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821|回复: 14

Science发表西湖大学关于“新冠”的最新研究成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6 10: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时间3月4日,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ARS-CoV-2 by full-length human ACE2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西湖大学周强实验室首次成功解析新型冠状病毒细胞表面受体ACE2的全长三维结构,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表面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全长蛋白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此前,这两项成果已分别于北京时间2月19日、2月21日在预印版平台bioRxiv发布,并第一时间向全社会公开。

       周强团队表示,看清新冠病毒S蛋白、ACE2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构,相当于看清了“敌人的样子”,为后续科学家的靶向药物研究提供了更多信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该项研究成果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计算生物学的研究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去构建不同的模型,进而展开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判断什么样的突变可能会进一步提高S蛋白与ACE2的相互作用,从而设计针对S蛋白或者ACE2蛋白的药物和抗体;又或者设计小分子破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都为药物设计和检测手段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6 14: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4日,西湖大学周强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ARS-CoV-2 by full-length human ACE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成功解析了此次新冠病毒的受体——ACE2的全长结构,这是世界上首次解析出ACE2的全长结构。“ACE2全长结构的解析,将有助于理解冠状病毒进入靶细胞的结构基础和功能特征,对发现和优化阻断进入细胞的抑制剂有重要作用”,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教授说。

       此前,曾有研究解析出ACE2的一个胞外结构域与SARS病毒S蛋白形成的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团队又展示了新冠病毒的S蛋白结构。然而,ACE2到底在细胞膜上是以什么状态存在?新冠病毒对比SARS病毒与ACE2结合有何异同?获取ACE2的全长蛋白及其与S蛋白的复合物结构,将大大有助于解答上述疑问。

       周强实验室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攻坚。第一步,他们要获取ACE2蛋白全长蛋白,但作为膜蛋白的ACE2本身很难在体外稳定获得。周强及博士后鄢仁鸿在文献中发现ACE2与肠道内的一个氨基酸转运蛋白B0AT1能够形成复合物。根据他们过去的研究经验,这个复合物极有可能稳定住ACE2。果然,他们通过共表达的方法获得了ACE2与B0AT1优质稳定的复合物,并利用西湖大学的冷冻电镜平台成功解析了其三维结构,分辨率达到2.9埃,对于病毒识别至关重要的胞外结构域分辨率为2.7埃。(注:3埃是评价蛋白质结构分辨率的分界点。3埃以内的可以认为是高分辨率结构,在电子密度图上可以很清楚的确定侧链构象,侧链之间的盐键,氢键等相互作用。)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物理系主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Michael K. Rosen称,周强团队的这一生物物理学研究,在理解新冠病毒如何侵染人体细胞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最终将对研发精准的新冠肺炎诊断、治疗手段起到关键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6 14:3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冷冻电镜真好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6 15: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冷冻电镜就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6 16: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影响因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6 17:3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大学值得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2: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逸雪霁蓝 于 2021-1-12 12:41 编辑

重要突破!西湖大学 西湖实验室郭天南团队Cell在线发表论文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

       1月9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天南课题组与合作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夏家红、聂秀团队)在 Cell 在线发表了题为“ Multi-organ Proteomic Landscape of COVID-19 Autopsies ”的最新研究论文, 报道了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患者体内多器官组织样本中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

       此项研究相当于他们将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体感染新冠后细胞组织的改变放大了数万倍,达到蛋白质分子层面,“看”清楚是哪些分子的改变导致人体器官的病变和衰竭。这是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从蛋白质分子水平上,对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多个关键器官做出的响应进行了详细和系统的分析,为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制定治疗方案、开发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本项研究成果来自于西湖实验室和西湖大学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湖大学超算中心及西湖大学质谱平台的大力支持。腾讯基金会、西湖教育基金会亦对本项目进行了资助。西湖大学郭天南特聘研究员、武汉协和医院胡豫教授、夏家红教授和西湖大学朱怡副研究员为该研究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武汉协和医院聂秀教授、郭天南课题组博士生钱鎏佳和孙瑞、协和医院黄博和董小川、郭天南课题组科研助理肖琦,以及西湖欧米(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张秋实为共同第一作者。


新冠患者多器官蛋白分子病理全景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 18:2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人工智能顶级会议AAAI 2021(第35届)公布了论文的收录结果,西湖大学工学院王东林实验室和张岳实验室共有6位博士生、科研助理的成果入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 18: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饿,业内的人都瞧不上AAAI,这个已经算是水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8: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逸雪霁蓝 于 2021-1-12 19:06 编辑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

       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全球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93万。我们已知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对多个器官造成损伤,但并不清楚这些损伤背后的分子机制,进而限制了可能采取的提前干预和治疗措施。大量临床诊疗和研究显示,新冠病人的肺部等器官产生了损伤。但此前大多数与新冠相关的基础研究,是在实验室里利用基于病毒感染的细胞系模型来推测病毒对人体各器官造成的影响,缺乏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多器官损伤的病理学观察表型背后的分子水平研究,这样就很难深刻认识新冠致死的机理,并进一步针对患者进行精准的干预治疗。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天南课题组与合作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描绘出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患者体内多器官组织样本中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这张图片“看”清了人体器官的病变和衰竭时出现了哪些分子的改变。1月9日,这项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郭天南课题组与合作团队所作的研究,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从蛋白质分子水平上,对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的多个关键器官做出的响应进行详细和系统分析。

       新冠病人多器官样本采集和镜下病理学检查西湖大学供图大量临床诊疗和研究显示,新冠病人的肺部等器官产生了损伤。然而,受损伤的只有肺部吗?西湖大学郭天南团队及其合作者收集了19例新冠去世患者的肺、脾、肝、心脏、肾脏、甲状腺和睾丸等七种器官的组织样本。通过镜下的病理学检查,团队发现,这些病人的肺部、脾脏、肝脏、心脏、肾脏等器官发生变化。其中,肺部出现弥漫性肺泡损伤,肺纤维化,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血栓形成等病理改变;脾脏白髓萎缩;肝脏发生脂肪化生和部分病例出现梗死;心脏发生心肌水肿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现象;肾脏发现急性肾小管损伤。

       这些损伤是如何发生的?在分子层面,研究团队鉴定了11394个人源蛋白质分子,绘制出新冠危重症死亡患者的多器官蛋白分子全景图。与非新冠患者的对照组织样本比较,5336个蛋白质发生了改变。其中,在人体七类器官组织中,脾脏红髓里未鉴定到明显改变的蛋白,而肝脏里改变的蛋白数量最多(N=1970),这意味着新冠肺炎致死患者中肝脏受到的损伤可能比较大。      

       此项研究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深入理解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多器官损伤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宝贵资源,为新冠肺炎诊疗提供了分子病理依据。该研究提出了多个潜在的药物靶点,为开发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提供了线索。

图4. 病毒侵入人体后多器官高炎症状态及组织损伤相关特异性分子变化示意图。其中红/绿框黑字分别表示明显上/下调的蛋白,红/绿框白字表示明显激活/抑制的通路,白框表示未定量或未失调的蛋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 18:5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effreyst 发表于 2021-1-12 18:32
饿,业内的人都瞧不上AAAI,这个已经算是水会了;

酱紫,这个确实不太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 21: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西湖大学持续稳定输出国际顶尖科研成果

同时希望西湖大学能扩大办学规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12: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逸雪霁蓝 于 2021-1-13 12:52 编辑

西湖大学万蕊雪、鄢仁鸿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0年“35岁以下35人”中国榜单

       2020年12月10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在浙江绍兴启幕,会上发布了2020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西湖大学西湖学者万蕊雪、博士后鄢仁鸿入选。他们中,有在人类科学边界不断求索的先锋者(Pioneers);有洞悉技术变化方向的远见者(Visionaries);有灵感不断涌现的发明家(Inventors);还有积极推动前沿技术落地的创业家(Entrepreneurs);更有科技向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者(Humanitarians)。

       从1999年开始,每一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都会选出一批 35 岁以下最具有创新性与影响力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者。2016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正式落地中国,次年,“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中国榜单正式发布。四年来,榜单持续关注和发掘中国科技发展中不断崛起的新兴力量,让更多正在默默耕耘却值得被瞩目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者,为更多人所认识、理解、支持、尊敬。

       万蕊雪   获奖年龄:30 岁   职位:西湖大学西湖学者

       获奖理由:通过对剪接体分子机器的高分辨率结构解析,研究揭示了真核生物细胞内最基础、最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RNA 剪接的分子机理。获奖人的研究得到分辨率高达 3.6 埃的完整剪接体结构,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近原子分辨率的剪接体结构,并解析了所有完全组装剪接体和 1 个预组装复合物的近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清晰地阐明了 RNA 剪接的分子机理,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打下基础。获奖人从结构生物学切入,通过生物学的基础研究阐明了其与人体、疾病的密切关系,因此而具有巨大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获奖人对剪接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从分子、近原子层面揭示其工作机理,从而揭示了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指导疾病的治疗及药物研发。

       获奖人于 2017 年在清华大学医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曾作为博士后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开展研究。



       鄢仁鸿   获奖年龄:29 岁  职位:西湖大学博士后

       获奖理由: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表面 S 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细胞受体 ACE2 全长蛋白复合物结构生物学研究,首次成功解析出 ACE2 全长蛋白与新冠病毒 S 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的复合物结构。获奖人通过重组表达的方法,首次发现全长 ACE2 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并同时具有开放和关闭两种构象变化,两种构象均含有可与冠状病毒的相互识别界面,为后续相关药物和疫苗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获奖人将膜蛋白的纯化与研究手段引入新冠病毒研究中,拓宽了病毒与受体研究领域的研究思路,为早日战胜疫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获奖人于 2019 年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作为博士后在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3 16: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Jeffreyst 发表于 2021-1-12 18:32
饿,业内的人都瞧不上AAAI,这个已经算是水会了;

不要人云亦云。ai每个方向都有自己的小圈子。aaai只不过某些方向上沦为可有可无的二档会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3 18:3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施一公的这个冷冻电镜路线是真的能刷,gdp和论文能一起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7 07:42 , Processed in 0.07675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