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307|回复: 2

[城建民生] 青岛新机场规划:打造全国首个绿色海绵机场(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9 10:09:22 | |阅读模式
2016-12-08 19:41:57      来源: 齐鲁网

  8日从青岛机场集团获悉,青岛新机场规划打造全国第一个绿色海绵型机场,通过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调蓄的排水体系,构建从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四方面的海绵体系,达到有效的减低外排径流量、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的多种效果,实现削减峰值流量、控制面源污染、有效雨水综合回用的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0:09:38 |
海绵机场体系的构建要求

  水生态

  《关于公布设区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数据通知》:新机场所在区域处于胶州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最低为75%(27.4mm)。

  水环境

  考虑现状大沽河、胶莱河及碧沟河的水质情况,确定面源污染削减率(以SS计)不低于45%。

  水安全

  排涝标准:场区整体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场区地坪自排标准为5年一遇;防洪标准:100 年一遇。

  结合市政排水设计以及建设用地功能区划分,将青岛新机场划分为6个汇水分区,包括货运区、航站区、南工作区、北工作区、东飞行区、西飞行区汇水分区,面积从110 公顷到450公顷不等。

  通过对青岛新机场下垫面解析,结合城市排水数据、土地利用状况以及降雨气象数据,构建产汇流模型,结果显示新机场本底年径流总量控制率36.6%,本底条件较差。径流控制工程将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地块和道路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通过"绿色与灰色"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75%的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0:09:58 |
 海绵机场体系的控制措施
  结合青岛新机场区域位置特点、土壤条件、地形地势等,借鉴国外已有降雨径流管理导则的相关要求,结合国内已有低影响开发应用的经验,新机场海绵机场建设初步选择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以及雨水调蓄池等控制措施:
  下凹式绿地: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
  生物滞留设施: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
  植草沟:用与雨水的前处理及雨水的运输,可代替传统的沟渠排水系统。
  透水铺装:补充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减和雨水净化作用。
  雨水调蓄池: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 规避雨水洪峰,实现雨水循环利用。
  2016年是新机场的全面开工年,各区域施工正在有序推进中,通过各部门统一协调以及各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建设,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新机场必将成为会呼吸的海绵机场。(完)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0 16:50 , Processed in 0.07345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