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GYG

【上海城规设建道路】连载[2011上海就号称高楼世界第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8: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将完善快速路、越江和轨交网建设 中心城区通勤控制在40分钟内( 2011年10月28日 )
  在10月27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尹弘介绍,“十一五”期间,围绕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上海城市基础设施高速发展,累计投资超过8000亿元,约占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基本建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尹弘介绍了“十二五”期间上海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四大主要发展目标。首先是进一步促进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相对独立的郊区新城基础设施框架,显著提高郊区城镇市政公用服务供应水平;进一步优化提升中心城区东西、南北等主轴向交通通行能力,完善中心城区快速路、越江和轨道交通网建设,实现中心城区、新城之间顺畅便利的交通联系,实现“40、60、90”通达目标(注:40指中心城区市民平均通勤控制在40分钟,60指除崇明外郊区新城60分钟可达中心区,90指长三角核心城市90分钟通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8: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是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聚焦浦东国际旅游度假区、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发展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3—4个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郊区新城以及10个左右新市镇的配套基础设施体系。

  三是进一步增强城市生命线供应保障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供水保障度和原水品质,供水水质全面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初步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智能化及智能交通信息系统框架,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四是进一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水平。构建与宜居城市相适应的绿化生态网络体系框架,绿化覆盖率达到38.5%;基本实现城乡河道水质稳中有升,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12: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混凝土钢筋条样本有了“数码身份证” 上海工地检测实行“机器管人”( 2011年11月24日 )
  在混凝土立方样本中加入特有的芯片,在待检的钢筋条上附上独一无二的条形编码……上海建设工地中,以往只需纸笔记录标识的工程检测样本如今有了“数码芯”,小小的芯片成了检测样本专署的“身份证”。

  11月23日,杨浦区某工地现场,检测工作人员小王正在制取混凝土样本,以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否符合标准。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浇筑着一块混凝土立方体,并为其嵌入了一枚小小的条形标签。“芯片中包含了一组编码,这组编码对应着这个检验样本的材料来源、工地信息等具体可查的信息。”负责整个检测过程的上海中测行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管理部总监于整伟介绍,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每个检测样本的唯一性与可追溯性。以前,建设工程检测机构在选取检测样本的时候,采取人为记录的方式,容易导致样本数据的遗失,还有可能造成人为的数据造假。即将于12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管理办法》明确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建设工程检测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机器管人”保证检测数据的客观、真实。“今后如果送到检验实验室里的样本找不到‘数码身份证’,就会被退回。”

  《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管理办法》规定了检测试样抽取、制作时,监理单位或者建设单位的见证人员应当对检测试样张贴或者嵌入唯一性识别标识,并现场将检测试样信息录入检测信息系统。唯一性识别标识由检测行业协会统一发放并登记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16: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山区罗店大型居住社区二期工程开工 将于“十二五”期间竣工投用( 2011年11月26日 )



工作人员在安装宝山区罗店大型居住社区(二期)保障性住房模型

  宝山区罗店大型居住社区二期工程11月25日开工,将于“十二五”期间竣工投用。至此,宝山区今年总面积306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新开工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据介绍,罗店大型居住社区目前开工建设的市属保障性住房总面积约173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房源约2.6万套,其中1.5万套为经济适用房,1.1万套为动迁安置房,为全市9.1万居民改善居住条件。项目同步建设的公建配套包括12所幼托机构、3所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业教育学校、4个综合社区服务中心、4座菜场、1个地区文化娱乐中心、1个地区体育中心、1所地区级医院和1个福利院等,另有32条市政道路、1个综合交通枢纽、3个公交首末站等。

  副市长沈骏出席开工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12: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住宅设计标准》修订实施 高超百米新建住宅设避难层( 2011年11月30日 )  上海新修订的《住宅设计标准》已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11月29日从市建设交通委新闻通气会获悉,新标准对居民住宅的消防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新建住宅应设置避难层(区)”是本次修订的一大亮点内容。

  此次修订的《标准》明确了消防安全警示标识、喷水灭火系统、报警装置、应急广播装置、避难层(区)等的设置标准,规定在住宅户内推广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在居民小区消火栓、消防车通道、消防登高场地、疏散通道等处增设消防安全警示标识,并对住宅设计所涉及的总体结构、公共部位、构配件、给排水、电气及智能等环节的条文进行了修改。新增的第五章第九节关于避难层(区)的条款,规定了避难层(区)的设置:自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区)或两个避难层(区)之间,不宜超过15层或45米。这是为了确保老年人、小孩及其他体力较弱的居民应急逃生时,能在体力范围内进入避难(层)区。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站长沈红华表示,对本市已建成的居民住宅,有关部门也将根据此类建筑的设计年限和消防设施状况,结合既有住宅的修缮或改建工程,在条件具备后逐步开展消防设施改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12: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浦东黄金地段开建人才公寓( 2011年11月30日 )  在地价最贵的地方建设“家庭型”人才公寓,浦东探索人才集聚区的努力又迈出重要的一步。11月29日,专为陆家嘴金融城资深白领度身定制的人才公寓项目——浦东“锦绣前程”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该项目可满足单身人才、夫妻二人、三口之家等不同人才的居住需求。

  “锦绣前程”是继“陆家嘴金融城青年人才公寓”后,陆家嘴集团投资建设的第二个人才公寓项目。该项目紧邻浦东干部学院,东靠锦绣路、南面浦东星河湾高档社区、西邻中心河、北至白莲泾,总占地面积13.68万平方米,地上、地下总建筑容量达36.2万平方米,总投资近70亿元,每平方米楼板价造价成本在2.5万元左右。项目是专门为具有一定工作资历的金融城从业人员量身定制的公寓社区,提供从80平方米到180平方米左右大小不等的4种房型、共2066套公寓住房,配备2600多平方米的商业配套设施。20多幢楼房为小高层或高层,全部为精装修房屋。预计项目将于2013年建成首期,2016年全部竣工入住。届时,房屋租赁将采用个人和机构租赁两种方式,价格低于市场同类价格。

  陆家嘴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15年,浦东新区的金融机构总数将从“十一五”末的649家增至900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提高浦东对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为此,陆家嘴集团特别拿出了该集团旗下地价最贵的商品住宅用地用于人才公寓建设。

  市政协副主席、浦东新区区长姜樑出席开工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07: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建工承建非洲杯足球决赛体育场举行移交仪式( 2011年12月1日 )
  由中国政府援助、上海建工承建的2012年非洲杯足球赛决赛场“加蓬体育场”项目近日在当地举行移交仪式。这座位于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市的4万人体育场,被命名为“中加友谊体育场”,当地媒体称它为“中国制造”的美丽珠宝。

  移交仪式上,上海建工集团的5名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被当地授予国家荣誉骑士勋章。据了解,该体育场占地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去年1月23日开工。上海建工集团建设者克服雨季施工、原材料缺乏等困难,攻克了320米跨度的看台罩棚钢拱安装难题,其跨度及施工难度为目前非洲地区体育场之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河湾,上海“文化左岸”呼之欲出
( 2011年12月7日 )



苏河湾全景



1街坊彩色立面及效果图



上世纪40年代末苏河湾鸟瞰


摄于上世纪30年代末的四行仓库,满墙弹孔


苏河湾夜景


洲际中心


  流入闸北后,苏州河舞出了一条优雅曲线——苏州湾,这里曾经是上海民族资本的摇篮,在当时被称为“清明上河图”的现实版;如今,按照闸北区的规划,这块上海市中心城区最后一块可成片开发的地块,上海的“文化左岸”呼之欲出。
  苏河湾地区东起罗浮路、武进路、河南北路,南为苏州河,西至长寿路桥,北至交通路、虬江路,总面积3.19平方公里,拥有沿河岸线约4.7公里。这里临水而兴,与黄浦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接壤,又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与北外滩、外滩源共同构成黄浦江——苏州河的“金三角”。
  优越的区位优势造就了苏河湾地区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区域拥有上海新客站的京沪高铁、沪杭、沪宁城际铁路大运量集散枢纽功能,还拥有1、8、10、12、13号线五条地铁线、横贯苏州河南北两岸的11座桥梁以及即将新建的4座桥梁。自苏河湾地区启动开发以来,整个地区的节点区位和立体交通优势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完善而日益凸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通过面向全球征集,美国RTKL公司苏河湾地区城市设计方案经过专家评审脱颖而出。根据苏河湾地区城市设计方案,以共和新路为界,通过西片“功能修复”,东片“城市再造”,把苏河湾打造成为核心CBD的拓展区域、金融中心的助力支点、国际都会的人才中枢、苏河文化的魅力舞台。具体实施“三个战略”:

  地标引擎战略,孕育三颗“希望种子”

  以苏河湾1号街坊和大悦城项目作为引擎项目,将曲阜路文安路东北角的悦广场、晋元路曲阜路西南角的商务公园、共和新路北苏州河路东北角的苏河门户公园作为三颗希望种子,凭借其自身的标志性、公共性,带动整个苏河湾地区开发。

  低碳环保战略,打造两条“生态横轴”

  打造苏州河生态走廊和曲阜路林荫大道两条“生态横轴”,横向贯通整个苏河湾地区。其中,苏州河生态走廊将修建游艇码头,打造沿河休闲景观平台;曲阜路林荫大道将串联起浙北绿地、悦广场、晋元商务公园等多个公园广场,使未来的苏河湾在成熟的城市化地区中仍然保留青青绿树、悠悠碧水的生态环境。

  历史人文战略,引入一道“时光纵轴”

  在西藏北路、浙江北路之间区域植入一条串联起苏河湾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光纵轴”。南段苏州河边众多的历史金融机构仓库,代表着苏河湾辉煌的过去,中段的华侨城、中粮项目代表着苏河湾蓬勃的现在,北段的华兴地块代表着苏河湾希望的未来。

  目前,苏河湾地区正以文化创意功能开发为先导,建立一个“文化创意功能”、“商务商贸功能”、“休闲旅游功能”、“生态宜居功能”四大功能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功能集成体。将历史文化资源重新演绎,成了苏河湾地区开发的重要推力。

  沿着上海民族工商业发展的脉络,很轻易地就能寻到这里,在上世纪初,这里是上海民族资本集聚地和重要物资集散中心,有着金城、中南、盐业、大陆、中国实业、浙江兴业等17幢银行和仓库,素有“黄金走廊”之称。历史为苏河湾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城市记忆,除了17家银行和金融仓库,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以及27家影片公司在此云集,11座桥梁跨越不同时代,上海总商会、四行仓库、福新面粉厂等优秀历史建筑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风骨。

  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化左岸”的兴起预留了伏线。苏河的英文是“SOHO”,寓意着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苏河湾地区将借鉴世界文化名城,如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发展管理经验,在展现上海百年文化记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建设各类文化载体,将商务商贸、休闲旅游、生态宜居等功能都注入文化之魂,把文化创意功能融入空间规划、建筑设计、生态景观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之中,成为上海核心CBD中文化气息最为浓郁的功能板块。据介绍,苏河湾地区还将结合七浦路服装服饰批发市场转型升级,规划建设时尚展示中心、露天广场等设施,定期举办各类时尚秀场、时尚发布、时尚展示、时尚活动,进而带动设计、贸易、品牌等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加快推进区域娱乐、休闲、体验等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与创意、娱乐、观光旅游等有机融合,形成满足多元文化消费需求的休闲娱乐、观光体验和旅游休闲高地,打造一个上海版的纽约SOHO。

  上海是中国电影文化发祥地,苏河湾地区也希望借助这一渊源,升级成为演绎传媒、时尚发布和休闲娱乐等文化创意细分产业集聚,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新地标,如规划建设“中国电影博物馆”和IMAX超大屏幕电影院;筑巢引凤,吸引上海电影节、电视节等节庆活动把主会场办到苏河湾畔,影视企业总部、制作发行、演艺培训等机构入驻集聚,培育延伸电影产业链,使之成为苏河湾标志性产业之一。通过水岸文化、工业文化、海派文化、爱国主义文化、铁路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共生,率先演绎属于上海的“左岸文化”、“文化舞台”,率先打造集休闲娱乐、创意体验、时尚发布、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社区、园区与城区全面融合,人气汇集且独具海派历史文化氛围的功能集聚区,最终建成一个以“人文、国际、生态、融合”理念为引领,构建上海城市的ABLE(Amenity宜人,Business商务,Life生活,Environment环境)都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07: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中心突破200米( 2011年12月7日 )



在建中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工程正“日长夜高”


  经过上海建工集团建设者的连续奋战,该大厦主楼核心筒高度已突破200米,开始向44层以上高度攀高。11月5日,上海中心大厦在完成主楼核心筒37层砼浇筑后,进入层高均为4.5米标准的38层至48层的施工。目前,上海建工集团建设者正全力冲刺,计划在年内完成48层、高224.35米的节点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07: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河湾:打造上海“文化左岸”( 2011年12月5日 )

未来苏河湾地区示意图(局部)


  上海中心城区文化产业“南强北弱”不均衡发展态势有望改变。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向闸北区政府提出转型发展“金点子”:做好功能定位,重点开发建设苏河湾地区。记者昨天采访得知,苏河湾地区作为本市中心城区核心圈内最后一块可成片开发的“黄金宝地”,将重点培育文化创意、商务商贸、休闲娱乐、生态宜居四大功能,借鉴世界文化名城,如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发展管理经验,依托苏州河建设发展培育上海自己的“文化左岸”,引领“十二五”重点发展区域成为支撑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重要引擎。
  定位:上海ABLE都心
  据承担《苏河湾地区功能定位深化研究》课题项目研究的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介绍,苏河湾地区东起罗浮路、武进路、河南北路,南为苏州河,西至长寿路桥,北至交通路、虬江路,总面积达3.19平方公里。
  苏河湾地区地处苏州河中心城区发展带核心段,4.7公里的滨河岸线占到从苏州河口至中山路桥段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上,与北外滩、外滩源共同构成黄浦江——苏州河的“金三角”,是上海沿江沿河开发轴线上的关键枢纽带。这里曾是上海民族资本产业的摇篮,集聚了17家银行和金融仓库,以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和27家影片公司,历史文化资源丰厚。
  根据苏河湾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和历史渊源,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闸北区政府将苏河湾地区的功能定位为——以构建上海ABLE都心(Amenity宜人,Business商务,Life生活,Environment环境)为总体目标,重点培育文化创意、商务商贸、休闲娱乐、生态宜居四大功能,打造形成“上海中心城区北翼的先行区、核心CBD功能的拓展区、苏州河两岸综合开发的样板区和经典海派历史文化的展示区”,力争与虹桥商务区、世博园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并列发展成为引领上海“十二五”发展的第四大重点区域。
  目标:建“文化左岸”
  “苏河湾地区拥有诸多不可复制的经典海派历史文化资源,与服务经济融合发展,可打造出与巴黎塞纳河畔相媲美的‘上海文化左岸’”。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指出,将重点推动演艺传媒、时尚发布和休闲娱乐等三个文化创意细分产业集聚,将苏河湾地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新地标。
  如利用上海作为中国电影文化发祥地的历史渊源,规划建设“中国电影博物馆”和IMAX超大屏幕电影院,争取将上海电影节、电视节等节庆活动的主会场吸引到苏河湾地区,并吸引影视企业总部、制作发行、演艺培训等机构入驻集聚,培育延伸电影产业链,使之成为苏河湾标志性产业之一;借鉴纽约SOHO等开发经验,结合七浦路服装服饰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依托苏河湾的历史建筑、滨水生态空间以及悦广场、时光纵轴等区域性地标,规划建设时尚展示中心、露天广场等设施,定期举办各类时尚秀场、时尚发布、时尚展示、时尚活动,进而带动设计、贸易、品牌等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加快推进区域娱乐、休闲、体验等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与创意、娱乐、观光旅游等有机融合,形成满足多元文化消费需求的休闲娱乐、观光体验和旅游休闲高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07: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最大汽车试验场---上海通用汽车试验场沥青摊铺工程完工( 2011年12月8日 )


工程技术人员在35度高速环型试车道上检查。


工程技术人员在测量试车道平整度。


  12月7日,由上海城建路桥集团承建的上海通用汽车试验场沥青摊铺工程完工。该工程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邱村镇,是亚洲最大的汽车试验场。沥青摊铺总量16万吨,其中试车高速环道宽19米,长9000米,沥青摊铺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试车高速环道横坡大,是目前国内汽车试验场沥青摊铺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08: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最大射电望远镜在松江佘山建设( 2011年12月10日 )



亚洲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在上海天文台松江佘山基地附近,世界第四、亚洲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正在建设之中,该工程预计明年9月竣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08: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浦三路车站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近500余立方混凝土顺利浇注完成( 2011年12月8日 )


  12月7日下午2点33分,经过中铁上海工程局二公司50余名员工近八个小时的紧张施工,上海地铁项目浦三路车站近500余立方混凝土顺利浇注完成。至此,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上海地铁项目新建东明路站、浦三路车站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图为工程施工现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19: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开展大都市规划战略研究( 2011年12月13日 )  12月12日,在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主办的“上海大都市规划论坛”上,各路国际规划专家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上海规划战略研究建言献策。

  来自英国、美国、瑞士、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智慧城市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对上海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如,伦敦大学巴特利规划学院教授马克·琼斯以伦敦为例探讨了世界城市的空间规划挑战;香港特区规划署署长梁焯辉提出,后工业化经济重构背景下,城市需要提升生活品质与环境,增强经济竞争力,并强化与区域的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31 11:16 , Processed in 0.07725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