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enlan

[500+] 珠江新城专题|1栋500+|1栋400+|6栋300+|网易:假如没有珠江新城(有珍贵早期规划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8 14: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asd321 发表于 2016-7-17 22:07
看广穗版主的昔日珠心照片,非常感慨呀!~希望尽快能在金融城和琶洲重新见到这种群摩平地而起的壮观场景! ...

要更多的回顾猪心当时热火朝天的建设情景,可翻看早期(2008-2010)的众多进度贴(不过很多早年的图片因为论坛系统的问题现在链接失效显示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12: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一些情怀、诗意、抒情的东西吧,

“理工”气太浓,适时来点“文科”气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12: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6-7-19 12:55 编辑

这是篇作文吗?{:tongue:}

===================

http://www.gd.xinhuanet.com/2016-07/18/c_1119237132.htm

悠闲健身的好去处——珠江公园

2016-07-18 新华网广东频道


珠江公园

  周末到哪里好呢?这是让很多人烦恼的问题。向大家推荐一个既交通方便又免费还环境优美的地方,那就是集观赏、游憩、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珠江公园。

  据悉,珠江公园又称花城公园,于2000年建成,总面积28公顷,座落在广州新CBD中心——珠江新城,位于广州市中轴线,北望中信广场,南临珠江、广州塔,西近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景色怡人,植物多样,是广州新城重点建设的三个公园之一。

  清晨,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走在珠江公园里,一股沁人心脾的凉风迎面而来,淡淡的花香萦绕鼻尖,目之所及便是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美景,蝴蝶翩翩起舞,小鸟快乐歌唱,一步一景,令人心旷神怡!

  在美丽的景色中,有人随着悦耳的音乐,缓缓打太极,一招一式,不慌不忙,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人沐浴着阳光,或压腿,或扭腰,或原地踏步,一动一静,透着无限活力;还有人洋溢着笑容,在公园里的健身设备上,边运动,边笑着与旁边的人交流健身心得,一问一答,快乐无限渲染……

  在这里,绿树郁郁葱葱,绿草如茵,鲜花盛放;在这里,园中有园,溪水穿桥绕径,奇石雕塑点缀其间;在这里,全民健身,收获健康,放飞心情!

  在充满魅力的珠江公园,到处充满欢声笑语,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快乐的自己,度过美好的假期。

  (潘睿思 东风东路小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12: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hexun.com/2016-07-17/184979856.html

珠江新城的片段式体验

2016-07-17 《接力》 赵睿丰

  最早了解珠江新城,要从三年前首次参加的广州马拉松赛说起,那时只记得马拉松的起点选在了高楼林立的大马路旁,许多幢楼还围着脚手架,一圈圈正方的工地围墙各自为阵,每个方阵施工的节奏和内容不一,此起彼伏的噪音伴随着比赛的枪响,我们一群人便前赴后继冲出起点线,迅速逃离嘈杂的工地群,面向 “小蛮腰”跑去。我一路憋着气慢速跑完了全程,一是考虑到空气质量不佳,减慢速度能够减少人肉吸尘器工作频率,二是心里闷闷不乐,心情不好自然不能享受比赛,诅咒着组委会让政治目的优先于跑者体验,把起点设置在工地的做法。

  两年之后神不知鬼不觉的再次来到同样的起点,那天正值广州刮风降雨降温。虽然天色阴沉,但是边际丝丝的棉絮状飘云灰色渐变层次清晰,一看就是跑者最在乎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标准。我在风中惬意的奔跑,绕了广州市内的一个大圈后又回到了接近终点的亚运中心,此时雨水已经慢慢收干,乌云也逐渐消散,蓝天白云映衬着拔地而起的高楼,原先各自为阵的工地围墙也突然消失了踪影,高楼错落有致连成了一片,中间夹杂着茂盛的绿化带,绿化带中央是下沉式走廊,绿化带与马路连接处由一层层腾空的天桥所连接,这一切仿佛是一个巨型魔术,两年前吵闹的工地被这阵狂风暴雨吹走,留下的是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建筑群,同自然完美的结合。我抬头仰望楼间迅速飘动的浮云,慢慢的走在新城的中央绿化带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叹着比自己马拉松节奏快了十倍的城市现代化进程配速。

  今年5月,自己公司运营的网球教练员认证课程在广州合作伙伴的积极推动下顺利开展,我也再次来到广州,虽说离举办广马的12月还有半年时光,自己已经迫不及待的定了位于珠江新城的中央的酒店,借工作之余再次感受这片被施了魔法的区域。

  深入城中并住在新城的酒店过上几夜同围着新城跑上一圈马拉松显然是不一样的体验。每当走出地铁口时总会迷失方向,即便借用最新的手机互联网技术,看着百度地图寻找那家知名的酒店也不容易。从地下钻上地面时,久违的开放感让人舒展,但是环视四周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楼又立马感到阵阵压迫,对比手机地图完全摸不着北,因为乍看高楼实在太多太相似。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同样是楼贴着楼的纽约曼哈顿,好在美国的建筑相对特色明显,且马路细长,不容易迷失方向。在珠江新城学会辨识路径的最好方式是让自己犯几次错,多走点冤枉路,每当厚着脸皮开口要询问路人时,总会被告知其本人也是个游客,这句话音刚落,发问方就会被当作本地人被其他不知方向的路人所询问……大家完全搞混方向。

  好在这种郁闷在终于回到自己心仪的酒店后便烟消云散。冲完澡洗掉一天的疲惫后,登上二十层楼的展望餐厅。五色霓虹灯勾勒着形态各异的高楼,点缀成窗外的背景。沙沙的细雨轻抚着小树林,枝叶随风飘动。远处的开阔空间是矗立在珠江旁的小蛮腰,我咪着一口勃艮第红酒俯视着当初马拉松的起点,脑子里全部是三年前起跑时景象:造了一半的高楼,不见天日的PM2.5,四面八方灌入耳洞的杂音。不知当时的我有否想到三年后在这个高度的俯视,呼吸着这片宁静天空的空气,倾听着这些沙沙的雨点声。

  “预定的时间快到了。”朋友的话突然打断了我穿越的思绪,“炳胜是广州最地道的粤菜馆,那里的招积冰川茄和脆皮秘制叉烧会改变你对于粤菜的认识!就在楼下拐角旁对马路,我们打着伞走过去大概10分钟就到。”“好的,马上走!”我仿佛一点不在意思路被突然打断,毕竟唯有美食不可辜负,且在这极具现代化风格的都市楼群里唾手可得本地美食,绝对是需要立马行动,毕竟每次片段式感受珠江新城,只有两三天的时间……


  TIPS:

  赵睿丰

  生活乐享家,红酒、运动达人

  本文发表在《接力》杂志2016年7月刊,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0 09: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穗 发表于 2016-7-18 14:11
要更多的回顾猪心当时热火朝天的建设情景,可翻看早期(2008-2010)的众多进度贴(不过很多早年的图片因 ...

太难得的图片~  很有爱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0 22: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PPPPPPzai 发表于 2016-7-20 09:33
太难得的图片~  很有爱的感觉~

俱往矣,此情已然成追忆。

有幸跟随、见证和记录其成长历程,也是一种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1 17: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转一些旧的、历史的报道、文章,以回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1 17: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 ... content_6944168.htm

摄影师镜头下的珠江新城前世今生

2011年4月1日 南方日报


珠江新城广州大剧院的前世(第一图,摄于1999年)今生(第二图,摄于2011年)

    ★影像生活

    在意大利驻广州领事馆“点艺”的狭长画廊里,人们很容易产生错觉,恍若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从1997年珠江新城规划的破土动工,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热闹开幕……

    近日,一场名为“重返伊甸园”的城市变迁纪实摄影展在这里举行。画廊墙上悬挂着的30幅黑白照片,让广州珠江新城过去15年来被淹没的记忆重新鲜活了起来。


    一场持续15年的记录

    广州大剧院原址曾是猪棚

    30张黑白照片,凝聚了人民日报摄影记者许培武足足15年的观察与思考,以一个摄影师的镜头记录下了珠江新城脱胎换骨般的大变迁。

    1997年,当许培武知道珠江新城要开始启动的时候,就敏锐地将镜头对准了这块土地,那时的珠江新城,“还是村落交错、河涌纵横、果树密布。”许培武知道不久后,这里将会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事物将不可避免会在城市化改造中消亡,因此决定以此作为一个摄影项目长期进行,与整个城市的变化发展做一个同步的记录。

    15年转瞬即逝,当年的积水潭涌盖建成了大剧院,废墟上木棚变成了博物馆,珠江河上的孤岛,也成为了亚运会开闭幕式场馆海心沙公园。同一片城市地域,今朝与往昔对比间已有了天壤之别。好在很多广州人都开始渐渐遗忘的历史过程,依然清清楚楚写在许培武的城市影像日志中。

    照片上记录的丰富信息,一旦被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下,便更让人回味无穷。

    1996年6月,渔民新村的村民们因为要离开这个村子,所以举办最后一次的龙舟赛。“那时当地河道纵横,龙舟赛是村民的传统活动,他们曾经在澳门、马来西亚都获得龙舟赛的金奖。”许培武一边忙着最后核对照片的作品名称,一边一张张给记者讲起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大剧院。当时政府说要在一段时间内搬迁,这些养猪的人就得给猪搬家,猪肯定不好赶,所以急起来的时候一人抱一只猪,就这样搬上车去了。”

    另外一张照片也很有趣,当时为了庆祝建国50周年,珠江新城举办了焰火晚会,彩排的时候允许民工在这个地方观看,划了一条线,民工就爬到树上去,成了这张照片的主角。而照片背后的回忆或许更让人怀念,许培武说,那场晚会就如同一个大卡拉OK,身穿长袍马褂的粤剧演员和芭蕾舞演员同台献艺,“现在这样的场景恐怕不容易看到了”。

    与广州城2000年历史相比较,珠江新城横空出世的15年间只是一瞬,但以现在城市发展的节奏而言,这一瞬却足以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所以许培武说,他的初衷就是给这座城市留下一份真实的历史资料,“至少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了解到他们脚下的土地曾经发生过什么。”


    城市伊甸园

    逐渐冷漠的新城

    许培武这趟历时15年的“重返伊甸园”摄影之旅,中间曾经历一次明显的风格转向。在拍摄的前期,许培武的镜头是关切的,也是热烈的,在表现城市变迁的宏大母题下重点关照城中“人”遭遇变动时的生存处境与情感状态。

    许培武回忆说:“当时珠江新城里有很多抢、偷,都躲到城中村里,但是实际上在那个时候,我拍照片经历了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那些菜农也好,或者养猪户也好,尽管他们的形象非常不佳,只要你跟他说我拍这个地方怎么样,他们都会乐意。”

    那些日子,许培武有空就会去珠江新城转转,跟生活在里面的人喝酒聊天,时不时有人会主动招呼许培武来给他们“拍几张”,甚至还有好心村民提醒许培武不要呆到太晚,担心他的安全。就是这样,许培武以半个村民的身份,从生活本身的视角来近距离打量这里的人,时刻关注他们急剧变动的生活。

    在一张拍摄于1998年的照片中,许培武拍摄了一家江西农户在搬家时的最后一张全家福。照片里十几个人表情各异,极其丰富而自然,身后的那个风中摇摇欲坠的木棚就是他们的栖身之所,再后面则是拔地而起的一栋栋高楼。照片中,身处撕裂空间里的这一家老少,却显现出蓬勃而顽强的生命力。

    记者颜长江曾与许培武一同关注过拆迁初期的珠江新城。按他的话说:“我们一起享受着里面充满味道的生活——— 我很在乎味道,这种味道既有年青打工妹青春的气息,又有发廊妹们暧昧的笑语,有猎德村猪油煲仔饭的芳香,也有垃圾和池塘纠缠发酵后的湿臭……但这就是生活。”许培武早期的影像正是呈现出他对村民们喜怒哀乐的关心。

    当这些居民被不断迁出,新的建筑拔地而起,阶层置换也迅速完成之后,许培武的镜头语言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向。

    曾经鲜活的人和故事消失了,照片上充满了意象化的符号:新与旧的对比,细节与宏大的对比,成片的宏大建筑物与更广袤空寂的荒芜前景的对比,在这样一种宏观视野下的珠江新城整齐、威严、高耸,甚至还带有一点寂寥,即便处在亚运开幕这般热闹境况中,也总觉得少了些当初国庆晚会的“人气”。

    说到拍摄情绪的转变,摄影师显得有些无奈。“新城现在不一样了,你到大剧院门口,保安就用手挡住你说不能拍。”当他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当初那个与城市接触的渠道时,不得已,只好从与人的对话转向了与空间的对话。

    而今的珠江新城气派、干净,文化金融功能一应俱全,被很多人看作广州市的新名片。如今的珠江新城与曾经的渔村相比,究竟哪个才是许培武心中的伊甸园呢?

    展览中的一张照片或许能给出答案,照片拍摄于坐落在新城的省博新馆,在新设的“自然馆”动物标本中,许培武记录下这样的一幕:一头熊直立着庞大的躯体,龇起獠牙;其身后的树丛里藏匿着一只虎视眈眈的豹,而距它们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则成为了各色鸟雀争奇斗艳的舞台……就在这一片原始森林里,集聚着最具戏剧性张力的瞬间。乍一看,这仿佛是大自然角落的真实定格,“我心里觉得这也是一个伊甸园,但是虚拟的;觉得这应该是这次展览的一次点题,也作为15年记录的一个收束。”许培武说。

(南方日报记者/李培 实习生/刘思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1 17: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gdmoa.org/zhanlan/international/8/1/4/14770.jsp

广州中轴线·1999-2009 广州珠江新城 / 许培武

许培武  1963年生于广东潮安,《人民日报》广东分社摄影记者。
        
1999年至2009年,我在广州黄埔大道正对珠江新城中轴线的一个制高点,日积月累拍摄了广州中轴线从一片空地逐渐建设为城市金融商务中心的整个过程。(许培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1 17: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6-8-11 17:33 编辑

摄影师定格珠江新城变迁 省博所在曾是养猪场

2011-10-03 广州日报




许培武拿着珠江新城老照片(资料图片)

    黄埔大道后面曾是菜地,江西农民在那里以种菜为生;大剧院所在地曾是一条河涌,有小竹排绕来绕去;省博物馆所在地当时是养猪场,政府说要搬迁,养猪人就一人抱一只猪上车去……作为广州的一张新名片,如今的珠江新城现代亮丽,过去这里却是一片郊野之地。摄影师许培武通过镜头,记录下那一段早在你我记忆中淡忘的岁月。


    14年前:

    竹排漫布小河涌

    1992年,广州市决策者把目光投向城东,一块从珠江边直抵黄埔大道的土地,从此得名珠江新城。6.6平方公里的区域,被寄予“广州新城市中心”的厚望。第二年,《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综合规划方案》出台,两千年历史的广州第一次跳出老城区,提出一条全新的城市中轴线概念。

    1997年,刚刚具备开发条件的珠江新城,一起步就遭遇了亚洲金融风暴的横扫,广州写字楼市场几乎全线停顿。这一年,摄影师许培武敏感地预见到,这片土地将迎来一场大变,把镜头对准了珠江新城。“黄埔大道旁是一条做木材生意的街道,后面大片菜地,江西农民在那里以种菜为生。现在省博物馆的地方当时在养猪,大剧院的地方是一条河涌,有小竹排绕来绕去。”梦想中的新城市中心,仍是一派田园牧歌的乡土景象。

    “当年,许多四川人在积水潭涌边上养猪谋生,当时政府说要在一段时间内搬迁,这些养猪的人就得给猪搬家,猪肯定不好赶,所以急起来的时候一人抱一只猪,就这样搬上车去。”许培武站在省博物馆前回忆着昔日场景。


    10年前:

    城市中心只是一片大荒地

    1999年,珠江新城的拆迁基本完成,但是建设进展甚缓。所谓的新城市中心只是一片大荒地,仅有两座政府办公楼撑场,摩天大厦争夺天空的景象仍停留在规划效果图上。“2001年以后,珠江新城变化不大。”每次拍摄都相差无几,许培武于是把目光暂时移开。

    据介绍,上世纪末,对已经累计投入50亿元的珠江新城,到底是变身地产项目快速出手,还是静候经济复苏,各方争议不断。内外交迫,决策者启动珠江新城规划检讨,不仅没有把珠江新城降格为第二个五羊新城回笼资金,反而决定把它逆势提升。

    避开了广州最艰难的时期,2003年,压在台面三四年的《珠江新城规划检讨》终于亮相。检讨以后的珠江新城,定位从新城市中心提升为CBD核心区,更明确了其中央商务区的地位。蓝图铺展,前景开阔,市场重获信心,珠江新城再上路。


    3年前

    照片里的“少年”在“长高”

    按照当年规划,珠江边将建设电视塔、超高双子塔和四大公共建筑。许培武记得,2004年,广州向全球建筑师发出“英雄帖”,为地标建筑征集设计方案。设计书纷至沓来,歌剧院、“小蛮腰”、新图书馆……珠江新城成了扎哈·哈迪德等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师挥洒才情的舞台。

    2005年,在六大标志性建筑相继破土动工的带动下,珠江新城迎来新一轮启动。卖地大战中,珠江新城一再刷新广州地王纪录,一度空旷寂寥的大荒地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大工地。第二年,许培武的拍摄点重回珠江新城,每隔一个月,他都会发现照片里的景物又变样了:珠江新城就像个青春期的少年一般每天在“长高”,地标之一的“西塔”,也创造着主体结构施工两天一层的速度。

    2008年端午,许培武拍摄了一组猎德村民划龙舟的照片。背景里,“小蛮腰”爬升到最细的腰身处,猎德村民就在珠江新城大工地的包围中敲锣打鼓、起船出涌。一切都在迅速地变化,半年后,“小蛮腰”主体结构完工,猎德村改造如火如荼。亚运前夕,花城广场仍旧处处工地,半年时间,烂地全部变成绿化广场,一个月之内,广场3万多块地砖全部铺好。

    如今翻看1997年的照片,许培武发现它们仿佛已在历史远处。水乡渐渐远去,高楼拔地而起,广州市政府花费近20年,投入数百亿元,打造出这个载动广州国际都会梦想的珠江新城。2010年亚运会开幕式,珠江新城惊艳登场,广州藉此扬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1 17: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6-8-11 19:10 编辑

近日网易有个专题:

http://gz.house.163.com/photonew ... #p=BU25R66K5N620087

下面精选一些适合的转上来,可以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1 17: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6-8-13 16:13 编辑

有一张珍贵的珠江新城早期规划图(可能是最早的方案了吧),

与现在变化最大的仍是核心区:花城广场(直线带状→宝瓶)、东西塔、少年宫/广图/大剧院/省博、珠江城/越秀金融 ……




可对比下现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1 19: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没有了珠江新城 广州会被高房价抛弃?

假如没有珠江新城?今天的广州会是什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1 19: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内有专家称“如果没有珠江新城,广州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广州,珠江新城让广州从原来的古老城市,到现在成为古老城市和现代城市的拼接体。它重构了广州城市结构,让广州提升了一个档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1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江新城

珠江新城是北京朝阳、上海浦东之后,由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国家级CBD区域,辐射整个南中国。建成后的珠江新城以冼村路为界,分东、西两区,东区以居住为主,西区以商务办公为主,两区以珠江滨水绿化带和东西向商业活动轴线贯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3 22:13 , Processed in 0.08718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