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RickBlaine

[时尚生活] 武汉崇光百货转型困难重重 两年调整后能否焕发生机?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6 01: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伯纳乌的云 发表于 2017-3-25 01:01
武广这边终于有星巴克啦,就考这个撑门面了

是的。。。武广这一边第一家星巴克,之前在武广想去星巴克要么过地下通道到新世界,要么穿地铁去协和,以后终于可以不过马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6 12: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kenwood 发表于 2017-3-25 20:23
我表示很多年都没去逛过什么商店了,武广的门往哪里开都忘记了,以前小的时候最喜欢去那,网上买的东西品牌 ...

严重同意,某些品牌在国外就是摆在花车卖的货,到国内就开在商场一楼搞个大门面唬人。。。还是消费心态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7 10: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子乡也只能卖哈子热干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8 09: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lushiqi 发表于 2017-3-24 19:04
历史发展进程不一样,日本百货业都发展了上百年了,中国真正开放市场经济还没30年,很多人的消费购物的 ...

这和计划经济模式不沾边的,外资的几个百货品牌也在大陆不断关闭,如美国梅西百货、东南亚的百盛百货等。民营的万达百货15年就关闭了十几家百货店。

今年开始,新模式出来,万达百货又开始尝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8 09: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wang181 发表于 2017-3-24 19:35
购物中心化是大势所趋,不管是恒隆广场,万象城,大悦城无不是吃喝玩乐一条龙,武广世茂群光中南太单一,目 ...

言之有理,武商的购物中心,在周边小城市还可以,在武汉市区,还需要不断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8 09: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广有Costa,单就咖啡而言,我个人感觉星巴克比Costa差了一条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8 09: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的百货模式在中国之所有不断面临挑战,是因为国内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确太快,走在西方的前面。

米国和日本,之所以不受电商在零售业态方面冲击,是其完善的商业服务,米国很多小镇都有超市+电影院+餐饮的小型购物中心提供消费服务,大面积的停车场满足了美国普通市民的需求。日本的中小型全方位服务的商店货便利店遍布城乡。连取牛奶、报纸、水电费的服务都在里面。所以电商反而成本更高。

中国是乡镇和乡村商业网点难以满足需要,加上多年来商业地产发展,租金上涨过高,导致普通零售业态成本高昂,难以为继。所以电商冲击了大路货(国内一般性品牌及大量杂牌)的零售,导致很多零售店铺和零售业态比重过大的百货店生存困难。同时,电商自身由于成本不断推高,也面临传统零售目前的难题,即大量电商店铺也因为几大电商平台成本不断推高而难以为继。

这就是目前国内零售业态普遍日子不好过的根本原因。于是,减少零售业态比重,不断扩大餐饮娱乐比重是很多购物中心的新举措,包括不断引入互联网技术手段解决线上线下结合问题。比较成功的是大悦城为代表的新一代购物中心及苏宁易购等。

但是,租金上涨过快,电商平台成本增长过快,人力成本上升过快,始终是导致零售业处境艰难的根源。所以电商假货越来越多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不卖假货和仿货就是不断亏本。

所以,国内商业的新机会还是有,就是社区商业、乡镇商业的新模式。这块是热点,很多大资本都在探索,包括万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8 09: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尔斯腾 发表于 2017-3-28 09:37
国广有Costa,单就咖啡而言,我个人感觉星巴克比Costa差了一条街。

那看是哪里呢,在武汉,至少悦达旗下管理的很一般,每家店的水准差异太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8 10: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伯纳乌的云 发表于 2017-3-28 09:44
那看是哪里呢,在武汉,至少悦达旗下管理的很一般,每家店的水准差异太大

是的,但是星巴克的管理,也就只那个德行。我唯一一次遇见,点摩卡做成拿铁的,就是在星巴克(金银潭永旺)。而且当时人不多,都没有排什么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8 13: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shiqi 于 2017-3-28 13:26 编辑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7-3-28 09:28
这和计划经济模式不沾边的,外资的几个百货品牌也在大陆不断关闭,如美国梅西百货、东南亚的百盛百货等。 ...


我的意思是,计划经济下的百货其定价,进货,管理跟市场经济下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的因此而形成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不一样。
还有很多人在百货商场还习惯讨价还价,不习惯办理会员稳定消费等。
投诉,退换货,申请售后,这些消费者权益保障都是计划经济下不存在的经营消费理念,因为计划经济,百货商场就这些,你爱来不来,赚的也不是消费者的钱而是政府补贴优惠。
而中国消费者恰恰在这些方面落后国外消费者太多。也因此有一套完整的甚至对店家略微不公平的监督制度的网购平台顺势崛起,即便是移动支付不成熟的2010年之前消费额也在快速增长,主力人群恰恰是对权益需求更高的年轻消费者。
中国百货业,进入市场经济竞争的晚,优秀的管理经验和成熟的消费者习惯没培养出来,跟国外完全不是一回事。
就跟国内外的手机支付和信用卡支付习惯差异是一样的。
所以在国外风生水起的高端百货,到中国多半见光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8 13: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lushiqi 发表于 2017-3-28 13:24
我的意思是,计划经济下的百货其定价,进货,管理跟市场经济下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的因此而形成的消费者 ...

老的国有百货没几个了,继续谈这些已经缺乏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百货业,外资、合资的比重远大于国有。比如说重庆最大商圈观音桥,国有的百货就重百和新世纪,而合资、外资、民营的都占据大头,如远东百货、新世界百货、茂业、星光68等。解放碑也一样。重庆和武汉类似,属于本地商业把企业基础较强,而比较弱的成都,百货都是外资、民企。国有的就只有王府井。而在京沪,传统国有百货也是边缘化。

可见百货业收冲击,与计划经济已经没有什么联系。因为外资百货、民营百货日子都不好过。

同样有国企背景,中粮旗下的大悦城因为创新型购物中心,作为一个成功者被业内学习,这与计划经济有多大关联呢?而百盛、万达等外资、民营的百货却举步维艰,难道他们也受几十年前计划经济束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8 16: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summerbicycle 发表于 2017-3-24 16:45
好消息是武商终于不做百货了,梦时代可以松一口气了,另外趁5号线围挡,众圆里面动线全部调整一遍吧

武商众圆光有其面积大,但还是百货思维,招商也不给力,浪费了建二的好地段。必须要全面调整,重新招商,不然万科印象城、八大家红坊里开业后,众圆的日子会很不好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8 16: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伯纳乌的云 发表于 2017-3-25 01:01
武广这边终于有星巴克啦,就考这个撑门面了

是撒。武商净喜欢拉一些好看不中用的韩式咖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0 13:19 , Processed in 0.08093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