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053|回复: 4

[综合其他] 【理论】王君正书记党刊撰文 全面阐述其城市规划建设理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1 10: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升科学规划水平  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城市规划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城市规划决定一个城市的特色和风貌,引领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要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来制定规划。按照总书记要求和城市规划的特点规律,实现巴音朝鲁书记提出的“打先锋、站排头”目标,我们要立足长春在东北亚区域的综合区位,充分考虑长春的历史文化特色,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宜居宜业的愿望和需求,对整个城市规划发展进行综合性、立体式、全方位的思考和谋划。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建设宜居宜业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的纲领、旗帜和灵魂,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和方向,影响着城市的形象、特色和竞争力。在城市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我们必须找准自己的城市发展定位。从总体上看,无论是从战略地位、区域位置来把握,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考量,还是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较,长春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把长春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国内外发展大格局中思考、比较、推动,立足吉林看长春、放眼全国看长春、走向未来看长春,“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努力打造经济量级、城市能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五个升级版”,加快把长春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纵观城市发展历史与现实,作为中心城市至少应当包含这样几方面内涵:第一,经济发达,努力实现经济竞进提质发展,提升长春在东北亚区域的经济首位度;第二,文化繁荣,深入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三,法治优良,深入推进“法治长春”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第四,功能完善,促进城市要素保障、综合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第五,生态一流,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推动长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第六,人民幸福,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每一位市民充分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真正把长春建设成为“让本地人幸福,让外地人羡慕”的城市。

对照省委、省政府对长春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对照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和标准,当前,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六个不协调”:一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开发建设不协调,还相对滞后于建设发展需要,有时还存在被建设牵着鼻子走的问题;二是基础设施配套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预见性不够、精美性不足,缺乏应有的文化韵味;三是生活方式的变革与生产方式的进步不协调,生产力的提高速度高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明素质有时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步伐;四是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与城市现代化发展不协调,硬件建设投入大,软件管理跟不上,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水平仍需提高;五是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不协调,地下空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集约节约使用不够;六是“物”的空间与“人”的空间不协调,有时体现不出和谐性,人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少,有些规划建设体现不出“城市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建设理念和目的。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好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彰显城市特色。我们认为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点:一是必须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在把握历史文脉中彰显城市特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城市有了文化的积淀和引领,才会变得鲜活亮丽、富有魅力。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凸显城市文化的独特优势。长春是一座年轻美丽的城市,历史虽然不长,但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都与长春相关。多年来,长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汽车文化、电影文化、雕塑文化、警示文化等等。我们要在把握这些重大历史文脉,思考和谋划未来城市发展,真正在规划中注入文化的激情、融入文化的内涵、彰显文化的品质。二是必须立足现实发展基础,坚持在继承和完善中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科学的发展逻辑是基于继承基础上的不断创新,一座城市的不断进步,是一代又一代人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结果。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围绕把长春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整个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和综合承载能力都取得了较大进步,我们必须立足这个基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把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三是必须充分利用城市的资源禀赋,加快建设绿色宜居宜业之城。城市无论其如何发展,最终是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服务的。城市建设最终目的是宜居宜业,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每个人在这里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不仅能把本地人留住,而且能把外地人才吸引过来。我们要围绕这个目标,进一步树立大规划理念,真正以宽广的视野、一流的审美、良好的素养,把长春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品质之城。

二、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建设城市既要好看更要好用,对外有形象,让社会认可赞同;对内有品质,让市民宜居宜业。所以,城市规划必须始终做到“五个坚持”:

(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支撑是基础和根本。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产城融合”,既注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更注重优化产业布局,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推进产业化,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结合长春发展实际,我们要在“四个注重”上下功夫。一是注重工业产业发展,以工业产业带动城市发展。立足长春老工业基地的工业优势,坚定不移地把工业化作为加速长春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力量,特别是依托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等支柱优势产业,加快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产业集聚做强城市“板块”经济。二是注重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服务产业壮大城市经济。立足省会城市区位优势,着眼于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不遗余力地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提升长春现代化水平的主导力量,做优做强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贸流通、健康养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三是注重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产业拓展城市内涵。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我们要努力把文化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将城市特色文化开发成特色产业,以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城市文化,以文化产业发展弘扬城市精神,以文化产业发展丰富城市品牌。四是注重旅游产业发展,以旅游产业美化城市形象。充分挖掘长春的自然、人文特色资源,以建设“休闲消夏胜地、冰雪体验之都、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市新的支柱产业,为长春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提升人居环境。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存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群众满意度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是评判和检验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准则和最终标准。要坚持把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满意度,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构建功能完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公共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要通过人本化规划、人性化管理、人文化建设,整体提升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使群众既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又成为美好生活的受益者,真正把长春建设为宜居宜业之城。

(三)始终坚持区域特色,张扬凸显文化品位。城市不论大小,要坚决克服“跟风”“求大”“求洋”思想,必须走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我们要把长春这座城市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深度挖掘我市特有的汽车文化、电影文化、雕塑文化、冰雪文化、警示文化,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想,更加注重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发,更加重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融合,更加注重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优势打造,更加注重功能分割与特色品位的和谐统一,更加注重城市形象的包装推广,以特色彰显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

(四)始终坚持环保优先,构建打造生态文明。我们提出打造“五个升级版”,其中打造生态文明升级版既是我们的战略任务,也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通过集约规划、集约建设、集约管理,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和体现到长春规划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全力保护好长春的自然生态环境。一是要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全面加强城市公园、城市绿地规划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地率和森林覆盖率,全盘绿化城市,着力美化城市环境。二是要铁腕治污,科学治水,把伊通河综合治理暨百里生态长廊建设作为头号工程,进一步统筹规划、科学实施,早日把伊通河建成为保障城市安全和居民健康的生命线、对外开放和城市形象展示的景观带、提高城市环境和宜居水平的生态轴、促进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动力源。三是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大力整治城市生产生活环境,努力提升城市生态质量,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的长春新形象,让群众在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改变中感受变化、体味发展、共享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央提出“四化”同步,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城乡生产力和产业发展的优化布局,实现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的优化配置。我们要坚持“两手抓”,实施双核带动战略,即老城新城同步推动建设:一手抓新城和开发区建设,加快把新城打造成城市新的增长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一手抓老城改造提升,让城市焕发新的生机。老城改造提升要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做到科学规划,加快进度,确保两年完成,真正以工作的成效改变群众居住状况和生活品质、检验规划建设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科学规划,系统实施,推动城市规划工作实现新跨越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依据。我们要把城市规划权作为最大的财富、最丰厚的资源,科学谨慎地使用规划权,严格按照“动土必有规划、出土必有设计”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地搞好规划设计,以此保障和促进全市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坚持高位对标。古人讲,“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以战略思维来审视规划工作,使规划具有长远的眼光、科学的预测和理性的控制,既立足当前,又预见未来。要本着为历史负责的态度,加快城市法治化进程,增强政府依法编制规划、执行规划的意识,防止规划三年一变、五年一动,力争使规划能够收到长期效果。要以长远眼光做好城市规划,既给当代发展指明方向,也给未来发展留下空间,使城市规划建设能够经得起当代和后代人的评说,绝不能因规划落后导致“前建后拆”,绝不能让今天的规划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要全面放开规划市场,推行规划方案竞选机制,确保规划好中选优、优势集成。

(二)实施全区域规划。坚持把全市城乡地域全部纳入规划范畴,使规划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无盲区。要充分依托国务院确定的Ⅰ型大城市定位,优化主城区内部规划布局,使中心城区、三个城市副中心与周边开发区合理分工、相得益彰。要完善城镇体系规划,推动中心城市与九台、双阳两个城区,农安、榆树、德惠3个中等城市,合隆、龙嘉等特色乡镇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按照规划体系的要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原则,列出详细工作计划,逐一抓紧编制。

(三)注重精细化设计。城市形象的鲜明性、城市空间的协调性和城市生活的舒适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精细化的城市设计。我们要做好中心城区重点地段和大型建筑的空间、形态、功能、天际线、色彩设计,提升城市的景观特色和视觉品位。一要注重城市形态规划与设计。目前,长春基本上形成“西产业、东生态、中服务,辅以带型+指状+星座”的产业布局,形成“一廊、一脉、一带、四城”的城市结构形态。要狠下功夫研究好城市形态,逐步把城市建设得更加漂亮。二要注重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一个城市的风貌,与城市的色彩密不可分。长春要保持怎样的色彩,需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做法和经验,结合长春城市特点,使城市色彩既符合长春实际,又有别于一般的历史文化城市。三要注重城市建筑功能的规划与设计。建筑是城市形象的浓缩和标志。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既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又体现节约高效、低碳环保理念,做到建一项工程,添一个亮点,增一处特色,真正打造一批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的经典建筑。特别是在老城区改造提升过程中,对建筑物的设计,既要好看,更要实用,要注重单体建筑与整体建设特色的协调和谐性;既要保持外表形象的特色化,又要确保内部功能的现代化。四要注重城市天际线的规划与设计。让人们无论站在城市的哪个方位环顾四周,都能够清楚地感知天地相交的那一条与众不同、颇具特色的轮廓线。包括对城市特色街区、文化街区的规划设计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四)始终严格执法。用规划指导发展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它可以使各项工作始终围绕既定战略目标前行。规划得不到落实,就会沦为一纸空谈,失去应有效力,让城市发展陷于无序状态。城市规划定下来之后,必须不折不扣地严格遵守、坚决执行,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并体现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方方面面。国家明确规定,要严格遵守控制性详规,用5年时间全面清查并处理城市建成区违法建筑。对我们而言,既要落实好国家、省部署,坚决清理违法建筑,又要以惩戒机制倒逼规划落实,全力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切实把规划权威树起来。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职能,发挥规划部门的监管职能,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构建层级清晰、职责明确、统一管理、广泛监督的规划落实机制。

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正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书写了历史、铺就了未来。我们既要当好历史的继承者,更要勇做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城市的领导者、管理者、建设者,我们要牢固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理念,努力提升文化素养,充分发挥民主决策,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做好城市规划,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与管理,真正用我们的努力传承城市的历史,改善生活的品质,赢得发展的先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让长春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1: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sinking 于 2016-9-1 11:09 编辑

本文作者: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

俯瞰南部快速路及轻轨3号线(图片转载于微博博主 暗旦无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17:4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洲国新京的时候,日本人很重视城市的规划和执行。并且各项规划极为超前并考虑到了经济性,可实践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23: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说别的,这种规划看着感觉都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 19:3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提到的天际线亮了,长春以前的规划从来没有这个字眼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3 17:10 , Processed in 0.07399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