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O_Ojiao

[综合其他] 一个东北人,初到广州后的几点感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5 16: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supermario516 发表于 2016-3-7 10:34
身为外地人说下对广州的感受吧
1.一线就是一线,真不是发展比较好的宁汉蓉杭能比的
2.美食太多,胃不够用 ...

作为广州土著,听我劝一句,适度控制,煅练好身体,佛中江好吃的比广州更多更地道的岭南味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16: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runtian 发表于 2016-3-14 09:44
广州建成区比上海大,呵呵,城不城村不村的

广州建成区都没有上海一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18: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乌云盖顶 于 2016-3-15 18:47 编辑
fangzhuang 发表于 2016-3-15 16:29
我靠,请原谅我粗口,为什么?你这丫给我转移话题!这是最不可原谅的作为。
你这是人行道吗,是百米人行 ...


       没关系,爆不爆粗是你个人教育背景问题,影响的只有你自己,没必要谁原谅。就事论事说的清楚的就不要拿什么历史问题来说事,说的广州好像比北京还历史一样的,那是广州当局者规划问题,也犯不着你承担责任,不行的提出来讨论也犯不着你那么生气。我前面说的路权问题很重要一点是畅通,我曾经上面说过,我无数次走完整条淮海路,要是你认识淮海路你可以谷歌上海地图,当然广州有很多路是可以走,没人否定,但是是否可以借鉴学习别人经验?少点高低楼梯阻挡行人,少点或者缩短同一面横档的过街红绿灯,让行人愿意走路?我从大学到现在儿子都广州读小学了,在广州17年要信口开河也犯不着在这么一个楼房的论坛跟你着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18: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RI 发表于 2016-3-15 16:50
广州建成区都没有上海一半大

我不知道你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但根据201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广州的建成区面积为1024平方公里,上海为999平方公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18: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fangzhuang 发表于 2016-3-15 16:29
我靠,请原谅我粗口,为什么?你这丫给我转移话题!这是最不可原谅的作为。
你这是人行道吗,是百米人行 ...


我是广州女婿,老家也是珠三角的,现在小孩广州读书,我在上海3年;北京也生活1年,深圳创业生活6年,我妈娘家全部亲戚在深圳。
    我大部分支持你的想法,深圳生活那么多年了最后想着还是回广州,因为深圳是移民城市,全国文化的多样性让我没有归属感;哪怕大部分亲戚都在哪里生活了接近30年,我都没有落户深圳的意思。
某些时候闲余时间还有点窒息。
   北京是生活成本很高的地方,但是这地方很阔达很有底蕴,赏心悦目。因为大所以每天都有新奇也。
   上海我上班了好几年了,上海的本土思想其实是比较接近国外的,他们称呼为海派,上海的人和物的美其实是一种对人的尊重,广州这一点离上海十万八千里。
  广州有一点实在,创新不够,发展有点滞后,除了珠江新城,广州其他地方基本是安于现状变化甚少,路小而堵,广州人却安于去堵,安于自己生活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城市一直发展不大,安于现状害死人。广州人占地意识很强,自己一亩三分地能站多少占多少,先不说城中村的握手楼占地那种恐怖,广州找不到北京上海那种在市中心繁华区区道路两旁还预留的人行的百米开阔区域,很压抑的城市。建筑物都紧紧挨着道路握手,这一点连土地紧张的深圳的都不会这么搞,广州这样的路中心区到处是。应该像深圳学习。这是我106层第一贴说的原话,你觉得我那一句说的有问题?可以拿出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19: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乌云盖顶 于 2016-3-15 19:22 编辑
fangzhuang 发表于 2016-3-15 16:29
我靠,请原谅我粗口,为什么?你这丫给我转移话题!这是最不可原谅的作为。
你这是人行道吗,是百米人行 ...


广州马路都抢到天上跟百姓同居了,你关心过高架边上的广州百姓没有?我说的是广州马路是跟民抢地,这点没说错啊?中山1-7要过多少高架桥下的斑马线人跟车抢路灯?两边人走的地方跟商铺抢地方没说错吧?东风路被几个环城等高架路入口分割,过街都是人行天桥分割德政北交界一个天桥冇几远中山医又一个人行天桥,等哪天你老了,你会在东风路散步吗?笑不出来了吧?我为什么表扬上海淮海路?不比东风路中山路短,汽车走的马路不宽,人走的两边行到很宽,而且连续,老人都能一直走到底整条淮海路,淮海路历史不比东风中山路年轻吧,一样老城区!!!不用久不久上人行天桥,久不久跟年轻人抢红绿灯冲高架底。知道我表达了什么了吧,说广州一点不是你就飞上天了,甚至上面那位那样造谣抹黑的也来了,不要老瞧不起上海男人了,有本事拿出来气度接受客观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19: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gr25 于 2016-3-15 19:56 编辑
乌云盖顶 发表于 2016-3-15 19:15
广州马路都抢到天上跟百姓同居了,你关心过高架边上的广州百姓没有?我说的是广州马路是跟民抢地,这点没 ...


一家之言罢了,我却不同意你的观点呢。基本上我看123楼表达得很请清楚了。城市马路本来就是汽车和人行都各有自己的区域,不觉得广州的路权有什么不好,每一条马路都有足够宽的人行道,旁边就是店铺,这也是很便利的一种布局。把人行道修得比汽车道宽就是尊重行人路权?不觉得!行车和行人各有足够的区域就可以,这之间的衡量,只在是否满足要求。没有理由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硬生生把人行道修得过分宽阔以体现你所说的行人路权吧?至于太近居民的高架桥,那是不得已,没说这样是好的,但也是衡量下的选择,况且这根本就不是广州推广的意愿,你见新区有这样近居民楼的高架的吗?
也不觉得你推崇的上海那条汽车马路不宽,人走的两边到很宽的路是有什么好的。这样不仅浪费城市中心土地,降低土地利用率,并且会造成马路过宽 ,降低通达性。这是城市中心道路,又不是郊区或公园悠闲路,自不适宜搞成你说的那样。就算是说广州的人行道被各种横穿的高架,交叉的道路,斑马线截断,那也是不可避免的。城市中心区本来就是道路交错分布,道路越密越多,人行道被截断就越多,一条市中心的路旁边的人行道能不间断走好几百米甚至几公里,那表示这条路很长距离都没有跟其他路交叉,这样的市中心规划,怎么能说好呢。除非学香港一样,修专门的连续人行天桥。
现在国家提倡窄街区概念,其实就是广州和上海某些地方一样,都是窄道路,高分布的特点,这种情况下,人行道自是更加满足要求就行,不需过分宽阔。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20: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moyido 发表于 2016-3-14 15:18
说得好!纽约的纵向大道只有30米,横向大街只有18米宽,但是人家的道路密度很大很大。反观隔壁的深nan大 ...

来了深圳很久了,看着深南大道都不知所谓,深镇人引以为豪的大道只能看,人的活动基本被限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20: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乌云盖顶 发表于 2016-3-15 19:15
广州马路都抢到天上跟百姓同居了,你关心过高架边上的广州百姓没有?我说的是广州马路是跟民抢地,这点 ...

扯淡那么多,还广州女婿搬出来,想干啥呢?对话题一点作用都没有。

从头到尾我就针对你这句广州找不到北京上海那种在市中心繁华区区道路两旁还预留的人行的百米开阔区域
你却回避问题,长篇大论的瞎扯淡,把话题从人行道转向高架桥
如果你一开始说广州路不够宽,还可以谈一谈,但这样一谈,就不符合你这样的批评广州规划的路一切以车为主

从一开始你对广州的批评就是一个矛盾,后面再多的说辞都无法圆,只好扯淡到原来话题从来没有的高架桥。

正因为你自己矛盾的说辞,而无法圆说,就把话题发散转移,才有我那样忍不住的所谓爆粗。

事实上正是广州没有以车为主,才会让行人觉得广州道路的尺度适合行人,而不是北京深圳的那种难为行人的宽马路,过个马路要10多20分钟,这叫以行人为先?我是难以理解这样的逻辑。
如果连这么点共识都没有,实在没有讨论的必要和前提。

随便回你扯到的广州老城区高架桥,我说了,历史问题,你觉得人民路的道路宽度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你不会把两边的骑楼认为是解放后修的吧?北京的历史问题?能一样吗,北京本身房子的高度和密度就不一个级别,棋盘格局。北京胡同那种尺度如果要成为主干道,而又不能拆四合院的话,也一样。

东风路作为广州的几个主干道之一,和北京深圳那些宽马路比,还真是人性化得多。不能说完全没有缺点。但至少不能否认他还是比北京深圳的路要友好很多。


广州的规划问题,我从来没有全盘承担和认可的可能和准备,不要把这个强加于我。

我从头到尾,再一次强调一下
我不同意你说的
1、广州找不到北京上海那种在市中心繁华区区道路两旁还预留的人行的百米开阔区域
2、广州规划的路一切以车为主
这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北京也实在找不到哪里的人行道有百米,所以是一个瞎扯的伪命题。
第二句话,如果是真的话,那么广州的路应该宽得像北京,正因为考虑到步行需求,才不会导致北京深圳那样宽得让过马路的人崩溃。

任何一个人体验过广州和北京的路,都不会认为北京的路比广州于行人更友好,就是连人行天桥都一样,广州人性化多了。但广州人性化多,并不代表没有缺点,不代表没有改善空间。
只是不是你说的那么片面、夸张。

反驳你,并不是因为你批评广州,而是针对你原来的那两句自己都矛盾的话,而且这两句话错的太离谱,不得不回复,仅此。不要把你的臆测强加于我。
后面你发散出来的高架桥话题,并不在我原来评论范围,而且这个事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说的清楚的。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20: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cgr25 发表于 2016-3-15 19:44
一家之言罢了,我却不同意你的观点呢。基本上我看123楼表达得很请清楚了。城市马路本来就是汽车和人行 ...

欧美国家基本已经抛弃了超宽马路的建设理念了,国内一弄弄出个80米,上百米,这样的道路不适合人居生活。北京长安街,上海浦东世纪大道,深南大道道路两边的两个建筑,彼此往来穿越隧道天桥的,少则几百米。走路有点远,开车没必要。城市规划本质上还是在于使用的便捷性和效率,过分追求震撼效果却是舍本逐末。道路建设的过宽,机动车过多,也容易造成拥堵。广州的商业能独树一帜,除了其一直以来的商业传统,也与城市的规划有关系,注重便利性。如果走路口渴,天热,路边的一个便利店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于商业于个人都是很大的好处。倘若走个几百米才能找到一家商场,也不会有逛的欲望。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6 09: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HJSD__ 发表于 2016-3-15 20:06
来了深圳很久了,看着深南大道都不知所谓,深镇人引以为豪的大道只能看,人的活动基本被限制。

对。我觉得他们的问题在于,过宽的马路割裂了马路两边的人的活动范围,主干道旁的超级绿化带太过密密麻麻的树让你在车上看不到路边的楼,然后去一些地方要从超宽的主干道出来或是高架下来之后转进一条小一点的路拐进目的地到达一个综合体或是住宅小区,很难令大一点的整个区域形成一个整体的氛围。这样容易造成人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难有归属感(我最喜欢驻足停留的地方除了高级得商业综合体里的咖啡店几乎就剩下城中村了)、没有生活气息。可能是由于早期规划是用大地块、宽马路的思想来弄的,就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当然这只是城市规划技术上的学术讨论,并没有想黑他们的意思。他们有很多东西我们应该大力学习的,例如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是我隔壁的朋友感染我最大的一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6 10: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cgr25 发表于 2016-3-15 19:44
一家之言罢了,我却不同意你的观点呢。基本上我看123楼表达得很请清楚了。城市马路本来就是汽车和人行 ...

对的,我现在在武汉开发个商业项目,然后不知道为什么政府要求我们离主干道用地红线退缩15米,加上原来的人行道快20米了,日晒雨淋根本没人愿意走过来,现在只能靠园林那些东西来把可行性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6 08:28 , Processed in 0.07960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