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153|回复: 17

[综合其他] 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落户广州南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1 22: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iceGZH 于 2019-4-22 10:07 编辑

来源: 新华网    时间: 2019-04-21 21:48

  新华网广州4月21日电(李幸子 王厚启)4月21日,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在广州南沙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刘人怀,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任咏华,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分别被推选为广东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的联盟主 席。


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在广州南沙成立。新华网发


  广东省 委常 委、广州市 委书 记张硕辅表示,南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之一。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落户南沙,将推动粤港澳科技及产业深化合作,推动更多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南沙落地和转化。

  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不同于技术创新联盟,也不同于产业联盟,而是人才单位的联盟,是支撑院士专家创新创业的联盟,助力院士专家科技成果转化的联盟。

  中国工程院院士、联盟(广东)主 席刘人怀表示,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的成立既是“港澳所需”,响应港澳地区广大院士专家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赤诚心愿,也是“湾区所向”,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的大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联盟(香港)主 席任咏华介绍,联盟目的在于加强粤港澳高端科技人才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将粤港澳院士专家合作交流向产业、向市场延伸,向国际化发展,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等各界有识之士开展更加深入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未来,联盟将依托广东院士联合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粤港澳高端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平台,协同粤港澳政、产、学、研、金力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大赛、粤港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展、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基地一系列品牌活动、项目。

  会上,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秘书处依托单位广东院士联合会与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4: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在南沙成立

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 为****科学决策服务

新快报讯 记者朱清海 通讯员袁仕联报道 昨日,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在广州市南沙成立。它由香港大学等香港六大高校及香港工程科学院,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中科学广州分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等粤港澳三地主要高校科研院所及广东院士联合会22个单位共同发起。

广东省 委常 委、广州市 委书 记张硕辅,中国工程院三局副局长高战军,广东省科协党组书 记、副主席郑庆顺,香港中联办教育科技部副巡视员刘志明,澳门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徐俊,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广州市 委常 委、秘书长潘建国,广州市 委常 委、南沙区委书 记蔡朝林以及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出席成立大会相关活动。

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不同于技术创新联盟,也不同于产业联盟,是人才单位的联盟,联盟将以为高端科技人才服务拓展延伸到为联盟成员单位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为党 委政 府科学决策服务。

张硕辅表示,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落户南沙,必将推动粤港澳科技及产业深化合作,必将推动更多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南沙落地和转化。广州市也将按照**省**的要求,为院士和专家在广州的工作、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刘人怀教授表示,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的发起成立既是“港澳所需”,响应港澳地区广大院士专家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赤诚心愿,也是“湾区所向”,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的大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任咏华介绍,联盟目的在于加强粤港澳高端科技人才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将粤港澳院士专家合作交流向产业、向市场延伸、向国际化发展,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等各界有识之士开展更加深入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联盟(澳门)主席刘良教授表示,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由粤港澳主要高校科研机构、与院士有开展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或有意愿与院士合作的企事业单位、院士工作机构为主体,是开放的工作联盟,欢迎符合条件的单位加入联盟,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据悉,未来该联盟将依托广东院士联合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粤港澳高端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平台,协同粤港澳政、产、学、研、金力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大赛、粤港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展、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基地一系列品牌活动、项目。

会上,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秘书处依托单位广东院士联合会与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4: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成立大会在穗举行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吴瑕 通讯员 史伟宗) 昨日,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广州举行。省 委常 委、广州市 委书 记张硕辅致辞并向联盟主席颁发证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陈新滋主持。广东省科协党组书 记、副主席郑庆顺,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任咏华,香港中联办、澳门中联办及广东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分别致辞。会上,广东院士联合会与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

  张硕辅代表广州市  委、市政 府对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各位院士专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广州发展表示感谢。他说,当前广州正认真学习贯彻***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落实ZY和**省**部署要求,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人才培育引进等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聚集国际创新资源,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等平台载体建设,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希望联盟充分利用南沙政策叠加的优势,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为院士专家到广州创新创业搭好平台,广州将为院士专家在穗工作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热切期盼各位院士专家多到广州考察交流合作,共享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共创合作发展美好明天。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陈晓非,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硕贤,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叶嘉安,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范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教授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广联数字家庭产业研究院院长孙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教授姚新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名誉主任郑健超,英国皇家工程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李行伟,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教授刘焕彬,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教授陈国华及有关专家,市领导潘建国、蔡朝林参加。

  联盟成立大会之后,南沙区与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广东院士联合会,共同举办了南沙问计院士专家咨询座谈会。与会院士专家围绕南沙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责任与担当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好像还不单身粤港澳的院士,浙大的李兰娟院士以及一些不是院士的知名教授也参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4: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
将搭建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平台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实习生 赖新旖 通讯员 袁仕联) 粤港澳三地逾40名院士专家齐聚广州南沙,吹响助力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集结号!昨日下午,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宣告成立。据悉,新成立的联盟将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的大平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项目。

  联盟由22个单位共同发起,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刘人怀,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任咏华,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分别被推选为广东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的联盟主席。

  据了解,新成立的联盟将以为高端科技人才服务拓展延伸到为联盟成员单位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为党 委政 府科学决策服务。“共同发起成立了联盟,是我们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实际行动。”据任咏华介绍,联盟目的在于加强粤港澳高端科技人才相互交流、了解、支持,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未来,联盟将依托广东院士联合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围绕支撑院士专家创新创业等,协同粤港澳政、产、学、研、金力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大赛、粤港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展、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基地一系列品牌活动、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5: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成立 三地逾40名院士专家支招南沙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磅级成果转化与交流平台——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昨日成立,逾40名院士、专家齐聚广州南沙区,为南沙发展、湾区建设建言。在本次活动上,粤港澳三地还披露了各地科技发展的最新情况,以及在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的优势与需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桦琳、林霞虹、侯翔宇 通讯员袁仕联

     昨日,由香港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广东院士联合会等22个粤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及协会共同发起的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在广州市南沙区成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刘人怀,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任咏华,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分别被推选为广东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的联盟主 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广东省科学院院长廖兵、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陈广浩、中山大学副校长王雪华、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香港工程科学院院长程伯中、澳门大学副校长葛伟、香港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吴宏伟被推选为联盟副主 席。

  刘人怀表示,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的发起成立既是“港澳所需”,响应港澳地区广大院士专家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赤诚心愿,也是“湾区所向”,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的大平台。

  任咏华介绍,联盟建立的目的在于加强粤港澳高端科技人才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将粤港澳院士专家合作交流向产业、向市场延伸、向国际化发展,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等各界有识之士开展更加深入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刘良表示,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以粤港澳主要高校科研机构、与院士开展合作或有意愿合作的企事业单位、院士工作机构为主体,是开放的工作联盟,欢迎符合条件的单位加入联盟,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据介绍,联盟首批发起单位共有22个,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工程科学院;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院士联合会。

  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成立后,将开展以下工作。一是举行政产学研交流会,推动粤港澳三地之间的成果落地与合作。二是政策宣讲、环境推介。面向粤港澳院士专家、高端人才组织宣讲会,推介大湾区各城市的科技人才、产业政策,并组织考察调研。三是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大赛。今年6~9月,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大赛,重点推荐由院士专家领衔、有明确产业化需求的一批项目,助力湾区发展。与此同时,还将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展,通过项目路演、对接会等形式,为项目提供展示交流机会。

  陈新滋(中国科学院院士):

  提升船运交通 打造一小时交通圈

  “我的人才绿卡是在南沙领的,我是半个南沙人。”陈新滋院士目前是中山大学教授,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对于南沙,他提出了两个建议。

  陈院士说:“我希望南沙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产学研方面做到全国领先,这对创造宜居环境有很大意义。”陈新滋进一步说明:“我们在南沙有一个实验室,科研成果如果能够落地到生产环节,就可以为提升食品安全作出贡献。”

  此外,他建议进一步增强南沙至香港的船运。“目前南沙到香港船运已经很便利了,如果能进一步将单程缩短到一小时左右会更好,同时班次也应该增加至每小时一班。”他说,“这样能够吸引更多香港人才前来创新创业,而且技术难度不大,对联通粤港澳三地交流有着很大好处。”

  陈新滋还提议,应促使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目前科研成果很多都只停留在论文上,但是科研的目的应该是最终转化成生产力。这个目标,也是我们全体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

  刘焕彬(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发展与海洋有关的科技产业

  刘焕彬院士建议,未来南沙需要做好顶层规划,发挥南沙的独有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

  “我参加过不少地区的规划,都在谈人工智能、智能汽车、机器人。但如果没有任何差异,都这样搞的话,那就没有特色。那么,南沙究竟应以什么作为自己的特色?”刘焕彬抛出问题。他认为,南沙有非常好的条件,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与海洋有关的科技产业。“从地理位置来说,海洋产业在全国找不到几个适合的地方,青岛等地也没有南沙这样的优越条件。而与海洋相关的产业,包括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可燃冰、新能源等,都可以做为可供考虑的发展方向。”

  他说,从硬件方面看,现在从广州市区到南沙依然要一个多小时,交通上仍有可以改善的空间。另外,虽然南沙居住条件不错,但还要办好学校和医院。“这几个条件假如不充分,就没有什么人来。”

  从南沙的软件方面看,刘焕彬说,现在科技成果转化难是需要正视的问题。他认为,问题的解决需要两点:一是需要有金融来支持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南沙应该在创投领域搞得更好,金融支持应更充分,这样就会有更多人愿意来创业。”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制度建设,一定要做好做充分。

  刘焕彬说,现在已有不少科研单位落地南沙,有些已经试点了十几年。“我们需要对经验和问题进行系统总结。究竟他们有什么经验?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通过这样的调查分析来改进,我想南沙在科技方面就会有发展。”

  郑健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创新驱动需引进“合适的人”

  “我认为大湾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中国硅谷,实现这个目标自然要靠创新驱动。”郑健超院士建议,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研究具有国际水平的智能物流系统,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产业。

  “比如说智能化电网、智能交通系统,这些配套产业的关键技术我们要研究。再比如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动能、电池也需要加强研究。” 郑健超举例。

  “科技创新,无疑是人才在进行创新,找到合适的人至关重要。”郑健超说,“我认为,首先要根据重大研究项目的实际需求,挑选有能力的专门领域的科研专家,不应该过于看重专家光鲜的头衔。专业人做专业事,我们几个院士可以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南沙区推荐合适的人才。”

  范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院长):

  创新需要宽容

  范滇元院士是第一次到南沙,看了南沙的宣传片介绍,他感叹“非常震撼”,并表示愿为南沙的发展尽一分力。

  范滇元说,鼓励创新首先要宽容失败、允许失败。在创新过程中,能有30%的成功率就算不错,不能一味只要求成功。

  此外,范滇元还建议加强高等院校的建设,以实现长远发展。“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一开始就要有这样的长远眼光和布局。”

  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

  加大力度扶持科研成果转化

  刘人怀院士说,任何事情,只要抓住“天时、地利、人和”这6个字就一定能胜利。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有突出的人才优势。南沙要找出自己在人才管理方面的不足,利用好人才优势,吸引人、留住人。

  他说,现在整个社会在创新成果的管理上还比较落后。“中国的创新成果很多,论文是世界大国,专利是世界大国,但是转化太少,原因就是管理机制有矛盾。”刘人怀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他建议,南沙可以推出一些措施,扶持科技成果转化。“如果把这件事做好了,南沙一定可以脱颖而出。”

  “我建议把 ‘产学研’改成“政产学研金”,**主导,下大气力,金融机构要出钱,不要怕失败。”刘人怀说,“科研成果创新要允许失败,宽容失败,让科研人员轻装上阵,就能做出更大成果。”

  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

  建议大湾区发展绿色能源

  谢和平院士说,南沙的发展规划很好。他说,现在全国普遍都在积极地引进项目,都在出新政策。但他指出,在创新驱动方面,有个普遍现象,即“重申报、轻研发”,“重引进、轻支持”,“重近期、轻长远”。在这方面,谢和平认为南沙区做得比许多地方都好很多,因为南沙有一套规则、制度去保障项目引进后,持续地吸引人才在这里创新创业,产生成效。

  谢和平同时指出,应着眼长远,把南沙发展放在大湾区十年远景的维度进行布局,特别是在能源方面,要做好长远规划。谢和平认为,大湾区应重点发展绿色能源和新能源。

  “一个地区怎么发展绿色能源?一般是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谢和平说,大湾区和南沙应该做好海水这篇“文章”。同时,他还指出,大湾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值得花力气去研究、开发。

  “目前,这些技术在国际上差不多是同一个起点。如果我们先去攻关,我们就是世界第一了,如果南沙率先实现产业化就有大机遇。”

  姚新生(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给科研成果更多耐心和时间

  “不要以为院士什么都能干,但是我们这些老院士可以出些经验,帮忙参谋参谋。”

  “我现在85岁,主要是做药物研究,药物研究是很复杂的,要出成果并不容易。”姚新生院士说,“我们不能指望每个科研项目都出成果,其中有30%的成功率就很不错了。”

  姚新生建议,应给予科研工作者更多的宽容、更充裕的时间。

  此外,他还建议,为了使决策尽可能正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委员会,对有待评估立项的科研项目进行科学评估,同时还应有可以分担风险的机构和机制,比如成立风险投资公司。

  “目前全国学术风气偏向‘论文导向’,其实这有待修正,我们应当更多看重成果的落地,而不仅仅是纸面上的论文。”姚新生说。

  “将来轨道交通会进一步发展,从市中心到南沙会越来越方便,应顺势增加南沙的人气,更多地吸引年轻人才来南沙发展。”姚新生建议。

  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三地各有优势及诉求

  在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粤港澳三地可以说各有优势,也存在不同的诉求。

  香港中联办教科部副巡视员刘志明介绍,香港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目前共有1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41位院士,自2017年开始,香港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快速增长,创业投资总额增长了12倍,促进科创进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刘志明表示,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先后对香港开放,以及更多香港科学家参与政策咨询、项目评审等工作,香港科研人员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中正在发挥更大作用。在内地的带动下,香港创新创业的热情也更加高涨。广州等城市的科技创新活动逐步扩大到香港地区,越来越多青少年参加科技创业和竞赛活动,双方交流不断加强,合作氛围也越来越好。

  澳门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徐俊表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澳门的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不断改善。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积极进展,与珠江西岸的合作也取得突出成果。“在汇聚国际国内优质资源、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方面,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发挥好澳门的平台优势,加强珠江西岸科技发展。二是支持澳门科研成果转化,共同在中药、芯片、互联网技术、癌症医疗等方面努力。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表示,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机制、合作模式不断升级。广东积极推进省财政科研基金在港澳的使用,促进粤港澳科技资源的高效协同。通过积极搭建跨区域创新平台,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研发机构已经在深圳和广州设立了若干成果转化基地。未来,广东还将与港澳联合建设更多实验室。与此同时,杨军也坦言,目前粤港澳的区域创新基础还不够完善,创新人才、创新要素的流动还不够高效,区域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尚待建立。

  “下一步,广东省科技厅将积极推进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协调共同体,争取更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在大湾区建设。同时,还将聚焦三地优势互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并加强与‘一带一路’和先进国家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杨军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2 15: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成果转化非常重要,配合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大有可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6: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着力深化科技创新合作 与港澳企业、高校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广州企业“孵”出港校金蛋

       科技创新中心可以分为科学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除了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还有广阔的空间、庞大的市场及深厚的制造业基础,打造产业创新中心极具优势。自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在产业上已经形成利益共同体; 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下,更是积极摸索新的资源配置与合作模式。

  广州作为华南工业中心、国际产业服务中心和全球性物流枢纽中心,近年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在自身不断“造血”的同时,也为港澳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与市场,携手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昨天,由香港六大高校及香港工程科学院、澳门两大高校、广东省内主要高校院所共同发起的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在南沙成立,未来将成为粤港澳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又一重要载体和平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桦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中心工作室出品

  专题统筹:毕征、石善伟

  2008年,广州市国际·穗港澳台科技合作基地成立。围绕广州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整合穗港澳等地资源,在技术引进及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以及高技术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跨地域的技术合作和对接服务。

  从2013年开始,广州率先在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对外合作专项”,鼓励广州市的科技企业与境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提升技术水平。每个申报成功的项目资助200万元,企业配套同等金额的研发资金。

  从2013年开始,通过“广州市国际·穗港澳台科技合作基地”辅助申报的项目中,仅广州地区企业与香港科技大学先后就有90项合作项目获得市**的经费支持。

  案例聚焦

  “红娘”牵线 港校“智”援

  广州企业产量大增三成

  在位于广州科学城的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内,有几位专门为粤港澳地区牵线的“红娘”。她们的主业不是男女婚配,而是技术与项目、企业与高校的“联姻”。

  2008年,在广州市科技局和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的共同指导下,广州市国际·穗港澳台科技合作基地正式成立。合作基地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围绕广州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整合穗港澳等地资源,在技术引进及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以及高技术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跨地域的技术合作和对接服务。

  从2013年开始,广州市率先在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对外合作专项”,鼓励广州市的科技企业与境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提升技术水平。每个申报成功的项目资助200万元,企业配套同等金额的研发资金。在该专项设立后,广州市国际·穗港澳台科技合作基地正式担任起“红娘”的角色,常年奔走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征集港澳高校科技合作资源和广州地区企业科技服务需求,为技术合作供需双方提供信息扩散和对接服务。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企业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还会补贴费用让企业开展对外合作?随着成功案例的增多,大家越来越意识到,这样的合作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技术提升,从而带动效益提升。近年来,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超过1.1万家,企业对于先进技术的渴求越来越强烈,而香港的高校也很希望自己的技术能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双方的合作意愿明显增强。”合作基地负责人王雪梅介绍,从2013年开始,通过合作基地辅助申报的项目中,仅广州地区企业与香港科技大学先后就有90项合作项目获得市**的经费支持。而从总体的数量看,申报广州对外合作专项的项目从2015年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与广州高新企业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情况吻合。

  实际上,“红娘”这一亲切的称谓,也是来自合作基地服务过的科技企业。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邓爵安博士介绍,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环保材料研究,通过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的平台,建立了与香港科技大学专家团队的合作,攻克了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产业化关键问题,产量较原来提高了30%,形成了稳定的批量生产工艺。项目技术成果打破了国外对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产品的封锁垄断,合作双方还联合筹建了研发中心产业化基地,实现利益共享。

  坐落于南沙区的广州紫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是粤港澳科技合作的受益者。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宇表示,企业开发机器视觉系统相关产品,而香港理工大学机械系景兴建教授团队,在轮式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商业产品方面有深入研究,双方合作将机器视觉系统和轮式AGV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智能无人值守系统,为综合地下管廊的巡护及报警提供解决方案。

  广州市国际·穗港澳台科技合作基地还与香港科技园公司、香港海外学人联合会、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都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现在,合作基地还会为广州企业与港澳高校定期举办项目推介会,让更多的企业家和专家参与进来,进行思想碰撞、交流合作。

  港科大南沙建霍英东研究院

  立足应用科研助力产业发展

  “很多人说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我们希望做得更多,主动拥抱祖国,为国家发展作贡献。这也是香港科技大学在南沙建立霍英东研究院的原因。广州是我们的一个起点,在南沙建院之后,我们相继在深圳、佛山、中山等地设立了科技合作机构,也参加了很多全国性的技术协会。”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院长吴嘉名表示。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是香港科大面向内地最重要的成果转化平台,肩负着推动粤港科技创新合作及成果转化的主要任务。研究院目前的人员规模大约200人,科研人员占比74%,设有物联网研发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研发部、先进材料研发部、绿色建筑与环境研发部四大研发部门。

  吴嘉名表示,从建立之初,研究院的主攻方向就是应用科研。香港科技大学在QS全球大学排名第37名,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深厚基础,通过霍英东研究院,进一步将成果转化落地。“过去珠三角是世界工厂,现在我们要做世界产品、世界品牌,完成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比如,在自动化领域,我们研发的智能制造注塑控制系统,涵盖云平台、上料系统、MUST控制器、机械手等全流程操作,在市场销售上已经有不错的成绩。我们也是国家注塑行业协会的成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又比如,我们研发的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密度低、强度大,珠海知名的无人船企业使用的也是我们的材料。”在霍英东研究院展示厅,各种以图片、视频、实物形式展示的技术成果琳琅满目,吴嘉名如数家珍。

  借助香港科技大学的资源优势,霍英东研究院目前有超过60位科大的教授及其团队开展面向内地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与此同时,研究院通过博士后工作站引入国际顶尖教授带领的博士团队,目前已引入博士十余名,涵盖燃料电池及储能电池、间歇过程控制与自动化、新型材料制备、风力发电、高效节能关键技术与装备、生医光电等多种技术领域。截至2017年,已为2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及大学提供关键技术攻坚和生产技术优化升级服务。

  如何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是许多科研院所希望解决的问题。吴嘉名介绍,霍英东研究院主要通过几种方式,推动科技成果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落地应用。一是将成熟的技术项目分拆出来,变成企业;二是与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研发产品;三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支持。

  吴嘉名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州有科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和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同时拥有庞大的市场,是全球性物流枢纽中心。而香港在科学技术研究、现代服务业上尤为突出。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将为大湾区带来抢占产业制高点的新机会,通过大湾区建设,将各方优势资源进行区域整合和优化配置,形成放大效应,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框架下,我们的方向很明确,机制体制问题正在一步步解决。我们很受鼓舞,相信未来的合作将是事半功倍。随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的投入使用,相信可以共同培育出更多出色的科技人才,为大湾区发展服务。”吴嘉名说。

  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框架下,越来越多的香港、澳门高校来到广州,与本地高校、企业携手合作。就在昨日,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在南沙正式成立,联盟由香港六大高校及香港工程科学院、澳门两大高校、广东省内主要高校院所共同发起,将通过人才交流、政策宣讲、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及成果展等形式,促进粤港澳高端人才交流及科技成果转化。

  基层思考

  王雪梅: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对外科技交流中心主任

  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盼尽快出细则落地政策红利

  根据我们多年来开展服务的经验,粤港澳科技合作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境外高校教授团队希望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有进行产业化的需求。广州企业则有转型升级的需求,希望通过对外科技合作,解决技术瓶颈和难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在未来人才、市场、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提高企业生存力和影响力。同时,广州企业也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交流,吸引部分专家团队、科技创新人才进驻企业,成为企业科技研发的骨干力量。企业还有产品前沿性、及时性的需求,希望借助境外专家团队的国际背景,以最短的时间掌握最新的国际研发信息。

  目前广州企业和境外高校的合作,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主导、产学研协同的合作模式,主要是针对**发布的对外合作专项,双方联合申报,共同开展技术创新。二是自发式的合作,企业出于自身科研和生产的需要,与港澳台地区的机构接触,开展合作,目的比较明确,完全出于双方的利益互补,互惠互利。三是通过前期的**项目合作,双方逐步建立长期合作,联合共建研发平台等模式。

  近年来,针对粤港澳科技合作,**出台的政策数量逐步增加,扶持资助力度加大,服务范围更广,政策灵活度更高。另一方面,企业对外合作意识增强,科技合作需求增大,合作领域更宽,合作模式更广,合作难度降低。对于进一步加强合作,我们建议:一是鼓励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活动;二是引进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国际企业在粤港澳设立分支机构,协同实现“走出去,引进来”。未来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也会在推动互相认可的青年创业项目进驻广州,加强与港澳合作机构间技术、人才供需信息沟通等方面继续努力。

  在以往广州高校与港澳高校、广州企业与港澳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最大问题是科研经费不能出境。今年初,广东省已经出台了“科创12条”,明确财政科研经费可以跨境在港澳使用,广州也出台了《广州市进一步加快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这些政策出台之后,我们还希望能尽快出台实施细则,使得粤港澳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能尽快享受到湾区建设的政策红利。

  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还感到,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一些技术需求仍得不到满足。高校和企业在科研理念上始终存在差异。教授们的研发工作多瞄准前沿技术,这与一些大型企业、龙头企业的需求是相匹配的,但是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更关注的是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创新技术能否变成产品,在市场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这就需要长期的沟通、磨合。

  专家点评

  程风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

  产业链协作为重点

  打造产业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推动湾区产业发展方面,广州在以下几方面优势较为明显:一是广州的产业体系较为完备,支柱产业包括汽车、电子信息、石化和先进装备等。广州强大的实体经济实力有助于弥补港澳“工业空心化”的缺陷。二是快速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如珠江钢琴、金发科技、达安基金、广州迈普、蓝盾信息等崭露头角、快速成长,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行业龙头,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也为港澳高校在广东的技术推广和成果落地提供了空间。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产业链协作配套为重点,广州与港澳及珠三角其他城市在产业升级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比如,可充分发挥港澳技术创新的优势,广州、深圳创新研发与运营总部的优势,以及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高端制造、协作配套的优势,在产业链条较长、发展空间较大的重点领域,加强对接协作,落实智能制造工程,引导合理分工。

  共建科技合作平台、互设服务机构是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科技合作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从宏观来看,可以提升政策普及率、促进人才流动及成果转化,实现创新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间流动,打造区域创新生态圈。从微观来看,则可以促进新兴产业技术跨地域合作创新,形成从研发到生产制造、设计、市场开发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产品竞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6: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 希到广州南沙调研
坚持中国特色国际一流 奋力建设好南沙自贸片区

信息时报讯 4月16日,省 委书 记李 希到广州南沙,就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南沙自贸片区建设进行专题调研。

  在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恒大新能源汽车南沙基地等项目建设现场,以及小马智行无人驾驶汽车、云从科技公司等高技术企业,李 希详细了解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听取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应用等情况介绍。他勉励企业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坚定信心,扎根南沙发展,要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积极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沙科研基地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沙基地项目建设现场,李 希听取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建设情况介绍,强调要充分发挥临海优势,大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发展壮大海洋产业。

  调研期间,李 希主持召开座谈会,充分肯定南沙自贸片区建设取得的新成绩。他强调,广州市、南沙区要深入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以更坚定的信心、更自觉的担当、更有力的措施推进南沙自贸片区建设,奋力建成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一要做好深化与港澳合作这篇大文章,加强与港澳的科技创新合作,深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民生领域对接衔接,加快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二要对标国际最高最好最优,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规则, 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开展高质量对外经贸合作,全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三要坚持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规划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学习借鉴国际一流城市先进经验,加快建设内联外通、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大岸线资源保护利用和生态建设力度,强化生态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城市综合功能和文化魅力。四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发挥党员表率作用,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南沙自贸片区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李 希强调,南沙自贸片区建设不仅是南沙的大事,更是广州的大事,也是广东的大事。广州市要把南沙自贸片区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全市的资源和力量统筹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推进建设。省 委、省政 府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和支持南沙自贸片区建设,通过省、市、区共同努力,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不辜负***的厚望重托,不辜负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省领导张硕辅、郑雁雄、张虎,广州市市 长温国辉等参加调研。徐林 岳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3: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沙区:

  与港澳“联通”“贯通”“融通”

  “南沙在大湾区建设中被国家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南沙区委副书 记、区长董可表示,接下来南沙将突出“五个重点”,积极推动与港澳的“联通”“贯通”“融通”。

  具体来说,一是以与港澳制度规则衔接为重点,积极探索制度型开放,研究制定实施工作清单,加快形成一批“首创性”制度创新,力争年内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25名水平。二是以构建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为重点,加快深茂铁路、深中通道、地铁18号线和22号线、广中江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以建立互利共赢区域合作关系为重点,加快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探索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谋划建设广深合作产业园,推动湾区城市协同、联动发展。四是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互促为重点,深度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引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加快建设国家级可燃冰科研总部基地、中科院广州南沙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五是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学习借鉴雄 安新区等先进地区经验,优化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营造与港澳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环境,把南沙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3 09: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沙这是要把科技和金融这两个高端产业通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3 10: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终于放下身段跟深圳合作搞合作区,是南沙之福,本来搞开发就应该集齐所有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3 14: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okdakache 发表于 2019-4-23 11:40
广州现在只能抱团香港来对抗深圳了

都是一家人,先一起把饼做大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3 15: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3 16: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沙设涉外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大湾区营商环境高地

     “涉外综合服务平台有免费外语翻译,沟通无障碍,企业省心又省钱!”在广州市南沙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营商通”涉外综合服务平台为境外人员办事提供了极大便利,让来自智利的Ben赞不绝口。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挂牌4年来,南沙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开办企业环节可比肩全球效率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吸引企业纷纷落户。2018年南沙自贸区新设企业3.8万家,新增注册资本8323.8亿元,新设外资企业增长3.3倍,新引进36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累计135个),新设金融和类金融企业3061家。

  涉外平台:免费外语翻译省心又省钱

       Ben从智利来南沙两年多,从事教育培训工作,近日他到南沙区政务服务中心变更企业业务范围。

  涉外平台免费为境外办事人员提供英文翻译,解决了Ben的语言交流障碍:“以前办理一件事情往往要花费我一整天的时间,还要在各个部门间往返跑,经常因为语言不通而耽误事情。现在这个平台设置之后,它将多个部门的业务都合并起来了,不论办什么事都可以在一个平台办完,现场还有外语专员,沟通无障碍,企业省了一大笔钱。”

  据介绍,“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营商通”涉外综合服务平台提供英语、日语等多语种服务,为境外人员在南沙居住、创业、就业、科研、境外投资等主题内容提供咨询解答,打破以往境外人员“办多件事跑多个部门”的办事模式,提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咨询、填表指引、业务受理等“一站式”服务。

       政务服务:“零跑动+即刻办”全国领先

  如今,南沙正多措并举推进营商环境2.0改革,形成了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打造全国领先的“零跑动+即刻办”政务服务模式,企业注册“零成本”。

  “南沙开办企业环节可比肩全球效率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南沙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徐燎原表示,南沙推出一系列营商环境优化改革举措,实现新办企业营业执照、刻章备案、银行开户、发票申领等事项一天办结。相关措施大大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企业节省112个工作日,减少往返72次,简化反复提交材料近100份。“企业开办,免费刻章”,每年为企业减负约1000万元,真正实现企业注册“零成本”。

  数字显示,至2018年,南沙累计形成415项改革创新成果,2018年南沙片区营商环境便利度分数为77.88,在《2019营商环境报告》中全球模拟排名第29,其中,开办企业、获得电力、执行合同三项指标跻身全球前十。

       新设企业:2018年达3.8万家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外企业纷纷落户。2018年自贸区新设企业3.8万家,新增注册资本8323.8亿元,新设外资企业增长3.3倍,新引进36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累计135个),新设金融和类金融企业3061家。南沙人工价值创新园、13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云从科技、小马智行、恒大纯电动汽车、国家级可燃冰总部及生产基地纷纷落户南沙。

  据介绍,南沙将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全面落实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2.0改革,把南沙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高地,以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打造全国标杆为目标,力争今年营商环境参考排名进入全球前25名,吸引更多更优更强企业集聚南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3 16: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港口大会5月6日举办!广州港“朋友圈”好友将增至47个

201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30届世界港口大会全体会议上,广州获得2019年(第31届)世界港口大会主办权。再过两周,将有来自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千名嘉宾齐聚广州、共襄盛会。

  本届大会自5月6日开始,5月10日结束,在五天的活动日程里,除了IAPH董事会、各区域午餐会、技术委员会分组会议,我们还安排了一场开幕式、一场闭幕式、一场主题论坛、一场专题演讲、一场全体大会、一场小组讨论、六个平行分论坛。全球经济界、港口航运界人士将围绕多个议题,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思路,提出新方案。

  大会会场设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会议主题是“港口与城市——开放合作,共享未来”。在大会的主旨演讲中,将深刻把握经济发展热点,安排了包括“以港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海运业的发展及港口物流业的前沿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带来的新动能”、“世界经济新格局与全球贸易未来走势”、“产业链上关键节点的关键作用”“未来港口数字化转型之路”六场主旨演讲。

  大会还将设立6个分论坛:分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新机遇”、“湾区港口与城市竞合发展”、“新技术给港口业界带来的新挑战”、“跨境贸易新模式与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中国和世界新兴邮轮市场”、“港口节能减排”。

  本次大会与往届相比,有什么亮点?现场也做了具体介绍:

  一是紧扣时代脉博,展现改革开放成绩

  每届世界港口大会主题各不相同,主办城市会将港口与城市特色有机结合。例如,在德国举办的世界港口大会以“汉堡市因港而美丽”为主题,印尼巴厘岛的办会主题是“加强贸易、活力世界”。

  本次广州举办的世界大会经过精心策划,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提出“港口与城市——开放合作,共享未来”的办会主题。这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州所取得成绩的梳理,结合共建“一带一路”重大课题,为加速湾区港口与城市竞合发展建设,推动广州港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聚力。

  二是搭起交流互惠的平台,推动互联互通

  本次大会邀请到了许多知名企业,包括中国交建、中远海运、马士基、华为、阿里巴巴、中国银行等世界500强。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委内瑞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及国内的珠海、北部湾等港口企业也已提前预定好展台席位。本次大会为参会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机会,鹿特丹港、印度尼西亚、烟台等将通过大会平台组织专题推介会、签约仪式。大家将一起分享在推动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验和感悟,为港城互动发展建言献策,这必将会在全球港口发展史和广州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三是各路嘉宾齐聚首,汇聚全球智慧

  目前,大会邀请的演讲嘉宾(含主持人)共66位,其中国外嘉宾30位,中方嘉宾36位。平行分论坛及全体大会的主持人分别由6名国外嘉宾和1名国内嘉宾担任。马士基集团副总裁施敏夫、中国交建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孙子宇、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俞曾港、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苏伟文、尼日利亚港务局局长哈迪萨·芭拉·乌斯曼、釜山港务局局长南奇灿、汉堡港务局总裁延斯·迈耶、巴库港总经理泰勒·兹雅多夫、IHS MarkIT海运及贸易部高级副总裁斯图尔特·思加肯、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蒋希蘅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均将发表主旨演讲或座谈发言。嘉宾中不仅有港航界的精英,还将有华为、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相关企业代表为大家开启头脑风暴。各界精英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港口行业发展、全球贸易未来走势、智慧绿色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着力产融结合与创新发展,旨于为推动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思路、提出新方案。

  四是又添新成员,广州港朋友圈不断扩大

  近两年,围绕“一带一路”和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广州港重视在友好城市的框架下发展友好港,在航线所达地区发展友好港,在广州有设立领馆的国家寻求合作伙伴,目前广州港已与全球45个港口缔结友好合作关系,遍布全球五大洲。此次大会广州港将与荷兰鹿特丹港、巴西阿苏港、斐济苏瓦港(已电子签)、印尼丹戎不碌港(续签)现场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广州港朋友圈好友将增至47个。未来,双方将在友好合作的框架下,逐步深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港口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本届大会还将举办广州港“国际朋友圈”午餐会。广州港将与前来参会的国际友好港口共叙友谊,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五是展示广州新活力,千年古港续辉煌

  大会带领参会嘉宾及其家属体验广州城市文化魅力,在“早鸟计划”中安排参观著名的粤剧艺术博物馆、陈家祠、中山纪念堂等广州文化名片,展示千年商都魅力;全体与会代表将赴黄埔参观古代丝路起点——南海神庙,体验千年航海文化;还将前往南沙新港区参观港口设施、物流园区,感受新丝路海上大通道的磅礴气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2 14:56 , Processed in 0.08216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