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大明湖南

[项目进度] 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建设推进联席会议召开 孙立成孙述涛郭新立樊丽明出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3 22:51:22 来自手机 |
firemeng 发表于 2020-9-9 20:25
看到很多同学对我的人身攻击,我本已不打算回复,但想一下还是说几句。
1、我明白网络并不是可以平静讨论 ...

看描述你应该是大我好几级的学长了,山大搬家这事儿对这论坛里的各位真是没法说……
发表于 2020-9-13 23:58:14 来自手机 |
本帖最后由 bright2018 于 2020-9-14 14:19 编辑

往青岛搬的时候,即便是荒地一片,配套都没起来的情况下,不少人叫好,表示这是为了山大的发展。等在章丘整合大校园时,当时的那个舆论啊,惨不忍睹,包括山大的校友,彷佛济南在迫害山大而青岛则是为山大发展着想。我这只是描述一下一直以来我所感受到的。
发表于 2020-9-14 00:35:19 来自手机 |
山东在整合资源组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都在进步,不进则退,进的慢了也退。
发表于 2020-9-14 09:13:46 来自手机 |
euS-Xhueh 发表于 2020-9-13 22:51
看描述你应该是大我好几级的学长了,山大搬家这事儿对这论坛里的各位真是没法说……

害 搬个校区又有什么不能说的呢?您大可以把没法说的各种理由列出来让我们幡然悔悟,装高深大可不必。
发表于 2020-9-14 09:18:11 |
CBD金主 发表于 2020-9-14 00:35
山东在整合资源组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都在进步,不进则退,进的慢了也退。

是吗?棒!
发表于 2020-9-14 09:25:47 |
CBD金主 发表于 2020-9-14 00:35
山东在整合资源组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都在进步,不进则退,进的慢了也退。

问题是在济南有没有校区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2:09:23 |
CBD金主 发表于 2020-9-14 00:35
山东在整合资源组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都在进步,不进则退,进的慢了也退。

在滨州,依托滨州医学院。
发表于 2020-9-14 15:00:55 |
大明湖南 发表于 2020-9-14 12:09
在滨州,依托滨州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主题在烟台吧!
发表于 2020-9-15 00:25:18 来自手机 |
yongze 发表于 2020-9-14 09:13
害 搬个校区又有什么不能说的呢?您大可以把没法说的各种理由列出来让我们幡然悔悟,装高深大可不必。

不是客观条件不能而是主观出发点有本质不同,论坛里的人很少有考虑学校搬迁对发展影响到底是在哪些方面的,说了白说。
让人“幡然悔悟”的活我就不承担了,您这段话让我回忆起我还在上学的时候跟一个青岛女生交流山大青岛校区时的感受,我表达不支持时她也是这么说的,反正到底我是没让她“悔悟”了。不过为了表示不是什么装高深,那就把字码在这里,您随便过目,我尽力回复。
从我的角度,如果按现在的方案搬去绣源河边上,首先是文科理工科和医科几乎完全互相隔绝,进一步加大教学工作困难,比如教大学英语的外院老师本来只需要市区跑一跑就能给各校区学生上课,现在要有大量老师每天多花两小时浪费在路上,更别说所有学生毕业要求里都有的文史类选修课了,本来需要理工科学生从南外环跑去山大路上的课现在要么上不了了要么要从绣源河跑去山大路。其次不利于山大济南部分的招生和人才引进,青岛现在领先济南半个身位没啥好争辩的,山大部分学院搬青岛虽然把法学弱化了但对其他学科照样有吸引力,不仅是搬了家的生科引进了几个长江学者,物理学院直接意见分裂最后拆走三分之一的老师去青岛办高等研究院,对比青岛校区,济南这边校区都在城区本来是吸引学生和老师的优势,现在却主动要把优势抹平。其三,如果是要促进城市和大学共同进步,那应当采取的做法也应该是学上海,确定在浦东发展高科技园区以后,围绕发展的热点地区既吸引高科技公司又建立大学校区和国家科学中心尤其是大型科研装置,现在不仅有复旦交大还有上科大这种跟中科院关系紧密的新兴学校,济南却是先把山大山财放到济南东边30公里远的地方随后却围绕着黄河北边做起了文章,浦东是产学研结合发展,绣源河是学往那里一放、产要去黄河北边、研你自己琢磨。而且受地下采空区影响,高校想在那边建一些科学装置条件处处受限,如果济南还想要前沿科学装置和精密科学仪器的话那也应该是找块稳定的地块,上海新建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为了辐射防护和减少地面占用就是3公里长的直线地下隧道和地下大厅,深圳规划的同类装置也是全地下,中科院高能所一直计划的大型对撞机更是全地下,先进的科研装置必然对地块的选择提出高要求,济南不如上海深圳有钱资金问题尚可以从长计议,可是现在客观条件都没点预留,自己给自己堵路,而且是既堵山大发展科研提高学科水平的路又堵济南自己发展科创中心的路。
发表于 2020-9-15 07:46:11 |
本帖最后由 bright2018 于 2020-9-15 07:59 编辑
euS-Xhueh 发表于 2020-9-15 00:25
不是客观条件不能而是主观出发点有本质不同,论坛里的人很少有考虑学校搬迁对发展影响到底是在哪些方面的 ...


首先,你得明白,是山大自己选的章丘这块地方,不是济南逼去的。山大自己更是知道这里有采空区,但最后还是定下这里,你所考虑的问题,难道山大自己考虑不到吗,难道山大想不到解决办法吗?那我可能觉得你是在讽刺山大的水平。
龙山校区,说白了就是是为了整合校区而设的,你所说的学生上课问题,反而会因为龙山校区的完善而彻底解决几地奔波的现状,特别是大学一二年级涉及的通识课程、选修课程。而且不同于青岛校区,龙山校区完工之时,周边的配套也大都建起来了,配套比校区更快开工。
济南发展的热点地区仍是东部,齐鲁科创走廊都是在东边,东拓变成东强,还不明显啊。目前新建大型科研机构、济南的高新技术企业基本都分布在东边,更不用说金融产业也布局在东边。而龙山也明确提出产学研思路,具体新闻里都曾经说过。


发表于 2020-9-15 09:23:40 |
euS-Xhueh 发表于 2020-9-15 00:25
不是客观条件不能而是主观出发点有本质不同,论坛里的人很少有考虑学校搬迁对发展影响到底是在哪些方面的 ...

瞎操心,重点在个瞎字
发表于 2020-9-15 10:05:33 来自手机 |
euS-Xhueh 发表于 2020-9-15 00:25
不是客观条件不能而是主观出发点有本质不同,论坛里的人很少有考虑学校搬迁对发展影响到底是在哪些方面的 ...

首先感谢能回复我的消息,山大人的素养果然都很不错的,反复研读大概总结了几条也可能不准;
        1.新校区与老校之间距离更远,会导致更长的通勤时间,更加分离的院校关系,进一步削弱招生优势。
        2.新校区在东边三十公里,位置偏僻且没有产业支撑,甚至不如在黄河北新旧动能。
        3.新校区处于地下采空区,不具备安装大型科研设备的条件,阻碍进一步科研发展。
        
        1.第一条其实是最重要的,但是也并不像我们想的这么严重,学校层面肯定会有综合的考虑。
        如今虽然现在说着其他校区保留不动,单纯新建龙山校区,可是等真正建好之后还会不动吗?
        那我只搬大一大二算不算违反规则?给老师打折卖房子改善生活好像也是合情合理吧?
        所以个人猜测大概率会参考山财的模式,大一大二甚至大三在龙山,大四回本校。
        这样选修课的问题老师通勤的问题还是问题吗?
        如今山大面临的就是涅槃的勇气,校区分散且远,运行成本是很高的,而且没有足够吸引力的主校区,继续维持这样下去可真是温水煮青蛙了。
        
        2.第二条显而易见,圣井片区其实就是济南的浦东,我所说的并不是首先想起的陆家嘴而是整个浦东区,参考复旦的张江校区与陆家嘴的距离,
        新旧动能的定位并不是CBD,而且十年内能成规模已属不易,如果是毕业生择业是更想去黄河北的产业园呢?还是地铁来回的CBD呢?
        再者说了,与经营十多年的圣井片区相比,如今的新区才是真·鸟不拉屎之地,众口难调,到时候阻力会比龙山大得多。
        
        3.至于第三条,大家提起采空区都认为是不可以建设施,可是采空区多大面积?安全级别又是多少?有没有一个确切的调查呢?
        龙山校区这么大的面积,下面如果全部都是高危采空区那我肯定第一个反对。倒是希望山大校友能够把龙山校区下面的采空区调查整理公布在学校论坛,
        让大家安心也好及早反对也罢,至少不给懒政留机会(参考当年说济南下面都是泉水不能建地铁的例子)
发表于 2020-9-15 10:10:15 来自手机 |
bright2018 发表于 2020-9-15 07:46
首先,你得明白,是山大自己选的章丘这块地方,不是济南逼去的。山大自己更是知道这里有采空区,但最后 ...

我确实不认为上一届校ld在搬迁问题上做的有什么水平。济莱高铁规划的几条方案没有一个不绕开采空区的,承载学校未来的山大主校区竟能毫不顾忌,敢于拍板的ld属实。
关于是不是山大自己选这块地,我没在任何公开报道上见到过相关表述,如果有麻烦你贴个链接。在校期间我只了解到十多年前市ZF建议过山大整体搬去奥体,当年山大可是给拒绝了。
教学问题,不知你对搬迁方案了解多少,文科全在洪楼附近理工科全搬去绣源河是目前的方案,相互之间的距离从七公里内20分钟变成30公里一个小时。如果所有学科都一块搬去那还能说解决了问题,现在这个距离不知道你说的更方便体现在哪里,至少需要跑去章丘开外语马哲和选修课的老师、需要跑洪楼上选修课和双学位的学生肯定不这么认为。
削弱济南校区优势这个说法你应该不反对,那这一条就不多说了。
另外就是地铁规划,同时也是城市规划的问题。济南缺地铁,但济南最迫切需要地铁的还是绕城高速以内的城区,经十东路邢村立交到绣源河一段对地铁的需求显然没那么大。国家给批的地铁里程就是不到二百这么些,现在的地铁规划里,东北方向人口密集的华山湖附近没地铁、西北方向规划的东沙王庄火车站也不通地铁,反而要沿着经十东路这条快速路修地铁,而且西边只到绕城、东边不到章丘,规划这么一条地铁线真不知是怎么想的。
关于齐鲁科创走廊,现在的规划和建设、尤其是超算中心这类适合产学研结合的设施基本都在唐冶港沟孙村,离着绣源河有多远不用多说了吧。上海建国家科学中心,复旦交大那是被中兴百度高通和张江国家实验室包围,济南既然喊出来要建国家科学中心却打算把大学和科研与产业放在一根20公里大扁担的两头,这怎么融合发展。
发表于 2020-9-15 10:47:08 |
本帖最后由 盛世梨园 于 2020-9-15 11:01 编辑
euS-Xhueh 发表于 2020-9-15 10:10
我确实不认为上一届校ld在搬迁问题上做的有什么水平。济莱高铁规划的几条方案没有一个不绕开采空区的,承 ...


1、前几天去凤凰湖,放眼望去,青山环绕、开阔舒朗,还有流水潺潺,真是风水宝地,还感慨若是山大早筹划,在这建主校区太棒了,幽静静谧,空气清新是个学习的好地方。
我还以为ZF从来就没有将龙奥周边给山大的打算,不愿意将商业价值高的地方给山大,没想到以前还真征询过山大的意见,还被拒绝。拒绝去奥体的那届领导,不是眼光缺乏前瞻性,就是当时想蚂蚁搬家搬青岛,造成山大现在尴尬的境地。有时候想想山大这样的百年学府,被一届领导的一己家乡概念的私心,给耽误了发展,不仅是格局不配山大,甚至是影响山大发展的罪人。

2、要不是前期保泉,经十路应该是济南第一条贯穿城市的该修的地铁,济南大部分金融、高科技企业都在沿线布局,是城市发展动脉,现在山大又计划建龙山校区,贯通西客站到章丘区的地铁建设势在必行,章丘是济南县域经济划区的龙头,章丘的GDP基本上是长清、济阳、商河、平阴的总和。章丘不仅经济强劲,而且人杰地灵、文脉流长:龙山文化、清照故里;文化教育处于区县领先水平,每年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才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四县区,当代杰出人才、最年轻的清华教授颜宁蜚声内外。
发表于 2020-9-15 10:58:47 来自手机 |
yongze 发表于 2020-9-15 10:05
首先感谢能回复我的消息,山大人的素养果然都很不错的,反复研读大概总结了几条也可能不准;
        1. ...

采空区问题没记错的话济莱高铁方案图里有相关内容,论坛里可能有不过得好好找一找。
圣井片区跟张江可比性差得有点远……圣井十多年的发展以房地产开始,而现在除了房地产别的大都还没动静,张江则是以研究和产业为起点,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高校新建校区可谓顺理成章。如果cbd是济南的陆家嘴,那么跟张江最像的肯定还是港沟唐冶孙村那一片,这个像不是空间距离的接近而是承担作用的相似。山大搬家往东去可以理解,不追求搬到唐冶那片核心区,但一下子支去绣源河是不是步子迈得太大了。之前有人提到的齐鲁科创走廊,现在的规划西头是产和研东头是学中间一条经十路,本来济南就是大油条,现在又在东边添一条扁担怕是不太合理吧。
关于就业和留住人才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并不需要离学校近,而山大本科毕业生还是读研的最多,所以学校放在哪里能留住和吸引优秀本科生读研才是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最好的地方肯定还是唐冶港沟附近,科研条件最佳,甚至不需要单独修地铁,顶多是让地铁拐个弯就满足出行需求;或者新东站附近,往唐冶的科研中心跑直接上高速也足够方便。去不了这些地方那也只能北边先行区了,至少不继续拉长大油条,沿经十东路的地铁里程也可以放到城区内更需要的地方。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3 10:11 , Processed in 0.08787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