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9851|回复: 0

无边风景处处新—— 崇阳打造华中旅游名县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4 21: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健康生活渐成新时尚
  刘彦,45岁,资深户外运动爱好者。从最初趣味相投的朋友一起玩户外,到成为持证户外运动专业指导员,再到创立崇阳山野户外运动俱乐部,他用了8年时间。
  “我希望身体力行,用运动引领一种健康生活方式。”6日,刘彦说。
  会员刘隽,曾热衷于打牌,每到周末,总要到牌桌打上几圈。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隽参加了刘彦发起的户外运动,这次户外体验令她记忆深刻:坐小船到达官财山,和10多名队员一起爬到山顶,俯看青山水库,水光潋滟,令人心旷神怡。
  “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发现了家乡一种别样的美!”从此,刘彦再没上过牌桌,坚持户外运动至今,并带动家人一同参与。
  这种健康生活方式,近几年来,在崇阳渐成时尚:
  隽水河畔,华灯初上,流淌的河水中倒映着市民健身的身影,或是快走、或是散步;桃溪广场上,广场舞曲欢快……
  青山水库,碧波万顷,络绎不绝的市民,在飞驰的快艇里尖叫、呐喊,释放青春的热情与率性……
  在通往铜钟的柏油路上,不同年龄的骑行爱好者,骑着各式自行车挥汗如雨;在大湖山上,有一群人坐在山之巅,远眺日落,仰望夜晚群星,等待日出……
  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
  “基础设施建设,是健康生活方式得以推行的基础和保证。”刘彦说。
  行走崇阳县城,老城区改造和城市道路升级齐头并进:绿化后的桃溪大道,两旁划着整齐的停车位;人民大道,景观带统一规划,健身步道沿河而建、顺山而修;新修的大集公园、天城公园、六小游园等,每晚散步的居民成群结队。
  秉承“生态、特色、宜居”的理念,崇阳投资1500万元,完成全线城乡建设总规、详规及专项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投资16.47亿元,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26个,立体铺开“大天城”建设——
  迎宾大道、文昌大道等城市道路相继完工,实现了“打通外环、疏通内环”;教育新城、发展大厦、卫生城等公共服务工程落地开花,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桃溪广场、大集公园、农贸市场、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配套项目建设,使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治理工程,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和园林县城,省级环保城市创建通过中期评估;
  成功创建铜钟乡等3个省级生态城镇、浪口村等23个省级生态村,青山国家湿地公园、桂花国家森林公园正式批复。
  全域旅游撬动大发展
  在崇阳县“两会”期间,刘彦作为政协委员,提议将户外运动旅游列入旅游开发序列。他认为,崇阳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一类大气地区,也是省首批生态综合示范基地,有着优质的户外旅游资源。
  伴随“1+6一刻钟”和“1+5半小时”交通圈的形成,崇阳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正成为武汉、岳阳、长沙等的“后花园”,适宜户外旅游、度假养生和户外拓展。
  “十二五”期间,崇阳便聚焦群众户外健身运动的需求,打造全国标准化健身步道,跻身国家级健身步道。
  县委书记杭莺表示,将以“全域旅游、旅游全域”概念,把崇阳打造成为集旅游、休闲、运动、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华中旅游名县。
  记者从崇阳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了解到,崇阳对标“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撬动第三产业。
  按照“彩线串珍珠”的构想,该县将实施差异化设计、个性化发展、一体化经营发展规划,加快崇阳青山国家湿地公园和崇阳桂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创建一至两个4A级景区。
  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打造系列旅游名村名镇。加快建设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加大项目配套力度,实施“旅游+”,把荒山建成绿林,把道路建成画廊,把河流建成景观带,把基地建成景区,让崇阳成为“慢生活”旅游度假胜地。
  目前,到大觉山的健身步道已修好,天城公园至浪口大桥的“一河两岸”健身步道已投入使用,铜钟乡大岭村骑行绿道正在规划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1 07:20 , Processed in 0.06351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