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373|回复: 1

百井坊有机更新 将重现古井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5 00:45:08 | |阅读模式
杭州网讯 杭州的百井坊巷,一头连着南宋御街中山北路,一头连着延安路,是武林商圈中的一条特色小巷。
    据有关史料记载,五代吴越王钱鏐曾开凿九十九眼水井,号称“百井”,为民提供灌溉饮用之利,百井坊因而得名。如今,能在百井坊地区看到的古井并不多了。
    今天上午,杭州网记者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专题会议上获悉,杭州将对百井坊地区进行有机更新,目前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已经顺利开展,拆迁工作也正式步入全面实施阶段。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认为,百井坊综合改造工程是破解下城区百姓住房难的杀手锏,是提升改造武林商圈的杀手锏,是推进杭州地铁建设和规划范围内的相关项目的杀手锏。
    百井坊地区,最可挖掘的就是古井文化。古井文化也是杭州特有的文化,杭州人的生活离不开井,在井边洗脸刷牙淘米汰菜洗衣涤被,每天的生活从井边开始,也在井边结束。所以,百井坊综合改造工程将注重挖掘、保护古井文化。现在在这一区块还留存的古井,如乐善井、耶酥堂弄井等都将保留,同时拟恢复另外3处古井,恢复五大古井群落,重现百井坊地区的古风遗韵。
    古树名木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也被纳入改造工程中。如基督教会天水堂、天主教堂、司徒雷登居、耶酥堂弄5号等具有历史价值及时代特点的建筑,以及镜清里、耶酥堂弄、百井坊巷、中山北路等具有地域特点的街巷格局都将按照“能保尽保”的原则保留。同时,保留规划范围内的全部古树。
    地块周边的交通组织与改善也是改造工程的重点。规划地块内部尤其是保留历史就爱你住所在地段的交通以慢行为主,通过平台连通新建和现有的商业建筑,串联成商业商务综合体,缓解地面步行人流的压力。交通组织与地下空间利用上与地铁建设及武林广场地下空间规划相衔接,缓解并疏通现交通和停车难问题。
    此外,改造工程中还将结合庭院改善工程,整治住宅区内脏乱、拥挤、景观环境差等状况,对新建的建筑控制体量和高度、密度等,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
发表于 2010-5-16 00:09:34 |
听说这个区域要建大楼嘛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3 14:22 , Processed in 0.07104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