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718|回复: 17

[原创影像] 探 访 焦 溪 古 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9 15: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

                 探 访 焦 溪 古 镇

       ——写在中国文化遗产日


      得悉常州武进的焦溪镇被国家批准为历史文化古镇,出于好奇之情,为不被杨桥阴影所左右,我特意踏青前往焦溪古镇探访。
    焦溪位于现郑陆镇境内,由于老祖宗高瞻远瞩,建镇时选址依山傍水,三山环抱。它东倚鹤山,北枕舜山,南望凤凰山,通江舜河从镇而始,龙溪河穿镇而过,环境优美,地理位置独特。 
    焦溪古镇有着与中华文明五千年同步的历史。从唐代810年建立算起,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个名符其实的千年古镇。行走焦溪古镇,南北老街在龙溪河延展着,穿走古巷阡陌,眼前呈现正如古人在元朝记实焦溪“其民居辏集,屋瓦参差,稻秸堆委,连衢北巷,如墉如栉”情景。读来真是一个热闹非凡的集镇,更是描述一带风土人情的千古美文。明代万历(1573)年间的《毗陵高山志》中记述焦溪名为焦垫,“夹舜河是氏居焉,货物辐辏,固高山南隅一都市也。”此时的焦溪已明确记述是一“都市”,其热闹和集镇规模已可想而知了。
    焦溪是圣贤故里。《毗陵高山志》记载焦溪地区历史上自古以来共走进士11名,但明朝以后走出李兆洛状元一人,走出吴润、吴訚、李琨、吴椿、奚寅、承越六名进士,记载了翟永龄、顾汤卿、吴镛等上百名好学有造诣的名人、达士。首辑《毗陵高山志》的作者顾世登、顾伯平就出自明朝。《毗陵高山志》记载收录了57名明朝诗人91首诗载入史册,在这些人中,没有记述哪些人出自焦丙门下,可以肯定地说,焦丙为焦溪为开创重教好学之风是有很大功劳的,而且直接影响到清朝一代教育家是镜和承越在焦溪成立“菊花诗社”,直至影响到现代创刊《舜溪风采》和郑陆镇成为武进区命名的文化品牌“诗词之乡”,对焦溪古镇的文化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老人们说,民国三年(1913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北洋军阀以抓赌为名,行抢劫之实,第一次烧毁古镇明清老房子80多间,遭劫的商店、居民100多家。民国三十年(1941年)农历正月初九、驻扎在江阴、青阳等地的日本鬼子以抓江南抗日义勇军为名,全镇戒严,火烧焦溪,这场大火,烧掉明清建筑600多间,1400余人无家可归。从此地方人士重开龙溪河,地名以水克焦,更名焦溪,直至现在。
    一千多年来,从“焦村”、“焦垫”、“焦塾”、“焦店”、“焦溪”的地名演变中,焦溪虽五易其名,但“焦”字却一直未更,原因是焦溪人民为要永远记住开启文明、授传知识的两位祖宗——焦龟山先生和焦丙先生。它深深烙上了焦溪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所遭受的民族创伤,也在近现代发展中,受到不小的挤压破碎。在1969年国家组织拓宽截直舜河大工程时,为保护它免遭破坏而有幸保存了下来,至今是常武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镇。 
    听了看了焦溪,想祈祷它的未来,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古镇的美梦。

   一组照片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5: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5: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5: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5: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5: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5: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5: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15: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焦溪的保护性开发,早日出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15: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修缮 商业开发 带动地方知名经济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16: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旅游新景点,焦溪的保护性开发要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yt10001


    这座桥好像我们奔牛的万年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20: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前新安的老街也是这样的,只不过现在石板路拆掉了,铺了水泥路,大队书记没有头脑也么办法{:5_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21: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保护开发,常州这样的老街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21: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梁沐暖


    新安地方太小 感觉没什么开放价值  其实新安从90年代到现在是没什么改变的
娘舅家在新安的飘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8 03:38 , Processed in 0.08122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