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东湖大学

三峡大学|建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3 22: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湖大学 发表于 2020-7-13 17:11
[学科建设]三峡大学拟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关于2020年新增本科专业申报材料的公示

这个审批速度真的好快,莫非是教育部对湖北高校特殊照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3 22:4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地合作第一个应该是神农架吧,不过体量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10: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orange5676 发表于 2020-7-13 22:36
随州市的主导产业好像是专用汽车,然后在香菇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这些貌似和三峡大学的学科优势没有多少 ...

老葛水院传统的四大优势学科是水利、电气、土木、机械,这些年集中发展前三个,机械工程多少有些没落,但是底蕴还在,特别是产学研上的优势还是很突出的,这个和随州大力发展的专汽应急产业还是比较契合的
另外三峡大学合校后,就一直把生物作为重点学科打造,在这方面早就布局有重点实验室,还有安琪这种实力型企业长期合作,在产学研方面还是有独特优势的。
三峡大学也需要通过这种层次的校地合作,把交叉学科的优势发挥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10: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orange5676 发表于 2020-7-13 22:38
这个审批速度真的好快,莫非是教育部对湖北高校特殊照顾?

这个是正常程序,已经在本科专业目录里的专业(特殊行业除外),高校想新增,只需要自己论证、公示,然后报JY部备案就行了,一般不需要审批。
7月底之前校内必须公示完,这是JY部的统一要求。
三峡大学今年能多批几个博士点,这才能体现特殊照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10: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glm3708 发表于 2020-7-13 22:41
校地合作第一个应该是神农架吧,不过体量不大

我注意到了三峡大学和神农架的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签过一个协议,在那里有专家博士工作站和实习基地
如果是指的这个,我觉得可能和真正的校地合作比不了
一来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是个神农架林区下属的正县级单位(领导高配副厅),层级上不够;二来合作更多倾向于教学科研,算不上产学研合作。
而三峡大学和随州市,是对等单位之间的校地产学研合作,起码是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起步,今后条件允许,随州那边还有升级成校区的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4 13:3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4 21: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湖大学 发表于 2020-7-14 10:24
我注意到了三峡大学和神农架的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签过一个协议,在那里有专家博士工作站和实习基地 ...

确实有这个可能哈,随州好像目前还没有本科院校,只有一个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如果能过去开设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也算是三峡大学在省内扩大影响力迈出的重要一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4 21:3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10月10日,三峡大学与神农架林区人民ZF签署校、区战略合作协议备忘录,搭建科研开发平台。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组织科技人员联合开展项目申报和项目研究,共同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植物保护与抢救、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4 21:4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12月13日,林区党委副书记、政府区长刘启俊与三峡大学副校长邹坤代表双方正式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加快推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神农架中医药健康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4 21:5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12月13日,林区党委副书记、政府区长刘启俊与三峡大学副校长邹坤代表双方正式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加快推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神农架中医药健康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5 09:1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glm3708 发表于 2020-7-14 21:52
2019年12月13日,林区党委副书记、政府区长刘启俊与三峡大学副校长邹坤代表双方正式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

这条信息我是真没注意到,谢谢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5: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湖大学 于 2020-7-15 16:17 编辑

湖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指南

近年来,在省W、省ZF的领导下,我省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校院所与市州联合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截至2019年底,我省围绕重点产业及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需求,先后建设了25家研究院。这些研究院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中试检测、咨询培训等技术服务,拓展企业孵化、产业投融资等多种增值服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部分研究院人才引进及团队建设工作还相对薄弱;运行功能有待丰富,企业孵化、股权投资等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体制、机制不活,自身造血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研究院的经济效益不够明显。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科技创新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形式多样的新型研发机构能更好地推动高校院所科研优势与地方产业优势结合,带动创新要素跨区域跨行业组合,有利于形成体现战略性、融合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科研组织方式和创新生态。未来五年,是我省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实际,前瞻布局和超前部署产业科研创新力量的关键时期。面向“十四五”,我省应进一步推进研究院发展,下大力气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推动各市州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我省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布局,聚焦光信息、先进存储、新型显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应用开发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创新为重点,着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优势与我省优势产业相结合,管理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着力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快培育、发展壮大一批研究院,打造引领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样板,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二)基本原则
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ZF作用,依托企业创新主体,按照市场方式确定科研方向、开展重大技术创新,以市场化手段组织创新资源,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无缝对接。
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赋予研究院充分的发展自主权,全面构建市场导向的管理机制、灵活包容的人才机制、开放创新的合作机制,建立多元化股权收益激励机制及成果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引领产业升级。围绕我省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突出产业应用技术研发,围绕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生态,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通道,带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凝聚创新合力。充分发挥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优势,鼓励市州ZF安排资金、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政策扶持辖区内研究院建设发展,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支持工作,为各市州研究院发展创造条件。
(三)主要目标
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研究院,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全省重点产业“全覆盖”、重点区域“全覆盖”。到2020年底,实现市州全覆盖,力争经备案认定的研究院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500项,研发服务收入达到2亿元,孵化企业300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亿元以上,带动区域内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方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22年,已认定的研究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聚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形成科技创新成果与地方产业对接、科教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高质量发展新态势。到十四五期末,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总数达到60家以上
二、规划布局
结合我省产业发展,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主要围绕市州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各市州主要优势特色产业为:
武汉市:光电子、芯片、新一代信息网络、氢能与燃料电池、数字建造、固废资源、医疗科技、微机电与传感、新能源、新材料、海洋装备、交通科技、智能装备、网络安全等;
宜昌市:精细化工、传感物联、医用敷料、装配式建筑、白酒、循环经济产业装备、茶叶等
襄阳市:汽车制造、电子元器件、节能机电、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
咸宁市:特色农业、机电设备、大健康、水上救援装备等;
黄石市:模具、工业机器人、金属材料、建材、饮料食品等;
鄂州市:生命科学、中医药、新能源电池材料、智能快递物流、量子工业等;
荆州市:水产、石油化学、石化装备、汽车零部件、油气钻采装备、白色家电等;
荆门市:医药工业、资源再生利用、电子信息、化工产业等;
黄冈市:智能制造、钢结构、医药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等;
随州市:专用汽车、应急专用装备、香菇、风机、铸造、地铁装备等;
孝感市:粮油机械、盐化工、金属制品等;
十堰市:新能源电池材料、智慧农机、商用车等;
恩施市:富硒、特色农业、药材、清洁能源等;
神农架林区:地区特色农林产业等;
天门市: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
潜江市:小龙虾、精细化工、生物技术等;
仙桃市:纺织新材料、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
三、扶持政策
依据上述各市州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布局,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必须紧紧依靠市州力量建设。为此,需要结合各市州特点分类制定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扶持政策,以期达到备案条件。
(一)备案条件内容
门槛条件主要包括优势特色产业规模、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与仪器设备投入及核心人才及其团队创新能力等。
优势特色产业规模是指研究院所涉产业应为所在市(州)特色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且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达到一定规模。
核心人才及其团队创新能力是指研究院负责人或核心人才及其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产业化的科技成果或发明专利的情况。
资金投入主要是指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所在地ZF应有相应的实质性运行经费投入。
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投入主要包括研究开发及试验的基础设施建设、重要仪器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投入。
(二)各市州纳入省级研究院备案条件
1、武汉市
优势特色产业规模:研究院所涉产业的产业规模不低于150亿元。
核心人才及其团队创新能力:研究院负责人或核心人才及其团队拥有本领域5项以上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资金投入:在初建期内,给予3年的运行经费支持,前两年每年给予不少于2000万元运行经费支持,第三年给予不少于1000万运行经费,主要用于研究院日常办公运行、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
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投入:无偿提供不少于8000 m2的办公场所,符合办公用途和实验工业厂房标准建设,均为“拎包”入驻标准。给予产业技术研究院3年内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补助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
2、宜昌市、襄阳市
优势特色产业规模:研究院所涉产业的产业规模不低于100亿元。
核心人才及其团队创新能力:研究院负责人或核心人才及其团队拥有本领域3项以上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资金投入:在初建期内,给予3年的运行经费支持,前两年每年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运行经费支持,第三年给予不低于500万运行经费,主要用于研究院日常办公运行、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
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投入:无偿提供不少于6000 m2的办公场所,符合办公用途和实验工业厂房标准建设,均为“拎包”入驻标准。给予产业技术研究院3年内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补助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

3、恩施州、十堰市
优势特色产业规模:研究院所涉产业的产业规模不低于50亿元。
核心人才及其团队创新能力:研究院负责人或核心人才及其团队拥有本领域1项以上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资金投入:在初建期内,给予3年的运行经费支持,每年给予不低于300万运行经费,主要用于研究院日常办公运行、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
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投入:无偿提供不少于4500 m2的办公场所,符合办公用途和实验工业厂房标准建设,均为“拎包”入驻标准。给予产业技术研究院3年内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补助总额不低于500万元。
4、直管县(天门、仙桃、潜江)和神农架林区
优势特色产业规模:研究院所涉产业的产业规模不低于50亿元。
核心人才及其团队创新能力:研究院负责人或核心人才及其团队拥有本领域1项以上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资金投入:在初建期内,给予3年的运行经费支持,每年给予不低于200万运行经费,主要用于研究院日常办公运行、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
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投入:无偿提供不少于4000 m2的办公场所,符合办公用途和实验工业厂房标准建设,均为“拎包”入驻标准。给予产业技术研究院3年内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补助总额不低于300万元。
5、其他市州
主要包括:黄石、荆州、鄂州、黄冈、孝感、咸宁、随州、荆门等市州。
核心人才及其团队创新能力:研究院负责人或核心人才及其团队拥有本领域2项以上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优势特色产业规模:研究院所涉产业的产业规模不低于80亿元。
资金投入:在初建期内,给予3年的运行经费支持,前两年每年给予500万元运行经费支持,第三年给予300万运行经费,主要用于研究院日常办公运行、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
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投入:无偿提供不少于5000 m2的办公场所,符合办公用途和实验工业厂房标准建设,均为“拎包”入驻标准。给予产业技术研究院3年内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补助总额不低于800万元。
6、其他县(市、区)
优势特色产业规模:研究院所涉产业的产业规模不低于30亿元。
核心人才及其团队创新能力:研究院负责人或核心人才及其团队拥有本领域1项以上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资金投入:县(市、区)ZF在初建期内,给予3年的运行经费支持,每年给予150万运行经费,上级财政对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联动支持,主要用于研究院日常办公运行、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
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投入:无偿提供不少于3000 m2的办公场所,符合办公用途和实验工业厂房标准建设,均为“拎包”入驻标准。给予产业技术研究院3年内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补助总额不低于300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科技厅成立研究院建设工作专班和专家团队,负责研究院建设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协调,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研究解决研究院建设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各市(州)ZF、园区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协同推动研究院建设。
(二)强化政策落实。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人才引育、落户和机构引建等已有政策落实机制,实行“一对一”联系服务,确保逐项落实到位。对支撑和引领全省科技进步、高端人才培育、产业升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院,各级ZF可采取“一院一策”的方式,共同给予更大力度扶持。
(三)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市州研究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赋予研究院充分的发展自主权,全面构建市场导向的管理机制、灵活包容的人才机制、开放创新的合作机制,建立多元化股权收益激励机制及成果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四)优化发展环境。优化原有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围绕核心关键指标进行量化,设定清晰明确的优秀层级和合格层级的绩效目标值,选择更具增长性、更有竞争力的研究院进行财政激励支持。各相关部门应定期深入研究院开展沟通交流,改进服务,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峡大学参与的湖北省磷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在2020年度湖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价中被评为优秀,希望在十四五期间可以再建几个自己主导的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7: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项目由武汉伏佳安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捐建,虽然投资规模不大,但这可以是今后改善办学经费紧张的一个方向:一来湖北省每年10亿的双一流经费,其中重点就对高校接受社会捐助的款项实行1:1奖补,可以得双份;二来三峡大学近年教学科研楼新建项目,比如已建成的水环楼和在建的生材楼,主要靠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的专项资金,这个实施期限是到今年截止,还不知道今后有没有类似项目,或者有,能不能轮得到三峡大学。省内武大、华科等高校很多教学科研楼,都是靠校友和社会捐助建起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6 17:4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8 03:53 , Processed in 0.07539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