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207|回复: 10

[泉城风貌] 济南:依托大城建 发展大旅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5 20:23:13 | |阅读模式
舜网讯  泉城如何依托大城建发展大旅游?如何建设区域性旅游中心?近日,市政府召开座谈会,邀请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对区域性旅游中心概念、济南建设区域性旅游中心的条件以及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旅游业如何突破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发展建议。以下是部分专家的发言摘要。

  实现城旅一体化和城景一体化有效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刘锋

  说,旅游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产业。世界上一流城市一定是高品质生活的城市,也是宜居、宜业、宜商、宜旅、宜休闲的城市。世界上很多城市发展的规律,基本上是从工业型、生产型向服务型、消费型转变。济南现在服务业比重达到51%,超过工业,如果按照产业结构理论来讲,实际上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再往后走就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期,到这个时期旅游的功能和作用会更加强劲,所以要用前瞻性眼光和后工业化、后城镇化眼光来看济南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解决就业、增加创汇、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容市貌、增强开放意识都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十年,中国还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快的推进时期。济南特别需要抓住这个机遇,率先实现产业跨越、升级,打造成旅游科学发展的示范城市。

  为此,旅游业要有准确、科学、战略眼光的定位,实现三大跨越,即旅游位次要有大幅度提升、旅游地位跟着时代需要有大的提升、产业要有跨越,从而让旅游业成为撬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产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产业。

  依托大城建,发展大旅游。1933年《雅典宪章》提出城市最主要的四大功能是:生产、生活、休闲旅游和交通,在过去城市发展过程中,总体上是忽略休闲旅游功能的,所以在土地利用类型中没有休闲旅游类别的利用,在城市功能区也没有专门的旅游功能。今后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要考虑旅游业怎样有机融合进来,实现城旅一体化和城景一体化,有效提升城市功能。

  道路网络化和高铁时代同城化是济南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契机

  刘锋说,道路网络化和高铁时代同城化的快速推进,是济南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契机。特别是京沪高铁建成后,济南到北京仅需一个半小时,融入首都两小时休闲旅游交通圈,这个变化是非常惊人的。我2008年第一次坐北京到天津的城际列车,在火车上看了两份报纸,往窗外一看,已经看到了天津的摩天轮,到了天津市中心城区,行程只用了29分钟。过去到天津遇上堵车要2个小时,至少也要1个半小时。武广高铁开通后,对整个湖南的旅游促进很大。岳阳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他们现在旅游火爆、人气飙升,比预想的还要猛烈,不过准备还不足,现正抓紧完善旅游接待设施,策划相关配套建设。

  济南必须提前把握好京沪高铁开通带来的变化,对城市发展中旅游休闲功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不仅京沪高铁,随着经济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当地百姓也会对休闲、游憩、旅游设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据了解,现在到奥体片区的全运场馆打场羽毛球都要提前好长时间预定,经常还订不上,由此可以看出整个社会需求变化对推动城市功能完善的重要作用。

  依托后发优势 借鉴先进经验打造四大区域旅游综合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0:23:41 |
刘锋说,打造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对济南旅游发展非常重要。客观地说,济南传统旅游资源并不是特别优越,比起西安、桂林等城市,资源优势相对弱一些。但是济南所处的山东重要门户和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很重要,整个城市的综合优势、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实力很强,这是济南发展大旅游的重要优势,要把这个优势充分放大和强化,把济南打造成为山东旅游的门户和集散地。通过泉和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一系列国际品牌休闲项目的整体引进和新的旅游综合体的建设,把济南城市旅游载体、整体服务功能和国际旅游名城接轨,从而形成门户型、枢纽型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集合中心、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旅游集散地。

  要把城市旅游摆在济南旅游业中重要的地位,树立城市建设就是旅游建设的概念,在建设城市特别是建设城市综合体时,一定要注入旅游功能、描出旅游色彩、体现济南特色。在这方面,济南有非常强的后发优势。

  第一个很重要的旅游综合体是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一带。今年环城游通航后,这里可以打造“天下第一泉”大型旅游综合体,创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建议这个片区在机制上能有所突破,逐步推进和实现资源一体化管理,成立综合的管委会。这个片区要定位为打造世界级的旅游景区。以前大家一说起济南旅游,许多人只知道趵突泉。这个招牌有点单,容量和综合吸引力还是弱一点,和当代人的多元化、综合性的需求不对应。这里只有一点点看头、一点点说头,缺乏更多的玩头、吃头、买头、住头、噱头、聊头。如果护城河打通了,可以打造类似于桂林的两江四湖水上夜游项目,将是非常精彩的。大明湖东区改造非常好,园林景观打造很到位,在我看过的很多景观中属于非常有亲和力、人性化的,给人的感觉很舒服。但是我觉得这里还缺夜游项目,缺乏像北京后海和什刹海、成都宽窄巷子、上海东方新天地、杨朔西江、丽江束河古镇等地可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完善的夜旅游项目。如果能在那一片水岸线上打造出这么一个项目,将对助推整个片区提升有重要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0:24:03 |
第二个很重要的旅游综合体是大手笔、大气魄的奥体板块。这个片区有很好的基础,包括场馆、行政中心、生活中心、泰山石和根雕的商品展馆,参观以后感觉比较有冲击力。我们现在在给北京的奥林匹克中心做策划,把它变成国家5A级景区。过去该中心更多是体育功能,现在考虑怎样把休闲旅游的功能注入进去,在里面做一些专门针对青少年的项目,像梦幻世界、恐龙馆、芭蕾舞表演、水上演艺中心等。济南的奥体板块未来也可有让它更适于生活、休闲的项目,注入一些功能性、旅游性项目。

  第三个片区是南部山区。这一块发展潜力巨大,因为目前城市发展把南部定位于“南控”,这确实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但是如果找到很好的结合点,反而可以打造成为美丽的新经济、时尚的新生活,会成为成都五朵金花型的有吸引力的、让大家向往的区块。“南控”可以控别墅,但不能控旅游。不能发展别墅型纯地产业态,不能发展污染型工业,但是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业、体验旅游业。可以考虑在这个区域建一些注入国际性生态旅游特色的小镇群落,先选一两个示范点作为突破口,高标准策划、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开发经营,逐步在这个片区形成多元化休闲度假模式。

  第四个是西部版块,围绕园博会场地,强化注入旅游理念,打造成为旅游综合体。现在这里有了很好的基础和载体,关键是能不能有这样一种理念,类似于杭州休闲产业经济园区把西溪湿地、宋城等一系列综合体打造出来的理念。在这方面国内还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深圳的东部华侨城、珠海的海泉湾都是采取大企业引入、大产业进入、大片区开发、大项目建设、主题式设计的发展模式。现在旅游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单体要素向成区域、成片的投资开发转型,按照旅游产业链发展统筹进行旅游招商,整体做成旅游经济区或者开发区。也有一些地方像武当山直接就叫旅游特区。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很好地思考和推进。

  聚合、整合、融合、联合四弦“合”鸣谱写“天下泉城、灵动济南”新传奇

  刘锋说,旅游资源无边界,资源是综合体的概念,产业是融合体的概念。旅游业相关的行业涉及110个,综合性和关联性是非常强的。济南旅游发展要特别重视四个“合”:聚合、整合、融合、联合。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0:24:22 |
第一个是聚合。济南不同于一般旅游目的地,比如不像泰山一山独大,也不像桂林等其他一些传统旅游资源富集地。济南资源也很丰富,但是在全国、在世界上真正叫得响的并不是太多,所以更重要的是发挥聚合力。济南是省会城市,如果把奥体、天下第一泉、南山生态休闲度假区、西部片区各方面的资源聚合起来,再和旅游产业结合,就是济南的最大优势。总体定位是要打造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成为门户型、枢纽型的旅游集散地、经济体和服务中心。

  第二个是整合。要把山、泉、河、湖、林、文化、历史、参与性和娱乐性的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适合不同层次需要的旅游线路产品。在串联的时候,除了有形的交通道路的串联,还要特别重视无形的线索的串联,也就是价值链的联通。济南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这么好的泉水、护城河,我觉得在全国是唯一的,在世界上是少有的。泉代表着甜甜的、健康的、生态的概念,是优质的、高品质的一种水。如果把泉水的文化味打造出来,就可以大大增加消费。但是目前济南这方面的策划还比较少。像日本清洋市很经典的旅游项目就是喝那里的泉水,基本上所有人到那里都要舀上泉水品尝。济南几步一泉,每个泉都要设计不同的主题和概念,注入不同的文化内涵,每个泉都要吸引游客品一品,让游客觉得很有意境。整个旅游线路要做到一路看有绝色、住有暖色、吃有绿色、购有特色、玩有喜色、疗 (康体疗养)有起色,这样整个旅游产品和线路才会有吸引力。要让游客慢品济南,坐着船慢慢悠悠地顺着护城河转一圈,上岸也慢慢地游览。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拍照,还可以品尝特色美食,到某些地方发呆。

  第三个是融合。旅游业一定要和其他产业融合,要做到城旅互动、商旅互动、文旅互动、工旅互动、体旅互动、农旅互动。

  第四个是联合。济南要发挥好门户、枢纽作用,建设成区域性中心旅游城市,真正成为“山水圣人”旅游的龙头,成为“黄金海岸线”的门户。

  济南旅游要高度重视营销。目前“好客山东”的旅游品牌已经唱响全国,建议济南打造“天下泉城、灵动济南”的品牌,把全新的形象向海内外推介出去。总体看,济南现在赶上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相信“天下泉城、灵动济南”一定会创造新的传奇。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0:24:45 |
提高核心竞争力把济南建成旅游目的地城市

  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陈国忠说,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首要定位应当是区域性旅游枢纽中心城市。这个中心是从区域功能也就是它的辐射带动作用来谈的。济南对周边城市的带动是山东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在,山东西部的“山水圣人”旅游线发展过程中,济南实际是被严重边缘化的旅游城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报的山东旅游线路基本上是曲阜、泰山、青岛、辽宁大连。广东的七日游几乎没有济南,最多在济南下飞机,直接奔泰安、曲阜。济南不但没成为中心,而且已经被边缘化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大和发展?首先要放在大的区域枢纽中心城市来定位,要让济南广泛地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共同促成山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和繁荣。

  济南旅游要做成目的地城市。目的地的价值是一个地方旅游业产生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要做目的地城市,济南最大危险是被空心化、边缘化。

  区域性旅游中心要有完整的产品功能。三大名胜是市区里的产品,游客一天或者半天看完走掉了,但是真正的城市旅游如上海、广州、北京,它涵盖了大量的非门票收入的旅游收入。一个城市的旅游如果都集中到门票和门票本身产生的效益,旅游永远做不大,也很难成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上海市旅游业发达,但几乎没有卖票的景区,靠的就是城市旅游。要打造完整的城市旅游产品体系,不是几个景区能够解决的,它包含了城市基本的旅游产品。我赞成打造核心型旅游产品,并加上城市文化产品、场所产品以及由此形成的社区旅游、城市休闲旅游等。

  旅游不仅仅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济南很多已经具备的产业可以和旅游业融合。国家旅游局特别提出,当前中国旅游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就是加快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的核心是把旅游业融合到现有的三次产业结构中。举例子说,济南市场上供应的矿泉水80%—90%是外地品牌,高档的矿泉水没有一瓶是济南造的,我们号称泉城,面对这种情况说不过去。产业融合最重要的是构建什么样的旅游产业体系。济南的企业从自行车、汽车到大量的食品,几乎没有一个与旅游业融合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0:25:02 |
多部门、多产业融合发展走社会资源旅游化的路子

  山东大学旅游系主任王德刚说,在现代社会,传统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小,而现代经济和社会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和作用越来越大。旅游行业之外的许多社会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或者其旅游化发展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现代旅游发展的理念是与旅游相关的许多行业、部门和领域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地位、作用和产品。如杭州市前几年开发了100处社会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包括居委会、敬老院、幼儿园、居民家庭、派出所、监狱等,开放之后社会反响非常好,游客满意。济南市的文化、园林、体育、教育、林业、水利、农业、宗教以及公安、航空、铁路、公路、城市公交、金融保险、环境卫生等领域都可以成为现代旅游产业群中的构成部分。在这方面有一个典型案例,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当时设计的时候,朱镕基是上海市市长,呈报给他的第一设计方案造价8000万元。朱镕基说你们这个方案是怎么出来的,设计人员以为他嫌造价太高,说我们是经过精打细算的,如果财政有问题,可以再压缩。朱镕基说,不是让你们压缩投资,而是换一种理念来思考这个问题,8000万元建一个电视信号发射塔,它仅是一个发射塔,如果让它功能多元化,投资增加了,但是自己会有收入。结果后来电视发射塔造价4亿元,参观门票100元,4层是高级餐厅,几年就全部收回成本。如果是8000万元的造价,每年财政要不停维护它。

  这就是一个理念问题,济南许多部门的资源如何实现旅游化,实际上就是稍微增加一点功能,旅游产品就出来了。

  树立旅游功能新理念给经济之虎添翼 为文化之锦添花

  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何佳梅说,应把旅游业的功能融合于一产、二产、三产各个产业领域。一说发展旅游业可能有很多重要部门不屑一顾,认为旅游是边角行业。这个观念应该更新了。1998年省旅游局曾提出海尔能不能搞点旅游,海尔不予理会,到后来海尔搞了旅游,觉得旅游对企业非常有好处,在全国成了重点旅游项目。张裕葡萄酒同样搞了旅游,不但推进其自身产业成长,而且在旅游产品上有了新的切入点。农业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农家乐大家都很满意,实际就是到老百姓家里去吃顿饭。其实,要真正使农村“乐”起来还有很多好做法,大田可以做成景观,农业可以做成玩、乐、教、学结合的产业。这样附加值能增加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0:25:18 |
旅游要和地产业景观融合。在济南所有的地产业应该有一条规定,必须做成旅游地产,现在说的旅游地产实际就叫景观地产,在国际上已经叫做景观学。它是景观、旅游、休闲这些分开的学科充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学说。有个学院老校址做商业地产,楼挨着楼,楼与楼之间能直接对话,一片金晃晃的外墙,哪还有什么空间。这种建筑地产的发展,完全是一种掠夺资源式的发展。许多地产没有把旅游大概念、景观大概念放进去。好的景观地产看到的不是居住区,而是生态大花园。这种地方游客愿意看,自然会成为旅游景点。

  旅游要和核心文化融合。济南要打造区域性旅游中心、最佳旅游城市,现在最缺少的就是具有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龙头产品。打造5A级景区非常必要,否则济南旅游产业很难有大的跨越。老城区以人文、生态的方式整合了泉文化。一直动不起来的老城区恰恰是最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地区。首先要把老城区胡同游做起来,然后再把泉水资源整合起来。这些资源整合不起来,济南旅游就缺少核心竞争力。

  城建规划要融入旅游规划旅游部门要主动参与城市建设

  济南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宋永生说,依托大城建、发展大旅游、建设区域性旅游中心是济南市的一个大手笔。区域性旅游中心应该发挥三个作用:主导作用、龙头作用、集散作用。主导作用是在这个区域应该具有辐射性。龙头作用是要把别人的资源整合到自己旗下。集散作用就不用再讨论了。济南的旅游资源已经很丰富了,但是整合资源的能力却不强。依托大城建,发展大旅游,就是要发挥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业务专长,参与大城建的规划和建设。不是建议,而是参与。

  首先要把旅游元素整合到城市规划中,而不仅是对已建成的挖掘旅游功能。其次对济南现有的城区改造,要保留、保护旅游元素,挖掘拓展旅游元素,再生旅游元素。第三,城建要与整个济南市旅游总体布局相配套、相呼应。各区都有自己的旅游规划,但要与全市的旅游规划一致。新的片区、交通、公共设施和已经批准的总体旅游布局要相吻合。比如西客站的交通,不仅只有向市区去的,还要有向长清等其他方向去的。在建设中就孕育旅游,建成后就能展示旅游功能。大城建应该有旅游的元素、思想和行为,建成以后作为旅游产品、旅游精品。第四,城建在规划和建设中,要把旅游要素思考进去、体现出来。让游客看得见、听得到、睡得香、吃得着、买得走。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0:25:35 |
建设老残茶馆为老济南寻找文化载体

  济南意匠建筑设计院院长刘奎说,要把济南的旅游业做好、做强、做大,做成“世界济南”,可用文化构建城市旅游品牌,做“老济南”的文章。

  济南虽称“泉城”,但真正代表老济南精髓的东西,不是水,也不是山,而是延续在古老济南中的市井文化,是“泉水人家”,这应该是济南开发旅游业的重点之一。在老城区有很多大院,都是以青石或青砖砌成,历史在百年以上,多为结构严谨的四合院,内部大院套小院,门廊相通,是济南城市核心区最后一片保存完整的成规模传统建筑群,如此规模在城市中已不多见。在曲水亭、金菊巷、芙蓉街等一片老城区内,居民“早上泉边取水、晚上水边洗衣”的生活最能体现老济南的历史底蕴,是目前代表老济南风情的唯一缩影。街、泉、建筑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老城区独有的格局。老城区是济南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泉池园林等泉城特色的精华所在。

  在体验经济来临的时代,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路,为“老济南”另寻一个文化的综合载体,让“老济南”的文化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使其产生更大效益。

  打造济南“老残”主题文化旅游区就是一个创意。“老残主题文化区”可用三个主题表现:以“老残茶馆”为主的休闲区,以购物休闲为代表的“老济南文化一条街”,以百花洲、曲水亭街为中心的部分可以规划为典型的泉水人家体验区。“老残茶馆”将集合济南的各种元素,将济南的泉水文化、诚信文化、花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融为一体,再次展现古老泉城的神韵。以“泉水”为主题,“老残茶馆”将精心营造一座集古代建筑、壁雕、窗饰、木刻、家具、茶具、服饰和茶艺等于一体的艺术结构,成为传承泉文化的经典杰作。

  南控控别墅控污染不控旅游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小镇

  柳埠镇党委书记李金国说,南部山区是济南的水源地,既不能上工业污染项目、违法违章盖别墅,又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小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柳埠正在试点。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0:25:49 |
柳埠抓住《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出台的历史机遇,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立足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化建设,在有效保护各类资源、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方针,本着“产业培育开发建设、开发建设促产业培育”的原则,借鉴省外一些成熟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经验,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投入,鼓励支持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吸引更多开发商参与开发建设,实现政府、企业、居民在市场运作机制下的良性互动。

  目前,柳埠已与山东省大同宏业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老镇驻地2.94平方公里的城镇规划区内,共同开发建设济南柳埠生态特色旅游镇,并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确定生态特色旅游小镇规划方案。基本构想是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建设济南南部山区旅游服务基地。完善镇区的中心职能,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预计2020年镇区总人口7.5万人,减轻南部山区自然环境承载压力,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采用绿色技术,保护好南部山区的自然、人文环境。适度发展房地产业,积极进行镇区村庄改造,提升小城镇的生活品质。本着规模开发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对柳东、柳中、柳西和红旗四个村实行整体搬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按照绿色、环保的原则建设新型社区。结合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适度发展具有特色的各类旅游地产,包括会议接待、体验式旅店、商业特色特区等项目。注重传统地域特色城镇文化的延续与创新,通过高标准的互不干涉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特色建筑风貌,提高镇区的环境品质,增强经济活力和人文气氛。功能定位是建设以休闲度假和高尚人居为主体,集休闲度假、房地产、会议会展、运动养生、游乐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人居型旅游小镇。
发表于 2010-9-5 22:09:57 |
期待实现
发表于 2010-9-6 07:35:21 |
现在城建搞的还不错,就是电线漫天飞,不要成了济南的一景了啊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7 05:58 , Processed in 0.08139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