设完成后,武汉的防洪格局就此建立起来。



“在构建防洪圈积极保护城区的同时,利用分蓄洪区为超标准洪水提供囤积空间,加上三峡建成后对整个长江行洪和武汉的防洪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武汉的防洪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已经从人工的被 动防御,到了工程性防御、功能性防御、智慧性防御阶段。”王芳介绍道,在解决好防洪工程技术问题后,武汉市在防洪工程中注入新的理念,通过在汉口江滩创新性的营造多级亲水平台赋予这一巨大工程以宜人的亲水性,让一个曾经让人谈水色变的百年水患之地变为人人点赞的百里画廊。目前江滩建设不断延展至武昌、汉阳、青山和硚口,两江四岸江滩已成为集防洪屏障、绿色生态、景观游憩和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绿色客厅”。



如果说两江的洪水为武汉带来的是外忧,那么城市的内涝则是武汉的内患。



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武汉迎来了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也在迅速扩张,但是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要求,加上受社会多重因素影响,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不足,降低了排水设施 的效率,人们对排水防涝工作的系统性认识不足,导致了每逢连降暴雨,武汉三镇都会面临渍水的风险。



泵站能力不足、管网能力不足、下游出口受阻、施工影响、闸泵调度和河湖水位顶托,是造成内涝六大成因。经过专家分类分析,我们得知,泵站能力不足、下游出口受阻和河湖水位顶托,是一直以来 造成武汉市内出现渍水的主要原因。



在2011年6月18日的一场暴雨后,武汉出现88个渍水点,成为全国焦点,舆论热议“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个话题。为解决内涝这个城市之痛,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和市水务局迅速响应,主动谋划,于2012年初在国内先行启动《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 (2012-2030)》的编制。



这个专项规划中,在国内首推“排水防涝”概念,首次将传统排水扩展为排水防涝,克服了传统排水系统专注管涵等单一过程的短板,实现从单纯排水向综合防涝的重大转变。在防治内涝方面,因为切身之痛,武汉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



王芳对《人与城市》介绍道:“排水是工程化的,防涝是把包括工程、河道的调度在内的全部因素都综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综合的体系。这是一个创新性的体系。”



武汉市的“排水防涝”概念,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充分肯定,这一概念也为住建部所釆用,并在2013年6月发布通知要求各城市均要编制“城市排水(雨水)防涝规划”。



“全国排水防涝专项规划的编辑大纲,吸取了我们的一些内容,也邀请我们参与编撰了很多防涝的重点规范。”王芳认为,和全国其他城市,甚至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相比较而言,武汉在治水和理水营城方面,面对的问题比别的城市复杂且多,而且困 难更大、压力更大,问题更综合,几乎所有和水有关的问题在武汉都能遇到。“如果武汉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么将为全国其他城市创造一个治水营城很好的模板” 。




三、滨水生态之城:武汉通往世界之路



2020年6月底7月初,武汉迎来又一个暴雨肆虐的梅雨季。



6月29日,武汉启动防汛IV级响应。7月5日至6日,武汉中心城区24小时最大降雨量超过250毫米。7月6日,连续的强降雨让长江水位不断上涨,武汉的防汛响应从凌晨5点到6点半,一个多小时内连升两级,从IV级响应调整为II级响应,全市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沿江堤坝内外,一边是不断暴涨的滚滚江水,一边是市民安静如常的生活。心大的武汉人,最喜欢在长江涨水的时候,站在江边高起的平台上观江看水、拍视频上传网络。视频里人一边在嘴上说“好嚇人啊!” 一边看得乐此不疲——他们当然不会害 怕,因为他们知道,哪怕脚下的江水已经超过设防水位将近2米,但是已经不会对他们的安全产生威胁了。



普通市民对于暴雨期间日常生活更直观的感受是,在2020年的梅雨季节,武汉渍水的地方和往年相比明显变少了。24小时降雨量最大的7月6日,武汉中心城区仅出现30余处渍水点,到下午4点,经过抽排处理,渍水点减至2处。整整4年前的2016年7月6日,同样一场强降雨过后,中心城区出现的渍水点多达162处。《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2012-2030)》的建设成果,在两场暴雨之间的4年后,初见端倪。



从与水对抗,到与水融合,王芳将这样的转变称为“化危为机”:武汉以前和水都是斗争,现在慢慢转换了思路是治理,之后就是不断地优化和展现了。



从2002年开始修建,2005年全面完工的汉口江滩,三期全长7公里,这个在武汉市民的生活中早就习以为常的亲水滨江公园、外地游客来武汉的必游景点,其实是一个超级大的防洪工程。7月11日,长江第一号洪峰即将抵达武汉前,江滩公园全面关闭,这是汉口江滩自建成后首次全面行洪。继汉口江滩后,十数年来,武汉两江四岸共修建了5个亲水的江滩公园,既是坚固的防洪工程,又是让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同时又是展示武汉滨江城市特色最好的平台。



紧随江滩公园后,近年来长江滨江大绿带、东湖风景区、沙湖公园等一批滨水开放空间,经过水质的治理和设施的修建、改造,相继对公众开放,已成为广大市民日常的休闲、游憩场所,武汉初步展示出滨水城市的空间特色。天然的海绵体陆续重新回 到武汉的地面,不仅为武汉带来了滨水亲水的空间,在强降雨来袭时,能立刻成为海绵城市的一部分,利用调蓄同样能参与到防止内涝的工作中。



在《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保护“江、湖、山、田”的自然生态格局,构成合理的生态框架,建成山青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生态城市,就已经被确定为武汉的城市建设的目标。



2035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更是进一步强调了武汉全域要打造“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格局
,实现山、水、林、 田、湖、草的“应保尽保”,确保全市域75%的基本生态控制线总量,同时提出生态框架各构成要素的功能升级的要求。



其中的“两轴”
,首先就将目标瞄准武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水文化之都,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充分展现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长江文明。“两环”强调建成“一环串33珠”的城市公园体系;“六楔”依托山水脉络向外延伸,与大生态外环形成整体;“多廊”依托河湖水系及主要交通走廊构架“轴、楔、环”之间的联通廊道,促进大生态系统的完整。



在王芳看来,武汉的水资源,这是其他城市不可能通过努力去具有的优势。



从与水对抗,到今天尊重自然、与水共融,武汉走过了百年理水营城之路。规划理念的不断转变,决定了武汉这座城市和水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地球自然环境不断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厄尔尼诺现象间或造访的今天,如何与水共处?怎样进一步完成水与城市生活的融合?对于武汉而言,只要城市不断发展,我们就永远走在无尽的寻求这个问题答案的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8 16: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1-7-28 16:15
人与城市| “大考”背后的思考:治水与城市发展

学习了,今年郑州暴雨在武汉已出现过多次,武汉的防渍水能力的确不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8 16: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1-7-25 02:00
这个问题本身存在多种解决方案,无非是利弊权衡下如何取舍。由于2019年后厘清了武汉新港委的管理权限,比 ...

能不能借用经开区(汉南)的模式——长江新区(新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8 16: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建设综合参考贴,怎么权限又升到50了,每天都进去逛下,现在看不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8 17: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下在武汉的雨,去哪里了?


2020年6月底到7月初,又一轮强降雨来袭武汉。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整整四年前的2016年,也是同样的时间,持续强降雨导致武汉严重内涝,交通几近瘫痪,整座城市像是泡在了水里。2020年的夏天,暴雨来得似乎更猛烈一些,但是渍水并没有再度成为武汉市民日常生活的困扰。


四年间,那些雨水造成的渍水点,突然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城市的街道和角落。我们不禁产生了好奇,这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些雨水去哪里了?



一、九年磨一剑  剑指城市痛点




为了确保2020年全国各城市安全渡汛,早在3月,住建部就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2020年全国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及重要易涝点整治责任人名单的通告》,在通知中同时公布了一份“城市排水防涝标准及对应降雨量”清单。

在这份清单中,武汉市防汛期间必须执行的内涝防治标准是50-100年一遇,对应降雨量303-344毫米/24小时。
清单涉及的610个城市中,另外三个重现年以百年计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

在2014年,武汉规划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2012-2030)》。在这个以2030年为远期规划年限的专项规划中,武汉市在2030年要达到的防涝目标,是能有效应对50年一遇暴雨,重要地区有效应对100年一遇暴雨——国家在2020年就向武汉提出了规划中2030年才需要达成的目标,说明防涝对武汉的重要性,更说明国家对武汉防涝形势的高度重视。



2020年夏天的武汉,面对防洪抗涝这个老对手兼老朋友,压力依然不小。一 号洪峰过境,武汉关水位涨到历史第四高;“暴力梅”持续肆虐,泼天大雨一下就是一周,暴雨、大暴雨轮番上场,浇透了武汉三镇。


但是就像在本文开头说的,市民的日常生活节奏,并没有因为洪水过境、暴雨来袭而打乱。如果说年初的疫情为武汉按下了暂停键,那是一个非常态的 武汉,那么整个汛期的武汉,是井然有序的、是平静如常的、依然有烟火味的武汉。


7月6日,武汉市中心城区24小时降雨量超过250毫米,造成不同程度的渍水点30余处。一大批过去的老渍水点,并没有出现在渍水点的名单上。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釆访的时候,将渍水情况远远好过4年前的原因总结为三方面:


一是这轮降雨中心位于江南,因此汉口地区的渍情总体上要比武昌地区好;


第二,2016年以后,武汉加大了排水设施建设力度,总抽排能力达到1960余立方米/秒,比2016年翻了一倍,更有利于快速将管网内的雨水抽排出;


第三,水务部门还不断加强主干排水通道的建设,先后新、改、扩建了一批主干排水通道及次、支干管,让管道内雨水更快到达泵站,提高了排水防涝的能力。


事实上,我们亲历感受到的防涝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从2011年6月18日那场让武汉在全国面前狼狈不堪的大暴雨后,就开始布局的。

为解决内涝这个顽固的“城市病”,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和市水务局在2012年初,率先在国内启动《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2012- 2030)》(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这是全国特大城市中最先编制完成的内涝防治专项规划。


《规划》在国内首推“排水防涝”概念,提出从单纯排水向综合防涝观念的重大改变。这一概念获得了住建部的肯定和采用,在2013年6月住建部发布的通知中,要求全国各城市都要编制“城市排水(雨水)防涝规划”。


随着《规划》的完成,一系列网管疏通扩容、排水泵站修建、港渠整治、湖泊清淤、海绵城市工程相继进入规划、设计和建设阶段;一系列雨洪管理数字模型的引入,也全面提高了中心城区排水防涝的智慧评估能力,精准有效地帮助判断城市中的不利地段和管渠薄弱环节。


从2011年6月那场让武汉被动排水疲于应付的暴雨,到2020年做好准备主动防涝的从容,整整九年过去了。




二、江南水泵:南湖之围的解决之道



排水防涝,这是一个看似和大家毫无关联,但又是和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息息相关的事情。这个说法,经历过2016年那场大渍水的南湖片区居民,应该是最能感同身受的。


2016年6月至7月,武汉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强降雨。从6月30日到7月6日,汤逊湖水系所在的洪山区和江夏区一周降雨量达到785毫米,超过历史纪录的周降雨量247毫米。

作为典型蓄排结合的水系,持续的降雨让汤逊湖水系内的南湖和汤逊湖湖水满溢,周边渍水区域呈面状分布。但是彼时的汤逊湖水系内,只有一个建设于1976年,设计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3日暴雨5日排完的农排泵站,以及一个建于1972年设计规模 为10.5立方米/秒,在2016年抽排能力扩建至32.5立方米/秒的泵站,根本无力应付这样总量大、持续时间长、后期强度大的强降雨。

经过多年的城市化,汤逊湖和南湖周边,早已经形成了一片体量庞大、配套设施成熟的居民生活小区。严重渍水的数天里,虽然汤逊湖泵站15台机组一直满负荷运行,但是因为汤逊湖、南湖、巡司河等主要调蓄河湖水位猛涨,再加上周边渍水不断汇 集,导致南湖等大片区域渍水消退缓慢。这场耗时十数天,经过全力抽排才完全消退的渍水,影响了周边约14.4万人的日常生活。


“转成城市后排水需求与原有农村的排水设施是不匹配的,建设城市的同时要把规划标准和城市建设同步起来,没有及时把这些同步建好就会出问题”,时隔四年,又经历了夏天汛期的抗洪防涝,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芳在回忆起四年前南湖渍水时这样说道。


事实上,在2014年编制完成的《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中,为汤逊湖水系城市建成区规划的排涝标准,是50年一遇一日暴雨303毫米一日排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规划》为汤逊湖泵站提出了扩建排水能力至日2.5立方米/秒的要求,同时规划新建一个排水能力为150立方米/秒的江南泵站,以及系统布局一系列骨干管渠。


早在2012年就意识到新增江南泵站的迫切性,王芳解释道,“汤逊湖太大了,上游是城市建成区,下游是农业区,泵站在农业区。我们算过,雨水从起点流到终点,至少也要流八九个小时,甚至一天才能出江。雨水的出江速度在下大雨的时候可能会 更慢,上游的渍水因此不能及时消退。我们需要在汤逊湖水系的城市建成区里面再开辟一条直接通江的快捷通道。”

这个通道就是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通道及江南泵站工程。


在釆访过程中王芳一直觉得很可惜的是,如果在2016年汛期前江南泵站已经修好,南湖可能就不会被淹了。“在2016年内涝的时候,我们在全市规划、设想的防涝体系还没有建设完成,所以2016年淹得比较厉害。”


也就是在2016年南湖大面积渍水之后,江南泵站的建设迅速被提上议事日程,与此同时,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和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也同步开工。


不愧“基建狂魔”之名,武汉仅仅用了十个月时间,就建好了排水能力在150立方米/秒的江南泵站,这个按照常规应该用三年时间才能完工的抽排工程,也是亚洲一次成型的最大泵站。2017年汛情期间,江南泵站正式投入使用,并在此后成为南湖排渍主力军。



由江南泵站、巡司河二通道、南湖连通渠、夹套河骨干箱涵、青菱路主干排水工程共同构成主要服务南湖等片区的第二出江通道,让这几年南湖片区再逢暴雨时,内涝之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江南泵站建成后,一旦再遇极端天气,汤逊湖水系的水有5条通道排入长江。水系之间的南湖、野芷湖、黄家湖、汤逊湖、青菱湖、野湖等6个湖泊,可以通过闸口的控制,在强降雨前后进行库容的管理,发挥调蓄功能。



除了南湖片区,这4年来,一系列的与防涝相关的工程也朝着《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中的目标,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前进着。


目前,中心城区共有55个外排泵站,早在4月就已经完成专业测试和检修,迎接汛期的到来。在武汉经历梅雨季八轮强降雨的时候,55个泵站全力开动,累计抽排10亿立方米雨水、湖水,有效地降低了中心城区的渍涝风险。


青山港、东湖港、沙湖港、南湖连通渠、巡司河二通道、夹套河箱涵等一大批主干排水通道在这四年间相继打通,硬件设施实现倍增的同时,中心城区排水防涝骨干体系基本形成。



武汉市的防涝思维也形成了常态化。早在2019年底,武汉就启动了2020年防涝备战,对全市主次排水管网以及立交桥下等低洼地段顽固性渍水点等薄弱环节进行全面疏捞维护。到4月汛期到来前,共疏捞维护管网3000余公里。


现在,武汉的排涝能力由2016年的980立方米/秒提升至1960立方米/秒
——四年之内,外排能力翻了一番。而在《规划》中,到2030年规划末期,中心城区出江泵站总体规模达2278立方米/秒,市政道路管网及渠道总长达3918公里。现在规划周期刚刚过半,武汉就已经完成了任务的将近90%。


在看不见的“战场”,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在为城市再遇暴雨时的不疾不徐而辛勤地劳动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真的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三、为城市的明天预留空间





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在基本维持原有系统布局的基础上,规划分区为22个系统及水系,三镇分别为汉口6个,武昌和汉阳各8个。


众所周知,武汉由两江隔开的三个镇组成。三镇形成的时间和原因不同,自然地形地势也不一样。王芳说,在武汉三镇布局排水系统,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


例如汉口的湖泊很少,面积也小,所以汉口的湖泊不参与调蓄,雨水直接经过管道进入泵站排江。但是相应不利的是,如果下很大的雨,大量雨水需要及时抽排,假如泵站规模不够,低洼的地段就会积水,造成渍水。“汉口这边全部都是建成区,湖泊也没有空间调蓄,针对这种区域我们着重于增加骨干性通道,采用综合措施,一是海绵城市的建设,另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是建深层隧道,把地下30至40米左右的空间利用起来,搞个大家伙把它抽出去。在南湖的渍水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就开始着力研究汉口深隧了。”

而武昌和汉阳有很多湖泊,水域面积也大,湖泊参与调蓄,是防止内涝非常好的方式。
“下雨后雨水先进湖,之后再排江,就好像三峡大坝一样可以控制”,王芳解释道,武汉中心城区40个湖泊中有23个可以发挥调蓄功能,总调蓄容量超过1亿立方米,相当全市1000个流量的泵站。“武汉有这么多湖泊,有条件让湖泊发挥调蓄功能,这样相当于节约了一大笔建泵站的花费,在电费和城市能源方面也会节省不菲的开支。”


但是湖泊调蓄问题在于,下一两场雨还可以,如果持续下两个星期的暴雨,“它就倒腾不快了,还是要靠泵站抽排”,王芳将这样的情况幽默地比喻为不能把宝押在一件事情上。


“在武昌的排水系统规划中,湖泊调蓄和工程排水是并重的,能够挖潜调蓄的尽量挖潜,还要考虑湖泊之间的联排,例如沙湖东湖的联排,南湖和汤逊湖的联排。联排的调度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汤逊湖从东到西,水深和流速都是不一样的,其实调度 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现在下的功夫是,一方面是畅出口,另一方面挖潜调蓄,争取让联排联调的措施更合理化、更科学。还有空腹渡汛的办法,在汛期前先把库容腾出来,没有库容,一满桶水就没办法弄了。到了发生超常规的事情的时候,有应急的手段处理。”


机制化的调度和治理+常态化的跟踪+应急救灾的体系化和制度化,通过王芳的解释我们发现,武汉排水防涝的全市布局,正是在执行《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中,综合武汉市实际情况以及国家最新要求,确定的“三结合”规划原则:常规 措施与综合措施相结合,全面提高城市防涝水平;管渠强排与湖泊调蓄相结合,科学发挥湖泊调蓄能力;工程建设与高效管理相结合,切实保障排涝设施效能。


王芳说,一个不淹水的城市是不存在的,对于自然的发展规律而言,永远不淹水是不科学的,东京、纽约、德国的一些城市,这几年遇到极端情况一样会淹水。尤其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更多了,“只能说在哪一种条件下可以釆取哪种措施,但是老天爷下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随着武汉的城市能级不断提升,排水防涝标准也需要不断提升,在以2030年为规划期限的《武汉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中,武汉的防涝标准被定为50-100年,这个目标是和国际大都市接轨的,但是现在全国都在提标,武汉也要着眼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做出相应的提标。


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对于更长远的比如2035和2049年的空间规划,王芳说,我们现在就应该按照每一个区域未来的发展预期,把武汉中心城区排涝的骨干、体系都建立起来,把需要预留的发展空间都留出来,把一些重要的通道都留下来。


尤其是中心城区内的天然水体湖泊,“从防涝总体角度来说,’三线一路'保护好这些大海绵体是很重要的。”从整体空间控制来说,我们的空间规划里将这些大的湖泊、水系通道作为城市的基本骨架留下来,才能为未来武汉的永续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


王芳说,在这样的大格局下,再来做一些具体的工程措施,这个逻辑体系从空间上建构生态底线,通过“三线一路”保护规划,把一些大的廊道、通道,包括湖泊的形状和容量、功能都控制好,对于武汉而言,不仅仅对排水防涝很重要,对武汉的自然 生态恢复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8 17:2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贴为啥被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8 18:04: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uenoah 于 2021-7-28 18:16 编辑
Atomu 发表于 2021-7-28 16:56
能不能借用经开区(汉南)的模式——长江新区(新洲)?


你要知道经开模式    主导是市里而不是区里     如果是经开模式    新洲就要变蔡甸了    你应该庆幸当初没有搞经开或者东新模式   区域股份制是不想割新城区的肉     但是长江新区不管批不批主导都是管委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8 18: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打鬼 发表于 2021-7-28 17:27
新闻贴为啥被锁了。。。

有憨憨带节奏,低发言数高权限,懂的自然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8 20: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武汉海绵城市 水文与生态城市的未来


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地面硬化比例大幅上涨,大量土地逐渐从“绿"变"灰",加上近年极端天气增多,一场暴雨过后,内涝已经成为困扰全国几乎所有城市的"城市病"。


2012年7月,一场61年一遇的强降雨导致北京全城内涝,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导致79人丧生。2015年6月,上海暴雨导致严重内涝,国际化大都市上演了市民划船出行的一幕。2020年5月,广州暴雨后出现433个积水点,市民当街捕鱼。


道路积水、交通瘫痪、人员伤亡,造成的经济损失重大,从源头解决雨水为城市带来的困扰,国家开始探索一条“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的内涝解决之道。


2015年4月,住建部、水利部、财政部确定了第一批16个国家海绵试点城市,武汉市位列其中。已建成区青山和新区四新,作为武汉海绵城市的试点,率先走向了城市的未来。






一、海绵城市:一个办法解决两个问题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下垫面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以适当地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渗、滞、蓄、净、用、排”,这就是海绵城市的六字箴言。



成功获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2015年8月,武汉在全国率先发布由市水务局、规划局、城建局、园林局这四个与海绵城市相关的部门联合发布的《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作为指导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纲领性文件和技术文件。


2015年10月开始,在青山和四新38.5平方公里范围内,包括海绵学校、海绵公建和小区、海绵道路、海绵水系、管网和泵站五大类288个试点工程项目的建设依次启动。经过3年多的建设,于2018年初全部完工。经历了同年汛期和雨季的考验后,2019年3月武汉的海绵城市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为什么选择青山和四新作为海绵城市的试点?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工程师、海绵专项规划负责人姜勇解释道,武汉整个城市范围比较大,有新区和旧区,选青山和四新一旧一新作为典型,来探索建设时间比较长的旧城区和建设相对比较新的地区分 别怎么建设,为接下来武汉市全面铺开海绵城市建设寻找方向。


青山和四新能够代表武汉的水网体系,在青山我们选的地区有公园绿地,有老城区已经建好的街坊,也有青山港这样的明渠,刚好又临东湖。四新更是水网非常多,水网多说明条件好,但是在2015年水网多,从水质改善的角度而言,对当时我们海绵城市建设的挑战非常大。”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建设海绵城市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城市内涝的水安全问题,姜勇向我们解释,对于武汉这样的丰水城市而言,水质也是目前需要同步考核的重要指标,“如果海绵城市建好后水质还是很差,这样的海绵城市是不能被大家接受的。”



姜勇用一组对比示意图很直观地展示了青山一个已完成海绵改造的小区内,海绵的源头最常见的工作方式:


原本的整体状况不好、没有绿化的一条路,下雨很容易积水,造成居民出行不便。改造后路中间换成了透水铺装,保证下雨后水能渗透下去,同时在路的两侧用路沿石,将路面无法及时渗透的水通过路沿石的开口引导到路两边的绿地渗进土壤——让雨水在源头停留的时间更长,是为海绵城市六字箴言的“渗'“滞”。


出现在另一组对比里的是一个小区的景观绿地,原本的绿化品质不高,而且不承担雨水净化功能。这个景观绿地被改造成一个生物滞留池——可以将生物滞留池理解为广义的绿地,里面种植了一些有吸附和净化功能的绿植。雨水进入生物滞留池后,利 用植物和微生物的方式解决了净化问题,再被排到管网里。生物滞留池也有溢流口,当雨水较大把整块绿地淹了的时候,这些相对比较干净的雨水会通过溢流口排到管网里。


姜勇说,生物滞留池对雨水的净化率为70%左右,经过净化的雨水可以直接排湖,不会影响湖泊的水质,是为“净” “排”。



内涝和湖泊的水质,一个关乎水安全,一个直指水环境,是武汉作为一个典型的南方特大丰水城市最为突出的两个水问题。然而海绵城市的建设,让我们看到用一个办法解决两个问题的可能:雨水在源头通过海绵,一来可以缓排慢释解决水量的问题, 二来通过吸附消纳降解解决水质的问题。


雨水水质达到标准可以直接排入湖泊,才能充分调动起湖泊在防止内涝方面的调蓄功能;只有能发挥调蓄功能,作为城市的天然大海绵的湖泊,才能帮助城市解决内涝之困。



姜勇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发生在武汉的反例。东湖边曾经有一个闸,是武昌老城向东湖排水的主要排水通道。但是那一片的雨污分流情况不是很好,存在混流的情况,下雨的时候如果开闸,被污染的水就会被冲到东湖里,所以不能开闸,导致湖泊失去了调蓄功能,上游如果出现渍水,矛盾很难协调。



“在理想的情况下,通过雨污分流,再加上海绵城市的源头雨水净化,排湖就没有问题了。武汉建海绵最重要是要把湖泊的调蓄功能恢复好,想利用好武汉湖泊的调蓄功能,就必须要解决水污染问题,要保证排进湖里的水是干净的才行。”姜勇说,水安全和水环境问题,在武汉很难分得开,“不过海绵城市为一次性解决两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海绵的模式达到蓄排平衡的目的。”




二、灰绿结合的体系工程



事实上,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期间,海绵在防内涝方面的作用就已经开始凸显。2016年4月5日至6日,武汉市遭遇一场强降雨,建设中融入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海绵设计理念的青山江滩道路内,没有出现积水的情况。


2020年汛期降雨最高峰时,以往青山区的渍水点倒口湖公园、钢城二中、碧苑花园小区,都没有出现渍水。而且武汉市公布的道路渍水名单中,鲜见青山和四新的身影。


尤其在老旧社区居多、老龄化情况严重的青山试点区域,与渍水点的消失同时发生的改变,是经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后,换上了透水铺装的道路焕然一新了,雨水花园和生物滞留池出现在老旧社区中,小区的整体环境和绿化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居民还有了可以活动的公共空间。


其中最典型的是钢城二中这个青山区的渍水“老大难”,因为地势低洼,从1958年建校起就一直被渍水问题困扰。作为青山区海绵城市试点示范项目,完成海绵改造的钢城二中,被列为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样板工程,并被住建部《中国建设报》评为“校园样板” 。



2017年6月,《长江日报》组织市民观察团参观经过海绵改造后的钢城二中,在后续的报道中,这样描述校园内发生的改变:

“为了解决周边地区雨水倒灌的问题,建设方将学校四周雨水截流,在校内设置有效容积4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池,安装了4台0.1立方米/秒的水泵,将收集的雨水经调蓄池调蓄后再外排。通过模型测算,学校能有效应对50年一遇暴雨。

同时,在校内打造卵石排水沟、雨水花园、生态旱溪、跌级花池等自然排水系统,对地面进行透水化改造,降低雨水径流,对雨水形成有效滞蓄,减缓对外排放速度,降低排水设施的压力。排水系统收集的雨水经调蓄池优先净化处理达标后,用于校园绿化浇洒、道路冲洗,实现了雨水的再利用,体现了生态环保的理念。”


海绵化改造还将经常发生管涌的倒口湖变成青山的一处青翠葱茏的城市公园,这也是武汉首个“海绵化”雨洪公园。倒口湖是距离长江干堤最近的湖泊之一,在2016年发生管涌险情后实施了整险除险工程,彻底消除了管涌风险,并利用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 六大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改造。

“现在的倒口湖公园水体连通、布局合理,公园绿化面积达78%。下雨后,雨水直接渗透至土壤中,路面不会积水。水岸边采用缓坡设计,雨水入湖径流时间明显增加,通过“滞”来减轻湖水容蓄压力。此外,湖泊水域面积从2.8万平方米增加至3万平 方米,库容量提升至3.8万立方米,强降雨来临时,可发挥“蓄” 的作用,为排水管网分担压力。一旦超过容量,湖水又会通过溢水口进入市政排水主干网,直排长江。水塘里种植的芦苇、美人蕉等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净化水体。周边社区雨水管网也被接入公园,再将湖水与主干道排水箱涵连通,不仅降低小区渍水风险,湖水也流动了起来。”据倒口湖公园的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完成海绵城市改造后,即使是汛期在公园里散步,也不会有安全问题了。

曾经长江边最凶险的倒口湖,今天成为了一个科普型雨洪公园,建有四大区域用于防汛的科普。其中的防洪大事记景观柱,记录重要年份的水位信息和日期,警示着人们不要忘记城市史。


从渗、蓄、滞,到净、排、用,看得见的海绵是下雨不再渍水,环境变得更好,看不见的海绵是一个由地下管网、抽排泵站、园林建设、港渠整治、水系整治等单元构成的庞大体系,涉及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方方面面。


姜勇说,海绵城市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它更多的是需要解决问题,“如何通过系统化规划,去组合好各个环节,让各个层级的设施更好地发挥作用,真正的海绵城市强调的是灰绿结合的一个体系。”



海绵城市的建设,也是一个补短板的过程。过去城市扩张速度过快,以武汉为例,从2003年至2014年,武汉市建成区面积从216平方公里增加为556平方公里,十余年间城市扩张了一倍多。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城市地面硬化比例大幅上涨,城市水文循环发生重大改变——过去可以通过土地自然下渗和蒸发或进入地下或参与大气循环的水,在城市化开发后,只能留在硬化的地面上,形成渍水。


“我们过去的发展重地上轻地下,很多地下管网设施建设标准低一些,或者建设时间长了维护力度不够,这一次是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把这些短板补起来”,姜勇表示,从技术上来说,釆用灰绿结合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 的城市建设思路,“作为丰水城市,武汉的水资源问题不太突出,解决了武汉最迫切的水安全和水环境问题,当自然水体的水质慢慢变好后,下一步就是恢复水生态的问题了。”


而将城市开发后对水生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甚至恢复至开发前,才是武汉海绵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把自然还给大自然




2015年10月,GWY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 2020年和2030年,全国各城市建成区的20%和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的要求。2016年3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印发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各地于2016年10月底前编制完成设市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草案,并按程序报批。


编制完针对海绵试点建设的《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后的 2015年8月,甚至早于GWY、住建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就马不停蹄开始了《武汉 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从这个时候开始,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就不光围绕试点区,而是面向全市布局了。


2016年10月,经过8个月的编制,武汉市规划硏究院完成了针对全市范围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得到了市ZF的批复,在全国率先开始了涉及全市各区的海绵城市建设。



姜勇说,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期间,住建部会定期派专家来武汉检查推进情况,并且表示国家是想通过试点开展一些海绵城市技术和政策方面的探索,来指导全国其他城市的海绵建设,是要通过项目总结看能不能对其他城市产生一些借鉴作用。


在青山和四新试点探索出的海绵城市建设之道,不仅可以被利用在武汉其他城区的海绵城市建设上,事实上,在国内最先出台的指导武汉市海绵设计规划的技术文件《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现在在网络上很容易就能搜到。在第一批海绵试点城市里面,只有武汉把这个技术文件与其他城市共享了。


为了保证海绵城市规划方案达标的同时,不影响项目原审批效率,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制定了海绵城市规划方案编制技术规定,要求以“三图两表”的形式来表现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内容,并要求相关设计 单位对其方案进行自评估,采用征信制度对自评估结论进行管理,以适应国家关于“放管服”改革的要求。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参考武汉这套原创流程开展海绵城市的建设。


在气候、水文条件等方面,中国有巨大的南北差异。武汉本身水多,随之而来的是水环境问题多、内涝问题多等一系列水复杂的问题。姜勇说他们当时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时候有一个目标,希望把武汉建成南方丰水城市的一个典范,将武汉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分享给有类似困扰的城市。


事实上,在青山和四新开始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后不久的2016年,武汉已经在其他各中心城区全面铺开了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武汉市也出台相应规定,凡是2017年之后拿到规划设计条 件的建筑小区项目,必须融入海绵设计理念,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



截至2019年底,武汉已完成海绵城市面积123.59平方公里,目前正在推进罗家港直排区、三角湖、后官湖、中法生态城等汇水区建设,确保2020年再完成海绵城市建设56平方公里。


小雨不渍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在《武汉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这样阐释着海绵城市最终会为我们的城市带来的状态。


从水安全、水环境,到水资源和水生态,海绵城市的建设,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一样,一步一步帮城市解决和修补因为人类的行为,为大自然和水生态带来的破坏——其实在陆地上,真正意义的“海 绵”,是绿地、山体、林地、湿地、江河、湖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8 20: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洲区:孵化航运航天“双引擎”,助力长江新区副城高质量发展


新洲区将主动担当长江新区副城建设使命,紧紧围绕‘9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航运物流、智能制造、建筑业、农文旅等五大主导产业。”7月28日,在武汉市“965”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新洲区委副SJ、区长刘润长发布新洲区产业地图编制和产业发展情况。

刘润长介绍,未来,新洲区将全力打造“四区一高地”,即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核心区长江经济带创新改革示范区中部地区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国家中心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围绕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建设,新洲区将充分凸显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核心地位,加快卫星产业园、火箭产业园发展,重点发展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荷载、空天地一体化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及终端设备制造,加快创建全国首个天基物联网、卫星互联网应用示范区,助力武汉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力争到2025年,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围绕航运物流产业集群建设,将以阳逻国际港24.39平方公里合作区为核心,探索建设内河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到2025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水铁联运比例达到15%以上,推进武汉新港成为中部地区枢纽港。依托“黄金水道”“中欧班列”等,加快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突破性发展临港经济,培育壮大港口金融、货代、船代、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建成武汉物流交易所(物联商务区)、华中贸易服务区总部。推动阳逻综保区列入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拓展区域,培育一批线上经济、跨境电商特色产业集群。






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将突出阳逻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主阵地依托正威国际、宝武集团、武船重工等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强化关键零部件基础能力和关键技术攻关,倾力打造半导体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建设现代专业化园区,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智能制造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围绕现代建筑产业集群建设,将巩固提升“建筑产业之乡”品牌地位,促进建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水泥、石膏板、混凝土等传统建材绿色转型和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应用,并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智能建造”产业名片。


围绕农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建设,将依托仓埠紫薇都市田园,加快推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和东北部生态文化游、西北部赏花休闲游、南部湿地郊野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形成全域旅游新业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8 2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陂区:打造三大千亿园区,奋力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7月28日,武汉市人民ZF新闻办公室举办“965”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黄陂区人民政府区长何建文向媒体发布黄陂区产业地图编制和产业发展情况。

  
黄陂区将构建‘三城一区’战略空间布局,承接武汉城市‘主中心’、支撑临空经济区副城、融入长江新城副城、链接武汉城市圈。”何健文介绍,围绕全市“965”产业体系布局,该区将以临空枢纽经济、商贸物流经济、文旅生态经济为特色,积极打造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三大产业集群,建设临空现代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前川新城战略新兴产业园三大千亿产业园区,奋力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全市“五个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产业支撑。





围绕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珠宝时尚等三个千亿先进制造业。力争创建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建设“武汉造”通用飞机生产基地;推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扩大产能;发展多肽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建设中国最大的多肽原料药生产基地;建设全球最大的时尚珠宝生产加工基地。


围绕商贸物流业集群发展,将整合全汉口北市场资源,依托汉口北武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深入推动“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外综服”融合发展,将“汉交会”打造成为“卖全球、买全球”贸易主平台,探索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友谊贸易博览园,加快推进德邦华中总部智慧产业园及新加坡淡马锡丰树、香港世顶、新加坡银石智能供应链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文化旅游业集群发展,将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新增“四大景区、三个特色小镇、十大精品民宿”新木兰旅游系列。新建木兰夫子山乡村度假区、木兰天创乡村度假区、木兰大余湾乡村度假区、木兰中华恐龙园等四个投资50亿元的景区。加快木兰古道文化小镇、木兰黄花涝千年古镇、木兰姚家山“红色小镇”等三个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民宿旅游,新增民宿100家以上。
 
 
在打造港产城一体的武汉天河航空城方面,该区将以天河国际机场为核心,规划198平方公里范围,布局国际会展新城、航空企业总部区、临空物流区、临空智能制造区等功能区。完善空铁衔接布局,推进区域空管职能顺利转至武汉,实现天河机场从区域枢纽机场向国际门户枢纽机场跨越,将天河航空城打造成为武汉双枢纽机场城市的首要承载区。




围绕商贸旅一体武汉国际贸易城建设,依托汉口北商贸物流区,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武汉国际贸易城,打造集内外贸易、智能交易、金融服务、时尚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最大、世界领先”国际商贸之都和时尚活力之城。形成华中特色商业文旅地标及网红打卡地,创建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服务集聚区,推进“新贸易方式”,打造全球最大的智能交易平台,建设全市进出口增长第三极。
    

围绕产城居一体前川新城建设,推进33平方公里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建设,投资550亿元建设前川地铁小镇,建成集商务办公、城市综合服务、高端住宅于一体的生态宜居智慧城镇。加快全球最大的室内冰雪娱乐综合体甘露山文旅城建设,今年完成主体建筑。
  


围绕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打造1000平方公里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形成“有一个景区叫黄陂”全域旅游品牌。创建木兰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争创全国首个全域旅游服务国家质量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19 19:15 , Processed in 0.09662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