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474|回复: 7

[转载] 诗意乡村 艺术崔岗 在崔岗艺术村感受“文旅相融,城乡共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6 14: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合肥在线  2015-11-06 08:22   稿源: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11/06/014781141.shtml




心灵地图

  这儿是一座村庄

  这儿是一座村庄,多少年来一个模样,因为艺术家们的到来,在短短几年的时光里,它奇迹般地改变了自己的模样,升华了自己的内涵,这便是打造乡间艺术家村的崔岗。

  合肥三十岗乡的崔岗村,虽说我已不是第一次来,但作为艺术村的崔岗,这是我的第一次造访,因为前几次来还是2012年崔岗村变成艺术村之前。虽说之前的崔岗村已经很美,既有旧院老宅,也有新式建筑,但现在的村庄更有味道,人文气息浓郁。

  听说在2012年夏天,因为一位名叫谢泽的艺术策展人来到崔岗村,被崔岗独特景致所吸引,于是他在这里租赁了一处农宅,改造成了他的画廊和工作室,随后在这里办展览、办沙龙,约朋友等。同年底,他的一篇《打造合肥的艺术家村》的帖子走红于网络,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崔岗村的关注,政府部门也对此高度重视,给予大力帮扶,出台了相应的奖补办法和优惠政策,鼓励艺术家们租赁农户闲置的房屋并改造为各具特色的工作室,按照保持乡村原生态、原风貌,原住民与时尚前沿艺术相融合的思路,把崔岗打造成安徽首个“文化创意村”。于是,圈内的艺术家们纷纷受影响,陆陆续续又有人在这里建立了各自的工作室或私人艺术场所。

  如今的崔岗,不再是一座普通的村庄,而是富有文化气息的艺术村。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它的名字也被更多的人知晓。

  寻找之旅

  乡村路和静美如画的后花园

  崔岗村位于三十岗乡西部,在滁河干渠附近的高坡上,与肥西、长丰两县毗邻,属于合肥市两大水源(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的上游。远眺大蜀、鸡鸣二山,属岗冲交错地带,有“鸡鸣三县”、“姚庙旧址”等悠久的历史遗迹。村内佳木葱茏,芳草如茵,风光旖旎,静美如画,这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都市后花园”。2014年崔岗村荣获安徽省首批“森林村庄”称号。

  开车驶往,从喧闹繁杂的市区进入三十岗乡主干路,路两旁高大整齐的杨树随即冲入眼帘,遇到的车渐渐减少,用同事的话说就是畅通无阻,心神似乎也随着这幽深的乡路安静下来,而后又随着眼前一波波撩人的秋色被甩在车窗后。在这个美丽的秋天,邂逅艺术崔岗,实属件浪漫的事。根据导路牌,很容易到达崔岗,从市区开车到这里也就30分钟的路程。具体地说,就是沿着大杨镇的001县道一路向西,就到了崔岗村。从一个岔路口右拐进去,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成片的金黄,不禁想到米勒的画,如《拾麦穗者》。然后看到星星点点青砖红砖的瓦房,便正式进入了村子。蓝天白云下,我看到了一个安静祥和的村庄。

  涂鸦墙和看得见风景的房子

  走在艺术村的主路上,视野开阔,不仅没有城里的喧嚣,更没有城里的高楼大厦,所有的房屋院落单从外观看,跟普通的民宅没有什么不同,而不同的是在于屋内的布置和设计。从村运动场方向走过来,便看到村委会附近的几面墙壁已被涂鸦美化了,村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涂鸦就是市区红星路涂鸦的创作者们涂画的,他们还会继续在这里创作。

  因为时间的原因,村里的工作人员便随机带我们参观了几位艺术家的工作室,说是工作室,也是他们在这里安的“家”。大部分屋主不是每天都在这里,周末的时候人群比较集中,所以我们开始去的两家都没有人,因为提前打过招呼,工作人员又有备用钥匙,我们便有了“通行证”。

  我们最先进入的是村委会斜对面的“艺点空间”,这也是被称为“看得见风景的房子”,它是加拿大归国华侨胡海林打造的,他是一位画家。两年前来到崔岗村,在原先的农舍基础上,结合他自己的想法,打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崭新空间。木栅栏、木屋、小木船、木椅,透过这些木头、传统的农村装饰品、花草、书籍,还有后院梨树上晒的一块咸肉,我们不仅看到了迷人的乡村景色,也透过这座房子看到艺术家内心的风景。约三五好友,在这样舒适的小院里相聚喝茶、聊天,还可以品一品胡先生的私房菜。

  摄影家和他的归宿

  来崔岗村的艺术家,一方面是改造房子的匠人,但又不以建筑设计师或工程队为主要依靠,他们作为房子的主角,融入自己的艺术特色,这样的结合,是完美而温馨的。如果不是工作人员的带领,我们很难发现摄影师陈强的工作室,一来隐蔽,从外面看跟普通农家没什么区别,院门还是最初的铁大门,二来门头上也没有被冠以一个“别院”的雅号,当我后来问及时,主人说:“我这就叫陈强工作室”。简单利落的五个字,像他的性格,洒脱硬朗。

  他说,他来这里既是建立一个工作室,也是安家。因为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室”还在土木工程阶段,先行入驻的艺术家们大部分还是村里市区两边跑,到崔岗,是“驻”而不“住”,因此在介绍摄影师陈强时,有一句公认的话,“他是第一个住在崔岗的新村民。”

  陈强认为,艺术家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手工劳动者。于是,动工时,他自己登云梯铺草垫吊顶、刷墙、平地、户外翻土、锄草,一切自己能动手都坚持亲力亲为,他开玩笑说,院外的这块绿茵一片的草坪是当地最大的私人草坪,他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才有了现在的模样。对于选中这所房子,他说是“一见钟情”,“房子很规整,整体像四合院,我没有进行大的改造,只是做些布置”,陈强说。

  推门而入,便听到优美的含有淡淡异域风情的轻音乐,整个主屋是一间展室,展出有陈强自己各个时期与各种风格的摄影作品。陈强从事摄影已经有30多年,是“胶片到数码的见证者”,为了追逐摄影梦想,他曾辞去稳定的工作,远赴阿根廷近10年,最终带回许多珍贵的黑白纯净或绚烂至极的照片。回国后的这些年,他的摄影作品“中国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奔跑的羊”等接连获得国际大奖。我们有幸在这里看到了他的获奖作品。

  我们被邀请坐下来喝茶,听他聊崔岗,他希望崔岗今后能一直坚持艺术的初心,不要被过于商业化,成为一般的旅游景点被过度开发,他欢迎喜欢艺术的人来他这里喝茶交谈。也许每个艺术家,都想找一块宝地,一方面打发闲情逸致,另一方面寻找人生的寄托,他们的时尚便是将柴米油盐变成风花雪月。

  发起人和他的瓦房

  提到崔岗艺术村,不得不提到它的发起人谢泽,还有他在崔岗的“瓦房”。原本来瓦房没打算能遇到他的主人谢泽,因为来之前就得知他今天不在村里,谁料,我们竟遇到了呢!进入瓦房,认认真真每个角落都看了一遍,这里有一种美式乡村的风格,屋前屋后都是院,展览室里的“虫蛀”、主厅里的“壁炉”,都吸引我。虽然我知道已经有很多人写过瓦房,采访过他的主人,但我还是迫不及待地问,为什么给这里取名瓦房,而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所谓的高雅的名字。谢泽老师说,问这个问题的还真不多,大部分人会问他为什么到这里来。他说,这里的村民大都住的瓦房,或者以前住过瓦房,瓦房是这里的主建筑,也是最明显的共同点,这里也是瓦房,取名瓦房很直白,你给它叫堂啊、轩啊之类的反而不恰当。光听名字,我觉得瓦房很亲切。我们聊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灯一具,从某种意义上说,瓦房是崔岗艺术村的起源。

  江淮平原的农家小院,慢慢聚集的艺术家群落,与合肥近在咫尺的地理位置……如果说,这些只是吸引谢泽入驻崔岗的一个外因的话,那么最大的内驱力,还是在于他对当代艺术和乡村建设的那份执著与坚持。作为发起人,崔岗艺术村的未来发展和走向,他似乎更为关心,他希望艺术家们的到来,是丰富村民们的生活,给村民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是打扰了破坏了他们的生活,除了对环境的改造、原有人文的保护,更要有甄别性的开发,与村民和谐相处。

  如今,崔岗村渐渐成为合肥文艺青年追寻艺术灵感的宝地,雕塑家黄震的工作室、旅行家卢美娥的私人花艺馆、徽风色影的“八间房子”影友俱乐部,还有柴院、1984、小梅多肉馆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崔岗艺术村是传播文化的一个平台,是艺术工作者的一方乐园。

  民间语文

  崔岗艺术村的发展

  如今,崔岗艺术村打造已初见端倪,现已有53位艺术家签订合同,36位艺术家正式入驻,有32户房屋改造完成并可对外开放,如瓦房工作室、艺点空间、环艺坊、素陶工社、无用工坊、上水荷塘等,并于2013年11月成功举办“生生不息-当代艺术与设计展”暨首届崔岗艺术节,2014年10月举行“诗意的权力”当代艺术展,2015年举办“看得见风景的房子”艺点空间邀请展、崔岗手工市集(每月开集一次)等各类文化活动。

  小小“艺术村”,为艺术家带来了灵感,给农民增添了收入,让当地盘活了产业。据崔岗村的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当地将在完成崔岗室外道排、景观绿化、电力改造的基础上,筹划建设艺术展览馆及咖啡屋、书吧、茶吧、酒吧等建设,还将在崔岗村周边建设独具特色的“乡村音乐小镇”,打造“文旅相融,城乡共生”的诗意村庄,使崔岗成为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创意村。

  晨报记者傅张丽/文卓旻/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15: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艺术家村挺有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5: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艺术家村挺有意思的
丁高飞 发表于 2015-11-6 15:00



    合肥需要一些这样类似北京798的地方{:5_121:}{:5_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15: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21: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798只有一个,复制其实挺难的,合肥艺术家村落不说在全国横空出世,也算是不跟风有自己的特色,好好打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7 13: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希望艺术家们能挺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7 13: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文艺范比较少,希望可以发展更多的艺术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7 14: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搞艺术村这东西,只有文化中心城市可以搞起来。

没有艺术机构,没有媒体,没有艺术资本,没有爱好者氛围,地方二三线城市只能搞搞小资 离严肃艺术还远得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07:12 , Processed in 0.13043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