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014|回复: 7

[15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产城融合示范区 总体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8 20: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Zgabbyshe 于 2018-1-8 20:51 编辑

全文就不发上来了,挑几处重点。
1.示范区范围。 黄埔区位于广州市东郊约 30公里处,与广州市天河区、 番禺区和增城区三个行政单位交界,面积为486平方公里(广 州国际生物岛约 2 平方公里)。黄埔产城融合示范区规划范 围为广州高新区核心区(广州科学城)及黄埔公共服务配套 中心、长岭居居住配套服务区和永和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等 周边功能区,面积约 98 平方公里,辐射带动全区 486 平方 公里范围内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四、重点任务
(一)重点提升广州科学城城市功能。
以广州高新区核心区(广州科学城)纳入广州市东部山 水新城总体规划为契机,以生活居住、公共配套和商业配套 为重点,重点提升广州科学城的城市发展功能。
1.强化居住配套。 依托广州高新区核心区(广州科学城)及周边功能园区, 以普通商品房和研发兼容型社区为主,在长岭居配套建设高 品质生态社区。按照广州市东部山水新城总体规划,上述区 域规划居住用地面积约10.1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40万人, 实现黄埔产城融合示范区范围内的职住平衡。
2.强化公共服务功能。 瞄准世界先进城市的规划建设水平,在科学城范围内, 以《广州市居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为依据, 加大力度配套建设一批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3.打通双创孵化链。 一是大力发展创客空间。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 要素、开放式的创客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 及时发布创业信息。 二是构建大孵化器体系,针对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需 求,以孵化器为核心,打造“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 科技园”全链条孵化环节。 三是创新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孵化+创投”、“孵化 器+创业导师+孵化企业”、“天使投资+孵化企业”等各类新型 孵化模式,鼓励孵化器设立各类投融资平台,完善孵化增值 服务体系。
4.强化商务服务功能。 着力完善广州科学城商务环境,带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 展。配套建设高德汇广场、水西环路商业餐饮一条街、汇华 希尔顿酒店、柏丽广场等 6 个大型餐饮设施,加快锐丰文化 中心、飞晟汇文化中心、大壮国际广场、英国特易购、欧莱 斯(OUTLETS)等 10个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
5.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广州科学城地铁 6 号线二期、21号线等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推动示范区全面进入地铁 时代。推动实施一批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示范工程,率先建 成智能、安全、高效、便捷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二)促进产城融合,建设宜居宜业新城区。
1.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一是建设外畅内达的交通体系。依托广州科学城及周边 功能园区,全方位完成构建“五横两纵”17的轨道交通体系、 “八纵八横”18的主干路网体系,配套建设连接广州科学城周 边功能园区、开发区西区、东区、永和经济区、黄埔临港经 济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区域的 4 条新型有轨电车19,进一 步充实区内各功能组团之间的衔接以及对外交通联系。加快 疏港公路建设,优化疏港货运通道体系。 二是建立多层次、立体式公交网络。在示范区范围内, 优化布局公交枢纽,推进快速公交(BRT20)建设,实现公 交、地铁等交通工具无缝接驳,构筑“轨道交通+BRT+公交 支线”多层次公交网络,辐射带动黄埔区公交网络建设。 三是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领域深度融合。通过基础设 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发展,显著提高交通运输资源利用效 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
2.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一是打造区域城市商务空间。加快完善示范区范围内城 市商业配套建设,提升万达广场辐射效应,加快敏捷广场、 绿地中央广场、奥园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推动文化 体育、娱乐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区域职住平衡。 二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 伸,加快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向农村覆盖,加强村庄整治, 落 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提高长安、水西、岭头等城乡结 合部城镇化水平,推动转制社区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转变。 三是促进信息化和城镇化深度融合。加强互联网基础设 施建设,加快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 设,实施智能电网、智能政务、信息惠民等工程,扩大物联 网在城市运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和公 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3.加快城市更新改造。 在示范区范围内,坚持城市转型与产业转型相促进,按 照“改造、盘活、滕转、拓展”四种路径,通过“三旧”城市更 新改造、土地清理、功能整合等方式加快城市更新步伐。 一是抓好城市重点片区更新。重点推进长岭居、萝峰社 区、金坑社区、三级地旧城项目等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完善 配套设施建设,优化片区人居环境,激发城市活力。 二是积极推动旧村改造。积极开展对暹岗社区、火村社 区等旧村改造项目,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土地集约利用,改 善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推动向农村新型社区转变。 三是选取条件合适旧厂房开展改造。将旧厂房改造与产 业转型相结合,选取条件合适的开展示范区范围内旧厂房改 造项目建设,推动土地功能优化和传统业态新型化。
4.推进产业集聚区和居住服务区适度分离。 针对广州科学城、长岭居、永和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等 区域内被工业用地和厂房包围的村庄用地,通过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工业企业采取“近限远迁”、加宽制造业与集中居住 区域之间的防护绿地以保持合理的防护距离等措施,推进实 现制造业类产业与居住区的适度分离。
(三)促进创新驱动,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
将创新创业作为示范区并辐射带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 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广州高新区核心区(广州科学城) 为核心申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吸纳国 际性人才、技术、资本要素,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 组织、商业模式创新,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 加快推动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将黄埔产 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成为广州乃至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
1.实施人才金字塔计划2.0。 充分发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的优势,把人 才作为创新第一资源,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建立灵活 的人才管理制度,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提 升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水平。 一是重点吸引国际化创新领军人才。依托广州科学城, 面向全球集聚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省创新科研团队等高 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到 2020 年吸引 500 名科技领军人才和 外籍高层次人才到示范区及全区范围内创新创业。 二是大力发展科技骨干人才。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领域,加大对优秀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到 2020 年认定 5000名科技骨干人才。 三是积极引进高技能人才。通过整合政、校、企三方资 源,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输出基地,健全针对高技能人才发 展的政策措施,到 2020年培育 50000 名高技能人才。
2.组建一批产业创新平台。 一是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探索在生物医药、新一代 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领域,采取企业主导、院所协作、多 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整合形成若干产业创新中心。 引导外资研发中心开展高附加值原创性研发活动,吸引国际 知名科研机构来华组建国际科技中心。 二是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加大对区内研发、 设计、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利用,引导区内大企业投资建设 专业孵化器、加速器,支持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型。 三是加强创新资源集聚与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创新创业 氛围,发挥创新资源的集聚优势,加强区域联动,加速科技 成果转化,创新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对外辐射的新机制, 带动区域新兴产业发展。
3.建设国家级科技金融核心功能区。 依托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和 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打造 全国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综合性金融创新实验基地。 一是加快金融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广州金融创新服 务区科学城核心区,做大做强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发展低碳金融服务等创新导向型金融机构, 努力打造跨境人民币业务试验区。 二是壮大创业投资规模。重点培育新型金融服务机构, 加大国内外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结 合国有企业改革设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设立新兴产业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三是开展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建设金融超市线上与线下 平台,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推动“青创板”22股权众筹平 台建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探 索投贷联动,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4.营造国际化知识产权环境。 加快推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工作,促进 知识产权软硬件建设。 一是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以知识产权运用和保 护综合改革试验的契机,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并辐射带动广 州开发区、黄埔区,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制,设立知识 产权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新型政务 服务体系。 二是改革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发挥广州知识产权法 院作用,在全省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探索跨地区知识产 权案件异地审理机制,构建立体化的知识产权强保护体系。 三是创新和完善知识产权运用机制。推动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 业集聚中心、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培育知识产权高端运 营机构,加快推进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在线知 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培育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市 场,支持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5.搭建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 围绕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需求,以企业孵化 为核心,打造“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孵化 链条。 一是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支持发展创客空间、创业咖啡、 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补齐“预 孵化”服务短板。实施大孵化器战略,着力提升现有科技孵 化器的众创服务能力,创办和认定一批新型科技企业孵化 器,建设科学城众创社区,提升园区众创服务能力。 二是积极建设企业加速器。建立和完善科技企业加速成长 机制,加快发展适合于高成长性企业发展的科技企业加速器。
6.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金字塔计划。 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培养 规模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打造经济增长动力源。 一是积极培育科技中小企业。实施中小微科技企业扶持 工程。落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扶持政策,资助初创期 企业和成长期企业技术研发,探索补助中小微科技企业向政府 公布的创新服务机构购买创新服务。重点培养在技术水平、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创业团队和治理结构等方面有较强发展潜 力的初创企业,到2020年形成 10000家中小企业集群。 二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通过技术改造、加速孵化 等措施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有条件企业申请高 新技术企业认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按“一企一策” 重点扶持,对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但未获得认定的, 安排专门经费用于辅导认定,到 2020 年形成 1000家的高新 技术企业群体。 三是着力发展“瞪羚企业”。实施“瞪羚企业”培育工程, 完善和实施“瞪羚企业”专项政策,每年优选一批高成长性科 技企业成为“瞪羚企业”,给予上市辅导、塑造知名品牌、开 展标准创新等政策倾斜,鼓励其做大做强或就地转化成产业 园。深入开展“瞪羚企业”筛选培育工作,加大专项资金支持, 做大做强“瞪羚”品牌,支持“瞪羚企业”优先承担国家和省市 级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到 2020年认定“瞪羚企业”500家。 四是大力培育上市企业。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 “意向储备一批、改制辅导一批、进场挂牌一批、培育上市 一批”的梯次递进机制,到 2020 年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 业板及新三板上市企业达到 200家。 五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支持企业研发机 构建设和提档升级,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 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探索 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20: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Zgabbyshe 于 2018-1-8 20:51 编辑

(四)促进产业转型,打造万亿规模产业新区。 立足开发区、黄埔区现有产业格局,坚持新兴产业培育 和传统产业提升并重,重点打造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和现代 服务业三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平 板显示、新材料等三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新产 业新业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力争到 2020 年全 区工业总产值超 10000 亿元23,努力建设成为国家高新技术 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示范样板。
1.重点打造三大战略性产业集群。 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全区转型发展的战略性经济增长极。 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端生物药、化学药、中药、 医疗器械制造业,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加快推动医学研究、 医药保健、健康管理、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联动融合发展。 引导生物医药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发展互联网医疗、个 体化医疗服务,探索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新型健康服务模 式。强化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华 南(广州)精准治疗平台、核酸类国家标准物质和质控品研究与产业化平台等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联 盟、广东省生物芯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的融合作用,强化产业内互动协作发展。为新药创制和申报 提供全流程服务,建立“新药申报专员制”和“特聘新药导师 制”,加快创新药物、生物仿制药、重点医疗器械产业化进 程。重点推进知识城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园、中以生命 科技园、“千人计划”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冠昊生命健康产 业园及东方国际健康谷等生物医药专业产业园区和项目建 设。到 2020 年,力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级生命健 康创新产业集群,行业总产值达到 800亿元。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加快突破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 术,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本体、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电机 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应用,打造完整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产 业链。重点发展 AGV、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专业服务和 家用机器人。积极发展数控机床,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 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智能化 印刷包装设备等专业智能制造成套设备。 实施智能装备制造创新发展工程,强化中国(广州)智 能装备研究院、广州中以机器人研究院等研发平台的支撑作 用,建立完善的智能装备产学研合作体系,成立智能装备应 用服务创新战略联盟,组织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核心技术攻 关。搭建智能装备制造融资租赁服务平台,鼓励金融租赁公 司开展智能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引导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向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倾斜。强化中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孵化 基地的载体作用,设立相关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推进区内 智能装备产业的国际合作。按“一园三区”的空间布局,加快 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云埔工业区、黄埔区智能装备产业园 建设。到 2020 年,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装 备产业基地、华南地区制造产业智能化的驱动引擎,行业产 值达到 200亿元。 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 驱动发展,不断优化三产结构,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科技服 务、检验检测、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总 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发展商业、商贸、休闲旅游、 文化体育、餐饮等城市功能服务,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功能 完善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 2020 年,生产性服务 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30%。
2.提升发展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提升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平 板显示、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端软件、物联网、 网络通信、卫星应用、电子元器件及材料、数字视听、金融 电子等领域,加快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核心技术研 发攻关,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持续引导产 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发展引领制造业发展趋势、制造 与服务相融合、跨界融合的新产业和新业态,重点发展 3D打印、云计算、大数据、可穿戴设备等细分领域。 围绕智能交通、智能安全监管、智慧政务、智能安防、 智能电网、智慧医疗等领域大力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实 施一批示范工程。支持区内企业成立行业创新联盟,围绕企 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整合创新资源,建设电子信息研发、 测试、标准创制、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广东软件园的示范带 动作用,加快建设北斗导航产业园、腾飞科技园、金鹏智慧 城市总部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加快推动创维华南总部及研发 中心、TCL 云计算创意园区、中国移动(广州)数据中心等 重点项目建设。到 2020 年,力争形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 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行业总产值达到 1500 亿元。 平板显示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世代 TFT-LCD 面板及 相关材料、低温多晶硅技术研发、新型显示拼接技术、电子 纸等新显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低成本金属氧化物 TFT 共 性技术开发及应用、裸眼3D 显示核心器件、自动对焦高像 素摄像核心器件等新型显示产业领域。 发挥重大项目龙头带动作用,围绕乐金显示项目培育高 技术、高附加值平板显示产业集群,重点推进 TFT-LCD(薄 膜场效应晶体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智能终 端等产业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到 2020 年,力争打造 成世界级平板显示产业集群,行业总产值达到 1500亿元。 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 料、生物医用材料、节能环保材料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体系,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紧扣市场需求,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基础, 加强与区内其他产业的协同融合,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新材 料产业创新示范基地。 鼓励区内新材料企业与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节能 环保、装备制造等企业协同创新,开展示范应用。针对区内 新材料产业共性需求,搭建新材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鼓励龙头企业参与上下游企业的重组、改造,参与国际国内 的标准制定,增强市场竞争力。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 的供应网络,建立上下游产业战略联盟,增强产业链上下游 协同能力。做大做强华南新材料产业园,强化广州高性能碳 纤维材料及应用产业基地建设,发挥重点园区的支撑和引领 作用。力争到 2020 年建成一批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行业 总产值达到 1000亿元。
3.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以激发产业活力、培 育新经济增长点为目标,借鉴国内外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成 功经验,重点发展 3D 打印24、节能环保、云计算、大数据、 可穿戴设备、互联网金融等新产业新业态,着力完善新兴产 业发展支撑体系,不断壮大新业态新产业规模,加紧建设新 兴专业园和集聚区,成为广州市甚至广东省新业态、新产品、 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试验区、示范区。
4.实施“互联网+”行动。 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大力推动互联网与示范区范 围内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科技文化的融合发展, 构筑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能。 一是“互联网+”先进制造。打造一批基于互联网跨界融 合的智能产品或服务,培育具有带动示范效应的互联网技术 的云制造模式,推动建设区域性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推 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 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的融合创 新,探索医院、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创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打 造互联网医疗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推进新能源汽车车联网建 设,开发新能源汽车运行监控智能服务、充电基础设施运营 智能服务等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实现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 服务及其增值服务模式。 三是“互联网+”智慧城市。在交通信息发布、绿色出行、 轨道交通、智慧停车等方面开展攻关,搭建“智能交通信息 服务共享平台”,提升公共交通服务信息化水平。 四是“互联网+”科技文化。在新媒体、移动娱乐、数字 学习、数字娱乐、数字休闲旅游服务等领域,构建一批在线 生活服务运营平台,打造现代数字生活运营服务品牌。
5.实施“智造升级”行动。 以促进化工、汽车、食品、电子、金属制造等传统制造 业转型为主线,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 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一是推进实施智能制造。实施机器人应用专项行动计 划,组织开展“一业一策”,围绕汽车、电子电气、机械加工、 食品加工等重点领域需求,积极探索机器人商业推广和营运 模式。推动制造业新一轮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广泛运用信 息技术改造提升落后的生产设备,大力开展人工换机械、机 械换自动、单台换成套、数字换智能,推动生产装备数字化。 鼓励企业积极制定或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 品生产标准水平,按高标准要求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智能化 再造,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开展智能工厂培育试点,选择 具有优势条件和基础的行业和企业,推广重点行业数字化车 间,建设智能工厂。 二是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实施智能制造科技专项攻关 工程,支持区内企业和机构重点突破核心基础部件、智能传 感器与仪器仪表、高速高精制造工艺与技术、制造业信息化 技术、嵌入式工业控制芯片、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关键领域, 提升智能制造核心创新能力。探索建设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 心,搭建智能装备可靠性和寿命测试实验、产品质量检验检 测平台,发挥公共平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三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 节投入,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精准化的定制服务、全生命周 期的运维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支持大型装备企业掌握系统集 成能力,由提供设备、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 制造业企业围绕产品功能拓展,发展故障诊断、远程咨询、 呼叫中心、专业维修、在线商店、位置服务等新型服务形态。 推动制造业企业发展品牌开发、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支持 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 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四是加快低效产业用地清理。加快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 智能装备产业园、云埔工业园智能装备基地和黄埔智能装备 产业园建设,建设成为“一区多园”的国家级工业机器人产业 园区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加大智 能制造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集聚力度,推动智能装 备制造产业集聚化、链条化、规模化发展。加强行业智能装备 示范应用,加大对企业开展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扶持力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8 21: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升发展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提升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平 板显示、新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再加番禺思科物联网千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21: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Finance 发表于 2018-1-8 21:29
提升发展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提升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平 板显示、新材料三大千亿 ...

这个只是黄埔产城融合示范区的,不包括开发区和知识城片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8 22: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和老城要加油啊。荔湾、越秀不要再碌碌无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22: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实 发表于 2018-1-8 22:11
白云和老城要加油啊。荔湾、越秀不要再碌碌无为

额,这个是省发改委批复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全省目前就两个,一个黄埔一个龙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03: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实 发表于 2018-1-8 22:11
白云和老城要加油啊。荔湾、越秀不要再碌碌无为

荔湾   越秀已经没有地了   能怎样????  除了 城中村改造  能做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埔区太给力,希望南沙区、增城区、花都区等其他各区加把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25 00:55 , Processed in 0.08212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