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190|回复: 19

睢宁突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7 09:37:05 | |阅读模式
回眸过去四年,睢宁实现了突破,134万睢宁人幸福流露在脸上。用睢宁县委书记王军的话说,过去的四年,是睢宁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益更多、改革创新“睢宁规矩”形成的四年,是睢宁县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四年。

  在省委、市委正确领导下,睢宁县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中纪委、中组部“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工程和市委、市政府“突破睢宁”战略和“十二五”发展新机遇,迎难而上,奋力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突破、深刻变化,实现历史新跨越,徐州特大城市圈“一城两翼”的重要一翼———睢宁正向我们展示她崭新的风貌。

  争先进位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四年来,睢宁县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先后获得全国“金融生态县”、“粮食生产先进县”、“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皮革皮具产业研发基地县”、“最佳投资价值(环境)县”,省“财政收入增收表彰县”、“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县”、“住房发展与改革先进县”、“食品安全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过去四年,睢宁县主要指标连年进位,经济总量实现倍增。2011年,睢宁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2.36亿元,实现“四年增两倍”,总量在全省排名比2007年(下同)前进7个位次;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1.3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2亿元,年均增长55.8%,总量在全省排名前进6个位次;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7亿元,实现“四年增两倍”;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完成73.75亿元,实现“四年翻番”。

  工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2011年,睢宁县规模工业企业235家,比2007年净增108家,实现产值380亿元、利税60.6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5.5倍和13倍;星星家电、兴宁皮业等65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天虹纺织、南海皮革等33家企业成功再造。农业发展开创崭新局面,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95.1亿元,实现“四年翻番”。粮食总产量8.85亿公斤,实现“八连增”。广州温氏集团等28个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9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近17万户。第三产业持续提档升级,2011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完成92.1亿元,实现“四年增两倍”。

  统筹兼顾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睢宁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以前我每天早上去跑步,只能在天元广场、文化广场那转转,现在我早上去徐沙河景观带,晚上去云河广场或花径,觉得每天的生活丰富多彩。”家住睢宁彩虹公寓居民池佳娃,享受着城市发展带来的幸福,也见证着睢宁城乡建设中的一次次美丽蜕变。

  在城市建设中,按照“拉开框架、留足空间、繁荣活跃、精美宜居”的总体要求,睢宁城区基础配套设施面积拓展到50平方公里。加快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四年来累计铺设改造供水管网约125公里、截污管网52公里;新改建城区道路100公里、桥梁25座,下邳大道等15条道路建成通车;累计投入9亿元,先后开工建设了“三园八带”等景观工程,形成“井”字型城区生态走廊;建成城区游园35个,新增绿地461公顷,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超过省级园林城市标准。累计投入11亿元,修建镇村道路2000公里、小型农村公益桥梁400座,疏浚镇村河道1300公里,整治村庄河塘860个,建设农村卫生户厕12.2万座,镇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成市级新农村示范村、环境整治示范村超百个,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四年来,是睢宁城乡建设历史上投入最多、建设最快、发展最好、收益最大的时期,不仅实现了城乡建设的历史性突破,更为建设50平方公里、40万人口现代化中等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以京剧水袖为蓝本打造的 “水袖”天桥、以汉代建筑为灵感建设的喜阙……睢宁的城市面孔更具个性,云河广场、白塘河湿地公园、徐沙河景观带等重大生态公益工程彰显睢宁色彩,塑造了睢宁面孔……睢宁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

  以人为本 民计民生加快改善

  “以前在外地打工,每月工资才1000多点,现在我每月工资是2700元左右,企业免费提供食宿,每天还有5元的伙食补助,多亏了政府招商引来的龙头农业企业,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在睢宁县江苏太和食品有限公司上班的红梅兴奋地告诉记者。

  四年来,睢宁突出以人为本,加快改善民计民生,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睢宁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4465元,比2007年(下同)增长79.2%;农村人均纯收入8384元,增长7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28.2亿元,实现四年倍增。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年收入2500元以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顺利完成“四年消除绝对贫困”的奋斗目标。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老百姓的事当事”,四年来,累计投入100亿元,完成150件民生实事工程,累计发放各类社会保障资金12.9亿元;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补偿医药费5.8亿元;累计安排救助救济资金414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近38万人次,发放尊老金1288万元,惠及高龄老人近2.4万人;累计建成1600套经济适用房、880套公租房、300套廉租房,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800余万元……民计民生改善让睢宁群众生活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改革创新 守法守信向善向上

  改革创新为发展提供源源动力。2008年以来,睢宁先后推出了100多项制度改革,使睢宁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地震”:严管干部,加强民风建设,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络问政,利用民情工作平台和“舞动乡村”活动进行社会动员和管理、开展“三问三请”活动,“实施‘四晒’工作机制”……

  严管干部,睢宁提出了“干部不好过,群众才好过”的宣传语,从完善制度、激荡民意、常态问责入手,系统地、立体地推进严管干部,让干部踏踏实实干事、真真切切为民。严管民风,睢宁倡导“守法、守信、向善、向上”的民风。 以“三问三请”活动为依托,开展“走千家访万户”活动,多渠道征求群众意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让基层群众更加心齐气顺劲足。在群众中开展“身边的好人”评选活动,营造了人人当好人、做好事的良好氛围。大胆创新,找准农民的兴奋点,探索出“舞动乡村”这一独特的文化活动。经过半年多的实践,“舞动乡村”逐渐成为睢宁县农民交流的新平台、乡村议事的好抓手,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平台。此外,睢宁 “一述双评三监督”制度,有效推进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现公信力提升。实施“双百双千”工程,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围绕实现“三大目标”,深入基层一线,大力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促进干部素质提升,促进基层良好发展,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通过改革,“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已经成为睢宁县全体干部的自觉追求;“守法、守信,向善、向上”已经成为睢宁县广大群众的良好风尚。

  站在新的起点上,赋予“突破睢宁”新内涵,奋力开启睢宁全面达小康新征程。睢宁县委书记王军说:“十二五”时期,是睢宁建设满意睢宁、跨入小康社会、冲刺全国百强的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攻坚时期。站在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上,睢宁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型升级主线,坚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工作总基调,坚持扩总量、优结构、惠民生,加快实施“八项工程”和“六大行动计划”,狠抓“三重一大”项目建设,着力做大经济总量,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开创睢宁科学发展新局面。
发表于 2012-6-27 09:49:12 |
不错,徐州县区也开始发力~徐州不要做市区独大,希望县域大发展!
发表于 2012-6-27 10:48:25 |
争取进入百强··还有丰县··
发表于 2012-6-27 11:55:52 |
徐州就只有睢宁和丰县没有进百强了吧?
发表于 2012-6-27 12:08:19 |
县域是徐州的软肋,只有县域发展徐州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康,苏州、南通是徐州很好的榜样,加油啊,争取个个进百强县。
发表于 2012-6-27 12:12:06 |
还有很有发展空间的
发表于 2012-6-27 12:20:21 |
县区也应该增强经济活力啊,小企业做大了,肯定会到市区发展。就像徐矿有往南发展的趋势。
发表于 2012-6-27 21:34:16 |
不错,徐州县区也开始发力~徐州不要做市区独大,希望县域大发展!
最爱天际线 发表于 2012-6-27 09:49



    呵呵,我倒认为现在不给力反而是市区,在县域发展的同时,主城的发展需要迫切加速再加速,尤其是城市建设和城市品质上
发表于 2012-6-27 21:41:50 |
回复 8# 饭碗五十六


    相对增速来言,最慢的还是市区。但是市区基数大,这也情有可原
发表于 2012-6-27 22:00:06 |
呵呵,我倒认为现在不给力反而是市区,在县域发展的同时,主城的发展需要迫切加速再加速,尤其是 ...
饭碗五十六 发表于 2012-6-27 21:34


    徐州市区还是有优势的,县域最近几年发展的也不慢,这点不错。
徐州老城区城建大都老旧,拆迁力度不是太大,品质要想跟上去 我人为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相信以后会好起来的,但需要时间。
发表于 2012-6-27 22:11:12 |
本帖最后由 饭碗五十六 于 2012-6-27 22:19 编辑
徐州市区还是有优势的,县域最近几年发展的也不慢,这点不错。
徐州老城区城建大都老旧,拆迁力度不 ...
最爱天际线 发表于 2012-6-27 22:00



    是的,徐州的城市化比苏南迟到太多,城建尚需时日,未来肯定是光明的,毕竟徐州对中国政治经济的重要作用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不会忘记的 轨道交通就是证明,国家不会允许不入流的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的,人口经济达标了也不行,至少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有时候到外面去看看,发现其他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水平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徐州这几年在细节品质上的提升还是有效果的
发表于 2012-6-27 22:15:48 |
回复 11# 饭碗五十六


    这点我赞同~!
发表于 2012-6-27 22:18:00 |
本帖最后由 饭碗五十六 于 2012-6-27 22:24 编辑
回复  饭碗五十六


    相对增速来言,最慢的还是市区。但是市区基数大,这也情有可原
注册都不成功 发表于 2012-6-27 21:41


     比起增速,我更看重徐州实实在在的进步,今年徐州GDP肯定超常州,但实际发展水平可有不少的差距,徐州太需要发展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经济上 民生上 城建上都是, 而且我认为城建是目前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民生与我们息息相关,但毕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积累,而城建则可以在短期内爆发,同时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对徐州的都市化和中心城市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毕竟大城市,有实力的城市或得的永远是优质资源。
    说了那么多,我们还是起不了多大作用,只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切看政府的努力吧
发表于 2012-6-27 22:27:05 |
回复 13# 饭碗五十六


gdp    超了常州又能怎么样,人均和城建差人家太多,现在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闷声发展才是正道!
发表于 2012-6-27 22:31:23 |
回复 14# 最爱天际线


    呵呵,我上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GDP以后常州再也不可能和徐州相比,但什么时候在城建和民富上常州不能望徐州项背呢?也许就不是几年可以完成的了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05:10 , Processed in 0.18624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