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362|回复: 11

[综合其他] 《星岛环球网》:厉害了!广州将担当大湾区建设核心增长极的重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1 17:40:31 | |阅读模式

2018-06-11来源:星岛环球网



广州将担当大湾区建设核心增长极的重任。王良珏 摄
  星岛环球网消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在即。连日来,从政府到民间,广州与香港科技、产业领域开始了密集的互访。
  近一周来,香港科技人才广州交流团一行来穗考察。交流团成员先后实地考察了天河区、南沙区、黄埔区多家科创企业和科研机构,他们迫切期望,穗港两地建立共创共享新机制,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开展深度融合。
  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契机,创新完善合作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必将促进人才、资金、科技等高端要素快速流动。担当核心增长极的重任,广州将如何抓好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机遇?
  架设“主体骨架”
  加快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4小时,这是当前绕香港、珠海、澳门三地一圈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港珠澳大桥通行后,从珠海到香港、澳门的时间将缩短到30分钟。
  日前,澳门特区政府交通事务局公布了港珠澳大桥跨境通行政策。大桥启用后,粤港澳三地口岸将设开设每日超过200班次的穿梭巴士,澳门居民和旅客可搭乘口岸穿梭巴士经港珠澳大桥主桥前往香港,日后也可以使用跨境巴士、跨境出租车或跨境私家车,从澳门市区经大桥前往香港。
  无独有偶,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另一个重大项目——虎门二桥近期也传来好消息。这条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重要过江通道于5月25日完成了主桥的全线贯通,为2019年上半年建成通车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有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虎门大桥累计收费车流量3.94亿车次,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珠江口东西岸之间输送,成为珠江口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动脉。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路网中,港珠澳大桥、广深沿海高速、虎门大桥、虎门二桥等重大工程构成了其主体骨架。
  日前,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公布了总长约41.2公里的广州1号公路规划。这条以“广州”命名的交通大动脉将串联起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南沙自贸区等重点片区,与规划中的中山东部外环高速、现有的广深沿海高速贯通。可以想象,待西岸沿江高速建设完成,珠江两岸的人流、物流将通过这条A字形大动脉充分流动,从广州出发到中山、东莞、珠海、澳门之间的交流也将更加密切。
  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交通管网“毛细血管”也在不断延伸。以南沙为例,2018年,南沙计划投资230.6亿元,重点推进地铁18号线、明珠湾大桥、灵新大道改扩建工程等56个项目等。其中,广州地铁18号线将实现南沙新区至广州东站30分钟通达的目标,还可与广深铁路、肇顺南城际、穗莞深城际南延线等多条铁路接驳,对外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粤澳港大湾区内,广州、深圳、香港三城经济体量都很大,但都面临着土地资源制约发展的窘境。”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认为,路网的贯通可以打破区域之间的物理距离,充分利用珠江西岸丰富的土地资源来承接东岸的产业资源外溢。特别是香港、澳门的一些高端医疗产业、服务业都可以通过基础设施的联通来向内地流动。
  人才流动
  大湾区创客开始跨城“迁徙”
  5月31日,广州佰仟万企业孵化器总经理杨川坐了上从天河东站往香港红磡的直通火车。“这次我们是去交流,同行的还有一批青年企业家。”作为南沙先期“登陆”者,佰仟万企业孵化器已形成一定气候,与全省46家高校形成了合作关系,凡是有创业梦想的青年都可以在此得到创业建议和商业构想的帮助,以及市场推广、企业代办等多方面的服务。
  杨川创办的孵化器已经从南沙延伸到天河、白云和黄埔,而下一步,他将把目光锁定在大湾区所产生的机遇上。
  一周前,在广州市政协的组织下,香港科技人才广州交流团一行来穗考察。交流团成员先后实地考察了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创业基地等多家科创企业和科研机构。交流团成员期望,穗港两地建立共创共享新机制,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开展深度融合。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未来城市研究所所长冯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景非常看好。他表示,待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出台后,他们将锁定信息技术的研究方向。“今天接触到很多科创类的项目,我希望能让香港的企业和项目在孵化阶段就得到更好的帮助,香港科研机构能和广州有更多洽谈、合作。”
  沿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城足迹,创客们开始频繁流动,他们从广州走向珠三角和港澳,港澳的科技人才又把未来放在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城市上。
  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日前在南沙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无人设备的痛点。研发出这种先进材料的人,正是香港青年专家吕冬博士和他的创新团队。
  35岁的吕冬,2014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先进材料研发部总监、工程材料及可靠性研究中心经理。5年来,吕冬博士主持和参与了粤港合作、香港创新科技署及科技部合作专项(内地与港澳台)、广州市对外科技合作等多项国家、省市区的重点科研项目,推动香港科大一流研发成果实现产业转化,帮助企业解决了大量材料学和工程学类问题。
  下一步,他的团队准备将霍英东研究院先进材料研发部打造成一个全新的技术转移平台,帮助企业了解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技术引进、吸收及创新,让香港的科技资源与广州更加紧密连接。“我们能把技术落到实处,转化成生产力,就是对大湾区的贡献。”吕冬信心十足地说。
  产业引领
  释放龙头项目“磁场”效应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日前在番禺动工,根据规划,该校区将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量子通信、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等。
  华南理工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华工将加快推进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引进全球顶尖人才资源,加速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并主动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集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
  就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旁,旨在打造全球首个智慧城市样本的思科(广州)智慧城已破土动工。围绕思科项目建设,广州引入一批思科全球合作伙伴,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4月底,思科公司与美国Flex(伟创力)、美国AEssense Corporation、美国LarsonLivingLabs等12家合作伙伴签约。这些企业将与思科公司一道推动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在智慧生活、智慧交通、等领域相关技术和应用的开发、孵化与体验,以及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车联网领域的合作,从广州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
  思科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罗卓克表示:“思科植根中国20余年,为人们带来丰富的创新体验。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将携手海内外合作伙伴,积极推进当地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打造全球创新经济新标杆。”
  5月中旬,一周之内,广州迎来了华润、阿里云、小马智行三家优质企业的创新研发机构。成熟的产业基础,再加上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和日渐提升的创新环境,越来越多新技术、新业态向广州聚拢,成为全球创新发展生态圈中的新力量。
  BAT互联网三巨头先后进驻广州,全力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等新版块,思科、华为、广汽、高通、富士康、微软以及GE等一系列全球科技创新巨头,正在广州不断擦出“火花”,成长为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生力军。
  广州的资本、平台、人才、科技环环相扣,从广州到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力量迅速崛起,新的动能正在加速聚合。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指出广州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新担当,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以及引领型全球城市的定位深刻反映出广州在国家重大战略中的部署和作为。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世界级湾区,就要充分发挥好广深港龙头的优势,广州文化、医疗、教育等综合水平在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用好交通、人才、产业等几张牌,加速互联互通,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的角色将越发凸显。
  南方日报记者 朱伟良 宾红霞
  《星岛环球网》2018年6月11日
发表于 2018-6-11 20:47:37 来自手机 |
除了大清时期广州作为唯一通关特殊政策,一直靠自身发展,因此这个规划不太可能突出广州龙头
发表于 2018-6-11 22:06:13 来自手机 |
只有广州在大湾区中北承内陆之资源,南接深港澳之经济腹地,有什么理由不成为龙头呢?
发表于 2018-6-12 09:01:02 来自手机 |
文锦北路 发表于 2018-6-11 20:57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在即。连日来,从政府到民间,广州与香港科技、产业领域开始了密集的互访

--一看就 ...

在税收等制度统一的环境下 sz没法玩
发表于 2018-6-12 09:53:52 |
期待广州的崛起和反超
发表于 2018-6-12 16:06:21 |
2030908177han 发表于 2018-6-11 22:06
只有广州在大湾区中北承内陆之资源,南接深港澳之经济腹地,有什么理由不成为龙头呢?

说得好,广州未来潜力无限,地大物博,高校众多,这么个好地方,怎么可能会不发达?
发表于 2018-6-12 17:53:01 |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18-6-13 00:14:25 |
听闻这个大湾区规划还要求粤港澳大湾区要带领整个泛珠等广大地区的发展,广州无疑是内引外连最佳的城市,对大西南开发和泛珠的影响力远强过深强,所以龙头肯定是广州,已毋庸置疑
发表于 2018-6-13 15:38:23 |
摩天楼高人为峰 发表于 2018-6-13 00:14
听闻这个大湾区规划还要求粤港澳大湾区要带领整个泛珠等广大地区的发展,广州无疑是内引外连最佳的城市,对 ...

本来就是这样啊

雄安引领京津冀带动北方

长三角通过长江经济带带动中部

粤港澳大湾区带动泛珠三角(南中国)
发表于 2018-6-14 23:13:03 |
本帖最后由 老沐 于 2018-6-15 00:08 编辑
ky-y 发表于 2018-6-13 15:38
本来就是这样啊

雄安引领京津冀带动北方


只要知道北上广三大综合门户城市,而且上述地方也是开会所在地。不会错的
发表于 2018-6-16 09:57:57 |
希望南沙能够成为香港的科技研发转化成生产力的平台。
让香港重新找到出发点。
发表于 2018-6-20 22:40:06 |
我看了下我的回复和某回复我的人回复都被删掉了,那人貌似是深巡队的呵呵。肯定是他说了啥屁话被删了,可怜我的回复也一齐被删。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2 23:32 , Processed in 0.06252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