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318|回复: 0

超前谋划未来 项目推动跨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8 14:01:40 | |阅读模式

     毕节市南部新区

   
   毕节人民公园

   
    毕节工业园区一角

     超前谋划未来 项目推动跨越

  按照省委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将贵阳、遵义、毕节打造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金三角”的部署,毕节地区紧紧围绕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提出了到“十二五”期末全区GDP超过1500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在2010年基础上翻两番,突破1800亿元,累计工业投资达到2500亿元的总体目标。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如何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很关键。为此,毕节地委、行署提出,要以超常规的办法、“无中生有”的智慧和敢闯敢试的拼劲,围绕“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的目标来谋划项目,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650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500亿元。

  在3月26日召开的全区第一次项目观摩工作会议上,地委书记秦如培强调,要从上到下都把项目建设当一把手工程来抓,把发展和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在项目建设中实现创先争优,在项目实施中实现赶超进位,在全区各级各部门掀起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通过项目建设推进作风建设、环境建设,推动毕节试验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从目前发展形势看,毕节提出的这些目标正一天天的变为现实:在毕节市黔西北产业园区每天都有五六十台机器在施工,施工人员达500余人,目前整个园区A区的地面场平工作将全面结束,进入地上工程建设阶段;在大方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岩下片区的施工工地上,一台台挖掘机不断地挥舞着有力的臂膀,一辆辆大卡车在园区往来穿梭,园区建设日新月异;在金沙规划占地面积达35.8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一条条贯穿园区并连接县城的大道正在挖掘机和推土机的轰鸣中延伸,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正拔地而起。

  今年以来,毕节地委、行署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这个主基调,始终围绕“推进改革发展双领先、实现试验区新跨越”这个总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围绕项目建设抓增比进位,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较快转变。树立“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大投入形成大产业、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理念,积极创新机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较大转变,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上半年,全区GDP完成308亿元,同比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8.3亿元,同比增长107.5%;财政总收入完成97.35亿元,同比增长52.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4.08亿元,同比增长70.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2元,同比增长13.8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686.6元,同比增长28.7%。  

    毕节坚持把“抓项目、抓开工、抢工期”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大力抓好项目建设。开展了项目建设观摩活动,促进增比进位,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快速发展。1月至6月,全区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241个,计划总投资4880.9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51.59亿元,占省下达任务的55.80%。其中工业项目593个,完成投资169.15亿元,占省下达任务的50.34%。新开工项目44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77个。

  工业园区建设迅速推进,在建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4.3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亿元)。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力帆骏马投资二期技改项目,累计投资近20亿元,首批整车于8月1日下线;中海油参股的贵州锦麟公司织金精细磷化工综合利用项目首期250万吨/年矿山建设、250万吨/年选厂先行项目正式开工;投资138亿元、100万吨/年磷酸项目将于10月全面启动精细磷化工厂建设;中石化投资180亿元的60万吨/年聚烯烃项目新比选厂址已确定,地质初勘工作已完成,预计9月份开工建设;赫章县韭菜坪风电场一期已有4台机组发电,总投资24.47亿元的威宁象鼻岭水电站开工建设,总投资125亿元的湖北宜化集团金沙煤电化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开工建设等。全区新型工业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半年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7.3亿元,同比增长42.4%;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5.7亿元,同比增长34%。

  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特色小城镇建设、村庄整治、景区建设等成效显著。上半年,毕节地区累计完成城镇建设投资56.2亿元。城市新区路网、污水垃圾、城市绿化、“五古”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序进行,开工建设城市道路136.49公里,完成投资14.03亿元,开工建设毕节城区碧海路、雍阳路、草海路翠屏段等城市干道,改扩建城市道路40.87公里,完成投资3.29亿元。38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94亿元,36个城市绿化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6亿元, 132个城市功能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6亿元,“五古”保护建设完成投资2.4亿元,7个县8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基本完成,毕节市南环东路、“一院一场四馆”(大剧院、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三板桥体育场、绣山体育馆)等重点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启动特色小城镇建设74个,完成投资6.4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隆黄铁路黄桶至织金段竣工通车,六沾铁路复线威宁段、林歹至织金铁路建设顺利推进,铁道部原则同意成贵快速铁路今年10月启动控制性工程建设,织金至毕节、织金至纳雍铁路将于年内开工建设,毕节至叙永、毕节至遵义铁路可望明年立项建设,纳雍至水城、毕节至水城铁路项目列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杭瑞高速公路遵毕段、毕威高速、黔织高速建设快速推进,分别累计完成投资44.2亿、32亿、8.56亿元,分别占总投资的55.25%、35.6%、29.3%。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都格段,厦蓉高速公路清织段、织纳段等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黔西至大方高速公路已经开工,毕节机场高速,织金至普定等高速公路将于近期开工。毕节机场正式进入建设阶段,累计完成投资2121万元。125万人饮水安全项目单个工程前期工作已完成761处,4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开工建设,毕节倒天河水库加高扩建工程已通过蓄水验收,金沙胜天水库工程大坝填筑已完成,织金大新桥水库工程大坝填筑、混凝土面板浇筑及防浪墙施工已完成,金蟾水库、附廓水库累计完成投资1610万元。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61平方公里,夹岩水利枢纽工程纳入国家规划盘子。

  招商引资 借助外力推动全方位开放

  扩大开放,是一个地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有力引擎。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指示,毕节地区掷地有声地提出: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促进跨越。

  2010年7月29日,在广东召开的“2010中国上市公司与城市发展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最具竞争力100强、中国最具竞争力100强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发布会及投资对接交流会”上,毕节地区被评选为“2010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2010中国上市公司最佳投资城市”、“2010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100强”。这是毕节地区继2008年6月15日被具有“珠三角”代表的广东省评选为“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地区”和2009年5月23日被具有“长三角”代表的江苏省评选为“2009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中“最具投资潜力城市”荣誉称号以来第三次荣获这样的荣誉称号,也是近年来惟一一次一年内同时荣获三种荣誉称号。
  
近年来,毕节先后引进了力帆骏马、湖北宜化、华电、东华新能源、河南煤业、雨润集团等大企业,对煤炭、能源、生物资源等进行深加工。与此同时,毕节新型能源化工基地、黔西高新工业园区等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各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和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渐成燎原之势。

  据统计,上半年,全区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82.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9.05%,为省下达年度确保任务的201.06%、力争任务的173.65%。实际利用外资374万美元。河南永煤、湖北稻花香、江苏雨润、华锐风电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先后落户毕节。

  按照“资源共享、产业集群、集约发展”的要求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3+9”工业园区(即3个地级产业基地和9个县级工业园)规划,目前已完成6个园区规划。在产业园区内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标准厂房,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全区计划建设园区标准厂房110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建设31.2万平方米。目前,119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继入园,已投产的47个,力帆时骏振兴汽车生产项目及24家配套企业、中石化煤制聚烯烃及系列煤化工项目、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西部-勤上光电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经分别落户产业园区,各个产业园区正逐步形成全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从2007年初开始,毕节地区将发展大交通的战略思维变成了拼争项目的实际行动。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全力打造“毕节速度”。2010年,全长125.5公里的毕威高速和全长35.34公里黔织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拉开了毕节基础设施大建设的序幕。随着毕威、黔织高速的全面开工,以及黔西至大方、织金至普定、威宁至六盘水、毕节环北(绕城)高速、黔西至贵阳环城高速等多条省规高速的规划并将陆续开工,加上杭瑞高速遵义至毕节段的开工建设,今明两年即将开工的杭瑞高速毕节至都格段,厦蓉高速织金至纳雍段、清镇至织金段、毕节至生机段等5条“国高”,毕节地区境内的“国高”、“省高”里程将从过去的“零”突破到上千公里,形成穿山越岭、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交通网。

  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划,大力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到2015年,开工建设毕节境内“三横三纵”(三横:遵义经毕节至威宁、黔西经大方至毕节、清镇经织金至纳雍,三纵:黔西经织金至普定、生机经毕节至纳雍、威宁经六盘水)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建设毕节境内“三纵两横”(三纵:成都至贵阳客运专线、隆黄、毕水兴铁路毕节境内段,两横:昭黔铁路、织纳水铁路毕节境内段)铁路;毕节机场建成通航。融入成渝、黔中、滇中1—3小时经济圈;在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实现40%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初步形成快速通达周边主要城市、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覆盖全区城乡快捷的综合性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把毕节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如今,随着成贵快速铁路、黄织铁路、厦蓉高速、杭瑞高速毕节段和毕节机场等“铁、公、机”项目的不断开工建设和争取立项,一个南接贵阳、北连泸州、东接遵义、西连六盘水,沟通南北、连贯东西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必将产生强大的聚集效应,极大地鼓舞了毕节地区740多万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和发展家乡的士气,有着灵敏的“商机嗅觉”的全国各路开发商也纷纷前来毕节考察投资兴业,推动着毕节工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业、特色产业等方面向“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轨道迈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6 00:17 , Processed in 0.06698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