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151|回复: 12

[综合其他] 报告显示中国最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8 19:04:44 | |阅读模式
2016年03月28日14:21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3月28日讯(记者 尚阳)3月26日,由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首部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6)》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2015年顶级医院集中了中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在分布上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个城市入围医院数量最多,排名靠前。

  顶级医院以北京实力最强,共有17家医院进入百强,医院竞争力指数最高。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集中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著名院校,医疗资源最丰富;其次是上海,上海拥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著名院校;最后是广州,广州拥有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

  顶级医院绝大部分来自直辖市、省会城市,共有95家,其余5家来自人口密集的地级市(青岛、苏州、徐州、大连、温州,主要是因为这些医院都是医学院的直属附属医院)。

  蓝皮书指出,顶级医院100强的名次分布与当地经济人口数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名次靠前的医院之间竞争力差距要大于靠后的医院。从指标层面上看,医疗技术水平和学术科研能力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要素,规模不是越大越好。顶级医院100强中高校附属医院的平均竞争力较强,百强占比高,相比之下顶级的非高校附属医院比例小。顶级医院100强与其他榜单的交叉部分少,省部级的综合性医院是顶级医院群体的主要组成成员。
发表于 2016-3-28 20:54:23 |
最新榜单!2015中国顶级医院100强

http://health.sohu.com/20160327/n442497417.shtml


2“2015中国医院竞争力?地级城市医院100强”排行榜。

  地级城市医院是中国医疗体系的塔体,是各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代表。和县级医院改革受到高度关注不同,地级城市医院作为省部级医院和县级医院之间的夹心层,其发展并没有受到重视。原因在于地级城市医院是所在地区的区域龙头,在技术上和省部级医院有差距,在辐射范围上和县级医院有差距,但是城市常住人口足以支撑医院发展,因此医院的危机感不强烈。

  多年来的地级城市医院发展仍保留着东强西弱的格局。东部地区百强地级城市医院的数量要超过中部和西部,排名位次同样高于中部和西部。东部共有70家医院入围,中部只有20家医院入围,西部只有10家医院入围。东部入围百强医院数量遥遥领先,而且排名明显超过其他地区。

  从省份来看,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水平最高。共有55家医院入围百强。其中,江苏入围医院数量最多,有18家,广东排名位次最高,医院竞争力指数最高。广东的珠三角是中国三大经济带之一,拥有深圳、佛山、东莞等经济发达、人口在700万以上的城市。同时,粤东有汕头大学医学院,粤西有广东医学院。
发表于 2016-3-28 21:04:29 |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

http://baike.baidu.com/view/15090875.htm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成立于2014年9月12日,立足“高起点、国际化、研究型”办学理念,融合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科、师资、平台等综合优势和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医学科学院)的临床医疗和科研实力,坚持“医科教结合”,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医学院,成为一流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医学科技创新中心。设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心内、心外、肿瘤、新生儿等方向)、生物信息学等本科专业(后2个正在申报之中),并调整增列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计划招收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30名,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招收硕士生25名、博士生5名。各类学生自入校伊始一律实行理论和临床“双导师”培养制度。规划5年内在校生规模达到800人左右。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从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医学院,成为一流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医学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出发,全面深化办学综合改革,探索积极灵活的管理体制,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华南理工大学聘请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庄建教授担任医学院院长。现聘有专兼职教师60人,其中教授36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30人。首批新聘教师中,清一色为博士学位,九成具有海外知名高校(或著名研究机构)学习(或工作)经历。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坚持医学精英教育,以高层次培养为办学宗旨,实行高进、优教、严出。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设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心内、心外、肿瘤、新生儿等方向)、生物信息学等本科专业(后2个正在申报之中),并调整增列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评审中)。2015年招收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30名,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招收硕士生25名、博士生5名。各类学生自入校伊始一律实行理论和临床“双导师”培养制度。规划5年内在校生规模达到800人左右。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非常重视本科教育教学。正式招生前,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基础医学教学实验室建设方案已邀请专家进行论证。课程设置中增加华南理工大学的工科特色,将充分体现专业改革精神。正在建设以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平台、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平台、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平台、细胞与分子医学实验教学平台为一体的基础医学教学实验室,以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将在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三个层面开展实验教学。

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设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创建于1946年,是广东省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医院建筑面积近230000平方米,在职职工522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92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8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1名,硕士生导师117名,博士学位教师119名)。现有住院床位数2729张,年出院病人10.11万人次,年手术量达到10.5万台。医院有六个门诊部,2014年门诊量约450万人次。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各类特色专业/专科79个,其中心内科、心外科学、心儿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全面发展,诊疗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不少研究领域已与发达国家接轨,是全国三大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心之一;肺癌、乳腺癌等肿瘤单病种治疗的效果居国内领先水平;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各具特点,保持和发展了其专业优势。面向临床医学前沿,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创造了众多成功诊治心外疑难手术全国之最;树立了全国肺癌治疗和研究的新标杆,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心脏冠脉介入治疗独树一帜;建立了华南地区最大的干部保健基地和老年病防治中心。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个,广东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19个,广东省重点学科7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个。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鼓励青年科技新锐颠覆传统、革新创造,创造一切条件支持他们参与国际重大科研项目攻坚。27岁的青年教师金鑫博士在基因组学研究、新一代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分析以及转化医学应用等方面,用他的勤奋和智慧创造出了新的发现或者新的成果,已经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科学杂志上以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50个全外显子测序揭示人类的高原适应机制》《基因胚系denovo突变及其与自闭症之间的关联性》《大规模扫描发现可能引起银屑病的编码区突变》等7篇,以共同作者身份发表14篇。目前医学院科研工作发展势头良好,材料、信息、控制、计算机、机械等工科优势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生命探测、生物医学、医学信息处理等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为医学院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表于 2016-3-28 21:09:27 |
广州应该多建综合性大医院   重点是停车位要建多!!!  不然每天等进停车场的车排到马路上几KM啊!!!!!!!!!
发表于 2016-3-28 21:09:43 |
广东药科大学
http://www.gdpu.edu.cn/index.php ... ndex/name/gyjj.html
广东药科大学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现代药学教育,最早设置药学本科专业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经过57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学校成为全国独立建制的三所药科类高等院校之一,广东省培养高级医药卫生专门人才和新药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拥有广州大学城校区、赤岗校区、宝岗校区和中山校区等 4 个校区,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广州大学城。学校建有18 个二级院(部),拥有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1家,有全日制在校生19740人 (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8632人,研究生1108人)。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环境优美,校舍建筑面积77.52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24682.75万元;拥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图书馆,各类图书181.07万册。

学校坚持“以药为主、药医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涵盖医、理、工、管、经、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药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建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有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紧密服务广东医药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医药应用研究,是区域医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建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三级实验室),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建立了涵盖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比较完整的医药研发创新体系,承担了包括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在内的大批国家、省市科研任务,并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国家专利优秀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在内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发表于 2016-3-28 21:17:18 |
广州拥有医学院的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在中国城市里数量排名第一。
发表于 2016-3-28 21:27:37 |
广州一直都是中国三大医疗中心之一
发表于 2016-3-28 21:40:51 |
没啥奇怪的,本来就北上广。。。
发表于 2016-3-29 20:19:48 |
百强榜中,北京17家、上海10家、广州9家;三大城市就集中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医院资源。

发表于 2016-3-29 22:08:18 |
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领衔的国际化团队,经过18年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出透明晶状体,首次实现人体有生理功能的实体组织器官再生。

该研究为临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提供了全新策略,开辟了组织再生及干细胞临床应用的新方向。

原创论文在2016年3月9日发表于Nature杂志。

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长出新的尾巴,而人的实体组织器官缺失后无法再生,只能用异体组织器官或就像假肢一样的人工器官替代。异体器官存在免疫排斥,人工器官则缺乏生物活性。治疗白内障的人工晶体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人工组织器官,但存在着生理调节功能缺失等不足,且大小固定,未能模拟自然的生长状态,处在发育期的婴幼儿并不宜用。

如今,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为组织器官功能再生带来了希望。然而,现行的干细胞技术多采用外源性干细胞,迄今未能成功。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团队突破性地利用自体内源性干细胞实现晶状体原位再生,用于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再生医学成果澳大利亚眼研究中心角膜研究负责人Mark Daniell赞叹该项研究“如此惊人,几乎像是科幻小说。”


《自然》(Nature)杂志上的论文


晶状体原位再生 美妙科幻成现实


五大优势!巧用内源性干细胞

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治疗有五大优势:无伦理争议;无免疫排斥;具组织特异性;原位有序排列;易与原组织整合及功能连接。刘奕志教授团队解释道:“内源性干细胞是人体自己固有的,无需依靠外源性。晶状体本身是活体组织,里面含有活性干细胞,在适宜的微环境下可以实现人类组织器官再生的生理功能。与外源性干细胞相比,又避免了异体干细胞的免疫排斥风险。”

刘奕志教授团队发现,晶状体存在内源性上皮干细胞,且Pax6和Bmi1是维持其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关键因子。针对目前常规白内障手术囊袋破口大,损伤内源性上皮干细胞,无法再生晶状体的情况,他们创建了一种全新的超微创白内障术式,将病变组织清除,并保护了利于干细胞生长的基底膜和再生微环境,在新西兰兔和食蟹猴中首次成功原位长出透明晶状体。在临床试验中,12名2岁以内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接受了这种新术式,6个月后,患儿手术眼中均可再生出透明且具备视功能的晶状体,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后发障发生率降低20倍以上。

刘奕志教授说到,此项技术为真正意义的超微创。传统手术虽然眼球外表的角膜切口为3.2mm,但眼内的晶状体撕囊口为6mm;而新术式的眼内晶状体撕囊口也仅为1-1.5mm,从而在体表体内均实现微创,保存再生环境,避免损伤具有再生功能的干细胞。

目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通过新疗法完成治疗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恢复良好,术后炎症及并发症少。“年龄越小的白内障患儿做这种手术效果越好,通常术后6个月就可长出有视功能的晶状体。这种手术可明显提高患儿的视力,更好地帮助他们度过视力发育关键期。”

全新超微创白内障术式

刘奕志教授团队的研究不但为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策略,更开辟了组织再生及干细胞临床应用的新方向。刘奕志教授说:“首先,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具有革命性意义。第二个重大意义在于成功将干细胞再生功能应用到人体治疗。”他强调,该项研究不仅在先天性白内障领域作出贡献,实际上,它更是近年来再生医学的最重要突破,对整个医学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

再生医学的最重要突破

刘奕志教授指出,如果婴幼儿晶体本身就发育不完全,存在炎症、囊袋受损或本身不具有健康的内源性干细胞等问题,就不适合采用这种疗法。此外,由于老年人白内障晶状体核比较硬,目前无法通过小撕囊口除去病变晶状体,且细胞再生速度相对缓慢,同样还不适用该手术,目前仍需以人工晶体疗法为主。不过,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家James Funderburgh对这项技术充满信心:“即便只适用于孩子,它也是美妙的。”

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人类晶状体原位再生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研究,是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领衔的国际化多个团队的合作成果。此前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张康教授团队已有多次合作,分别在阐明青光眼发病机理、揭示角膜上皮细胞命运决定因子、证明羊毛甾醇在白内障形成中的关键调控作用等研究中获得了重大发现。

“晶状体原位再生的研究由中山眼科中心主导,早在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了此研究理念。在四个论文第一作者中,有三位是中山眼科中心的固定研究人员。”不过,在刘奕志教授看来,重大成果是全链条合作的产物,每一方都有优势和强项。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强项是病例多、手术技术好,更有雄厚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加州大学在遗传研究上有优势,哈佛大学的长项是特异性标记物鉴定。在此基础上,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他笑着说:“合作可以共赢,我和张康教授合作了3年,每年都能在Nature发表论文,这就是很好的结果。”


来源中大官方微信isysu


“有人说,我们的发现就像科幻一样。有时候,科幻真的能成为现实,在新方向打开一扇门。”
——刘奕志教授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兼眼科医院院长、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发表于 2016-3-30 14:07:24 |
本来广州医疗水平就仅次于京沪
发表于 2016-3-30 20:15:49 |
夜影阑珊 发表于 2016-3-29 20:19
百强榜中,北京17家、上海10家、广州9家;三大城市就集中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医院资源。

还有一些专科的医院没算上去,比如肿瘤医院,眼科医院,口腔医院那些
发表于 2016-3-30 22:51:20 |
skieyhuang 发表于 2016-3-30 20:15
还有一些专科的医院没算上去,比如肿瘤医院,眼科医院,口腔医院那些

这些是广州的强项...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6 04:33 , Processed in 0.06355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