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c75665

[经济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2014—2016)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7 10: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0# 大庄威武
我不知道你攻击我个人的这些话从何而来的。
政府态度,你看看省政府在这次论坛里的发言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0: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发展直抒胸臆 于 2014-11-27 10:21 编辑

回复 84# shuangyu
你恶毒攻击我个人的话,我不和你计较。
不过看来你对中国社会怎么运作的还不太了解。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道理不假,但也得看怎么哭,得看你哭的程度,也得看看你哭的对象是不是奶妈。
难道石家庄这喊的震天响,去跟北京要钱要政策,北京就会给?
说白了,这世间的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事情能否办成功,跟喊的程度没有关系。
很简单的事实:石家庄要在正定新区这种毫无基础的地方建设大新区,石家庄无力负担,只能往省里要钱,而省里如果给,就会影响省里向北京输送的财力和物流,北京会同意么?
这东西归根结底是利益,石家庄如果想跟北京争利,那不仅不会得到利益,反而会失去为北京奉献这么多年所积累起来的好感。

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干成事,其先决条件是干事的方法要符合实际情况。
什么是实际情况?北京是首都,铁打的首都,而河北省和石家庄就在天子脚下。
这个东西是有史以来一贯如此的。

看看河北省委和省政府的态度:书记强调要服务京津,副省长在这次的论坛里强调河北经济遇到二十年来最困难的局面。
这是现实,也是想从北京要来政策的唯一途径。
这种情况下,省政府强调服务和困难,市政府仍然高调宣传扩大摊子。哪个务实,一目了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0: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陈昌智副委员长、尊敬的杨振武社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人民日报社举办这一次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论坛,我也想借这个机会代表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和各大媒体多年来对河北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倡导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且把它作为国家战略,河北人民倍感振奋,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配合国家部委搞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主动拜访对接北京和天津,与两市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围绕形成共识的事项主动作为。我们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多次强调,河北要牢固树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观念,需要河北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就演好什么角色,不以河北一地之小私损害京津冀三地之大公;影响京津产业转移的事情坚决不干,影响三地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上。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推动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领域率先突破,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目前,京津冀三地也正在全力推进合作,比如说,打通断头路,实施交通一体化;我们在交通部的指导下,三地正在加快打通现在还有20多条高速路和省级干道没有打通。另外,北京市政府和首钢每年计划各筹资5个亿,五年共筹措200个亿,在唐山曹妃甸建设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现代产业发展实验区;河北、北京正在共同推进建设北京新机场临港经济区;河北、天津各投资10个亿,组建了渤海港口集团;京津冀三地和铁路总公司拟出资100个亿,组建京津冀轨道交通投资公司。在三地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稳步推进。我们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对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讲三点意见。

第一,产业合理分工和融合,是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推进协同发展、加速产业融合,这抓住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京津冀21.6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是不行的。河北省有18.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7300多万人口,经济规模今年可以达到3万亿以上,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河北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300多个,仅次于江苏和山东。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发展水平已经接近了欧洲水平,有500公里的海岸线,拥有最好的天然良港,吞吐量已经达到9亿多吨,沿海还有6000平方公里的盐碱地和滩涂,具备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能源、土地等要素保障条件,是现代工业和城市发展的理想布局地。但是,河北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十分突出,产业层次偏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问题比较严重,传统产业在产业中的比重比较大,而高新技术和服务业严重不足,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河北省委、省政府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转向更加注重人民得到实惠,从牺牲环境的发展转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转向更加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道路。我们迫切希望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河北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把河北打造成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为京津冀空气质量根本好转作出更大贡献。

大家一谈到重化工业都看作是万恶之源,这是不对的,实际上产业没有优劣之分,我们认为我们河北的钢铁,现在已经接近三亿吨了,我们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向日本的钢厂,日本一百多个钢铁厂,没有一家有污染,效益还非常好,这就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第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重要指示。他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遇稍纵即逝,必须紧紧抓住。我们认为,京津冀三地应该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国家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作出贡献。北京、天津创新资源富集,特别是北京有全国1/2的两院院士,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4的全国重点院校,又有大批央企、知名民企、外企的总部经济,高端产业发达。但是我们相比较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只有长三角的1/2,不足珠三角的1/3,人均GDP分别为长三角、珠三角的76%和61%,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主要的原因,我们认为是行政壁垒造成科技创新资源在区域内流动不畅,三地各自为战,缺乏协同,优质要素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应该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的要求,整合创新资源,打破各自为政、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充分发挥北京、天津的创新优势,把河北作为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基地,共同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把创新优势变成京津冀的产业优势。

第三,缩小差距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河北是北京、天津水资源的供应地,也是矿产资源、工业原料、电力和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地,还承担生态屏障建设、首都社会治安护城河的重要责任,在生态治理、社会治安方面投入巨大,为京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去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央要求,大力实施“6643”工程,就是要减少6千万吨钢、6千万吨的水泥、4千万吨煤炭、3600万重量箱的玻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而且我也想请各位专家注意,河北的这些产能绝大多数都不是落后产能,像陈昌智委员长讲的,我们河北大量的产能是过剩,但不是落后,而且很多是先进产能,都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为了大力实“6643”工程,治理大气污染,化解过剩产能,目前全省已经完成压减钢铁产能2434万吨、水泥4475万吨、平板玻璃2191万重量箱、节煤3200万吨,关停各类污染企业8000多家,并对606家主要污染物排放企业严格要求必须上治污设施。

这次APEC会议期间,河北停产限产企业达到8430家,停工工地5825家。前三季度我们省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了12.7%,全省11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减少了11天。但与此同时,河北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经济发展伤筋动骨,前三季度我们的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国都排在倒数第三位,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河北进入了20多年来最困难的时期,而且河北是京畿重地,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责任重大。如果只有大面积停产歇工的企业、大量职工下岗,没有新项目、新的就业岗位,群众收入和生活无法保障,怎么维护和谐稳定的局面?

从历史上来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的时候,河北的人均GDP和江苏、广东是一个水平,是齐平的,而且还高于浙江、山东、福建。但是到了2013年是个什么情况呢?河北的人均GDP是38716元,只相当于广东的66.1%、山东的68.7%、江苏的51.9%、浙江的56.6%、福建的66.9%,也低于全国41908元的水平。现在,河北与北京、天津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显著,人均生产总值不足北京、天津的一半,人均财政收入仅为北京、天津的1/5左右,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河北与京津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政策落差大。因为河北没有东部先行先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河北也不是,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政策河北都没有。北京和天津处于政策的高地,河北处于政策的洼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明显的短板。北京的科技企业,科技成果只有1%到河北转移,50%是转移到了江浙和广东。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是要缩小,而不能扩大差距,应该把缩小河北与北京、天津的差距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继续扩大京津冀发展的差距”,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请求国家各部委给予河北更大的倾斜、更多的支持,重大生产力多向河北布局,我们也注意到,国家的科研院所布局在河北的数量非常少,比如说中科院40多个各种科研院所,在河北只有1个,是很少的。我们也希望政策向河北倾斜,拉平京津冀的政策差距,通过协同发展让强者更强、弱者变强。河北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文化底蕴都是全国最好的省份之一。现在这样的发展水平是不应该的。河北完全有条件发展得更好。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如果与北京、天津的差距缩小了,就能够为北京、天津提供更好的服务。

恳请国家各部委、北京市、天津市和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继续关心关注河北,我们将倍加珍惜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各界的关注支持,推动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加快绿色崛起的步伐。最后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0: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2# 发展直抒胸臆


    只回你一句,全国各个新区哪个有基础?都是靠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0: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huangyu
你恶毒攻击我个人的话,我不和你计较。
不过看来你对中国社会怎么运作的还不太了解。
会 ...
发展直抒胸臆 发表于 2014-11-27 10:10



    北京的好感??  我tm醉了。。。。。。  你说的这都是什么玩意 驴唇不对马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0: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发展直抒胸臆 于 2014-11-27 10:25 编辑

回复 94# shuangyu
政策是什么?
最终还是要反应到财力上:基础设施建设的财力,政府性大工程的财力,大型国企(特别是央企)的投资,还有被国家导向性指导的外企和私企的投资。
这些投资大部分是国家能够完全控制的财力,要么是国家能够以调控和指导为手段控制的财力。
没有基础的地方建新区,只能往上要财力,石家庄往上只能往河北要财力。
河北的财力,是要输送北京的。
石家庄要去了,北京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0: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5# z82356
北京是首都。
你可以理解成中央的好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7# 发展直抒胸臆


    说政治你跟我讲好感????    算了 你的世界我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0: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8# z82356
总之吧,弱势方向强势方的索求,是需要有大量的付出作为基础的。
河北省为北京付出这么多年,这是河北省可以向北京索取的基础,我说的好感就是这个。
不会因为弱势方付出了,强势方就会无限的满足弱势方的索求,这个索求需要有限度。
限度在哪?
在不能跟强势方争利。
用句台词可以概括“我不给,你不能抢”
如果想争利,那不仅争不来利,还有消耗掉强势方的忍耐限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10: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75665 于 2014-11-27 19:57 编辑

规划官员:京津冀2地即可建地方铁路形成轨道网络
“最近北京在做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首先落实中央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要求,协同发展规划里面要求三个先行:一是生态建设。二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同建设。三是产业。”11月26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杜立群在“《财经》年会2015: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
生态建设。包括雾霾的问题,水资源问题,北部山区防护林的建设问题。可能会结合区域的生态红线划定,还有区域的国家公园体系的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同建设。现在要建立一个轨道上的京津冀。积极推进高铁系统,铁道部门也在积极把权力下放给地方,两地之间就可以建地方铁路,来形成地方的轨道网络。
产业。北京市跟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天津市和河北省,都先后签订了产业协作的共同建设的协议,这可能还有待于在落地层面进一步加强,这块工作可能会涉及工业园区建设。
这三方面的内容,都会落实在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修改里面,
以下是杜立群发言实录:
杜立群:我是来自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叫杜立群,记者说我来算救场。今天有机会跟各位探讨一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主要讲两方面的情况:第一,我们做过的一些工作。第二,我自己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个人的认识。
今年习总书记2月份到北京来视察,完了以后开了一个座谈会,座谈会的第一部分是对北京的城市发展未来做了七项指示。另外,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五项要求。在习总书记来之前,我们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会同天津市规划院、河北省规划院做了一个京津冀城镇群规划要点,为什么讲这个事情呢?这个要点,我们把从80年代以来,对于京津冀所有的城镇发展当中的问题和规划里面的一些情况梳理清楚。另外,能够把三地至少在城市规划系统形成共识的部分都提炼出来。我们也提出了对于京津冀一体化,习总书记讲的是协同发展,这样一个内容提出了我们三家的共同的看法。实际上这是我们要点的工作。这些要点,我们在习总书记来之前一周,已经递交给中央的相关部门,据说都分送到总书记和来北京调研的总理的人手上,应该说他们都看到了。所以,有习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五项要求。
我们现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原来国家发改委叫首都经济圈的规划,河北省也做过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规划等等,最后统一名称叫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现在正在进行。国家发改委牵头给各部委提出了九个专题的调研。我们这家单位是中央单位,把要点工作递交给编制发展行动规划的部门作为参考。中国工程院做了一个专家咨询的意见,我们也把我们做的要点提供给中国工程院作为专家决策的参考。
最近北京在做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北京市是一个地方,在做总体规划的时候,郭书记对总体规划有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一个新的战略。所以,我们现在也在积极的落实。
这是我们现在进行当中和以前做的工作。
第二,我自己也有一些体会,京津冀协同发展,我总结了几点: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二是三地之间,包括中央在内,要凝聚一个在这个地区发展的共识。必须把这个地区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地区整体应该形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而不是说这个地区只是和长三角、珠三角比较。我觉得这个地区更多的是参与国际上的一些竞争。所以,对于凝聚共识,我觉得非常重要。三是这个地区现在迫切的问题可能是生态环境。这个地区可能要有一个生态优先的理念,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要以生态优先作为整个地区发展的前提。四是这个地区可能要加强整个制度的设计。五是京津冀地区非常广阔,周围之间的边界交叉也比较复杂,我个人觉得,应该要突出重点。应该在一些重点的地区和重点的领域进行突破,把政策的集成用好,在整个京津冀地区才能共同推进这项工作。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杜院长说北京的总规会考虑京津冀的问题,北京的总规里面可能会在哪些方面涉及到京津冀?刚才提到了石家庄的物流中心问题,因为现在郑州、太原,都想做区域的物流中心,石家庄依靠京津冀有什么优势?如何争抢这个市场?
杜立群:因为这个工作在过程中,从考虑上来讲,首先得落实中央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要求,这是我们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现在这个规划还没有完全出台,现在这块工作具体落实可能还不是很清晰。现在能够看到的,协同发展规划里面要求三个先行:一是生态建设。刚才讲了雾霾的问题,水资源问题,包括北部山区防护林的建设问题。这块工作可能在区域当中会结合区域的生态红线划定,还有区域的国家公园体系的建设。二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同建设。现在我了解的情况,是要建立一个轨道上的京津冀。刚才讲了高铁系统,现在我们也在积极的推进,铁道部门也在积极把权力下放给地方,要求两个地方之间就可以建地方铁路,来形成地方的轨道的网络。我们也希望利用这样的一些中央的政策,能够在轨道的建设上跟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结合在一起。像杨教授讲的,能够形成一小时的圈,两小时的圈。三是产业。现在我了解的情况,北京市跟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天津市和河北省,都先后签订了产业协作的共同建设的协议,这可能还有待于在落地层面进一步加强,我觉得这块工作可能会有一些共建的园区工作在进行。这三方面的内容,都会落实在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修改里面,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北京市总体规划发展的一个新战略。这确实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自己的看法,在中央层面,顶层设计层面,还要进一步落实下去,在京津冀当中怎么布局,在国家层面需要给地方的规划一个指导。这个还不太清晰。(据财经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0: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指着地图圈出一大块地,然后说要盖新区,这个没有任何难度。
难度在于拿什么来盖这个新区,盖新区需要有基 ...
发展直抒胸臆 发表于 2014-11-26 16:00



    新区的定位 定到开发区你就不这么反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随着心的方向出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1: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1# sjz三年大变样
我心中最理想的新区,是曾经的滹沱新区或传统的东南方向。
正定新区的突兀提出,本来就不合理,详细原因见我之前“长篇大论”的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11: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0# chuangsheng


    这次京津冀的国家战略恰恰越过了国务院! 由中央直接提出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与直属于国务院的西部大开发和东北阵兴小组规格都不一样 接下来要密切关注张高丽何立峰等领导的活动 规划快出台了 博弈也越来越激烈 抓住机遇 就能弯道超车 再造一个甚至几个新石家庄 不然真的彻底被边缘化了 30年前习总骑28车子跨滹沱河沙地在西兆通调研 去谈固小区傍晚探访科技能手 与栗战书在县委大院秉烛夜谈的佳话还是很接地气的 打铁也要自身硬 机会来的时候 我庄已经准备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1: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 发展直抒胸臆
发展不能自我设限,尤其在目前中国其他地区纷纷群雄竞起的形势下,历史赋予河北乃至石家庄的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石家庄拉大框架,提出正定新区的概念显然也是做出的最正确的姿态,现在需要做的正是发辉浑不吝的精神,只为争取给河北给石家庄争取更多的利好,相信正定新区发展起来对整个石家庄来说都是福音,大家最终都会受益,不管他是正定新区也好,藁城新区也好,还是鹿泉新区,反正最终这都是石家庄的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13:41 , Processed in 0.07794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