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billy_2009

【温州·永昌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5: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外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城内凿有上渠(俗名上河)和下渠(俗名下河),引河水入城,贯穿南北,南北各设二水门,水门上架石桥,下置水闸防卫。

上河宽13米,下河宽8米,两岸用方块花岗岩斜筑,以利水陆交通,农田灌溉,又有储水、防火、防贼之用。上河置桥七座,由南而北,曰:水门(南)、石拱会秀、蛙式联芳、直通式丼头(注4)、虹形式左昌、梯形式世裔、水门(北);

开五浃,曰:西宅、状元、三房、西门、上仓。下河置桥四座,由南而北,曰:水门(南)、东门、东昌、水门(北);开五浃,曰:扑树、经魁、御史、板桥、圣门。城外有东西流向二河:南曰李浦,北曰林渎。

城内河道纵横,小桥流水人家。沿河建街,依水修房,溢洪自流,灌溉有水,舟楫来往,饮用便利。

城堡四周有四座陆门,东环海,南迎川,西镇山,北通市,门券砌青砖,设防有闸、门二重,在每座城门上面设有谯楼,系当时作战指挥部。

东门环海楼以环绕东海而得名,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筑设成瓮城、二重城门、夹墙、暗道、炮窗,东南北三向安放大炮;

南门迎川楼原以临双岙沙川而命名的;西门临近大罗山故命名镇山楼;北门直通集镇都市故命名通市楼。这四座城楼的建筑又各别具一格,另有风味,至今尚保存了原来古色古香的整体景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3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好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7: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江南故宫”

到永昌堡,一定要去看看那“江南故宫”英桥王氏宗祠。王氏宗祠是王澈(1473-1551)独资所建,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

占地面积13余亩,七间三进,前进有三间石碑楼一座,中进仪门五楹,后进三楹,旁分左右二厅,廊庞七楹,环列左右,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

结构之安祥,镌刻之精微,保存之完整,确系浙南罕有,旷世一绝。那飞檐、斗拱、吻兽、梁架、荷花抱梁等,具有高度的艺术性,系浙南地区之最。

1997年12月5日,永昌博物馆作为浙江省第一个乡镇级博物馆获浙江省文物处批准兴办。

设有抗倭筑堡展厅、二战革命老区展厅、民俗风情展厅,有明代石马、石将军、石虎等石器,有抗倭民族英雄王沛、王德塑像与瞻仰亭,并石刻明嘉靖皇帝敕命二道。

抗倭筑堡展厅,陈设民族英雄王沛、王德抵抗倭寇和王叔果、王叔杲筑城事迹图片及文物展示,使后人牢记当年抗倭寇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

展厅把他们的英雄事迹用十余幅画来表现:梅冈之战、金岙之战、智退倭寇……

二战革命老区展厅,展出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中共地下党员陈启明、陈福戈、张定标、王兆勋、王怀玉等早期革命活动及其英雄事迹和图片,

还陈列了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烈士事迹、图片及烈士血衣、功勋章、日用品等文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7: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风情展厅,展示的是清代、民国时民间的生产生活用品,有卧床、梳妆台,灯盏,织布机、翻车等陈旧的木制实物。

还有晋、宋、明、清民间文物100多件和建宗祠遗砖、圣旨缩影照等古物。

宗祠中堂大厅,展示了王氏明清两代进士、名人,并挂有张阁老,王世贞等大学士的名帖。

大厅后有一幢五间二层楼仿古式的图书馆,藏有永昌历代进士举人所著的70多部明版著作等图书。

博物馆北面建有永昌文化公园,有“九峰峥嵘”,“华阳古洞”,“登山望月”,“池塘观鱼”,“古堡炮台”,“吉祥金鱼”等景点可供游人饱览风光,

并设有五大游艺厅,是一个融旅游观光、文物鉴赏、文化娱乐、学习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娱乐中心。

宗祠现开辟为永昌博物馆,有抗倭筑堡、二战革命老区、民俗风情等三大展厅一一向游客展示。

在北面的永昌文化公园,有“九峰峥嵘”,“华阳古洞”,“登山望月”,“古堡炮台” 等景点可供我们游览,并设有五大游艺厅,是一个融旅游观光、文物鉴赏、文化娱乐、学习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娱乐中心。"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7: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氏人才辈出

耕读文化,文脉渊远。从宗祠中厅名人榜中得知,明清二代,永昌堡学风浓厚,人才辈出,历数百年而不衰。方圆不过0.34平方公里的小城堡,自明宣德至清道光的400多年,

列进士者13名,武状元1名,传胪1名,副榜4名,举人30名,胶庠900名。他们在行政治理、造福梓里的同时,纷纷著书立说,有史可查的述著63部,一直为浙南之冠,誉称英桥王氏为“东瓯第一阀”。

英桥王姓望族,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如王澈举人出身,初官吏部司务,升福建布政司参议;其弟王激由进士出任江西吉水知县,未几擢吏部文选司主事,再任吏部考功司郎中,秩满,擢南京通政司通政,

后内召主内阁腾黄,又改国子监祭酒兼经筵讲官。出任前曾在郡城筑鹤山书院于城东之慈山,广聚生徒,下帷讲学。著有《鹤山文集》、《文江集》。

澈长子王叔果进士出身,官四川布政司参政,按察司副使,出典乡试,著《半山藏稿》,编《永嘉县志》、《北京京营兵志》等书;澈次子王叔杲,由进士官兵科给事中,备兵三吴升湖广布政司参政,

著《玉介园存稿》二十卷。沛子王叔本著《二雁纪游诗稿》。王诤进士出身,大理寺少卿,巡按云南、升佥都御史,著《滇南奏疏》、《祥刑议》、《府志作刑名奏议》、《大学衍义略》等书。

王继明进士第,官镇江、襄阳、太平知府、升四川布政司参政,著《仕学斋遗稿》、《偶然稿》、《知非稿》。王德进士第,官大名推官,擢兵科给谏,募兵山东。

德长子王如圭,举人出身,溧阳知县,次子王知壁,袭锦衣卫千户,京营游击。德孙王名世,万历武科状元,能诗善骑,精书法,世称文武才。王存吾进士,官兵科给事中。

王雨金为玉殿传胪,官礼部主事,钦差山东遴选驸马,升江西按察司,备兵岭南,著《黄石藏稿》、《献晋稿》、《丙寅纪事》。

王龙友进士,江西布政转副宪,提督全省学班,湖广按察,分守湖东。王锡琯,清顺治进士、著《江山闲草》、《白石山房稿》。王壬、王玉兄弟俩,均道光进士。

近现代成才者层出不穷,有开明人士王绍志、民主俊杰王晓梅、电机工程学家王国松、戏曲宗师王季思、地球物理专家王式、磁学专家王会宗……

建国后涌现的许多名人、实业家和革命志士更不胜枚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7: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教育为本
永昌堡昌盛不衰、影响深远,这是因为文化教育为本,各类家塾学馆、书院早设、广设、长设。

明初王乐善建立槐荫堂,培养子弟,创立王氏第一个家塾,延师训之,其址设在今御史巷口。

在坦头妙金坛“白岩宫”设馆的双岙书院,殿前王瓒、王澈、王激、乐清朱谏等四人先后聘请楠溪花坦名儒朱道魁为师,以后皆中科甲。

王澈独建王氏宗祠,并捐义田30亩、备灾救荒,开辟族学,延请族内博学资深的廪生、贡生为塾师教导合族子弟、誉称王氏人才的“苗圃”,也给周围各地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半山书院系王叔果、王叔杲兄弟俩开辟,它既是果辞官归隐林居、潜修考古与邀请名流觞咏之所在,又是王叔杲读书生活了15年的地方。

王叔杲建世大夫祠(上川祠)前后两进,前进两厅辟“东塾”、“西塾”招收族人子弟,至宣统三年辍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9: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政王溪桥(1450-1536)官邸设有东楼书塾,其塾师均聘自客地名儒,王德、王诤……诸人均是从学者。

在双岙平坑也开辟有王氏学馆,今学馆后墙型迹尚在,但年代失考。

此外清代至民国初年还举办过众多个人塾馆,他们是上仓王心一家塾,洞桥底醉经轩家塾,上仓王景甫家塾,凼头青石门台王冠士家塾,

圣旨巷王瑞莲私塾,圣旨巷王瑞昌私塾,贤房王鸿中私塾,花园王文宾私塾,圣旨门底王臣私塾,英桥下王鸿卿私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堡重放光辉

永昌堡的规划保护范围:北起英家桥北河岸,南至衙前街,西起永昌堡西城墙,东达罗东南街共计0.445平方公里。

考虑周边公共建筑的影响涵盖包括城北村、衙前村、城南北的一部分以及环海楼外罗东南街以东至上横河的总区域面积达0.53平方公里。

到永昌堡,一定要看看那古色古香的民居。堡内现存状元府第(王名世故居),圣旨巷,都堂第(王诤故居),世大夫祠,布政使祠,青石门台,花园古井,洞桥底40号,御史里12号,

大派宗祠,隔浃派宗祠,楼下派宗祠,状元里6号,状元里18号等18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基本上保存原来格局。我们走进了御史巷1号的都堂第,这原为明隆庆都察院佥事都御史王诤的故居,建于1570年,

是堡内现存民居建筑中格局最完整、保存最好的一处,被专家称作“典型的明清东南沿海水乡人家布局”。

前几年,欧盟和温州市共同实施了“亚洲城市项目”,利用欧盟为项目提供的资金,对都堂第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如今的都堂第,墙壁是旧青石堆砌的、楼板是旧木料拼成的、屋脊是旧瓦片铺设的,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0: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永昌堡处在迅速城市化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引发永昌堡居民区深刻的变化,如何保护像永昌堡这样的历史遗迹,让其焕发新的活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永昌堡管委会邀请专业机构和专家制定长远规划,逐步实施,通过**投入、旅游机构参与、招商引资等方式,有计划将堡内的3000余名居民全部迁出,

龙湾区**批100亩土地专门用于安置这些拆迁户,合理利用永昌堡旅游资源。

据永昌堡修复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都堂第是永昌堡修复的第一站。现在他们正投入900万元对永昌堡城墙进行全面抢救维护。

现存的城墙及四大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抢救维护城墙将按照现存整体构架,对旧体部分进行整修还原,恢复城墙原貌。

2000年5月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2001年5月被浙江省国防科委列入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01年6月25日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12月16日挂牌成立永昌堡修建保护管理委员会,2007年6月民间组织永昌堡民俗文化研究会成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0: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昌堡保护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大力度,村干部、群众支持,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把永昌堡保护好,利用好,再现江南古城堡美丽风貌。

永昌堡管委会工作人员描绘美好蓝图:以打造江南第一堡为目标,复原明代军事色彩和人居生活色彩的抗倭城堡,形成具有明代建筑特色的滨海浙南水乡风光,建成温州城堡公园。

永昌堡系明代抗倭古迹,是浙江省仅存的一座民建古城堡。

独具神韵的永昌堡是全国罕见,浙江独有文化遗产,有“瓯越文化的标识”、“江南第一堡”之美誉。她不仅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更凝聚着瓯越文化的精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0: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注1:有关王沛、王德牺牲时间,各类资料记载不同,据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王国恩编著的《永昌堡》P133:王沛为九月初六、王德为九月十七日;潘善庚主编、温州风貌编辑部编写的《历代人物与温州》P227:

王沛为四月初四、王德为四月十七日;永昌堡世大夫祠中《赠太仆寺寺丞王沛简传》:王沛为四月四日、王德为四月廿七日;《温州市志•大事记》P27-28、《永嘉县志•大事记》P17:

王沛为四月初六、王德为四月二十三日(“二十三日,倭寇分掠永嘉、龙湾,王德率部在金岙与倭寇相遇,力战身死。”)。

而《龙湾历代名人录》P22、P36:四月初六夜,王沛率义兵前往梅头,后牺牲;P36:四月二十日,王德在金岙遭遇倭寇伏兵包围。

《赠太仆寺寺丞仁山王公墓志铭》:(王沛)生成化乙巳六月十八日,卒嘉靖戊午四月六日;

《广东按察司佥事赠中宪大夫太仆寺少卿东华王公墓志铭》:(王德)生正德丁丑闰十二月十二午时,卒嘉靖戊午四月二十申时(下午3时至5时),年四十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0: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史•卷二百九十•列传第一百七十八•忠义二》中《王德 叔沛》部分:王德,字汝修,永嘉人。嘉靖十七年进士。

历户科给事中。定国公徐延德丐无极诸县闲田为业,且言私置庄田,不宜以灾伤免赋。德抗疏劾之,俺答围都城,屡陈军国便宜,悉报可。

时城门尽闭,避难者不得入,号呼彻西内。德以为言,民始获入。寇退,命募兵山东,所得悉骁勇,为诸道最。还朝,会李默长吏部,怒德投刺倨,出为岭南兵备佥事。

与巡抚争事,投劾径归。默复起吏部,用前憾,落职闲住。德乡居,以倭乱,奉母居城中,倾赀募健儿为保障计。

三十七年夏,倭自梅头至,大掠。德偕族父沛督义兵击之,宵遁。俄一舟突来犯,沛及族弟崇尧、崇修歼焉。亡何,倭复至,大掠。

德愤怒,勒所部追袭至龙湾,军败,手射杀数人,骂贼死。然倭自是不敢越德乡侵郡城矣。事闻,赠太仆少卿,世荫锦衣百户,立祠曰愍忠。沛赠太仆丞,立祠,予荫。

注2:《历代人物与温州》P236:“永嘉场原有中界山巡检司防堡,俗称永兴堡,已破旧不堪,防兵老弱,形同虚设。他(王叔果)上疏请迁该堡,在家乡附近改筑永昌堡,得到准许,……”

永兴堡建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到了冬,难道就“已破旧不堪,防兵老弱,形同虚设”吗?这不合事实,只能说永兴堡难挡敌侵,才上疏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0: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注3:据明侯一元(1511-1586)的《永嘉场新建堡城记》:“起嘉靖戊午冬十一月,至明年己未冬而城成,约费金若干两有奇。”

明高岱的《永昌堡记》:“经始于戊午冬十一月,至己未冬十月城成。”佚名《筑堡纪事》:“工始于戊午冬十一月,至己未冬十月而告成,详具堡城记中。”

嘉靖戊午即公元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己未也即公元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

然而在王国恩编著的《永昌堡》P133“明嘉靖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558-1559),王叔果、王叔杲率众人筑永昌堡,历时十三个月城成,费金7000两”及序二中有同样记载。

注4:丼(读dǎn)头桥,并非井头桥,有关永昌堡宣传资料及刊于《龙湾文史资料》第一辑、《走进龙湾——龙湾旅游文选》的《永昌堡》一文中均写作井头桥,是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0: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永昌堡走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20: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永昌堡走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1 00:58 , Processed in 0.05798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