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金坛封缸酒

[建设纪实] 河海大学,今天来金坛签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1 19:0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果巷南市河 发表于 2020-12-21 18:56
学校后面直接建设产业园,学生直接去实习,毕业直接在学校旁边工作?

产学研一体化了解下,大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也相当重要。空架子放不稳,会晃,基础打牢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1 19: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7号线延伸到河海大学应该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1 19:1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城小二 发表于 2020-12-21 19:12
7号线延伸到河海大学应该会更好

中轴配置会越来越好的,金坛下个五年基本成城估计没什么问题。再下个五年七号线可以上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1 20: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果巷南市河 发表于 2020-12-21 18:56
学校后面直接建设产业园,学生直接去实习,毕业直接在学校旁边工作?

大学科技园里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孵化中的初创企业,本身很多都是学校教授和研究生的科技项目创业团队,同时也会有招商引进和大学搞产学研合作的团队。

这里面会有各类实验设施和中试车间,等产品设计试制出来真的有市场前景了,就会搞新一轮融资,搬去真正的产业园区建厂房量产,比如华科园。所以大学科技园不都叫创新产业的驱动器和策源地吗?对当地经济发展作用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1 20: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常州路人 于 2020-12-21 20:42 编辑

新论:发挥大学科技园创新试验田作用

宫玉栋
2020年12月02日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当前的国际环境和产业发展生态,对基础创新和科技创新有了更高的要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强化科技人才培养,集聚创新势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等多种形态的发展平台,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加速器等创新孵化载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是引领我国基础创新和前沿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从上世纪90年代校企的兴起,到近几年科技型独角兽企业的不断涌现,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在高校周边培育并高速成长,高校的科技成果和人才溢出效应与大学科技园的定位高度吻合。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学科技园应该与时俱进,尤其在基础创新领域,发挥前沿科技创新试验田的作用。

首先,要坚持守正创新,完善体制机制。要将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高校整体规划,与“双一流”建设统筹考虑,探索推动科技园管委会和科技园运营公司联动治理模式。科技园管委会作为高校职能部门,应该协调高校创新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师生创业、人才建设等部门,推动高校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科技园运营公司提供高效的具有市场化竞争力的管理运营服务,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高校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资源的配置效率。要健全科技成果全流程管理体系,推动更多高校科技成果在大学科技园内落地孵化。建设高校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支持校内技术转移机构与大学科技园联动,与市场化机构合作,开展专业化服务。

其次,要坚持功能定位,优化功能布局。大学科技园空间载体建设,要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与高校周边区域联动融合,实现高校校区、科技园区、区域社区协同发展。大学科技园建设需要区域ZF的大力支持,也通过科技成果溢出为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ZF将高校周边的空间载体与高校共建为大学科技园,共同培育大量初创型科技企业,孵化成熟后向周边高新园区和产业园区转移,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带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最后,要坚持示范引领,提升运营能力。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中心是不断提升运营服务能力,建立一支专业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效运营团队,为创业企业和团队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以及评估、法律、财务和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协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文化和创新人才,引领整体科技型产业园区发展。

以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试验基地、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依托载体、校企资源融合共享的枢纽平台为目标,大学科技园才能真正成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助力建设科技强国。

(作者为北京大学科技园副总裁、高级经济师)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2日 05 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1 23:1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园加科技园加生活配套确实需要五千亩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0 17:4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知道现在建设进展怎么样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3 2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省重点项目,自开工以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一直保持着高质量推进、高速度建设,目前桩基施工已经完成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3 21:1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等河海大学落成,常州医学院建起来,常州这软实力也能勉强撑一下门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5 19: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21年底主体工程就会完工,22年装修装饰,23年开学,速度非常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5 19:34: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河海大学一家双一流,还是不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6 14: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海金坛校区,南航溧阳校区,苏州去年南大,今年东大两所985爽歪歪,主城区不知道还会不会引进一所211级别大学,放在西太湖或者高铁新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6 14: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和南航天目湖校区是这几年不错的成绩,但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苏州一下子弄了俩985校区,人大 中科大 也有了 西郊利物浦 昆山杜克 风生水起 西北工业大学也快建好了 据说后面还有厦大的校区 所以不要沾沾自喜 想想还有进步的空间  医学药学方面还在纸上 其他的 西北东北的好学校还是可以努力的 事在人为 先从研究院 大学科技园着手 机构多了 整合成校区是很水到渠成的事情 哪怕一开始不能本科招生 慢慢来嘛 资源逐步转移过来 到时候招生顺理成章   兰州大学 哈工大 吉林大学 东北大学 这些都是和常州契合度很高的学校  还是那句话 事在人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6 15:0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10年内西太湖高铁新城金坛再各来一所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6 15: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要几方面发力:一是自己努力把江苏技术师范大学建起来,同时常工院也要努力成为大学,其次大学城的学院争取国家的风口政策成立“应用技术大学”。二是引进省内南京资源扩大河海大学,南航,可能的南医大资源。三是利用苏澳园区的合作资源争取澳门方面的支持建设澳门科技大学常州校区。实在的资金搞不来起来搞一点教育科技金融方面的合作也是不错的,死马当活马医把。四是争取国内其他地方大学来常州设立,之前的985重庆大学来溧阳设立研究院就是很好的开头,争取今后也有本科校区,研究所校区。包括东北,西北的很多教育资源也要吸收。这些地方很多人才都希望往东南飞,常州要抓紧时间。通过这四个途径增强本土的高等教育实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8 20:36 , Processed in 0.07408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