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GYG

【上海城规设建道路】连载[2011上海就号称高楼世界第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7: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城”:桃浦转型之道 上海老工业重镇期待“脱胎换骨变化” ( 2012年10月29日 )
  历经十年治污“摘帽”、十年“关停并转”,18.8平方公里的上海老工业重镇桃浦将今后十年的发展目标确立为“再造一个漕河泾”。数据显示,漕河泾开发区已建成区域每平方公里销售收入接近300亿元大关。创造这一纪录的漕河泾团队已确定成为新桃浦发展的主要推手之一:10月26日,普陀区人民政府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建设上海漕河泾桃浦科技智慧城。
  曾集中全市6大控股集团36家企业的桃浦,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列入上海“三大严重污染区”。这顶“帽子”直到1997年才得以摘除。此后十年,桃浦循着“去劣留优”和“提高门槛”两条途径,“关停并转”数十家企业,建设都市型工业街坊;与此同时,相继建成外环线林带、中槎浦河世纪林、河道特色绿化等十大绿化景观以及未来岛公园,启动建设桃浦最大集中绿地——占地1平方公里的楔形绿地。
  2009年6月,桃浦正式成为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作为上海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板块,桃浦今后的战略方向被设定为“上海转型发展的示范区、中心城区的新地标、产城融合发展的新亮点”。在日前的签约仪式上,漕河泾开发区发展总公司总经理刘家平寄望桃浦能够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普陀区委书记张国洪则解释,根据市政府关于桃浦地区转型发展专题会议精神,桃浦的变化“不仅仅是产业的调整”。
  记者从控详规划中注意到,桃浦将以中央商务综合体建设为核心,结合11号线武威路地铁站,以半地下式广场的概念导入城市核心;在一纵一横两条滨水休闲带的簇拥下,整个区域划分为高科技研发区、商贸办公区以及生态居住区三个功能片区。这一带有鲜明“造城”特征的规划,再次凸显上海调整老工业区取向“产城一体”的战略思路。
  据了解,“产城一体”被普遍认为是上海完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此前,一批郊区新城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产城一体”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评:产城的产是单一产?还是二产?还是三产?还是多元产?如果仍是单一产,或若干产,而不是极大丰富的多元产,城郊的发展还是问题颇多的,仍然融入不进国际大都市的整体规建的行列中,仍不具有国际水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7: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滩隧道综合整改工程基本完工( 2012年10月30日 )
  历经一个多月,针对外滩隧道内设施、设备不够完善而开展的系列检测及整改工程,已于近日基本完工。
  针对超高车辆闯入事故频发这一现状,高架养护管理公司在外滩隧道8个入口的龙门架上安装LED显示屏,提醒超高车辆不要误闯隧道。目前,这些入口均未发生同类事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7: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地韩国旅游健康城项目开工 市人大领导致贺信( 2012年10月31日 )
视频链接

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 ... de630/u8506487.html
  由绿地集团出资9亿美元在韩国济州打造的绿地韩国旅游健康城项目10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此举标志着绿地集团成功实现“走出去”海外发展战略,并成为我国首家在海外进行大规模投资发展的房地产企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致贺信。中国驻韩国济州总领事张欣,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知事禹瑾敏等出席开工典礼。
  旅游健康城项目总投资9亿美元,总占地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43万平方米。项目背靠汉拿山、面朝大海、俯瞰西归浦,规划建设观光休养设施、医疗服务设施、商业购物中心、旅游度假酒店及住宅等,建成后将成为居住、娱乐、医疗多种功能相结合,公共便利设施齐备的世界水平休养型居住区,项目分三期开发,一期将于2013年建成运营。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将充分发挥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和丰富的开发经验,把旅游健康城打造成为中韩两国合作的示范项目。

虹梅南路隧道完成五百米结构施工 第七条超大直径隧道每天向前推进十二米( 2012年10月31日 )
视频链接

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 ... de630/u8506463.html
  由上海城建隧道股份施工的黄浦江底最长公路隧道——虹梅南路隧道,10月31日完成500米隧道结构施工,并以每天12米的掘进速度向前挺进,力争年底盾构顺利穿越防汛墙进入黄浦江。截至目前,上海城市地下隧道总计16条,其中直径14米以上的超大直径隧道7条(上中路隧道、上海长江隧道、军工路隧道、外滩通道、迎宾三路隧道以及在建的虹梅南路隧道和长江路隧道)。
  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北起闵行区虹梅路,南至奉贤区金海路,全长约5.26公里。工程投资金额近30亿,是目前上海在建的单体工程量最大的市政建设项目,隧道双洞单层,设计时速每小时60公里,采用直径14.93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掘进,保证了主线双向6车道的通行能力。
  虹梅南路隧道是近年上海建设的第7条超大直径隧道。“大身材”隧道的不断涌现,为上海加大路网容量、提升城市运能起到了巨大作用。据承建了上海所有7条超大直径隧道的隧道股份董事长杨磊介绍,业内把直径11米左右的隧道称为大直径隧道,再向上升级就是直径14米以上的隧道,即所谓的“超大直径隧道”。虽然看似只有3米的差距,但随着直径的增大,其开挖断面面积和配套工作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相伴而生的施工风险也急剧增加。因此,掌握超大直径隧道施工技术的中国已跃居世界领先的位置。

评:上海的挖掘技能、打洞技能堪称世界第一了?上海的隧道工程可以建造若干个上海了,缺憾的是通行的效果或需求,却始终捉襟见肘,更大缺憾与城市景观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6: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进报道:
虹梅南路隧道每天12米速度向前推进 黄浦江最长公路隧道掘进500米
( 2012年11月1日 )



10月31日,建设者在虹梅南路隧道内施工。
  上海“十二五”期间重大市政工程的开篇之作——虹梅南路隧道已完成500米掘进,直径14.93米的超大盾构正在地下,以每天12米的速度向前推进。10月31日,记者前往施工现场一探究竟。
  这一隧道总长5.26千米,是黄浦江底最长最深的公路隧道,其中圆隧道段长3.39千米,设计为双洞单层双向6车道公路隧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如果按照以前11米直径的规模,6车道就至少得建设三条隧道。”上海城建隧道股份项目经理李章林说,“现在,采用直径14.93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掘进,保证了主线双向6车道的通行能力。”
  可别小看这一转变,里面“门道”可不小。在业内,把直径11米左右的隧道称为大直径隧道,再向上升级就是直径14米以上的隧道,即所谓的“超大直径隧道”。虽然看似只有3米的差距,但随着直径的增大,其开挖断面面积和配套工作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相伴而生的施工风险也急剧增加。
  “出洞”就是第一个重大关卡。据介绍,正式掘进开始后,由于开挖断面的增大,盾构遭遇的土层性质不均匀,且开挖面受到的上下压力差异变大,因此正面支护难度大大增加。只有很好地控制住盾构运行的姿态和轴线,才能保证盾构按照施工方案精确“出洞”。
  据上海黄浦江越江设施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莉介绍,在“十二五”期间,上海还将建设周家嘴路隧道和北横通道。其中,周家嘴路隧道将连接杨浦区的军工路和浦东新区的东晋路,设计长度为4.4公里,直径为14.5米,双层4车道,投资40多亿元。目前,这一隧道已经完成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正在审批过程中,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将开工建设。

较详细跟进:
建设漕河泾桃浦科技智慧城 桃浦计划打造又一个“漕河泾”
( 2012年11月1日 )
  昔日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基地桃浦,近年来转型发展成为上海重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之一。如今,桃浦园区方圆4.16平方公里内的低端物流企业正在实施“关停并转”,桃浦最大的集中绿地已启动建设,环境面貌正在不断改善。日前,普陀区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漕河泾桃浦科技智慧城”,计划用五至十年的时间将这里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总部集聚的又一个“漕河泾”。
  桃浦的“转型之路”已经走过许多年。早在上世纪80年代,该地区已开始产业转型、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009年升级成为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成了中心城区中最大的功能区;而这几年,上海城区的总体规划不断给桃浦带来新机遇,桃浦地区的区位优势日渐凸显。
  为了把桃浦园区带进新一轮转型“快车道”,普陀区政府引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借助外力建设“漕河泾桃浦科技智慧城”,双方将组建合资开发公司,共同发展桃浦地区。将由漕河泾开发区发挥在园区开发中的专业优势,输出“漕河泾开发区”品牌、园区管理、资本和招商资源,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企业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运营结算中心、管理服务中心。
  普陀区政府将对该地区进行区域设施整体布局,形成“一心一轴,两带一大道”格局。根据初步规划,“一心”指中央商业商务综合体核心,充分结合11号线武威路地铁站点,以半地下广场的概念导入城市核心,建成标志性建筑。“一轴”指南起武威路地铁站北到韩塔园的中央商务休闲轴。“两带”指一横一纵的滨水休闲带。据介绍,整个区域空间布局以常和路为界,将整个功能区划分为高科技研发区、商贸办公区以及生态居住区三个功能区片区。
  在高科技产业方面,桃浦园区力求打造产业聚集区,目前与联想集团、腾飞集团、中以基金及美国、澳大利亚等数十家知名高科技企业集团形成了紧密联系,争取为高科技产业板块的成型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动漫产业方面,将结合老工业厂区的升级改造,打造具有文化休闲创意特色的桃浦新天地,结合同济科技、信息技术学院等专业院校的优势,形成与高科技产业及智慧城市相呼应的概念。
  普陀区针对科技智慧城的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已chutai。对项目落地、产业软硬件配套、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区招商中心还将利用区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通过“统一协调、统一招商”的方式聚焦科技智慧城发展。今年科技智慧城预计实现招商引资额2.3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7: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年内全部动工 首批企业明年入驻2012-11-01
视频链接

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 ... de630/u8506698.html
  东有浦东陆家嘴,西有红桥商务区,这是人们对未来上海经济版图的期许,而记者今天了解到,红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10个地块的建设方案本月全部获批,7个地块已经开工建设,部分项目明年下半年就将迎来首批入驻企业。
  8号地块是红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最大的一个地块,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地下结构已经全面完工,记者今天看到这里的地下已经被深挖到了3层以下,其中地下三层做车库,地下一二层为办公和商业设施。为了鼓励地下空间开发,虹桥核心区一期所有地块都必须往地下深挖三层,另外建办公楼还是商业中心也是规划部门在审批建设方案时,死守的一条红线。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规划管理处处长 李佳川:“开发商很多都希望做点商业咯,比如原来10万(平米)的办公,他想做2万平方米办公,另外8万(平米)做商业啊,那我们跟他斗争(办公)一定不能减少。虹桥商务区它属于中央商务区,而不是一个商业区。”
  最终核心区一期的办公面积将达到98万平方米,比原来的规划还多出了3万平方米,比如红桥绿谷,就将建设6幢企业总部商务楼宇,现在建筑才刚冒出地面,就吸引了几十家企业前来洽谈入住。
  虹桥绿谷营销副经理 张静懿:“长三角的二线或者是三线城市,出于对人才对金融服务等等,市场窗口展示的需要,把总部进行战略升级到上海来的企业。”
  而作为核心区最早启动的项目,紧邻虹桥枢纽的虹桥天地已经建到了地面三层,招商形势十分喜人。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开发建设处处长 徐明生:“打响了第一炮,开了个好头,从入驻的客户也好,租金也好,水平都是超压我们的想象。”
  目前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十个地块已经有7个开工建设,剩下的3个地块也将在年内全部开工。

评:直接援引:东有浦东陆家嘴,西有红桥商务区。连虹桥的红都打错。真可谓东有陆家嘴的高挑,西有红桥商务区的矮胖。但愿不按此例,形成未来上海城建的矮胖样板,虹桥商务区受航空条件,务必要限高,很理解,但亦要科学合理的限高。期望虹桥商务区大面积开建,都是自建后出租出售类型,如此这般上海的地产能获得最大收益,而不是请外来“和尚”建造出租出售,上海收地皮出让,收那么点税。
    另据上海财经频道报道:最近的上海经济论坛,知名经济学者专家建言,城市应从过去以衣食为主导的内需消费,向以住行为主导的内需消费转型。香港是以高品质楼宇为它们的第一支柱产业,拉动香港整体全方位的全球的住的内外需求。上海当下普遍的广摊铺的不怎么高的品质不怎么有高价值的城建模式,应有所反思。北京是以私家车拉动内需的转型,虽碰到重重困难阻力或不畅,但车到山前必有路,北京行的转型早于上海,上海当下还是以上世纪的衣食为主导的内需形式,这不符合国际大都会应有的“消费面貌”。经济专家学者告诫:单汽车产业,就能带动150项连带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城市方方面面行业的经济起飞。据早先的报道和最近的报道,北京和上海上班族耽搁在路上的时间,分别为52分钟和48分钟,上海打掉了300万小汽车的发展,换来的仅仅是比北京快上那么4分钟的路途时间,北京的私家车纯粹能载人运物,上海的私家车带上车牌,能买上二辆车了,那块最贵的车牌,什么都干不了,只能是挂在车前车后的壹个摆设,上海的精明加聪明可见一斑!难道上海的最贵铁皮政策无比“光荣正确伟大”吗?难道就没有壹点值得检讨反思的吗?更为重要的是那150项连带的生产、服务产业,能造就多少人就业,能有多少加油站、洗车站、车饰站在先于上海早于上海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壮大,从而赢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0: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用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31 10:25 , Processed in 0.06339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