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376|回复: 17

南沙最应该发展的是全球实(试)验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2 14: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沙的发展,虽然经历了近两三年的较为高速的发展阶段,但离正真的较发达经济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物流,贸易,金融都是重要抓手,这是毋容置疑的。但谁都知道,所有区域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南沙的独特优势,打造全方位多产业链的“全球实(试)验室”,显得最为重要,深圳南山打造的是创新中心,而南沙是否能借助珠三角中心的独特地理优势:交通枢纽,面积广阔,周边产业门类齐全,靠近国际金融资管中心香港。打造高端制造,生物工程,新材料工程,智能制造等一系列新型产业的“全球实(试)验室”。或者说得更具体一点,能否打造数个乃至数十个“贝尔实验室”,这是影响了美国上百年的重量级实验室,全球高科技产业,相当一部分都是由这个实验室首先研发成功的。如果这一步棋走好了,不仅是促使南沙有质的飞跃,对于广州,广东,乃正整个中国,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对于深中通道,也有一点个人看法:挪威,丹麦等国家的海底公路隧道已经越来越长,可以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公里长度已开始超越个位数。是否一定要在主航道上面架桥,上天下地,过山车一般。或者,如果真的技术处理不了,一定要架桥,能否在悬索桥(斜拉桥)主航道上方,利用拉力增设长度100米左右的开合桥,海工船只,邮轮,货轮“上天下海”不受高度限制,如果能做到,也不失为人类桥梁建筑史上的又一创举。拙见,不吝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2 18: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看中央支持不支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2 18: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的光谷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2 21: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提议很好的,首先要有这个意识,然后进行筛选、创办影响未来10年乃至20、30年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2 23: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沙目前还是应该把产业,特别是高科技含量的电子芯片航空航天器造船汽车产业继续做大做强,还有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和通航机场直升机场建设好,还有一个是金融,重中之重!~这三个大方面继续深耕埋头苦干,才有出头日!!!~{:5_115:}{:5_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00: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看来港口是首先需要提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7 10: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沙应该开放入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7 11: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珠三角是世界级制造业基地,
南沙首当其冲要做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包括研发测试、设计咨询、产业金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8 17: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gfdt 于 2016-10-19 01:41 编辑

先鼓励一下



近些年来,很多人为南沙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如建议发展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研发孵化测试、影视传媒产业,教育医疗产业等等
大家几乎很多产业门类都想到了,都认为是很好的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完全忽略了最终要的两个字-------体系!!!

许许多多的建议,都是脱离了体系,去孤立地探讨产业
使得lesi类似的高端产业地区的产业发展格局,总是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走一步算一步,不是体系式全局性的联动发展

任何单个的产业规划,即使做得再高大上
但如果没有对位而扎实的体系的支撑
最终都像是失去供血的心脏,暂时强劲的过后,即进入沉寂

由于没有形成不可替代的,具备长期效力的体系性竞争力(或者说是生态性竞争力)
使得落户的企业和人才,往往是一种短期随机性投资行为,如随企业个别领导喜感好所所做的短期投资行为,并未达到落地生根的程度,而往往容易随着一些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在较短期内即貌合神离,见异思迁
所以,我们针对这种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大思想误区,赶紧把一个重要的发展理论提出来: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如果想获得更高层次的成功,首先必须要确立所属的体系(或者说是生态),并尽快融入这种体系(或者说是生态)

当我们做出了体系,至少是必须把这个体系,用高超的宣传手段向全世界成功地宣传推广出去的时候,即这个体系深入人心的时候
那么企业和人才愿意进来投资的,就是这个庞大的,别的地方没有的或者不充分的,别的地方替代不了你的体系,企业和人才就会定下心来,选择长期落户,长期经营,而不是短期投机行为,就不会三心两意,见异思迁

体系,包括了:
科技金融产业特色文化
连接国际机场的高速交通
高端的政务服务
精细、分明、统一而排他的内部产业协作
超高端医疗教育服务机构
等等极大主要环节或者要素

譬如,文化体系,我们引入“广州高端区”概念来说明之(简称大区,下同)
这个大区,包括从化、知识城、开发区、南沙自贸区一条大的带状
100多公里,这里的发展目标是全球性的科技金融航运枢纽之一
这里的文化氛围,就是高端科技金融产业文化,和老城区的传统商贸文化,必须做一定的区隔
人与群分,物以类聚,很简单的道理
等区隔完成了,两者再做适当的融合和互相支撑,次序必须是这样的,先分明,再混合

譬如,这个大区的教育医疗体系,是为高端人才和高净值人群服务的,就必须为他们提供超高端的教育医疗服务
价格昂贵,全球会诊,服务超一流,私密性较强等等
那么在这个大区的教育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就不是老八区的为普通老百姓服务的那种普惠模式了,这也是很好理解的

如果不建立适应“广州高端区”发展的、紧凑而高效的综合性体系
那就是散、乱、慢发展模式
就是说,它也可以发展,但竞争力会受到极大的削弱,发展比较缓慢,集聚程度比较零散,打到哪算哪
运气好了,譬如突然间给个什么政策,可能突然间爆发一小段时间,但过了后又回复平庸

但体系建立后,就完全不同了
就是落地生根模式了,就是永久经营模式了,就可以在区域内乃至全球范围内,大概率地形成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发展模式了


先简单说这几句,有时间再在下面,结合广州的实际(这个立足点也很重要),详细论述
我们在总部帖子里已经展示了这种“体系”理论
再次把它展示出来,也许一些网友可能就已经读懂了这种体系理论了

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extra=#pid187874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8 17: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gfdt 于 2016-10-18 20:04 编辑

承接上楼

简言之
南沙的科技金融文化
连接国际机场的高速通道
高端政务服务
专有的产业协作垂直体系(产业链)
高端医疗教育服务
它们所构成的体系
由谁来提供和保障?

如果能从体系的思考角度,彻底解决这些最基本的问题
那么发展所谓的高端制造、航运金融,影视文化、全球实验室等高端产业
都不是问题,都无需争论,可以说信手拈来,都可以发展
具体而言,各种各样的高端产业,就能在短期内迅速实现
并且根基扎实,永不离去
并且无论将来世界大势如何变迁甚至是巨变,都可以保持和发挥自己的这种不可替代的体系性优势,而始终站在最高端行列
如果还是过去那种零零散散的发展思维
还是过去那种想到什么,流行什么,LD说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做法
那么大概率地,还会是我们常常发生在我们眼前的,磕磕绊绊的,时好时坏的发展状态

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
就是这个“广州高端区”概念
要从城市战略规划上,和城市形象营销上,坚决把这个大区单独列出来
其内部高速路和轨道交通是独立的,专用权性质的,整个带状要高密度打通,大区内的产业协同布局,以及教育医疗服务等,也是专用权性质的,排他的
形象一点说,这个大区在行政管理上属于传统的广州,但经济和产业层面,则属于全球,你看不大出这个大区带有“五羊”的历史文化印记,轻装上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8 23: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gfdt 于 2016-10-19 16:23 编辑

建立“广州高端区”交通体系,是全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
其中城际铁路、地铁和高速路是主力
形象描述之,就是在这条带状高端区内,从南道北,大体上竖直布局5条以上的交通大动脉(三条高速公路,一条地铁,一条城城际线)

第一,城际铁路
南沙至机场的“广中珠澳”城际铁路方案之一为:新建广中珠澳城际南沙至莲花段(约41公里),接穗莞深琶洲支线,通过广佛环城际东环直通至机场。通道全长约98.4公里,大站快车模式下,南沙(万顷沙)至白云机场旅行时间约48分钟。

但按照我们所做的“广州高端区”体系理论
广中珠澳城际应该继续往北,跨过开发区所在的珠江水道,一直向北
沿着开发大道一直向北,到达永和开发区,和穗莞深城际汇合换乘,直达知识城、白云机场和从化温泉区
这样,既可以使得南沙多了一条迅速直达白云机场的快速城际线(另外一条是通过广佛环线东线)
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让“广州高端区”带状结构,竖起了了一条起到脊梁式重要作用的城际交通交通生命线

第二,即地铁,就是原来建议的地铁四号线,从广州新城向北做一条支线,跨过珠江,直达永和,和穗莞深城际换乘,但速度没有广中珠澳城际那么快

第三,高速公路
现在有南沙港快线和广州绕城高速公路,供南沙奔向机场和北部高端区
但还不够直接
建议像广深沿江高速一样,大体上沿着南沙珠江岸线,再建设一条高速公路
和城际线一起跨过开发区的珠江,通过开发区的快速路,连接即将开建的知识城永久快速路,或者花莞高速公路

至此,“广州高端区”的脊梁式交通体系建设,隆隆凸起,大功告成,全球投资者定将吃下一颗定心丸



图示:


从北至南的“广州高端区”垂直带状式、脊梁式立体交通体系,待成功搭建,则简直无敌!
“珠三角(科技)中轴线”的宏伟战略的成功崛起,亦跃然纸上,夯实基础,指日可待

从右至左
荧光蓝------穗莞深城际,直达白云机场
浅蓝色------新建南沙沿江高速,直达永和,高速连通知识城和从化
红色---------广中珠澳城际,到达永和,换乘穗莞深城际,直达白云机场,或向西,通过琶洲支线,转广佛环线直达白云国际机场。粤港南沙深度合作区就在南沙枢纽旁边,本线预计会引入南沙枢纽再北上,那就把深度合作区纳入“广州高端区”范畴了,锦上添花,good!
橙色---------地铁四号线向北直线,到达永和,通过穗莞深城际换乘,可抵达知识城和从化
粉红色------广州绕城高速,最南到达南沙,往北则通过市区快速路,到达从化,连接大广高速和京澳高速
深蓝色------南沙港快速,南可以通过市区快速路,到达从化,连接大广高速和京澳高速
荧光绿------广佛环线,直达白云机场

参考链接:[规划建设] 南沙自贸区粤港澳深度合作试验区(香港园)规划来了!
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extra=page%3D1





下图的广州地铁远期规划中,有一条17号线,恰好是跨过珠江,抵达开发区东区的这个黄金三角区域,和5号线换乘
所以,我们建议的“广中珠澳城际”向北沿长线,以及新建“南沙沿江高速”,可以与此共线建设,轨道交通和公路隧道同线建设(海底隧道模式还是跨江大桥模式?)
这个跨江通道必须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提前再提前去建设,以迅速凸起“珠三角中轴线”的南北轨道交通脊梁,这是一项是非常紧迫的战略布局


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extra=page%3D1
[地铁高铁] 广州地铁10条新线路要准备开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21: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沙当前的核心是打通交通,引入人才,以交通来带旺人气,做好城市规划,吸引高端人才入住,然后产业才能发展,才能真正成为广州副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7:5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广州南沙的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在昨天发生了件大事!他们完成了全球首台“华龙一号”ZH-65型蒸汽发生器的出厂水压试验。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已经全面掌握了三代核电核岛主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0 12: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几位都是人才啊,看南沙问题看得很深远,层次很高,佩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0 13: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尔实验室。。。。。
感觉没广州市政府迁过去更容易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4 17:15 , Processed in 0.07750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