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7521|回复: 38

[历史文化] 大名县魏州文化研究会申请将大街镇更名为“魏州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8 15:04:51 | |阅读模式
尊敬的省民政厅、市民政局:

您好!我们是大名县魏州文化研究会,听闻我市临漳县成功将香菜营乡更名邺城镇的消息,更令我们对我县大街镇更名为“魏州镇”,充满希望,也恳请省市民政部门认真审核、同意“大街镇更名魏州镇”的申请,根据相关地名法规,支持大名县保护利用好地名文化资源。

魏州是大名独自固有的文化遗产,其历史文脉清晰,其他地方无权享用和拥有,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历史沿革来讲,魏州治所始终在今大名县境内设置。魏州为大名府的发端。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分相州置魏州,到后汉乾佑元年改魏州为大名府,魏州作为县级以上行政机构治所近350年,始终在今大名县双台、魏州村,没有更改。

    从历史遗存来看,魏州文化遗迹仍在今大名县境内留存。魏州城即宋代陪都北京大名府城因运河而兴,是大运河永济渠段最繁华的都市。魏州遗存尚多,狄仁杰祠堂碑、五礼记碑、魏州古城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均在大名县大街镇境内。

从传统惯例来说,魏州地名称谓应由今大名县独自继承。遵循我国传统惯例,撤废的县以上的行政机构,其文脉由首县继承,如《大名府志》的所有权是大名县政府,《广平府志》的所有权是永年县政府。同理,魏州地名应由大名县所有。加之,魏州故城在大名境内,如不遵循此规律,会对地方历史文化产生歧义和误导。

从社会现实分析,魏州特指大名得到众多学者认同。近年来,国内重庆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教授学者将魏州、大名府纳入唐宋历史研究重点章节,对(魏州)大名变迁进行了系统研究,相继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比如,南开大学赵九州教授的《魏州(大名)兴衰初探》一文,提出了魏州特指大名观点。2017年6月28日,冀鲁豫交界区域魏州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大名召开,与会原魏州所辖8县专家一致认同魏州文化主发祥地在大名,大街镇是魏州文化延续的“根”,建议将大街镇更名魏州镇。

大街镇更名魏州镇理由充分,其意义深远,无论从现实意义来看,还是从长远发展来考虑,无论是从政治角度来讲,还是从社会现实来说,都应将大街镇更名魏州镇。

将大街镇更名魏州镇是践行党的路线,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市重要决策部署的需要。2017年2月24日,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2017年7月18日,省长许勤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切实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2017年7月21日,市长王立彤在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强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刻理解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努力把大运河文化发扬光大;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紧抓历史机遇,把“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贯穿到工作全过程,统筹推进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文物遗产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等工作。

将大街镇更名魏州镇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要决策部署,强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需要。魏州曾是贯穿运河南北经济要道上的重镇,有“河朔之州,魏为大”、财富“天下之半”的美称;魏州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重要节点,文化遗产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将大街镇更名魏州镇,是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政府关于做好大运河经济带建设要求的具体体现,是保护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必然要求,是借助“魏州”之深远影响力打造旅游产业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

将大街镇更名魏州镇是尊重历史文化,促进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魏州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三为国都、七为陪都,时有“长安天子,魏博牙军”之称,“河朔之州,魏为大,财富天下之半”之称。其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亟需发掘、传承和保护。
    将大街镇更名魏州镇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形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名是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薄弱。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大名的县情实际,要求大名要走旅游兴县之路。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打造响亮的文化旅游景点,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街镇紧邻大名县城,是大名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魏州文脉是大名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名打造旅游城市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将我县的大街镇更名为魏州镇,符合更名的有关要求,符合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式,符合广大群众的急切意愿。

              大名县魏州文化研究会

                   2018年4月12日

注:此信已在今年4月份呈交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和省市政府主管领导。
发表于 2018-9-18 15:48:00 |
这有点纠纷的感觉了,感觉魏县撤县设魏州市会延迟,或者改名
发表于 2018-9-18 16:31:20 来自手机 |
大名县这招儿玩的6,一脚把魏县踢翻在地
发表于 2018-9-18 17:00:39 来自手机 |
魏州本就是大名县的历史遗留的下的财富。
发表于 2018-9-18 17:27:30 来自手机 |
魏州节度使治所一直都在大名吧
发表于 2018-9-18 20:05:27 来自手机 |
还是努力拼搏去县改市吧。
发表于 2018-9-18 20:08:07 来自手机 |
大名才是魏州文化发祥地,才是正统魏州文化,大街镇一直都是魏州治所,改成魏州镇也是实至名归,强烈支持!!!
发表于 2018-9-18 23:45:32 |
魏县大名县合并组建魏州大名市,县级市。魏县县城向东南,大名县城向西北。岂不好?
 楼主| 发表于 2018-9-19 09:48:39 |
2017年12月8日上午,大名县第十六届人大**会召开第八次会议,会议以按表决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大街镇更名为魏州镇的决议。
发表于 2018-9-19 10:05:05 |
本帖最后由 两醉清风 于 2018-9-19 10:06 编辑
演员 发表于 2018-9-19 09:48
2017年12月8日上午,大名县第十六届人大**会召开第八次会议,会议以按表决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大街镇更名为 ...


邺城镇也要争抢一下魏洲的称呼,
因为邺城长时期为魏郡治所,适当争取一下也可以,

所以关于大街镇不去追寻宋代大名府的东西,要争魏洲,有个屁用

改天大名再争取一下邺都镇, 真的 有一段时间也叫邺都的,
发表于 2018-9-19 10:11:15 |
这就是兄弟吵架wandancao。
他把魏县的魏城镇弄的没办法了,我建议魏县和大名合并建市,魏城 魏洲谁也别丢了,大名这么喜欢魏就别叫大名了, 香菜营改邺城是因为没有争议 和历史变更,
你魏城魏洲的名字从邺城到大名 都叫过 改什么
发表于 2018-9-19 10:33:48 |
北周大象二年,于贵乡县(故治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城东北)置魏州。 [3]   
隋炀帝大业三年,罢州为武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武阳郡为魏州。 [4]
唐龙朔二年(662年),改魏州为冀州。
唐咸亨三年(672年),复改称魏州,10年间两州互相移名。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全国为十五道,各道置采访使。河北道采访使治魏州。 [5]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河北道领二十四州,其中魏州(治元城)领元城、贵乡、魏县、冠氏、馆陶等10县。置魏洲 治元城,也没说这里叫魏洲,也就是说魏洲 是个州,但治所还叫元城
唐乾元元年(758年),于魏州置魏博节度,署大都督府,辖魏、博、贝、卫、澶、相六州。节度所辖地域称为节镇,也称道。 [5]   【看看这时候还管过相州
唐宝应二年(763年)六月,安史叛军史思明部将田承嗣投降,唐王朝任以魏博等州都防御使,旋改为节度使。                                             
唐广德二年(764年)正月,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奏名所管曰天雄军,朝廷依准。自此,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始有天雄之代称。 [5]  【有电影和传说  聂隐娘】唐大历十年(775年),田承嗣出兵侵占相、洺、卫三州;
唐建中三年(782年),田悦与李惟岳叛唐,改魏州为大名府,自称魏王。【改为大名了  也没出现魏州的地名,而是最为行政区域的称呼。这跟磁州治磁,是有本质区别的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四月二十五日(公历5月13日),晋王李存勖统一河北,于魏州(今河北邯郸市大名东北)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升魏州为兴唐府,都名东京;改元城县为兴唐县。十二月,兴唐府迁都洛阳。 [5]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改东京为邺都,大名成为陪都。【你看看 邺都来了
后唐天成四年(929年)罢都,还曰魏州,寻复为邺都。【说的是不叫邺都了,又改城魏州了,接着又改名邺都,这魏州的名字不长啊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改兴唐府为广晋府。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复以广晋府为邺都。  【又是兴唐又是邺都的,这邺都都比魏州改的勤快
后晋天福七年(942年)闰三月,石敬瑭以邺都(河北邯郸大名古城)诸门宜赐名额,命皇城、罗城、大城等二十二门新名。邺都城之规模,可见一斑。 [5]
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复置天雄军于此。
后汉承元年(948年)三月,改广晋府为河北大名府。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复罢邺都为天雄军,而府如故。
宋因之,仍称魏州,亦曰魏郡。领县十七。 [6]
宋至道三年(997年),在此置河北路,为十五路之一。 [5]
宋庆历二年(1042年),建为北京大名府。
宋庆历八年(1048年),置河北东路大名府路。
金为河北大名府路,又改安武军。
元为中书省大名路;明、清为河北省大名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道,改为河北省冀南道(驻河北省大名城)。
民国三年(1914年)6月3日,改河北省冀南道为河北省大名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省改河北省,大名道废止,大名县等直属河北省。 [7]
今仍为大名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 [1]


魏县

夏为观户国。
周为武王少弟康叔封地。
春秋先后为卫、齐、晋地。战国为魏国都城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建棘蒲县于魏域。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设魏县,属魏郡。三国属魏州魏郡
西晋属司州魏郡。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析置昌乐县,属相州【魏郡】。天宝七年(748年)魏县省入昌乐县。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魏县,属魏州。开皇十六年(596年)在魏域析置漳阴县,大业初省漳阴入魏县;隋末李密取之,寻为窦建德所辖;未几,宇文化及趋魏县僭帝位,国号许。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漳阴县,贞观初省入魏;天宝三年(744年)移治旧县庙。五代属兴唐府。
北宋属河北东路大名府,熙宁六年(1073年),县治移洹水镇(今魏县村)。
金大定七年(1167年),分魏域北部置广平县。元属中书省大名路。
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治移五姓店(今魏城镇),洪武十年(1377年)大名省入魏县,三十一年(1398年)复设大名县。
清属直隶大名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魏县入大名、元城二县,属直隶冀南道。
民国民国二十八年(1940年)6月复置魏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8月由河南省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
1958年11月,魏县并入大名县,1961年5月,魏县建置恢复,属邯郸专区。1993年改属邯郸市。 [3]




从历史上看,魏洲之名得自魏县,兴盛于大名,且魏县长时期的和大名属于一个行政区域,且大名在成为大名府之前就有元城和贵乡同治大名的时期,而元城当时管理的也包括现在魏县县城,所以这个魏州的争论就是元城县这个县的过程造成的,

如今魏县复立 应当名魏洲,而非大名,
大名历史可以有魏州,独地名不能有,
解决方法,魏县和大名合写地方志,为魏县大名县志
第二  魏县和大名合并建市,
第三,魏县更名魏洲市,大名大街镇更名魏州镇,不过这个是个下策不建议
发表于 2018-9-19 10:48:43 |
魏县改成魏都市岂不更好,比魏州还好
发表于 2018-9-19 10:50:47 |
谁去给你纠结历史?
举例哈:

咱俩同室为官,现在我要升迁了。你家庭背景比我好,上面怕你升了之后功高盖主,所以不仅不升你,反而我升之后可能会把你家后院的三亩地划分给我,进一步削弱你
于是你不干了,主动越级请缨说其实我这个要升的的官,官衔都是你家原创,意思是你要升必须带着我,最次也不能再从我家巧取豪夺
其实这么做效果不大。

先升我就是为了压制你,你竟然想一起升腾?那咱们的爵位不是比上封还大?所以别幼稚了……

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不大的可能,个别吏没看清楚大局,就想捎带上你。

发表于 2018-9-19 17:21:09 来自手机 |
那大名直接改魏县吧,意图不明摆着不想让魏县升县级市吗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5 22:52 , Processed in 0.08706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