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北国之春

[城建规划] 长春市南溪水文化生态园(南岭净水厂原址)|在建(2017.11.1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8 23: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了一遍PPT制作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4 12: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期待快速推进,落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4 07: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春将在净水厂原址打造文化生态园 东北最有故事的主题公园

共分六大板块 部分建筑或将被拆除

  占地32万平方米的长春市净水厂,作为城市供水文化的珍贵印记,一直以来,备受长春市民的关注和怀念。近日,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了解到,长春市将在不久的将来,在净水厂原址打造一特色文化生态园,它或将成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水生态标杆,东北最有故事的主题公园。

  华丽变身的净水厂原址

  长春市净水厂原址位于亚泰大街和净水路交会处。1932年,长春市净水厂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净水系统,1936年,扩建了第二净水系统,1953年,完成了第三净化系统,形成了最早的长春市第一水厂。

  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净水厂渐渐被很多人遗忘,年轻人似乎对其也不甚了解。而至今,市内的多条公交线路仍然以“净水厂”为公交站点来设立,而老一辈人对于净水厂的记忆仍未磨灭。

  早在2016年,一份由长春市建委组织编制的关于《长春市净水厂原址文化生态园设计》的方案就已经完成,记者通过检索了解到,在这份《长春市净水厂原址文化生态园设计》中,绿化资源按照郁闭度,分为三级,且郁闭度逐渐降低。

  从这个方案中不难看出,一个东北亚水文化主题展示园区、长春的城市再生科普基地、城市里动植物群落栖息地即将诞生。

  厂区部分建筑或将被拆除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净水厂厂区内原有80多幢建筑,共47700平方米,其中18幢为伪满时期保护建筑。这些建筑将有一部分被拆除。

  据了解,保留的包括18幢伪满时期保护建筑,一共将保留37500平方米的老建筑,其余的10200平方米建筑将拆除,还将新建10100平方米建筑。其中保留建筑将进行修缮修复工程。建成后,整个全区建筑面积将达57800平方米。

  在《长春市净水厂原址文化生态园策划与方案设计》中,设计方案采用了与城市活动、产业结构升级充分融合的再生模式,以南岭水厂城市环境再生为载体,以生态资源活化、分享为核心方式,打造新一代城市再生与生态资源共享的典范。通过绿量最大化+水生态主题,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绿化资源;通过文化情境再现+历史建筑再利用,最大程度尊重历史文化遗迹;通过功能置换+产业融入,最大程度塑造城市生态活力;通过建设全龄化的活动场所,同时保持建筑总量平衡,最大程度体现土地资源价值。同时,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地貌和重要植被,成为中国城市更新及工业遗产保护新典范。

  文化生态园分六大功能板块

  记者了解到,文化生态园分为水文化生态区,包括水文化展示区,湿地中的休闲科普区,海绵城市,以及水自净化体系;历史文化博览汇,包括新奇水文化博物馆,工业文化体验中心,烟囱上的城市表情,以及废弃清水池里生长的艺术空间;文创产业示范基地,包括创客办公建筑空间和创客文化大客厅;绿色科技试验场;运动活力嘉年华,包括全龄化的活动场地,生态活力广场,以及树梢上的森林桥;艺术时尚生活秀,包括水库掩体下的艺术设计中心以及户外工业雕塑艺术盛宴。

  在这些区域中,有酒店商业配套、创客办公、树屋、清水池、市民广场、廊桥、雨水花园、林中图书馆、咖啡厅、文化艺术中心、森林电影院、木栈道、湿地景观、净水博物馆群、户外净水展示、下沉雨水净化花园以及互动水景等十余项景观点。

  其中还将原第一净水车间改为水文化展厅,原沉淀池改为水技术发展展厅,原絮凝池改为净水厂历史沿革展厅和工艺展厅一,原第二净水车间改为工艺展厅二,原大修工程改为辅助用,原第一送水车间改为工艺展厅三,原第二送水车间改为未来水技术展厅。在原来的烟囱上会增加PM2.5指示器和城市供水警示器,人们可以在烟囱上看到城市的表情。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李志明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4 15: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学习北京跟上海把废旧工厂改成文化景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4 19: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cl313 发表于 2017-2-24 15:31
开始学习北京跟上海把废旧工厂改成文化景点了

其实这样做挺好的!增加了文化气息和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又能提高城区的文化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1 12: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溪水文化生态园明年十一对外开放

9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亚泰大街与净水路交会处的南溪水文化生态园施工现场,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立体停车楼建设,看到的虽然只是项目一隅,但依然能感到整个项目的大气与磅礴。值得一提的是,圆形立体停车楼将成为生态园内的地标景观,预计年底前完工。

南溪水文化生态园总占地面积29.9万平方米,其中园林景观面积26.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改造建筑15栋,文保修缮11栋,原拆原建10栋,建设立体停车楼1栋和地下一层车库。”园区设计负责人王雪松告诉记者,生态园的建设内容包括景观、建筑、道路、文物保护修缮等,将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绿化资源,尊重历史文化遗迹,激发城市的生态活力。改造后,这里将成为东北亚水文化主题展示园区,也将是东北地区“最有故事”的公园,成为城市里的动植物群落栖息地。今年11月末整个生态园的主体、建筑工程将完工,预计明年十一全部完工。届时,将对市民免费开放。

如今,净水厂已被改造成南溪水文化生态园,这里不仅有见证历史的各种文物建筑,更打造了类似于北京“798”的艺术园区。“南溪水文化生态园有别于传统的城市公园,作为传统工业遗迹的改造项目,有其新的功能。”王雪松告诉记者,生态园的北部建筑改造后将作为文创办公区,类似于北京的“798”、武汉的汉阳造、成都的东郊记忆,是典型的艺术园区;主园区是大面积的开放型绿地,可以举办音乐节、时装发布会等。此外,生态园内还有水文化展示区、历史文化博览汇等。

记者:赵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4 19: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11.1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11:26: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原程度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20: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啥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21:49: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aoyingkg 发表于 2017-11-16 20:30
这是啥东西

类似于那种把工业遗址改造成艺术街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5: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明年十一免费开放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景区雏形已现。 本组摄影 苑激刚

  1932年,这里建立了第一净水系统;1936年,扩建第二净水系统;1953年,完成第三净化系统,形成了最早的长春市净水厂。长春市净水厂是长春供水文化的印记,也是弥足珍贵的工业遗迹。如今,这座写满了故事和年代感的净水厂被改造成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保留原有的伪满时期保护建筑,同时将全新的文化休闲元素融入其中。项目总占地面积30.2万平方米,其中园林景观面积26.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改造建筑15栋,文保修缮11栋,原拆原建10栋。明年十一期间,这里将对市民免费开放。

  古建筑——

  原貌修缮实现古今融合


  在净水厂区,原有约80幢建筑,其中18幢为伪满时期保护建筑,6个沉淀池及5个清水池,均为混凝土结构。 22日,在第一净水厂的原净水车间,工人们正在对屋顶进行修缮。“这栋就是1932年的历史建筑,在保持其原貌的基础上修缮,未来作为水生态博物馆,面对市民开放。”水文化生态园景观设计负责人黄建军介绍说,“在设计时本着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绿化资源、最大程度尊重历史文化遗迹、最大程度塑造城市生态活力的原则,我们力争将生态园建成中国城市更新及工业遗产保护新典范、东北亚水文化主题展示园和东北最有故事的公园,也将是长春的城市再生科普基地。”

  原生态——

  野兔窝都将被保护


  除了古建筑,公园内原有的生态也将被保护。“在设计走访时,看到园内有很多小松鼠、野兔子,生态环境很好。”黄建军说,因此他们希望将这些小动物们的生存环境保护起来,不去破坏。“建成后,园内原有的野兔窝仍会在。”

  水净化——

  东西地势差助力雨水净化回用


  生态园的设计还引入了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场地地势,营造水系景观。雨水在净化后回用,作为景观用水;利用厂区原有的净水设备,重塑艺术景观;原有的沉淀池景观也会再利用,融入水文化艺术装置。 在水系设置上,园区周围的地形属于台地式,整体西高东低,高差约为28米,东西长850米,南北长606米。“场地高差较大,有利于重力流排水,对于海绵城市收获雨水设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黄建军说。

  停车位——

  首个景观式立体停车楼主体完工


  交通方面,长春水文化生态园规划全面而系统,不仅有专业的现代化立体停车场,还有自行车道、车行路和慢跑栈道,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园区的入口处,打造了长春第一个景观式立体停车楼,共分为10层,每层8个停车位,可以容纳80辆车停靠。停车场正在建设施工期间,22日,记者看到该立体停车楼看起来非常时尚,其主体结构已完成,地下车库也全部完成。

  创新性——

  古今碰撞打造长春“798”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分为五大分区,分别是水生态活力区、历史文化博览区、文创办公区、城市活力嘉年华、艺术文化中心。这其中最特别的,是将园区内很久未用的、功能废弃的建筑进行修缮改造,使其散发新的活力。“将来,园区内有艺术家工作室、咖啡室、书吧,通过古今观念的碰撞,给市民提供一个全新的生态休息场所。”黄建军说。水文化生态园类似于北京的“798”、武汉的汉阳造、成都的东郊记忆,让市民可以休闲放松、体验艺术、科普知识。

  开放时间——

  明年十一市民可免费来玩


  截至目前,水文化生态园改造建筑共有15栋,现在已经完成12栋;原拆原建建筑10栋,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文保建筑11栋,现已完成10栋。综合管网已完成,景观部分道路及铺装,目前主园路全部完成,广场支路及建筑周边铺装基础完成60%,绿化完成70%。从目前工程的进度来看,预计明年8月可以完工,计划在明年十一正式对外开园,市民可以免费游园。

来源: 长春晚报   转自:新华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3 15:49: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0 05: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度可以哦,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 08: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芳容初绽 预计10月1日开园

来源: 长春日报

  漫步在林间和水面上的空中栈道,可以欣赏这座城市的绿之美;行走于一个个博物馆,可以细读这座城市的水文化……这样的美景,预计10月1日就能呈现在市民面前。作为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一项重要内容,长春市净水厂原址,正华丽变身为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目前,随着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生态园芳容初绽。4月1日,记者走进园区,提前领略这里的美景。

  绿色之美:在空中栈道上拥抱自然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位于亚泰大街与净水路交会处,此前是长春市净水厂。这里算得上是闹市中的“森林氧吧”,整个园区占地面积30.2万平方米,园林景观面积达到26.9万平方米。

  走进这里,浓浓的“绿意”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有杨树、柳树、黑松,还有一些果树。虽然绿化覆盖率已达77%,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还在补植五角枫、白桦等树种。

  “我们在施工中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绿化资源,房建、道路等设计都尽可能避免对树木、绿地资源的占用。”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施工前走访时发现,园区里有很多松鼠、野兔、刺猬等,面对如此完好的生态环境,他们设置了保护区、投食区,减少对小动物的影响。

  如何让市民零距离拥抱这片生态绿地?园区设计建设了栈道,或架空或掠过水面,让市民游园时能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同时,园区还设计建设了自行车道,让人们在快与慢之间尽享绿色之美。

  文化之美:细读水文化的前世今生

  始建于1932年的长春市净水厂,是长春市第一座净水厂,当时就是按高标准设计建设,集取水、输水、净水、送水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供水系统。历经数次改扩建,这里既是长春城市供水历史的缩影,更承载着这座城市最重要的民生记忆。

  为了充分尊重历史文化痕迹,园区内的第一、二净水车间,第一、第二蓄水车间,以及大修工段5栋文保建筑,被打造成水文化博览区。以第一净水车间为例,经过重新设计,改造为水文化博物馆,展馆分为两层,一层做长春供水技术科普展,二层做长春百年供水历程展,通过净水流程工艺展示、水文化产业遗迹再利用等方式,结合景观手法保留供水印记,延续长春的供水文化。

  除了修缮11栋文保建筑外,园区还有15栋改造建筑和10栋原拆原建建筑,为了传承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韵味,设计和施工采用修旧如旧的手法。为了展现园区的“旧”貌,施工方在改造原有建筑时,用的都是原有建筑拆下来的旧红砖再加上适当的工业元素装饰,尽可能还原老工业建筑风貌。

  同时,利用厂区原有的净水设备,重新塑造了造型各异的艺术景观,展现工业文化之美。

  在园区内,不仅建筑组群有年代感,一些路面也能找到旧材料再利用的痕迹。记者在一片正在移植树木的区域看到,地面铺设的材料就是厂区原有的旧边石或者外购的旧枕木,行走在上面,让人产生一种怀旧的感觉。

  理念之美: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其中

  在保留历史印记的同时,园区在建设时还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园区东西高差约为28米,在雨水净化后回收利用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尊重场地本身良好的生态体系,充分结合海绵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收、蓄、用。
  不管是停车场、市民广场,还是活动场地,园区都采用透水材料进行铺装,让雨水得到很好的收集。同时,园区道路两侧还设置植草沟,能收集地表径流,引导、净化雨水,并将雨水引导至沉淀池、渗透草坪等区域。厂区内的原清水池,被改造成一个寓教于乐的雨水花园,配合渗透草坪可将雨水渗透至地下,补充地下水。

  为了避免道路重复开挖,园区采用了综合管沟的形式,经过一次性开挖同时解决给水、消防、污水、电力等管线预埋,如此一来,园区道路上就没有了各种井盖,走起来更加舒适。

  创新之美: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

  园区里,不仅历史感厚重,还充满时尚元素。

  园区打造了一座10层、26米高,圆柱形外观,可以容纳76辆车存放的长春市首个景观式立体停车楼,目前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在景观式立体停车楼对面,一个方形的高楼也耸立起来,最顶层的一圈玻璃窗在告诉人们,这里是一个观景的好去处。“这里以后将是有电梯的观景平台。”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与观景平台高楼相邻的,是一处综合办公楼,外立面采用水波纹造型的白色铝展板装饰,从远处看,仿佛微风吹过水面荡起的波纹,与园区主题相映成趣。

  “将来,园区内还有艺术家工作室、咖啡室、书吧等功能区,通过古今观念的碰撞,给市民提供一个全新的生态休闲场所。”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这里类似北京的798、武汉的汉阳造、成都的东郊记忆,让市民可以休闲放松、体验艺术、学习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 11: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这个项目希望大家 能重点关注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9 07:04 , Processed in 0.090900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