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dream134

[文物保护] 【保定寻古】裕华路以南(清真寺片区,裕华园小区,菊胡同,兴华路)古建筑随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9 10: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HBU_David 发表于 2020-3-19 00:41
https://www.meipian.cn/2aoygbnj
保定沧桑一一南大街觅旧
2019.08.05 蒙骑之子

这老物件,太有感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10: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市里的古迹还真是很多的,喜欢胡同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10:1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anlau 发表于 2020-3-19 10:12
楼主辛苦了,市里的古迹还真是很多的,喜欢胡同的感觉

骑自行车逛逛等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10: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10: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圈美图,借花献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14: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胡同几大趣
趣一:三"山"不显,四"水"不流
    望文生义在判断保定胡同中,往往会闹笑话,例如“小梁山胡同”中,一座山都看不见,哪怕是假山;秀水胡同里,紫河套胡同,根本没有水流。
趣二:以形取名
    保定城区中,一些胡同的名称来历,根本没有什么深奥的历史根据,而是直接了当根据 胡同的形状取得名称,比如“辘轳把胡同”,因为一条胡同ZY有一段长约5米的转弯处,整条胡同俯瞰酷似过去自汲井用的辘轳把,所以就称之为“辘轳把胡同”。又比如“裤衩街”名字有点俗,可是如果到火车站附近的裤衩街你就会发现,一条不算狭窄的胡同,在向西方向上,斜分出两条分支,“人”字型排列,难道不象裤衩么?
趣三:孪生胡同多
    保定老城区的主要干道方向都比较正,加上过去干道少,所以形成了一些南北对称东西呼应的孪生胡同,比如前平嘉胡同、中平嘉胡同和后平嘉胡同;穿行楼南街VS穿行楼北街;省府前街VS市府前街(相隔甚远,但名称对称);白衣庵VS青衣巷(一个东南一个西北,遥相呼应);大金线VS小金线;大钟树VS小钟树。
趣四:谐音误读,将错就错
    保定话发音,总有一些音节容易混淆,这一点,在胡同名称上,也有所体现。
    现在的新北街,在解放前叫“羊叔胡同”,解放后被称为“杨淑胡同”;原红星路派出所后的“撒珠胡同”,被很多人误读为“沙珠胡同”,同样,“茂跃胡同”,也被多数老保定读为“冒烟胡同”。
趣五:贵气十足
    如果在北京生活一阵子,就会发现,北京虽然有名字巨好听的胡同,如“百花深处胡同”,但是很多胡同的名字听着比较苦,如“冰窖胡同”“苦儿井胡同”等,保定名字苦的胡同很少,倒是不少胡同的名字充满了富贵气,如:琅瑚街,相府胡同、国公街、将军庙、金线胡同等。
趣六:丁字口遍布
    保定胡同中到处都是丁字路口,至于为什么这样,解释各不相同,一说保定过去城市功能为防御入侵,而丁字路口就是为了方便巷战,二是说丁字路口不会堵车,便于交通。
趣七:植物为名
    和北京众多以动物名称命名胡同不同,保定不少胡同的名称都和植物有关,如:枣儿胡同、菊胡同、四棵槐胡同、花椒园胡同、茄子胡同等!
在古代由城墙和城门围起来的“城”不断出现的同时,城与乡就逐渐分离。尽管如此,二者之间却不可能断绝往来。因为城是都、府、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但这里不能生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城里人要吃饭穿衣,城外乡村的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自己吃不了要出售,以换回自己所需的城里的商品。这种城里和乡下人交换的场所就是“市”。

  “市”一般设在城的边缘,开始时只是临时的场所。因为交易不是每天都有,或逢年过节,或初一、十五,届时,周围十里八乡的农民带着要交换的商品赶来,凑集在一起,与城里人进行交换。这就叫“赶集”,是“市”的最初形式。

  以后,交换发展成贸易,次数也增多,于是临时性的“集”就变成了常规性的“市”。以后人们习惯于把“城”和“市”连在一块,称为“城市”,可二者之间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区别,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自古以来都把营建城市作为一件大事,其重视的程度,首先表现在“城”与“市”的布局和规划上。筹措之完善,几乎细到城池的广狭、街道的宽窄、位置、道路的分布等,无不各有法则,处处体现出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

  保定城垣的营建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经历宋、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和中华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其间宋代始建,但元代又先毁后建,才奠定了今天保定旧城的基础。保定城垣的建筑,城内的街道胡同规模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元代开始的,金元之际文学家元好问的《顺天府营建记》对此留下了较全面的记载,使我们知道当时重建保州城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立足实际,全面规划。“画市井,定民居,置官衙”,“度地为势”,特别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城的西南部,因地势关系,邻水凸出,使城的形态成靴子形。全城中心是北为衙,南为宅。依据堪与(风水)学说东西大街贯通,南北大街错开一定距离,形成丁字街。从城外潦引一亩泉、鸡距泉二泉之水“作为新渠,从西水门流入”,循市东行,绕古莲花池而东,返回北折,由北水门而出,水域面积占城中十分之四。城内水塘较大的有五个,“为柳塘,为西溪,为南湖,为北潭,为云锦口。当夏秋之交,荷菱如绣,飞鸣上下,”舟行其中,投网可以得鱼。既解决了原保州城“井泉咸卤,不可饮食”之病,又展现“渊绵舒徐,水禽容与”的一派江南风光。

  (二)城市规模气魄宏伟,增强了城市功能。全城官、民居住坊里的规模,统一规划,分鸡泉、吴泽、懋迁、归厚、循理、迁善、由义、富民、归义、兴文十坊(“坊”是由街道分割成的一块块的居民区。到了民国初年,“坊”不过是街道行政区的名称);城中水网密布,建桥十座,以通往来;还在桥上建有来青、浮空、薰风、分潮四楼,供人游憩;利用城中之水建四处园林:西称种香、北称芳园、南称雪香、东称寿春。恢复、新建十六座佛寺:日萋隐、鸿福、天宁、兴国、志法、洪济、报恩、普济、大云、崇严、天王、兴福、清安、净土(西大寺)、永宁大悲阁。十一处道院:曰神宵、天庆、清宁、洞元、玄武、全真、朝元、玄真、清云、朝真、得一,新建九座,而复其旧者二。四座神祠:曰三皇(三皇庙)、岱宗(东岳庙)、武安(关帝庙)、城隍(城隍庙)。

  (三)街巷形成在城建格局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街巷的增加和变化。因为建城就要筑城墙,有了城墙就要开城门,有了城门,对着城门的就是街道,在纵横主子道的大街两侧,通过门向相同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三合院的房屋连接形成一条条宽窄不同的胡同,供车马行人出入方便,并成了连接住所与交织的主干道间的脉络。正是这一条条胡同与小街填塞才组成了坊,一片片的坊就成了城内的居民区。不论是元代土城,还是明清时期的砖城,这种网格式格局数百年没有多大改变。

  清代后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诸如水道、水坑填平),衙署迁徙,街巷自有相应变化。当时保定城区的街巷,有四市(骡马市在北大街,煤市在南关,菜市在东关,灰市在西关)、八街(城内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和城关四条街)、七十二条胡同。进人民国以后,随着城区人口增加、住宅的新建,街道胡同较前有所增加,当时城区有冠名的街道49条,大小胡同126条。保定胡同的名称,在元代重建保州城时就有了。

  据学者考证,“胡同”一词,最早见于元曲,如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词句。关于胡同一词的来源,据《北京的胡同》一书载,“胡同”虽是元代出现在中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中的一个专用名词,但其解释有三种,一是“胡同”来自蒙古语“水并”。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因此水井周围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将水井转为街巷之意,称为胡同;二是胡同相当于小道路、横街、小巷等。也是从蒙古语来的;三是金末元初,蒙古人开始兴建元大都(即北京城),当时城内居民的住房都是按片分开,中间辟有通道,这种通道在蒙古语中读音为“火瞳”,后转读成胡同。

  从保定胡同的由来,其名称、特点,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保定风情,几乎每一个胡同都有一段历史,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传说,记载着保定的历史风情。保定胡同之名丰富多彩,既质朴、又形象,不仅有情趣,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保定的胡同是有了城市后才出现的,其名称的来历变化与保定城建的历史相生相伴。保定早在宋代即为宋辽对峙的边陲城池,元明清王朝从路治、府冶到省治。明永乐元年(1403年)把行省三司之首的大宁都司移驻保定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自此保定成为直隶省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

  与此同时城市规模也日益扩大,衙署、官邸、庙宇、祠堂、学府、商铺、集市与居民住宅连接起所有街巷,才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当作为城市交通最小单元的胡同形成后,人们自然会给它起个名字,这个名称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叫响了,叫开了,它就代表了这条胡同在城市中的方位,成为人们通信、探访、交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标志,同时也是作为与其他胡同相区别的依据。保定胡同的名称,从元代张柔建城开始一直都是靠人们口头相传,**记录在案。至于用文字写在标牌上挂在胡同口,那是1918年才开始的。

  胡同的名称一般都反映出所在区域的显著特征。所以保定好多胡同都是用一个显眼的、有名的或形象的标志来命名的。早年间最显眼的、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城门、衙署、庙宇、祠堂、府学、河流、水井了。以城门为名的。如:西门北马道、西门南马道。以历代衙署为名的。如:总督署前面之街称督署(民国时为省府)前街,保定府署前面一段称府门口,再往西因是按察司驻地,故称臬司街,清末衙署改提法使司,街名随之改为提法司街。原清苑县署住地之街称旧县街。源于寺庙得名的胡同,如:三皇庙街<今体育场街),就是因为该街西头路北有座三皇庙。城隍庙街是因该街北头有座气气势宏伟的城隍庙。

  关岳庙胡同也是因为胡同东侧紧靠曹琨重修的关岳庙而得名,类似这样的胡同还有灵雨寺街、九圣庵、白衣庵、达五道庙街等。以地形、胡同形状特征为名的如:轳辕把胡同、茄子胡同、扁豆胡同、枣儿胡同、布袋胡同(后雅化为博爱胡同)、墙缝胡同(后雅化为翔凤胡同)。以方位命名的,如:西大街、东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南一胡同、北一胡同等。以井命名的,如:单井胡同、双井胡同、胡家井、井儿胡同等。以姓氏命名的,如:梁家胡同、大小纪家胡同、唐家胡同。以河命名的,如:南河坡、北河坡、西河沿、东河沿、紫河套。

  以同业者聚居地为名的,如杀牛胡同(雅化为沙牛)、杀猪胡同(雅化为撒珠)。以历史名人居住地命名的,如帅府胡同(元代都元帅张柔住地)、相府胡同(清代直隶巡抚于成龙曾在此住,因他领过太子少保衔,有相位之称)、大夫弟、国公街(明代刘阁老居此)。以传说中明代住有两文、武官员的街,而称文武胡同。以纪念战国时燕昭王拜大夫郭隗为师,筑黄金台招贤的故事,并设驿站的街,名为金台驿街。此外还有一种让人回味而有趣的“三山不显,四水不流”为名的传说。三山指大梁山、小梁山和泰山行宫:四水指东北隅的东大坑和窝窝头坑、东南部的南河坑、西南隅的西河坑。虽有山字,但不是山,是街名,虽有水但不能流,而是水坑。

  保定市解放初及“文化大革命”之后,仅对街巷名称不雅的或时效性强的命名进行了更改,“文化大革命”中易名的进行了恢复,其它街道胡同基本延续原有的名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保定的城市建设迈出了前所未有的步伐,市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老城区;随着旧城改:造和路网建设工程的加快:,市区街路状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新城区开辟了很多通衙大道,古城区的街巷也已旧貌换新颜。在巨变中,一些老街地名不可避免地随之消失,新开辟的街路急需命名,原有的街路命名和地名标牌设置也相对滞后,存在着有路无名、有名无路、一路多名及路标、门(楼)牌编号混乱、样式陈旧、残缺不全等情况。对此各界人土及市民多次反映和建议,要求解决。

  基于此,市**用两年时间(2003-2004年)对市区街路名称进行了大规模的规范和调整。在市区街路名称调整中既注意到保留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又依照***《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根据市区街路实际状况,确定了“东西为路,南北为街,一路一名,新旧有别,多用原名”的调整原则,制定出地名命名“三要六不”守则,即:要反映当地历史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要体现层次化;序列化、规范化、科学化;要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团结;不用人名命名;不用外国地名命名;不用政治口号或时效性强的词语命名;不用行政区划、名山大川、单纯数字、单纯方位命名;不重名;不同音。坚持在街路命名土既尊重历吏传统,又体现城市特色。

  同时,考虑到保定市是***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很多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或者民俗,是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一旦消失,城市的文化内涵无疑将变得单薄,因此在调整中,着重坚持古城区与新城区“新旧有别”原则,保留了一定数量古城原有的地名。经过调整后市区共有大小街路156条,胡同(巷)103条,对这些街路地名标牌全部进行了更新设置。新设立的标志庄重、大方、醒目,基本覆盖了市区街路及大小胡同,增加了新的亮点,使地名真正发挥了名片作用,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老保定有句很出名的俗话:“三山不显,四水不流,八丈高的卧佛寺。”这话前半截是说原保定城内有三条名带“山”的街巷,地势并不高亢,一点也不显眼,人们都认为系指今兴华路南侧的东边大梁山、西边小梁山两条胡同(今已统称小梁山)和府学后街以东的泰山行宫,历来没有分歧。后半截是指原大南门的门洞里,有块城砖刻着一座巴掌大的卧佛像,人们利用“巴掌”、“八丈”的谐音,给后人开了个玩笑。我看,当是明、清两代修葺城门时,那位工匠闲暇之余,心血来潮所为,无意中给保定平添了一处“名胜”。唯独中间的“四水不流”,虽有种种传说,很难令人信服。我曾请教过一些熟知保定掌故的先生,但至今未获答案。

  保定《地名资料汇编》曾称:今石柱街“东侧南部”原大河坑,“即保定名胜中四水不流之一的东岳庙坑”。照此说法,“四水不流”该是城内四座大河坑了。可我小时候,为了容纳雨季排泄的降水,几乎东、西、南、北各城都有大河坑。不说东岳庙坑,大西门内有北马道坑,小南门里有西大坑,准军公所南大坑、清真寺东大坑、七圣庵东北大坑、四棵槐大坑……数不胜数,何止四座呢?足见此说是站不住脚的。

  我认为,“四水不流”应像“三山不显”那样,从城内街道胡同中去找。过去主要是拘泥在“水”字上。所以不得其解,如果眼界开阔些,把握“水不流”这个特点,想到“井”字,“不流”的“水”不就有了吗!除秀水胡同之外,再加上大西门内、西大街南北的单井胡同和双井胡同,后卫街对过的井儿胡同(现已并入市府后街),不正好是“四水不流”么?这只是个人一点粗浅看法,特提出来,敬祈方家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19:5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ovee 于 2020-3-19 20:02 编辑

撒珠胡同就是杀猪胡同,以前是杀猪的。琅瑚胡同就是狼虎胡同,是嫌难听后来雅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23: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dream134 发表于 2020-3-18 14:46
出裕华园小区,延莲池大街南下,右拐进入兴华路,这一段其实是我这一趟的一个重点,因为以前看一个新 ...

公厕旁边这个是 新艳琴的故居 啊。。。我今天也去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23: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dream134 发表于 2020-3-18 15:03
兴华路路南,还有几个胡同,也值得一钻。但是只能说是胡同,并无韵味。
        
       顺着兴 ...

现在放疫情,都封锁,没进去。。。
以后有机会再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23: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跑焦船长丶 发表于 2020-3-18 21:33
这帖子太有参考价值了,好多小胡同都没去钻过,一些门头还是保留了下来,值得去好好品一品,收藏了,楼主好 ...

我已经先去钻了几个胡同了
好几个封锁了
疫情结束了再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23: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dream134 发表于 2020-3-18 15:12
再向南延菊胡同往东走,到菊胡同东口,首先是民国吴宅,以前是个莲池厚院的餐厅,现在又改成了私房菜。

...

中州会馆没找到。。。铩羽而归。。。回头做做功课,再去找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9 23: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dream134 发表于 2020-3-18 15:17
还有关东街,现在走一走,真的有一种这片区域被遗忘的感觉,时间在这里停滞了。

关东街的确值得走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走的风景 发表于 2020-3-18 17:45
保定历史文化的硕果仅存  在不加大力气保护  就都消失殆尽了

这次去的一些地方,都是没挂牌的,能找到都很不容易了,更别说保护了。应该很快就会随着拆迁消失了吧。。。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0: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跑焦船长丶 发表于 2020-3-18 21:33
这帖子太有参考价值了,好多小胡同都没去钻过,一些门头还是保留了下来,值得去好好品一品,收藏了,楼主好 ...

说的还真是,最多保留的就是门头,而且也就只有门头。。。屋子房子很多都翻盖过,就是普通平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21 23:49 , Processed in 0.07394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